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殖民主義的觀念與實踐

格達費之死的再思考

孫若怡
(元培科技大學教授兼共教會召集人暨通識中心主任)


10月20日,格達費(Muammer Gaddafi)和新政權的部隊在蘇爾特(Sirte)地方爆發槍戰時,遭格斃身亡。23日,全國過渡委員會在反對力量的策源地班加西的基什廣場(Kish Square)舉行慶祝儀式,宣佈利比亞的全國解放。官員卡比西(Abdel Rahman al-Kabisi)告訴群眾,這場儀式是「偉大的歷史性時刻」。而即將引退的過渡總理吉布瑞(Mahmoud Jibril)則信誓旦旦的表示,預計將用「一周至一個月的時間」籌組新政府;利比亞人民應可在八個月內,投票選出全國議會並草擬新憲法。美、英、法等國的媒體,更是為獨裁倒台、民主勝利而歡呼!媒體將格達費之死說成象徵了自2010年12月以來,發生在北非、中東地區「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的結束。然而,其實不論伊拉克的海珊、利比亞的格達費甚至賓拉登的死,都只不過是序列發展事件中的一個表象,是西方國家要重構其在該地區之殖民勢力,所進行有組織、有目的一系列作為的一環而已。

撇開利比亞境內複雜的部落黨派利益、種族信仰衝突,讓重建之路不容樂觀外,所謂朝向實行民主的道路邁進,就近程的發展來看也不過是個藉口;伊拉克血淚斑斑的重建過程,就是最好的說明。因此,對這個地區長期、持續且綿密發生的暴亂、屠殺與戰爭,我們應該將視角拉大、放遠,自一個大歷史的廣度與縱深爬梳。

「新中東」(New Middle East)計畫的構思與實踐,或許有助我們對問題的認識能更深刻清楚一些。

這個計畫是在美、英、法、以色列等國家的主導下,企圖將具有同質性的個別「種族—宗教國家」( ethno-religious states ) ,整合在一個完整且相互銜接的區塊上,以取代、驅逐、消滅原先該地區中既有的零散、交叉、錯落的「多元種族國家」(multi-ethnic states)共存的邊界。換言之,是要以政治的、人為的手段,活生生血淋淋去建構一個較大而完整的政治實體,其中種族、膚色、語言與信仰皆指向一元化發展,以取代原先該地區因長期歷史傳統所涵化的多元化面貌;其中杭廷頓 ( Samuel P. Huntington )「文明衝突論」的觀點,成為理論建構的重要思考藍本。

「宜農」( The Yinon Plan ) 計畫

由於北非、中東與巴爾幹地區,在地緣政治上與西南亞、中歐和東歐緊密相鄰,故自一次世界大戰到後冷戰時期,在西方列強的主導下,配合區域內的反對勢力,該區早已歷經過被重組的經驗。奧圖曼帝國原本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統治期間給予境內不同民族以文化自治權。一次大戰前後,以英、法兩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以阿拉伯人應掙脫異族「壓迫」、追求「民主」為由,藉「大阿拉伯革命」的口號,鼓動阿拉伯人反對土耳其人的統治,除化身為阿拉伯民主陣線的支持者外,戰爭期間更利用阿拉伯士兵與土耳其作戰。迨一戰結束之後,阿爾及利亞、蘇丹、埃及、利比亞等國的阿拉伯人,非但沒有自殖民強權那兒獲得任何的自由,反而面臨剝削益甚、控制愈嚴、分化愈細的情況。西方強權在阿拉伯社會中,散播分離主義的種子,許多貪婪弱智的阿拉伯地方領袖,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新中東」計畫的代理人馬前卒。因此,所謂「阿拉伯之春」其實不是甚麼新鮮事;直到今日,就某個意義上而言,始終是被西方國家操控著。

二次大戰結束後,以色列在英、美兩國的支持下建國,以、阿間的戰爭與衝突,固然成為冷戰期間美、俄兩強勢力對決的前哨,而以色列作為英、美兩強的堅定盟友,更成為其維護中東、北非利益的要角。「宜農計畫」的組成固然根植於英國在中東的傳統戰略,但更關鍵的這也是一個以色列為中心、以確保其自身優越實力為核心的計畫,其主要的內容與做法分述如下。

