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南海角力合縱連橫的「操盤手」

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南海情勢,經過5月的交鋒之後,現在轉變成外交角力,但「耐人尋味」的是,當事國之間仍有善意的對話、互動甚至增進關係的政策,反而是不相關的國家在背後搖旗吶喊、「組織串聯」,攪得環南海地區猶如一場「合縱連橫」的棋局,是哪個國家呢?稍微看看各國外交當局的動作即呼之欲出。

中菲加強經貿關係

8月31日,菲律賓總統阿奎諾進行上任後的首次訪問中國,在北京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這也是今年5月,關於南海主權爭議尖銳化以來,第一次的領導人會談。

儘管7月菲國在東協區域論壇上說,「(南海問題)中國的主張沒有法律根據」,明顯擺出強硬的姿態,但是菲國產業結構薄弱,在東協裡成長落後。景氣趨緩,國內民眾對物價上漲強烈不滿,總統支持率日漸下滑。與其在南海問題做個「強勢總統」,倒不如招攬人民幣、經濟優先,力求恢復支持率。因此,阿奎諾這次著重在擴大貿易、投資,帶領財經界300人到北京。目標是想透過這次訪問,能招到造船、採礦、能源等領域70億美元的投資(據菲國方面的資訊,大約有13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且雙方同意,兩國貿易額,2016年提高到相當於2010年6倍的600億美元。

胡錦濤表示,「相信藉由這一次的訪問,可深一層加深兩國的傳統友誼」;阿奎諾回應「希望更發展、深化兩國關係」。顯然,都較專注於強化經濟合作,努力改善經貿關係。據瞭解,兩國領導人並未就南海問題深談,胡錦濤只是重申「應該由當事國透過協商解決」,阿奎諾則說「不會影響兩國關係的發展」,都是穩健的發言。

提升經貿關係是和平、雙贏的辦法。不過,日本似乎有點看不得雙方關係改善,其媒體就是要這樣評論:關於南海情勢,東南亞國家協會組織(ASEAN,台灣簡稱東協)裡,態度最強硬的菲律賓,中國用「經濟牌」懷柔,菲律賓因為國內經濟因素,也必須增加仰賴中國。日本外交界人士則分析說,中國在11月印尼召開亞洲領導人會議之前,改善與菲律賓的關係,是「不要給這次正式與會的美國有介入的餘地」。

日、菲搞軍事合作

不只是嘴上酸溜溜地說,日本乾脆跟在中國後面,把阿奎諾請到東京拉關係。9月27日,日本野田首相與到訪的菲律賓總統阿奎諾會談,野田表示「與菲律賓有共同的基本價值觀、戰略利益,希望貢獻於區域安全與繁榮」。阿奎諾也附和「希望在海洋安全、防衛等方面合作」。發表的共同聲明,明確記載「確保海上交通的安全」是「共通的戰略利益」,要在政治、安全、「國防」領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強調南海的「航行自由」。兩國副部長級協商升高為「戰略對話」,列入海洋安全議題,並提高外交、國防部門的對話。日本海上自衛隊與菲國海軍要定期協商、高層互訪,幫菲國提升沿岸警備能力。

菲律賓與中國關係,最大的問題是南沙群島島嶼的主權爭議。雙方漁船、海監船、海軍艦艇等曾發生對峙。中國在南海活動增加,與菲律賓、越南等東協四國有些不愉快,由於日本在東海侵佔了釣魚台列嶼,又擅自畫「中日中線」,以搶奪東海油氣資源,跟中國關係持續緊張,便趁隙向東協成員國運作。

日本自中東進口的石油都經過南海,遂視南海為其重要的航道,實際上,從過去到現在並未受過任何威脅(麻六甲海峽海盜猖獗是另一回事,純屬東南亞的事務),但現在頻頻跟菲律賓等東協國家利用「航行自由」、「安全」議題,攀高外交關係。日菲「戰略」關係可說是針對中國建構的,日本近年加速與東南亞的越南、印尼、菲律賓三國建立戰略關係,這三國都和中國就南沙群島島嶼的主權鬧意見,於是以戰略關係興風作浪。

很明顯的,中、日經營東協的方式不同,中國著重經濟合作,日本則用「安全、防衛」名義,加強與此區域國家的軍事、情報關係。

越、印想動南海油、氣

另外一個變化的重點是越南。該國去年開始發包工程給俄國整修金蘭灣港口,打算作美國潛艇等外國艦船的補給基地。不光是美、俄,越南「遠交近攻」之策還有引進印度,7月邀印度海軍的登陸艦訪問金蘭灣正北邊的芽莊。

今年9月16日,越南外交部長范平明與印度外交部長克裡希納(S.M. Krishna)在河內會談,雙方達成由印度國營企業開發「越南外海、在南海海域」的天然氣、油田。……此開發計畫「是根據國際(海洋)法進行的」;同時,會後聲明表示,兩國「在經貿、投資、探勘油氣等各領域合作」,南海問題「同意保障航行自由,要解決問題應該避免使用武力、威嚇,而是透過和平談判」。據報導,印度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2006年與越南當局簽了基本契約,將開採越南中部外海127、128礦區,投資額為22,500萬美元。日本媒體分析,印度這一舉動既是因應國內能源的需求,也是牽制中國大陸的「攻勢姿態」。引述印度海軍人士的話說,「中國將來重點會從南海移向印度洋,為防備這情形,印度必須先下手」。

越南決定向俄國購買數艘潛艇,而已購買了10艘的印度,計畫提供潛艇軍士官的技術訓練,支援整建海軍基地,和越南加強軍事關係。南海是「糾紛海域」,歐美企業興趣缺缺,越南遂邀請印度來填補空檔,促請國際注意南海,以遏阻中國。

乍看之下,這是越南、印度兩國改善關係,事實上,越南、印度皆是日本極力拉攏,擬組織抑制、圍堵中國的對象,怎麼會不在其中「撮合」、穿針引線?

