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扮演什麼角色
中國要扮演什麼角色
許多人認為21世紀是太平洋區域的世紀,我必需先檢驗此一觀念,然後再回到一個問題--21世紀中國該如何切入全球政治的大環境中
一 21世紀的亞太
冷戰後的世界秩序
毫無疑問的冷戰結束後,從1990年代到下一世紀的頭10年間,國際政治必需重新界定,我希望用三種特質來定義後冷戰時期的世界秩序。第一:從1940年代後期起,兩大超強政治集團間核武的對立將由多元化的力量所取代。第二:核武嚇堵的功用將衰退,繼而轉向對傳統武力的嚇堵。因此核武將失去它象徵力量的魅力。第三:在國際戰略上,地理經濟學將取代地理政治學。相對於這樣的背景,浮現在未來的將是一種新的國際關係,存在於超級貿易集團間的強烈互動關係,這個新的系統將取代古老的西發裡亞系統的中心關係。
三大超強貿易集團
今日世界已分為三大超級貿易集團:歐洲共同體、亞太區和北美集團。冷戰結束後,原先意識形態的對立失去其意義,所剩下的是經濟力量上的較勁。我要對這三個集團做一些說明,看它們在未來如何影響到國際間的關係。首先要瞭解的是此三集團並非處於均衡狀態,由一些數字便知:歐共體佔了世界貿易總額的50.23%,佔第一位;亞太區則持有27.29%,居次;北美集團佔20.9%,殿後。由其他的資料也顯示歐共體的優勢:(A)歐共體現正由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形成歐洲經濟區,這在今日世界是一個極為龐大的自由貿易區,它的國內生產毛額達60,100億美元,相較之下,北美集團中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加起來也不過56,900百億。(40,700億加4,000加56,900億)(B)「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提供了世界開發援助經費的55.6%,提供聯合國預算的47.3%,提供北約組織軍費的70.5%,以及所有印刷出版的54%(此一機構的24個會員國中只有五個不是歐洲國家,美、加、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我不再贅述其他像人均收入,平均生命期望::諸事,但一切數字都顯示歐共體是居於領先的地位,就如同麻省理工學院的李斯特、沙羅(Lester Thurow)所預言,21世紀是歐洲的世紀,很少經濟學家會不同意這種論點,不過在此我要加上一些註腳。我要提醒的是,現在的歐洲領先可能會延續到2010年。在過去的30年間,亞太地區有著高度的經濟成長。從1980年到1988亞太地區經濟平均年成長率為6.6%,相對於歐洲的2.9%。在更早的時期從1965到1980年間,兩者的比例是8.6%和3.9%,亞太地區仍遙遙領先。
太平洋時代
如此快速的成長,亞太地區在2010年將會趕上歐洲。例如在國內生產毛額上,亞太區將會達到和西歐、美國相同的水準,約占世界國內生產毛額的32-34%。這個預測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估計的--西元2010年亞太區的國內生產毛額將達世界三分之一相吻合(西元1990年已超過四分之一)。如果狀況真是如此,2010年之後太平洋時代將要來臨。在亞太區、歐共體和北美集團間的相關價值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亞太與美國的貿易額達三千億美元,大於歐美間的貿易額。而日本與亞洲四小龍在1980年代與美國的貿易額遠高於歐美間的貿易額--約高出30-75%,其二,力量均衡和美國的戰略性反應。
我們已提過在2010年之前,歐共體是三大集團中最強勢的一個。這意味著在力量均衡上,歐洲將是美洲經濟上最大的威脅,這也代表著美國將採取兩階段策略:在第一階段美國將與亞太合作,以兩個較弱的集團聯手對抗歐共體(維那克與阿克福實驗顯示B、C兩集團聯合將有67%的機會,假如ABC三者的力量分配為4:3:2的情況)。但就如我們所說2010年亞太會趕上歐洲和美國(屆時力量分配將成為1:1:1, AB、BC、和AC將有相同的機會組成聯手的情況),在這個時期,也就是第二階段美國將不再與歐洲爭取平衡,而必需面對的是來自日本的威脅;日本不僅是經濟上的超強,而且是美國在領導亞太地區上的一個敵手。在這種情況下,此階段美國的戰略必需採取一些必要的步驟,包括加強與亞洲國家的雙邊關係,加強與亞太經合會(APEC)類似機構的的多邊機能。種種在此無法詳述,但有一點必需單獨提出來討論,那就是美國所關切的:南韓和台灣不能成為日本的經濟衛星體。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美國必需伸出援手協助南韓和中國的統一,下面我將說明為何中國再統一有利於美國。
