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顧壽恩
(印第安那大學經濟學榮譽教授)


縱觀當今世界經濟,歐美正陷於蕭條停滯狀態,東歐及前蘇聯各共和國不少瀕臨崩潰,南美國家深受債務重壓,非洲大多數人民更是在貧困線上掙扎。惟有東亞地區保持經濟穩定成長,尤其中國近來特現繁榮,今年國民總產值增幅將達10%以上。究竟中國經濟起飛的動力為何?現在發展到何程度?90年代有何規劃?具備何種有利或不良的國際因素,面對何項內在的困難問題?21世紀即將屆臨,怎樣因應客觀情勢發揮亞太地區中心的優勢?香港台灣占何地位?均值得詳加研討,藉以窺測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

改革開放策動了經濟起飛

經歷了近30年的劇烈波動,中共當局於1978年12月揭示農工科技國防四個現代化的目標,決定了改革開放政策。14年來逐漸擴大實施範圍,淡化意識形態,經濟得有長足發展。但也曾有轉折退縮,整個進程,可列為四個階段。

一、1978-1983:經濟改革首先在農村起步,1979年政府決定放棄了人民公社集體勞動的規劃,代之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同時鼓勵興辦鄉鎮工業,以吸納農村過剩人口,中央將經濟決策權部份地下放到省市低層政府和企業,並許可個體商戶私營服務。一面推行對外開放,179年7月公佈了中外合資法,次年8月設立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以吸引外資,興建旅遊賓館及加工業。凡此措施,對經濟發展顯有相當成效,奠定起飛的始基。

二、1984-1988:鑑於初期改革,農產有巨幅增加,村民生活顯著改善,政府於1984年策劃推行改革到城市製造企業,減少指令性計劃項目,加重廠長管理營運權責,使逐漸成為自負盈虧的單位。一面放鬆物價管制,採行多層次的價格制度。對於基本食品生產資料及大型國營企業產品,仍由政府統籌核定價格,其餘商品由供需雙方議價或依市場情形自由決定。1987年中共十三屆全國代表大會更確認中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級,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妨借鏡資本主義國家使用的管理方法,以遂行「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原則。另對外開放,在此階段愈益擴大。繼四個經濟特區建立之後,1984年沿海14個城市--上海、廣州、天津、秦皇島、大連、煙台、青島、連雲港、福州、寧波、溫州、湛江、北海、南通紛於境內創設開發區。1985年擴及揚子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福建東南沿海區域。1987年開放遼寧半島及山東半島地區。1988年海南島建省,成為經濟特區。外商投資,除旅遊業外,轉向到製造業,增進出口貿易,引致整個經濟的蓬勃發展。

三、1989-1991:伴隨著上期改革開放,成長過熱,地方政府接得下放權力後,競圖擴充機構,設廠製造,妄顧成本效益。而中央又未能就宏觀的貨幣財政政策作適當的運用,致通貨澎漲,物價巨幅上升。益以採行多層次的價格制度,官倒商倒,流弊叢生。乃於1988年後期開始緊縮信用,收回部份地方權限,加強中央計劃管制。物價漲風賴以遏止,但經濟發展亦形停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對歐美國家吸引資金與貿易更受到限制,難以推進。海南島雖已闢為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於1990年4月設為開放特區,迄1991年,尚未能發生重大作用。只是香港台灣因具有經濟互補特質,民間交流增繁,向大陸投資貿易仍能持續成長,激發下期經濟的恢復騰飛。

四、1992-: 是年2月鄧小平南巡廣東深圳珠海,肯定了經濟特區績效,加快了改革開放步伐,掀起了國內外投資熱潮。尤其是上海浦東開發,年來經中央決策視為龍頭,帶動沿長江口岸齊步發展。外商除投資旅遊賓館及工業外,可購租土地,成片開發,興辦金融保險運輸通訊地產及百貨零售等第三產業。又因蘇聯瓦解後,各共和國與中國東北及西部接壤地區貿易劇增,中越關係改善,西南邊境貨物交流亦漸頻繁。此外深圳上海股票市場日益健旺,內地廣設商品主產資料集貿市場,鄉鎮工業積極擴張,連同涉外三資企業,在全國生產比重不斷增高,引致整國家經濟騰飛邁進。

總之,14年來,中國經濟除在很短時期稍有阻滯外,一般地體現迅速的成長。國民總產值在1978年為人民幣3,588億元,1991年增至19,586億元,平均每年增8.6%。在同一期間內,外貿進出口總額由206億美元增至1,357億美元。外商實際直接投資累積至796億美元。1992年國民總產值預計將更增長10%以上,貿易及外商投資並有巨幅進展,見表。

