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主席,您都知道了嗎!

五都選舉後對台灣政局的感言
孫若怡
(元培科技大學共教會召集人兼通識中心主任)


被外界視為馬英九總統期中考試的五都選舉,國民黨雖以三席勝出,但由於得票數少了民進黨40餘萬張,雖說勝了面子卻輸了裡子,一時間檢討批評聲浪不斷,論者也為他的總統連任之路引發了各方不同的解讀。

角色扮演上的差異

2008年3月22日,馬英九以58.45%得票率、高達7,658,724張選票,在狂贏對手2,213,485張選票的氣勢下,當選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勝選後他曾深摯愷切地表示:「這是全體台灣人民的勝利」,並承諾:「國民黨將完全執政,完全負責」。

就事論事,相較於李扁執政時期國家所面臨的外交孤立、經濟衰退、貪污枉法與黑金橫行等問題,短短兩年多來已有顯著而大幅度的改善與提升。馬英九本身的清廉無可置疑,而撇開諸如歐盟提供台灣民眾免簽證的便利措施不論,兩岸關係由緊張對峙到穩健對話、「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訂,都為台灣的發展注入了活水與動力,其中經濟的效益尤其顯而易見。2010年5月開始,經建會的景氣對策燈號連續6個月衝上紅燈,顯示經濟成長率高達9.5%以上;而11月的失業率也相繼在22個月之後,破5來到創歷史新低的4.73%,並持續下滑。根據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2月23日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受國際經濟情勢不明及今年基期過高的影響,2011年台灣經濟景氣雖有趨緩之勢,但在內外需求加溫的助益下,將保有4.71%的經濟成長表現,高於今年的3.96%。2011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全年年增率,將由2010年的1.02%溫和增加為1.87%;同時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則將由2010年的5.36%降為2.42%。至於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更上調至10.31%T,創23年來的新高。」股市更自3,000多點飆升佔上了8,800點後,仍一路向萬點叩關。經濟部長施顏祥則於12月28日以「創新經濟、樂活台灣」為施政主軸的年終記者會上,指出:「2011年的出口要朝向10%以上的成長邁進」。若自民間投資實質成長率來看,更由2001-2008年的-0.70%增至2010年的31.91%,並以大幅度的領先優勢遠遠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面對上述種種景氣回升的指標,正說明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馬總統對國家大政方針的把握是正確的,施政也循序漸近卓有成效。

然而,自當選後至今,馬總統也是爭議最多的人之一。除了民進黨的支持者逢馬必罵、逢馬必反外,國民黨員或曾於總統大選中支持過他的人,也幾乎話無好話且罵聲連連。在繼總統大選後的鄉鎮市長、增額立委與五都市長的三次選舉中,國民黨失去了總計達200萬餘張的選票,剛好與馬總統狂贏對手的票數不相上下。對照台灣總體經濟的蓬勃發展與現實政治的冷酷無情,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於五都大選揭曉之際,於第一時間提出馬英九將會於2012年的總統大選中成功連任的預言。綜觀許多持相同立論的人,大體上都建立在幾個假設推論的前提上,諸如隨著ECFA簽訂所帶來的後續經濟效應的逐漸發酵、民進黨最終將無法迴避兩岸議題與對話的狀況下,都將有助於推升他在總統大選時的聲望,並一掃兩年來各項選舉的陰霾。面對上項論點,個人深致期盼;畢竟兩岸中國人都需要時間好好的致力建設,馬英九的當選或可使和平統一的問題,在對話互利的基礎上,按步就班地謀求解決之道。然而,馬英九不僅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也是國民黨的主席。作為總統的角色他失分不算多,但作為主席,卻使人看到了他陷入顧此失彼、左支右絀、捉襟見肘、攻守失據的泥淖;期間因黨意與理念的模糊、基層組織的鬆動,所引發的黨員同志人心渙散等相關問題,尤其值得深入揭示。

理想、領袖與文宣

2010年12月1日,在國民黨中常會聽取了組發會「99年直轄市三合一選舉輔選工作檢討報告」後,主席馬英九提出了「勿驕勿餒、團結一心、堅持改革、深化民主」16字箴言。他並表示:「與2008年總統大選相比,選票流失是事實;……國民黨這次堅持乾淨選舉,也許會丟選票、會挨罵,但就是要做。」他並呼籲:「黨員不要因此而懷憂喪志,情勢並非不可為,大家要振衰起敝積極振作,……尤其應重視年輕人與中南部(的耕耘)。」

