抗戰勝利65週年的感想

兩岸人民對歷史該有的正確認識
許劍虹
(淡江大學戰略所研究生)


今年是抗戰勝利65週年,對於海峽兩岸能夠逐漸以越來越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對日抗戰的歷史,作為一名七年級世代的抗日老兵後人,我深感驕傲。然而由於兩岸過去有著60年的分裂歷史,再加上台灣內部長期處於藍綠撕裂的環境內,因此兩岸人民在對待這段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歷史時,仍存在著許多不可取的盲點需要改進,以下就由筆者來一一介紹。

中國大陸應公開承認蔣中正為抗戰領袖

自從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建立政權之後,為了維持其政權的正當性,因而抹煞了國民政府領導對日抗戰的民族貢獻。

在過去大陸的教科書裡,不但將抗日的貢獻完全歸功到了毛澤東領導的八路軍與新四軍頭上,而且還在其所拍攝的電影與指導的話劇,如《沙家濱》中,對在敵後抗日的忠義救國軍官兵進行百般醜化,將他們描述為配合日軍打擊抗日軍民的漢奸隊伍,讓人看了非常汗顏。

明明根據當年國共合作的協議,中共軍隊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與新編第四軍後,工農紅軍就變成了國民革命軍的作戰單位,可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在很多大陸所拍攝的抗日戲劇中,卻發現他們仍不肯承認中共軍隊在抗戰時使用青天白日帽徽與軍旗的歷史,讓人看了真是覺得一點大國的胸襟都沒有。

雖然說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於2005年承認了國軍在「正面戰場」上的功勞,但這看在許多國軍抗日老兵還有我這個後人眼裡,實在還是太小家子氣了,因為就連毛澤東都不敢否認蔣中正當時就是全國領導抗戰的領袖與中心所在,因此在1945年前往重慶談判時,便高呼了「蔣委員長萬歲」的口號。

如今張學良將軍已經親口證實所謂的「不抵抗命令」並非由蔣中正,而是由他本人所下,而且無論是1932年上海的「一二八抗戰」與1933年華北的「長城抗戰」,也都被證實了有中央軍的部隊參戰,直到今天若我們仍用過時的觀點去看待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所做的努力,是否過於偏激呢?

無論如何,蔣中正曾經因為領導中國單獨抵抗日本侵略者4年之久,而獲得了美英兩國的推崇,被任命為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因而得以代表中華民國參加開羅會議,促成了台灣與澎湖在戰後的光復。

除此之外,蔣中正也曾經積極支援過朝鮮、越南與印度的民族運動,在抗戰期間曾經被弱小的東方民族視為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代表,這些都足以證明蔣中正夠格成為1842年以來全體中國人的民族英雄。

近年來,就連過去反蔣的費正清學派,也經由陶涵(Jay Taylor)的帶領下,展開了一系列平反蔣中正的風氣,中國大陸也有楊天石還有楊奎松等歷史學者站出來為當年的國民政府講了公道話,相信日後這股翻案的風潮會在大陸越演越烈,中共當局必須順應這股潮流,才能展現出自己做為大國的自信心,進而才有讓台灣人民接受的可能性。

台灣也不能否認中共的抗日貢獻

過去出於冷戰意識型態抹煞敵對勢力抗日貢獻者,並不是只有中國共產黨而已,在台灣的國民黨也曾經基於反共教育的需要,而在教科書中形容八路軍與新四軍在戰場上面對日軍時,採取「游而不擊」的態度,這種說法或許也缺乏歷史的根據。

縱然中共絕對不是什麼抗戰的「中流砥柱」,在軍事上也並非抵禦日軍的主要力量,然而他們所從事的敵後游擊戰,在一定的程度上仍帶給了侵華日軍打擊,尤其是抗戰初期由林彪所指揮的「平行關戰役」與彭德懷所領導的「百團大戰」,也曾為全國低迷的抗戰士氣帶來了希望(但也因此遭到毛澤東的批評,認為他們是在救蔣介石的國)。

儘管後來國共兩黨曾因「新四軍事件」而走向對立,但我們不可否認中共在抗戰初期仍採取了與國民政府密切合作的態度,他們不但創造了《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以及《游擊隊之歌》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身為空軍老兵的外公,在我母親小時候都會唱《義勇軍進行曲》叫他們起床),也演出了很多鼓舞民眾參加抗戰的話劇,任何瞭解這段歷史的人,相信都會為當年國共兩黨緊密聯合的短暫時光感動。

更重要的是,許多當時中國的知識青年,也都紛紛前往了位於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接受教育,因而在戰後成為了領導「新中國」的骨幹份子,為戰後中國大陸的現代化貢獻了一己之力,當中也有不少的台灣籍菁英參加了中共領導的抗日活動。

另外,中國共產黨的游擊隊也透過援助遭到擊落的盟軍飛行員,還有設置情報站與監聽站的方法,為同盟國戰勝日本的事業盡到了屬於自己的貢獻,這些歷史資料直到今天都還是受到歐美學者所肯定的。

非常不錯的是,國民黨從2005年開始,已經在黨史館透過展示毛澤東與周恩來的親筆文件,慢慢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參加過抗戰的貢獻。