就此發展,大陸外交部已嚴正表示,反對外國「在中國管轄的海域,進行原油、天然氣的探勘、開發,希望相關外國企業不要介入南海問題」。

那麼,中越關係不好嗎?9月9日大陸國務委員戴秉國赴越南訪問,就南海主權問題,晉見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兩國同意「適切處理敏感問題,維護南海的和平與安定」。接著10月11日,阮富仲赴北京訪問,與胡錦濤會談。胡錦濤表示,雙方應研究和商談共同開發;在海上爭議最終解決前要以冷靜和建設性態度處理問題。阮富仲也說,越方不會讓有關問題影響兩國關係和海上和平穩定。基本原則協議主要包含:「大局為重,使南海成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爭議將通過談判和友好協商加以解決,如涉及他國,會與其他爭議方進行協商」;「穩步推進海域劃界談判,同時積極商談共同開發」。

由此可見,東協國家大都還是與中國保持高層、良好的溝通,也有意願相互協商解決問題,並沒有要搞大動作「結伙」對抗的意思。倒是日本好像不願看到雙邊對話、和平解決,日本政府9月27日透露,準備11月中旬在印尼召開的東亞領導人會議(EAS,又稱東亞高峰會議),提案新設「東亞海洋論壇(暫稱)」的下層組織,由各國政府高官、專家組成,商議:1.遵守國際法律、規則,2.航行自由等關於航海安全的原則,要求「中國行動自製」。講白了,就是要在南海、東海干擾中國按部就班的發展。

再者,稍早的9月15日,美國與澳洲在舊金山舉行外交、國防部長級會議。就南海問題發表共同聲明,「確認航海自由、維持和平與安定,遵守國際法是國際社會與美、澳兩國的利益」;「反對任何國家動用實力強制執行主張」,牽制主張在南海有80%海域主權的中國,確立美、澳、日合作的方針,日本更是有恃無恐。

俄機繞行日本

東亞高峰會議是中、日、韓與東協國家、印度、澳洲參與的會議,今年美、俄領導人首次出席,影響力漸增,因而日本正利用各種雙邊、多邊場合,爭取東協國家的「認同」,想在東亞高峰會議推高「海洋安全」的議題,但中國以「經濟合作」為槓桿施力,屆時日本企圖能否得逞,尚不明朗。

其實,日本跨越千里過來翻弄南海的代價是,任令北方出現漏洞。俄羅斯軍方近來在日本周圍海域活動頻繁,在遠東地區大規模演習,部署核子潛艇。

俄軍戰略轟炸機TU-160與TU-95,9月26日之前在勘察加半島演習發射巡弋飛彈;司令部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太平洋艦隊9月有24艘艦艇經由宗谷海峽朝勘察加半島移動,舉行總人數一萬的大規模演習。9月29日演習結束,返回時又經過宗谷海峽再穿越日本海。這一系列活動,明顯是對抗美、日。

而最露骨的是,9月6日野田政府剛上路,9月8日俄國戰略轟炸機即進行「警戒飛行」,掠過日本領空,環繞整個日本外圍、包括琉球(沖繩)群島一圈,最後在日本自稱「北方四島」地方的西邊演練空中加油,似乎有意要試試野田政府的態度。日本等到9月底才輕描淡寫報導有這一件事。

歷次中國海軍僅是艦隊從宮古島附近的公海通過,日本媒體便炒得沸沸揚揚,俄國戰略轟炸機沿著日本外海繞日本一圈是何等的挑釁,日本非但不敢吭氣,政府行動還是偏重在南海。日本就是欺善怕惡,如果是中國,不知會渲染、誇大到哪種程度?

依利害關係操盤

今年內俄國會在遠東部署最新銳的戰略核子潛艇等,針對美國做維持核武嚇阻力的佈局。另還有大事改裝巡洋艦,設置對艦飛彈,部署在太平洋艦隊的計畫。可是,日方自圓其說地評估,這是防備中國增強海軍軍力的動作;美國陸軍大學戰略研究所的報告,也說俄國增強遠東的軍力是針對中國。美、日都在淡化此事,認為俄國在遠東的常備戰力,對美、日沒有立即的威脅,勘察加飛彈演習,沒打中標靶等出了不少狀況,「裝備、運用要追上美國得花二十年」。導向針對中國是順便撩撥中俄。

日本不管北方,越俎代庖插手南海非常不合理。關於南海問題,各國水面下的攻防日趨激烈。中國講究的經濟關係是和平互利,日本著重安全(軍事)、武力是預備衝突,其思考模式是根據權力平衡、利害關係、對抗、本身利益,而不是是非或事實。日本誇大中國要將南海「內海化」,賣力地催促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周圍國家與美、日、澳洲、印度合作,大玩「合縱連橫」的權力遊戲,表面上沒說「敵視」、「圍堵」中國,但實際舉措都隱含者此項意圖;又推說,「合縱」的總頭頭是美國,但暌諸日本連連急切且拚命的動作,恐怕日本自己才是「操盤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