有鑒於國共內戰的失敗與大陸的失守,民國39年國民黨於遷台之初,曾進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改造運動,無論就主義理想、組織結構、人員組訓、黨紀黨德與從政黨員的官箴等各方面,都做了深刻的反省、再造與規範,從而為黨的完全執政、完全負責並建設台灣成三民主義模範省,奠定了穩固的基礎。一個組織要永續發展,本就需要與時俱進的自我更新,因此「堅持黨務改革」,當然是國民黨在自求發展上一條正確且不移的道路,也是任何一位負責任的領袖無法迴避的命題。問題在既然是改革,就必然有取捨、有選擇,而在過程裡如何藉政令宣導、組織動員,以凝聚共識、團結人心,讓傷害或損失降到最低、使積極與正面的力量得以成長,卻正是政黨政治中黨魁所必然要縝密思考與謹慎遂行的志業,尤以像中國國民黨這樣一個具有光榮歷史與宏遠理想的政黨為然。

馬總統自當選以來採行「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落實在兩岸關係上則是「互不承認、互不否認」;面對島內族群與意識型態分裂與衝突的現狀,其政治上的新中間路線應是可以被同情的理解與解讀。但是,中國的國家統一與民族的偉大復興,則是國民黨及其先烈們的終極理想;馬主席在面對黨員時,若不能堅定不移的信守並宣示「國家統一」的戰略目標、提出階段性任務的戰術方針,自然就喪失了黨的前瞻性與核心價值。這不但迫使中華民國猶如一個自廢武功的廢人,支持者的熱情也無以宣洩、寄托與凝聚,並使國民黨受到與民進黨有愈來越像的質疑,相對地也更弱化了自身的合法性與正當性。政客嘗言中國國民黨早已完蛋了,台灣只有台灣國民黨,這種狹隘地域觀念的認知,潛藏的其實只是另一種台獨論述的包裝。要知道任何一種理想都是觀念與心靈的追求、一份鞭策人永不息止努力的力量,一個在地化的國民黨仍然可以超越地域與時間的局限,具備承繼傳統且與時俱進的特質。但長久以來心中一個最大的疑問,正是我們這麼怯於大聲的說:「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原因到底是甚麼!「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這句當年您曾說出並觸動萬千心靈的名言,也正是時下許多黨務工作同志與支持者的疑惑!而國民黨當務之急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提出一套以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中國為基礎,涵容中華民國與台灣歷史發展於一的新政治論述,以確立黨的奮鬥方向。

其次,政黨藉選舉取得政權並遂行政策,已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的常規;因此,四年一任的總統大選也就成為政黨間角力的指標,而黨組織與黨主席自然是這場戰爭的重要推手。具有溫、良、恭、儉形象的馬英九,自任總統以來最被政論名嘴調侃的稱呼就是「不沾鍋」,這意味著他有一種潔身自愛、不淌渾水的作風;另一方面,由於家教良好且深具法學素養,凡事也總以依法行政做為行事的準則。然而,黨主席在面對變局與動態性十足的選戰中,要如何成功地帶領所屬的政黨贏得選舉?在西方選舉式的民主社會中,總統之位上上下下過眼如浮雲,在位時講究的是績效;但在以漢人為主體、中華倫理文化為底蘊的台灣社會,總統主席乃領袖、領袖者領導群倫之人也,除政績外更要有一份與所屬團體榮辱與共、內外有別的心懷。領袖的心性與思維不同於英雄,也不同於書生與好官;英雄氣短、書生狂狷而好官守分。身為領袖固然也會因秉性與修養的差異,顯現出高下、大小不等的格局;但一個身處變局的領袖,尤其該氣長、圓融、大度並能知人善任。氣長者雖歷經心志之苦卻不以為苦,凡事以大局為重,禮賢下士化紛爭於無形,納人才為己用,總也要有「謀士數人、死士三千」吧!但檯面上怎麼看來看去,就只有金溥聰一人呢。許多良好的政策受到反對者無情無理的謾罵時,也看不見文宣團隊或媒體的辯護或說明,黨的文工系統與扮演總統化妝師角色的新聞局,為何無法發揮應有的角色?總統固然應照顧全體國民,但您示好深綠選民的同時,做為主席傷害了支持者的感情,也未能施恩回饋於幫助過你的人。怨懟積累的結果能讓他們在下次選舉中,投下支持的一票嗎?

