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遵雙首長制以消弭政治亂象

史為鑒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日前指出,馬英九在紅衫軍活動時曾承諾,若當選總統就改行內閣制,他責怪馬英九選後食言;日前李登輝前總統在生日宴上又說,期待國民黨提名總統、民進黨提名副總統或行政院長,以解決當前的政治亂象。其實兩位重量級的人物似乎都忘了《中華民國的憲法》體制,本來就蘊涵內閣制和總統制的雙首長制,只要朝野共同恪遵憲法精神,不要「整碗捧去」,自然就可解決政治亂象。

英國是典型的內閣制,美國是典型的總統制,法國卻1789年大革命後徘徊於兩者之間,時而內閣制,時而總統制,大約歷經一百多年,才建立現今的雙首長制,亦即左右共治--當總統和國會中的多數黨同一黨時,就實行總統制;反之,若總統和國會中的多數黨不同一黨時,就行內閣制,總統必須釋出組閣權,由國會中的多數黨組閣,總統成為超然的虛位總統,位高權不重,否則無法解決朝小野大的政治亂象,總統任何提案都可能遭到杯葛,無法在國會中順利通過,容易造成憲政危機。民進黨執政八年,就因阿扁未能恪遵憲法體制及憲政精神,尊重立法院的多數黨並釋出組閣權給國民黨,卻想要整碗捧去,才導致憲政危機,一事無成。

眾所皆知,實行內閣制的國家,政局比較穩定,因為全國只有分區選舉國會議員,首相由國會中多數黨黨主席出任,黨主席不必投入選舉,只要全力輔選同黨同志,競逐更多席位進入國會,以便取得組閣權,掌握行政大權,因為首相不必參選,國人的情緒也就不易遭到撕裂或撥弄,也不易製造政局的動盪不安,自然政局比較安定。日本二次大戰後改行英國式內閣制。

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試圖遊說光緒皇帝,改行內閣制,不幸導致保守勢力反制,維新百日即告夭折;後來的立憲派依然試圖想走君主立憲式內閣制,卻因保守勢力死守不放,終告失敗,否則中國有可能比日本更早走上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內閣制。

民國之後,形勢逼迫孫中山把臨時大總統讓位給袁世凱,國民黨試圖修改《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總統制)為《臨時約法》(內閣制)以箝制袁世凱,不幸犧牲了鼓吹民主憲政的宋教仁,否則他有可能成為第一位具有實權的中華民國內閣總理。

袁世凱試圖改為洪憲帝制,其實是想走英國式君主立憲制,卻得不到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支持,而梁啟超此時甚至已轉向民主共和,支持蔡鍔的護國軍起義討袁,從此師徒二人分道揚鑣。然而袁世凱無德無能又無威望,君主立憲制也就在眾叛親離、四面楚歌之下,灰飛煙滅了。

袁死後,北洋軍系控制下的中華民國政局,又陷入內閣制或總統制爭議的府(總統黎元洪、副總統馮國璋)、院(總理段祺瑞)相爭,幾無寧日,才有曹錕賄選還當選總統的醜劇發生。

抗戰勝利後,由民社黨主席張君勱起草的《中華民國憲法》,其原始精神是內閣制,至少是傾向內閣制的雙首長制,難怪蔣介石一度猶豫徘徊要不要參選總統,因為他相當不滿意經由政治協商會議妥協下的這部憲法。果然在當選總統之後數月,即藉口中共叛亂,迫不及待的訂定《臨時條款》,肆意擴充總統權限,成為超級總統制。

直到《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停止後才又回歸憲政,回到雙首長制。可惜李登輝擔任總統時,因怕被少數關鍵的游離黨員或無黨籍立委裹脅,竟然拿掉了立法院對行政院長的行使同意權,導致又傾向總統制,才造成今天的政治亂象。

如今馬總統要改行內閣制,只要透過修憲程序恢復立法院對行政院長的行使同意權,回歸憲法的基本體制--雙首長制,當可戢止目前的政治亂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