在國民黨黨史館中,還展示了一份國民政府任命董必武先生參加中國代表團前往舊金山參加聯合國籌備大會的委任狀,由此可見馬英九領導下的中國國民黨已經慢慢走出了內戰的陰霾,恢復了自信。

就如同大韓民國今日也承認了金日成與金元鳳等共產黨人士的抗日功勳一樣,我們台灣也沒有必要死抱過去反共意識型態不放,畢竟那一切都已經是歷史了;藉由國共兩黨這種相互承認對方歷史地位的和解,相信能為日後兩岸更緊密的合作關係鋪平道路。

台灣人應該肯定抗日戰爭的歷史地位

在台灣有許多獨派人士,為了在歷史上將台灣與中國分裂,故意以台灣在抗戰時代不屬於中華民國領土的原因,來抹煞甚至是否定對日抗戰的歷史地位,而這個觀點在過去也為相當部分沒有經歷過抗日戰爭的台灣年輕人所接受。

更有甚者,會以台灣當年作為日本殖民地的理由,以皇民的歷史觀點肯定日本當年對中國還有亞洲所發動的戰爭,將之肯定為從歐美白人帝國主義者手中解放黃種人的「大東亞戰爭」,讓人覺得實在是荒唐可笑。

若不是在蔣中正的領導下,中華民國的居民同胞前仆後繼,犧牲了320萬國軍弟兄,台灣直到今日都還在日本人手裡,試問這些一天到晚強調「台灣人尊嚴」的獨派人士,若要是台灣今天仍是日本殖民地,台灣人民能夠依靠自己的自由意志選出李登輝以及陳水扁等國家領導人嗎?

固然日本曾經建設台灣是事實,但是任誰也知道其目的並非造福台灣人民,而是為其「南進」的侵略政策做準備,而日本在太平洋與歐美國家的戰爭,也絕對稱不上什麼「正義之戰」,對於遠東的弱後民族而言,這充其量不過是趕走一個主子換來一個主子罷了。

就算是對於當前台灣的主要盟友美國而言,日本當時所發動的戰爭也已經被定位為「侵略」,台獨親日人士一方面讚揚當時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的功勞,另一方面又渴望獲得美國的保護大搞台獨,豈非自相矛盾?

當年中華民國的政府與軍隊曾經作為同盟國的一員,為抗拒法西斯侵略者出了力,因而獲得了美國人民的友誼與尊重,實在是今天在台灣的國軍之光榮,而台灣的親日人士居然為了達成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惜詆毀這場戰爭的正義性,實在是太看不起台灣人民的智慧了。

難道只因為發現美國人不願意為台獨而戰,自己又沒有捍衛台灣領土安全的決心,就開始出書譴責美國轟炸台灣跟將原子彈空投到日本的歷史嗎?這樣的行為也實在不會為國家主流所接受。

應肯定台灣同胞對抗日的貢獻

長期以來國民黨政府因為台灣人接受日本殖民統治半個世界,而在心態上將本省同胞視為親日漢奸看待。

直到今天,許多外省人甚至是大陸人士,也還藉由這種刻板印象醜化與歧視過去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同胞,指責他們沒有中華民族的愛國意識。

然而這種思想其實並不可取,因為事實上在日本殖民台灣50年的歷史裡,也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

筆者作為來自台中的知識份子,就知道在日本殖民台灣初期,台中溝背莊的居民曾經對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英勇的反擊,雖然最後這場抵抗運動以日軍的勝利作為結束,但卻足以證明本省同胞的愛國熱情絲毫不輸給大陸民眾。

即便是在非武裝抗日運動的年代裡,台中也曾經是台灣文化協會主要的活動地點,早年有林獻堂先生組織台中一中的歷史,到了後來也有謝雪紅等左派人士領導的台灣農民組合運動,都再再證明台灣人沒有停止對台灣總督府的反抗。

當祖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後,更有許多台灣人如連震東、謝東閔、謝南光、謝文達、何非光、李純青以及李友邦等台灣人活躍於中國的抗日戰場上,而其中何非光與謝文達也是不折不扣的台中人。

然而當時國民政府並沒有善待這些愛國的台籍志士,許多台灣抗日份子如謝文達,在抵達中國大陸後甚至還曾經遭到國民黨方面懷疑為日本間諜,遭到了政治迫害,在後來白色恐怖時代,台灣義勇隊隊長李友邦先生也被以「匪諜」的罪名遭到槍斃。

這些政策上的失誤,不但傷害了台灣人民對祖國的認同感,也為台獨人士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實在是早年國民黨政權所犯下的最大錯誤。

無論未來兩岸在政治上的走向為何,以中華民族主義為自居的國民黨與共產黨人,都必須要以尊重的心態來看待台灣人民的抗日曆史,因為台灣人民遭受日本侵略的苦難長達50年,而大陸則只有14年,無論怎麼看台灣人民都應該獲得更多的同情與肯定。

如果未來中國大陸仍以國民黨這種「二鬼子」的心態看待台灣人民,那麼也就不要提什麼兩岸統一的問題了,畢竟這將導致雙方人民的互信基礎徹底崩潰,台灣也就只會更往獨立的道路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