一、計畫內容:

以色列必須藉由對中東地區與阿拉伯國家的巴爾幹化--一種趨小與弱化的過程,形構一個新而有利於自己的地理-政治的生存空間。在這個構想與計畫裡,以色列的戰略家們首先認為,在中東地區伊拉克是阿拉伯世界中,最具有挑戰力的國家,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被劃定為中東與阿拉伯世界巴爾幹化的核心區。其次,根據2006年《美國軍事月刊》與2008年大《西洋月刊》的報導,除了伊拉克之外,黎巴嫩、埃及、敘利亞也在行動對象的名單中;至於伊朗、巴基斯坦與索馬利亞,亦在考慮之列。第三個「宜農計畫」的目標則是裂解北非,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以及本區的其他地方。

二、計畫操作:

在「宜農計畫」的第一步構想裡,就是要把伊拉克分成三個部分(國家):庫德族國家、遜尼派阿拉伯人國家、什葉派阿拉伯人國家;因此,兩伊戰爭適時的被挑起,而波灣戰爭與美伊戰爭的爆發,自然不應只從經濟的面向思考了。另一方面為了能有效分化敘利亞、黎巴嫩,甚至削弱埃及與利比亞,一種試圖消滅或驅離分散在中東各處古老「猶太基督徒社群」的行動,此起彼落的正以不同的面貌與形式呈現在世人眼前。至於規劃中東基督徒遷移的路線,主要出自華盛頓、特拉維夫與布魯塞爾的完美設計。

伊朗擁有中東地區佔人口第二多的猶太人社群,這也是一支在世界上最安土重遷、最不具動亂性的猶太社群,他們視自己為伊朗人,猶如穆斯林伊朗人或基督徒伊朗人一般,伊朗就是自己的家鄉。以色列曾試圖遊說其返國移居,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只因為屬於猶太人族群,就要大規模的遷居以色列,對他們而言是一件不可思議的改變;這真是一個少數的例外。生活於巴格達附近的基督徒,可以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基督徒社群之一,在駐防的美、英軍的監視下,被大規模地自其祖輩生活的土地上驅離或移轉。如今該地已經成為遜尼派與什葉派穆斯林相互殘殺的死亡之地。

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莫過於黎巴嫩,該地是進入敘利亞的跳板。在「宜農計畫」中,西方國家與以色列希望能在宗教、黨派的基礎上,將黎巴嫩與敘利亞分成四個部分(或國家):遜尼派穆斯林、什葉派穆斯林、基督徒及和法國淵源深厚的德魯茲派( Druze)。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不惜犧牲阿拉伯裔的東正教基督徒。位於安提哥(Antioch)的馬龍派敘利亞分會,是東正教中最大的自治性教團,其領袖就對在黎凡那(Levant)與中東的阿拉伯信徒,恐遭淨化而深以為憂。至於敘利亞境內的基督徒社群,也常遭受到來自不明力量的攻擊;而這種恐怖行動,也時常擴及至亞速(Assyrian)與亞美尼亞(Armenian)社群中的基督徒。包括來自耶路撒冷東正教主教在內的相關宗教領袖,都對此一現象表達過深切的關懷。深受基督徒尊敬的馬龍派長老拉希(Al- Rahi)最近訪問巴黎,法國總統薩克齊(Nicolas Sarkozy)公然宣稱:「黎凡那與中東的基督教徒,能夠重新生活在歐盟境內了」。這個表態無疑的證實了西方國家,正在進行著一個消滅古代基督徒社群的活動。在政治上拉希主張,在敘利亞同意進行改革的前提下,應保持他的完整性;同時,一旦若要真主黨所屬的南黎巴嫩軍解除武裝,以色列也應該表現出協商的誠意。為此,他不但遭到了來自美國高層取消會晤的杯葛,也受到了一群來自黎巴嫩、由哈里裡(Hariri)所領導的「3月14聯盟」的強烈攻擊。該聯盟與美國、以色列、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往來密切,並和在敘利亞境內常進行暴力顛覆的反對團體,如薩拉菲派(Salafist)、穆斯林兄弟會與基督教政治團體互動頻繁。正由於該派激進的行動,曾促使「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組織在黎巴嫩的發展;如今又收羅散兵游勇,在敘利亞境內展開恐怖活動。