二 中國將如何切入
中國將如何融入冷戰結束後世界政治的大環境中?我所說的中國包括台灣、中國大陸、1997年後還得加上香港。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中國強大的經濟潛力,更重要的是這股潛力應如何發揮到極致。台灣和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之二,其經濟成長常被喻為奇跡,這是眾所周知之事。因此我的重點將放在中國大陸,特別是經濟力量的展望,意即中國再統一之後將會是怎樣一個情況,簡言之,描述一個大中國的藍圖。
中國大陸經濟力量的展望
中國大陸存有許多問題,不只是它龐大的人口和共產主義的負擔,而且它仍存在一些抗拒的力量。但它也有其他共產政權所沒有的有利因素。例如它的經濟改革並非草率的始於1980年代,而是從1978年開始,順著一種規律的進展,從農業到工業,從小範圍到大範圍。由於及早起步與循序漸進,為中國的市場化和私有化紮下深厚的根基。私人企業在1991年已佔大陸總工業生產量的47.2%。北京開放了167個城市給外商投資,到1991年底吸收了1,060億美元以上的外資。以下一些新的指標足以顯示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動力與潛力:(A)在1991到1992年世界性的不景氣下,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的工業生產量增加了14%,國民生產毛額增加了7%,外銷成長了16%而達72億美元。(B)在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僅有短暫的停頓,外國投資者在次年又大量回到中國大陸。(C)香港雖害怕面對1997,但仍有36%的工業跨過珠江三角洲進入中國大陸。(D)台灣投資者也感受到中國大陸經濟力量強有力的徵兆。台資的規模正逐漸擴大,從先前每一投資案100萬美元左右增加到更高的金額;且地點也由沿海省份逐漸深入內地;另一台灣獨資的案件也在增加中(相對於加入大陸的投機市場)。
外人預料中國大陸未來的經濟將處於相當樂觀的狀況。一個著名的瑞典經濟學家史達芬‧林達預言,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將會在西元2000年與美國、歐洲的相同。林達的預測也許誇張,但它是基於兩個前提:中國大陸始於1978的改革會繼續下去;經濟年成長率將維持在4%。同樣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在8月底時預測,中國大陸在完成經濟改革後其國民生產毛額將會是歐洲與美國之和。
台灣官方統計也顯示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潛力將會越來越好。中華民國前經濟部長,現為總統府國策顧問趙耀東訪問大陸之後,對大陸經濟改革的結論是:一條無法走回頭的路。他並認為中國大陸的高科技基礎僅次於日本。趙耀東這番話印證了兩個有趣的事實:一是根據台北官方統計的印刷出版物上顯示,中國大陸勞工的狀況已優於台灣,無論是在工作品質或薪資/生產比率上。另一點是台北政府智囊(中華經濟研究院)所發表的報告說:中國大陸的出口成長率在1991年已以15.9%比13.3%的速率超越台灣。北京所訂下的目標是將沿海省份廣東變成亞洲第五條小龍,並在20年內追上台灣和南韓。一個華裔美籍經濟學家鄭竹園向來以反共出名;很令人吃驚的是,7月份他在一篇論文中指出,大陸若以現在的趨勢繼續下去,廣東將在2010年趕上台灣。
大中國藍圖
說到大中國藍圖,我認為無論在政治上是否統一,都應包括三個中國經濟體(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因礙於篇幅,我只敘述若大中國藍圖形成後會有什麼情況出現,而不去探討這個理想要如何才能實現。我們先由香港談起,香港在1997年回歸後對中國大陸可說是一股強勁的經濟助力,它將給大陸帶來62億美元(1990幣值)的國民生產毛額。就如同我們所知,中國大陸在1988年的國民生產毛額為四百億,由於其龐大的人口數(1億)和共產體系而顯得負擔沉重。但北京承諾香港收回後保持現行社會經濟制度50年不變。除了不可預見的因素外,香港回歸將是一個使中國大陸沿海省份經濟被刺激到新高點的好機會,這是使中國大陸經濟更活絡,而更接近全球經濟整合的觸媒劑。由香港的帶領,中國大陸將可從一個獨特的地位追上台灣(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為1,060億美元)而走上經濟的整合,這整合可使國民生產總額超過622.7億,是現在四小龍國民生產毛額之和的30%以上,並且是東南亞國協總和的二倍。