組織、派系與策略

國民黨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政黨,因應時代的變遷要由革命屬性轉化成為一個民主屬性的政黨,本就是一個艱難的蛻變過程;無論人員資遣、組織運作、黨產處置都是改革中的艱辛挑戰,加上李登輝主政期間刻意分化挑撥族群、放縱黑金政治,並以五鬼搬運法幾乎掏空了國民黨的積累,致使其內傷慘重,康復不易。自2008年馬英九誓言以「從感恩出發,從謙卑做起,要恢復台灣人的價值」而當選總統後,在繼之而來的歷次選舉裡,國民黨中央所執行的正是一條堅持黨務改革的道路。五都選舉揭曉胡志強於當選後,耐人尋味的說出「寧可失敗,不可腐敗」,秘書長金溥聰也在選後表示「不向派系低頭妥協」,似乎點出了國民黨在選舉中的困境。

政治是眾人之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相互結合,因此,黨中有派、派中有團、團中有系,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不同者端在於以集體的力量圖謀私利或為理想奮鬥而已!「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很清楚的點出了其間的差異。

黨既是人的組織,而國民黨又為一擁有百年老齡的政黨,派系的存在是一個政治現實,其勢力的盤根錯結也是必然之事。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可見聚眾牟利乃人之本能。領袖可以矢志一介不取、一介不貪,但對小老百姓(或同志)的卑微願望,則不能不察。驟然將派系與腐化畫上等號,把支持派系的運作視之為「低頭」,這樣的心態既是對人性的扭曲,也使黨務改革陷入迷思之中。選舉不只是投票而已,實質上是一場運動戰;在選戰中主席與相關黨工是中樞,黨扮演了一個組織動員、協調與宣達理念的角色,派系則猶如主幹上的各個分支,彼此之間同氣聲求,為達共同的勝選目標分進合擊。因此,面對各派系間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與需求,其策略或招降納叛、廣結英雄,或合縱連橫、為我所用並善加運用。況且,傳統上國民黨的選票多來自於派系的組織動員,而派系中人往往也是許多民間社團或人民團體的重要負責人,就更不該只是以「不與之合作」或去之而後快的絕決態度待之。論者嘗以水清無魚,暗喻馬英九不懂政治;不沾鍋也有不負責任、沒有擔當的意思。個人雖不完全持這般否定與悲觀看法,但在黨務改革的過程中,確實看不到黨中央對複雜人性的包容與圓熟處理的機制,例如要消滅派系的同時,是否也該幫他們設想些出路?否則徒然使改革的美意,成為敗選的助力。而許多長期支持或為國民黨所主導的人民團體如農田水利會,在近期會長的改選中也已悄然為民進黨所取代,黨中央是放任這個結果呢,還是黨組織的向心力已然渙散,諸如這些現象與問題可是一葉知秋?

其次,在黨務改革的政策下,黨工人員的人數與能動用的資金,相較過去已成倍數的精簡,輔選時工作的推動和績效自然大打折扣;就以台中市而言,七個行政區分屬四個黨務工作區,只配有4位工作人員。五都選舉開票的當晚,一位台南的支持者打電話說:「國民黨是沒人了嗎?我七點鐘到黨部去,就大門深鎖一個人也沒有。」真是傳神又悲涼!至於從政黨員同志與黨務工作者間,雙向的聯繫溝通也大有問題;據說彰化的卓伯源縣長是對黨工最「慈眉善目又能合作」的一位好同志,而「不甩黨工」的票也贏的不好看。