以色列與非洲大陸

確切的執行「宜農計畫」與堅定支持美國的利益,是以色列在非洲的兩個主要目標,把分化中東的手法複製到非洲成了最便捷的方法。就整體而言,根據種族-語言、膚色與宗教三個面向,先區分出「黑色非洲」與「非黑色」的北非;其次,再在非洲大陸內,部分劃出阿拉伯人與黑人的非洲。這個構思配合著地緣戰略的考量,將北非自非洲大陸一刀切開,而與中東地區連成一體。

在整個計畫中,以色列配合美國設在非洲的司令部,除成立戰略與政治研究中心外,更積極遂行一些特殊行動。在以色列的協助下,摩洛哥於所控制的西沙哈拉地區,建造了一道猶如巴勒斯坦佔領區內的安全之牆,作為種族與宗教的區隔界線。在蘇丹的分離運動過程中,特拉維夫曾給與分離主義者武裝支持;如今,一個非洲黑人的南蘇丹和阿拉伯人的北蘇丹,已經成為各自獨立的國家。長期以來,利比亞一如中東地區的伊拉克,在西方國家的眼中,既是現實利益的掠奪者也是「新中東」計畫的障礙者。2009年2月,格達費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舉行的非洲元首高峰會議中,當選為非洲聯盟的輪值主席,他誓言繼續推動成立「非洲合眾國」計畫,並意圖藉工業化的努力,將非洲轉化成一個統一而堅強的政治實體。此舉雖為他贏得了非洲人民的廣泛支持,自然不為美國與歐盟國家所接受。在出兵利比亞事件上,以格達費屠殺6,000人這個查無實據的論述為藉口,「美國猶太委員會」與以色列,除極盡妖魔化格達費之外,更積極施展遊說運作之功,鼓動「國際人權委員會」的譴責與安理會介入干涉。利比亞內戰期間,以色列也是反政府陣營的重要支持者,以色列情報單位摩薩德的成員,還出任「臨時過度委員會」情報站的負責人。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以種族--語言、膚色、宗教為基線,所規劃的新文化類股;在這個佈局裡,創造了一個以以色列為主卻排除穆斯林的新中東。這個佈局仍在繼續進行當中,在可預知的未來以下幾點深深值得關注。

首先,一個排除穆斯林的新中東,是否會帶來原本只局限在遜尼派與什葉派的黨派衝突,而形成超越國家更大範圍內的動亂。其次,在「文明衝突」的模式與仇恨積累下,整個中東與北非,或將同時陷入「西方」與非西方、非黑色與黑色非洲的衝突?第三,作為西方殖民侵略利劍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不但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敲響了喪鐘,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入侵利比亞之舉,猶如宣告了「多元文化主義」的死亡。10月20日,歐巴馬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挪威總理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 )時說:「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支援利比亞叛軍的行動中,有許多阿拉伯國家的參與,顯示多邊行動的莫大力量。」並驕傲的指出,「這次行動幫助了利比亞人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位有「非洲之子」美稱的總統,如今已經成為非洲最醜陋惡劣的敵人。在他短短執政的期間,不但在該地區持續進行擴張政策,蘇丹的分裂、索馬利亞的動盪、象牙海岸共和國的擾嚷不安以及利比亞的戰爭,美國都是那只看不見的手。在解釋對利比亞戰爭的看法時,前國家安全顧問布裡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表示:「多元文化主義對華盛頓及其盟友,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一旦美國成為一個不斷發展的多元文化社會,那麼在與中國、俄國與阿拉伯世界競爭的過程中,必然難以達成一致的共識,進而會削弱了自身的實力,徒然為國家帶來巨大的外部威脅。」一語道破了西方主流思想的真意。相對於歐巴馬盛讚「國際合作的偉大」的虛驕,他的直白要可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