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全民享有免費醫療和教育

戴貝


提到利比亞,很多讀者的腦海裡或許首先會浮現卡扎菲(又譯格達費)、帳篷、沙漠、駱駝這些影像。然而,這些遠非利比亞的全部。在擺脫西方國家制裁後的數年間,憑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帶來的可觀收入,利比亞人正在努力建設一個繁榮富裕的「社會主義民眾國」。

由於利比亞對新聞採訪管制非常嚴格,在利比亞境內幾乎沒有常駐外國記者。《世界新聞報》記者有幸於2010年6月赴利比亞採訪,對該國的經濟民生、人文風貌有了一番親身感受和瞭解。

宜居與奢華並存的首都

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位於該國西北部,它不僅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地中海南岸重要的海港,享有「地中海的白色新娘」的美譽。《世界新聞報》記者來到這個城市,得到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宜居」。在這個人口不到200萬的城市裡,空氣清新、道路整潔,綠樹紅花隨處可見。

據當地人介紹,近兩、三年來,的黎波里大搞市政建設,城市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到訪者可以看到現代化的公路四通八達,瀕臨地中海的海濱大道上車流不息,卻不顯擁堵。在這些道路中間,興建了大面積的綠地,其中很多綠地又建成了市民休閒廣場。出了市區,綿延數公里的沙灘上建著一個個供市民和遊客游泳、休閒的天然海濱浴場。

尤其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和國際化大都市一樣,的黎波里也擁有七星級的奢華酒店。這個酒店建在一片城市綠化林中,和綠樹紅花、假山流水融為一體,被譽為「綠洲上的宮殿」。當然,要在這個「宮殿」裡消費,所花的代價也不小——酒店普通房間居住一晚的價格是1,000美元。這令前去參觀的西方記者也大為驚訝。

目前,的黎波里還有多個大型項目正在興建當中,包括集住宅、學校、醫院、大型購物商場於一體的商業區項目和城市地鐵項目。的黎波里正在向真正的國際化、現代化的大都市大步邁進。

「怪人」帶領國民脫貧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自1969年上台以來,與西方國家交惡數十載。世人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在一些人眼裡,他是「民族英雄」、「革命領袖」;而在另一些人眼裡,他是「瘋子」、「怪人」。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卡扎菲成功領導了這個擁有600萬人口的國家在非洲率先擺脫貧困。

2009年是卡扎菲領導的「九·一」革命勝利40週年。利比亞街道上的燈箱廣告鋪天蓋地幾乎全部是卡扎菲的畫像和他的革命語錄,這些宣傳畫到記者前去採訪時還都保留著。記者與當地民眾攀談時,能深切感受到他們對卡扎菲的敬仰。

事實上,在利比亞的各個政府部門、公司企業、賓館商店,可以說只要是建築物,都能看到卡扎菲畫像。卡扎菲在畫像中穿著各異,有軍裝、大袍、禮服等,有時他還戴著墨鏡,擺出酷酷的姿勢。

兩個手機來回換著打

憑藉石油、天然氣資源帶來的豐厚收入,利比亞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年來有了很大提高。在利比亞,全民享有免費醫療和教育,國家對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實行價格補貼。很多居民都住上了新蓋的樓房和磚房,大多數家庭都有小汽車。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住房問題在利比亞日顯突出。利比亞當前正在積極改善百姓的住房條件,在首都的黎波里和全國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正在建設數萬套安居住宅。這些住宅作為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出資建設,成立家庭的利比亞人均可以向政府申請住房,並以十分低廉甚至是象徵性的價格獲得。

在通信方面,在利比亞使用固定電話進行國內通話是免費的,手機話費價格也非常低廉,目前利比亞手機覆蓋率為103%。也就是說,利比亞目前使用的手機號數量已經超過了其人口總數。《世界新聞報》記者在利比亞採訪的短短幾天裡,常看到當地人手裡拿著兩個手機來回換著打。

一位在利比亞工作、生活已經20年的外國朋友告訴本報記者,他在利比亞前17年看到的變化趕不上最近3年的變化。

(轉載http://gb.cri.cn/27824/2011/02/28/5311s3166257.htm《世界新聞報》2011-02-28,作者:該報駐北非記者戴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