選戰輸贏姑且不論,卻是可以藉機操兵、培養戰將的好時機。雖說提名者是遵循著黨內「初選程序」而產生,但在南二都的選舉裡,既見不到強將也看不到新手。選戰在高雄打得可謂離譜,而台南則失之無力不說,也看不到黨中央因勢利導,把握因綠營分裂所帶來的大好機會。孟子云:「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真是充分的說明了作繭自縛的困境。若以決戰中台灣為例,撇開胡志強個人的諸般弱點、無法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效應外,台中市、縣地區的國民黨市議員(含脫黨自選者),均呈現參選爆炸現象,很多候選人因而自顧不暇。為求勝選只能挖同志的選票,或基於人情要求選民支持他個人,至於市長也就由選民「自己決定」了。因此,黨提名的議員候選人,也就淹沒在一片自相殘殺的混亂裡;台中縣霧峰、大裡的全軍覆沒、台中南區丟失一席,都是鮮活的教訓。上述參選爆炸的情況,為何在選戰未打之前無法有效化解?是計算失誤或根本沒把危機當一回事?當然,施政的成敗也反映在選票上,郝龍斌的高票說明了這個事實。馬英九在競選總統時,曾對台中中、南區的選民做了鐵路地下化的承諾,之後因市府拒絕負擔數百億的自籌款,以致胎死腹中;目前此案已為鐵路高架化所取代。胡志強在台中連任8年,負面風評雖然不少,但對七期的開發與招商則著力甚多,說他完全沒做事也失之不公,然而,卻是使總統承諾跳票的關鍵,主席固然深信「馬立強」組合的威力,但「民無信不立」呀!這個案子多少反映了國民黨未能做到「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承諾,也深深影響了東南區、南區居民對老市長的信任。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五都選舉揭曉之際,蔡英文對支持者深情而有力的說:「這次輸了我們下次贏回來好不好」,那一霎那很令我震撼,她以希望鼓舞群眾,深埋的是另一次戰鬥的火種。蔡英文在這次的選戰中採取的策略,是一種迴避統獨議題的新中間路線,而這種路線也適合在野黨取用,涉台策士也對她的攻略評價甚高。五都選舉前後,民進黨人士相繼訪問北京,並與中共涉台人士頻頻接觸;12月30日,蔡英文與外籍媒體茶敘時表示,她將以參選新北市長所獲得的補助款成立智庫,強化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論述,以提升和中國大陸直接交往的能量。雖然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始終是大陸冷眼判讀民進黨的底線;但一個缺乏堅定政治論述立場的國民黨,與能靈活運用中間路線戰術的民進黨又有甚麼區別?況且,歷經李、扁二十餘年的執政、地下電台廣播煽惑及某些政論人物的言論影響,善良熱情的南部選民早已被洗腦,要他們改投藍軍十分困難。受李扁去中國化教育政策影響下的一代年輕人,具有較強的在地意識甚至仇視中國,少說也有幾十萬人屆時也都擁有投票權,國民黨要以怎樣的形象贏得他們的信任?看起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是未來選舉中對國民黨最有力的支撐,不過這其中受惠的多以經營者、中產階級為主,這些人的流動性既高自主性也大;國民黨總能在都會區贏得選戰,說明了支持者的特性。然而,台灣的經濟發展自李扁之後,畢竟出現了一個與兩蔣時期截然不同的變化,即大財團取代中小企業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以至於貧富不均快速加大。許多企業尤其是製造業因經營的需要遠遷內陸,但仍有123萬餘家的中小企業留守本地,他們多以服務業為主,無法明確享受和平紅利的好處。另一方面,農地休耕的現象嚴重,許多經濟作物仰賴進口,影響農民收入,農村蕭條,這也使得以農業為主的南部縣市選民,對巨大的南北差異多有怨言。

主席,不少深藍的選民從為了讓自己支持的人順利當選、純粹自私自利的角度,看待您這兩年來該做不做、不該做卻做得滿快,對民進黨親中賣台的指責忍氣吞聲的種種表現。這種批評其實是愛之深責之切;以您的家教與青年時期的經歷,怎麼可能棄民族國家大義於不顧?身為主席兼負黨務革新之重任,不論喜歡與否,您與國民黨的結合已是歷史的宿命,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唯有自穩住基本盤入手,進而迎回支持者的熱誠與信心,選舉才能披荊斬棘,水到渠成。若只輕信泛藍支持者必然會含淚投票的讒言,那麼,後果還真是難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