大中國在政治上的意義
走向中國的再統一將會產生一些長遠的影響,在國內和國際上皆有其意義。
首先在國內,再統一將可幫助消除後冷戰時期台灣和中國大陸間相互的矛盾。對台灣來說會紓解兩個在新世界秩序下產生的問題:(一)在地理經濟學日顯重要的時代,台灣必需面對世界上自然資源的爭奪。(二)在冷戰結束後,過去由超強因核子傘所組成的聯盟逐漸瓦解或變為無關緊要。要保衛國家的安全必需依靠自身國防武力。因此台灣政府預算的24%將用於國防(1993年),以金錢計算,台灣要花102.7億充作國防預算,這比中國大陸(1991年)的國防支出要高出35%,而台灣的領土只有大陸的二百八十三分之一,人口只有五十二分之一。再統一將是台灣取得中國大陸大量天然資源的捷徑,更進一步可使台灣不再需要像現在花費如此龐大的國防經費。在地緣經濟盛行的時代,有一個靠近家門的重要天然資源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在最近波灣戰爭時,日本傷透腦筋該如何將石油運回本國;日本所需原油有30%以上來自波斯灣,波灣危機證明了:一個遠處的突發事變,可能就會切斷日本所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因此在1990年夏天,當別的工業國還在對中國實施天安門事件後的制裁行動,日本卻已靜悄悄的轉向中國大陸增進彼此的關係,應是有此原因。因為中國大陸的原油供應是如此靠近家門,以日本的立場而言它更可依賴。在這方面我必需說明的是中國大陸的原油產量除自身所需外,每日尚餘405桶,這個數量足以供應台灣每日80%所需;此外共同探勘開採可使台灣和中國大陸具有更廣泛的石油供應(中國大陸的石油儲量保守估計與伊朗的水準相仿),其次在國際間,大中國的形成使得亞太地區之另一經濟中心得以浮現,這對美國來說有雙重作用;它可以牽制日本,袪除美日間在這個區域共同存在的經濟衝突。中國大陸的經濟潛力由宏觀視之,可由一事得知:史達芬.林達預計中國大陸在西元2000年時國內生產毛額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的6.4%,這是亞洲四小龍預計在西元2000年時國內生產毛額之和(2.6%)的2.5倍。除此之外,中國大陸的平均成長率從1980年代以來,幾乎皆為日本的兩倍--11.4%比4.1%(1980-1988年)。
大中國的形成不僅對台灣有利,同樣的對中國大陸也有好處。早先提到後冷戰時期的核子武器漸失其重要性,因此在冷戰結束之後中國大陸作為一個擁有核武的國家,不再像以前一樣具有威力。為了要在世界舞台上表現出主導者的地位,必需顯現其經濟力量。毫無疑問的,統一將會使中國大陸與台灣一同邁向經濟上的高峰,這是兩者分開時個別所辦不到的事情,讓我們試著用一些數字來說明,在西元2000年時,日本將佔有世界國內生產毛額的13.5%,如果沒有大中國藍圖或統一的出現,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只各佔世界國內生產毛額的6.4%、0.86%和0.43%,其和為7.6%。這如何能和日本的13.5%相比。但若三者結合在一起,此三經濟體的快速成長相輔相成,在西元2010年將可達到世界國內生產毛額的17.4%,與日本彼時的19.4%相比,差距縮小了許多。更進一步,要是三個經濟體再將「加成效果」算入,大中國綜合體的經濟力量不僅可涵蓋這三個單獨的部份,且比三者之和所形成的力量可能大得多;也就是說,集合起來的國內生產毛額將會超過世界國內生產毛額的17.4%,由於這加成效果,使大中國經濟體等於甚至超過日本的19.44%,屆時將會是所有中國人自覺榮耀的一天。
三 結論
回到力量平衡的考慮,這帶給美國一個用中、日互相制衡的好機會。故中國統一(或大中國藍本)對美國大有好處其結果將會增加亞太地區的安定,美國也將在此區域保持領導地位,這是大中國聯合體的意義,也將是中國在21世紀地理經濟學時代所應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