中國經濟主要指標

  國民總產值(億人民幣)★ 工業產值(億人民幣)★ 農業產值(億人民幣)★ 對外貿易總額(億美元) 出口(億美元) 進口(億美元) 協議外資金額(億美元) 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
1978 3,588 4,237 1,397 206 97 109    
1991 19,586 28,225 8,008 1,357 719 638 1215▲ 796▲
1992前三季 17,040 20,371   1,100 575 525 364 117
比上年同期增額(%) 10.6 19.3   18.6 16.2 21.4 加倍 52.0
★國民產值指在生產產品中和提供勞務過程中增加值;工業產值指產品價值 包括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動力等中間產品和勞務價值。
▲1979年累計至1991年金額。資料來源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報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劃

改革開放,策動了中國經濟的起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中共內仍有不少黨人憧憬於毛澤東掌權時代的情況,堅持中央集權計劃的體制,延續封建固守的國度。認為改革開放必然引起貧富懸殊,精神污染。還有贊同改革開放的人,對於「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真正涵義為何?亦深表疑慮,姓「資」姓「社」,爭論紛起。其實,欲求經濟迅速發展,不能因噎廢食。社會主義旨在均富,並非均貧。中國疆域廣闊,各處經濟條件不同,就地生產,按勞分配,所得必有差距。如能就稅制物價政策作適宜的運用,不致有過份懸殊的現象。對外接觸,亦未必引起精神污染。「物必先腐,後蟲生之,」外人在中國多年,並未學得隨地吐啖。我們如能擇善除惡,堅強自立,又何懼外間污染呢?至於姓「資」姓「社」更不必爭執。現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完全實行資本主義的國家,歐美各國採行不少社會主義的設施,如國有核子航天企業,管制郵電交通公用事業,實施社會保險救濟等。也沒有一個推行絕對的社會主義國家。標誌共產者擁有不同的資本主義成份,如私有家園,個體商戶等。實際上皆是混合的經濟。各國因其發展階段和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自有其特色。中國不能例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就是實行一種有中國特色的混合經濟,混合的內容和幅度,當隨經濟發展程而不斷改變。

避開了姓「資」姓「社」的爭執,中共十四屆全國代表大會於1992年10月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認為計劃與市場並非對立,市場經濟亦非資本主義專有,社會主義國家可借鑑資本主義發達地區現代化的生產運銷規律,建立其自有特色的市場經濟。當前中國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在以公有制按勞分配的主體下,由政府運用宏觀控制,利用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引導生產適應市場需求,優化產業結構,增進效益,並為配合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運行,打破高度集中統一的行政管理模式,改變政府職能,加強民主法制。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政策,從沿海到內地邊境不論第一產業或第二、第三產業,盡量擴大深化,多層次多方式的吸引外資技術,推進對外貿易。

1991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原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到2000年國民總產值達31,100億元,平均每年增長6%,比1980年數額翻兩翻。事實上,由於改革開放的推進,1988年產值已翻一翻,現預計平均每年增幅可達8%或9%,當能提前翻兩翻,進入小康的情況。

變幻的國際環境

中國經濟是整個世界經濟的一環,國際環境的變幻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有些因素是裨助中國經濟發展的,有些是妨阻中國經濟發展的。我們要衡估客觀情勢,充份發揮有利的因素,防減不良的影響,以達成經濟的迅速發展。有利的國際因素:

1.歐美日本覬覦中國市場:當今歐美經濟蕭條停滯,日本經濟成長亦趨萎縮。它們競向世界市場,拓展商品銷路。中國經濟連年迅速發展,不論對於先進生產工具或優質消費產品,均有龐大的需要,他們自不能忽視。尤其中國擁有豐富天然資源,許多地區尚待開發,廣開投資門路。歐美日本國家雖仍企圖保持優勢,不願將高技術轉讓中國,但以有利可圖,互相競爭,難以遏止此種流出的熱潮。中國自可藉機吸進資金技術,以改造擴展企業。

2.蘇聯東歐經驗反面教訓:近幾年來東歐許多國家脫離蘇聯的控制,揚棄了社會主義,推行不同程度的資本主義制度。有些是採取劇烈轉變,強行企業私有化,如波蘭東德。有些實施延緩的改革,如捷克匈加利。一般地成效不彰,經濟衰退。蘇聯更分裂為若干共和國,隨著政治的紛爭,社會控制的失調,導致失業劇增,物價高價,經濟巨幅跌落。在許多國家內,現有採行中國模式的提議。這自然給中國一種重大鼓舞,使決策當局,肯定現行的改革開放路線,繼續前進。

3.海外僑裔輸進資金技術:近年來香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持現繁榮。但以資源缺乏,工資上漲,許多企業不得不轉進大陸,尤其是鄰近的深圳珠海及其他廣東地區,設廠生產加工。台灣集有巨額外匯,境內投資頗多阻礙,勢須向外取出路。中國因有相同血緣語言及文化的因素,自為理想的投資及商品輸出場。還有東南亞僑胞內不少殷實廠商,富有資金,競向中國投資,歐美華僑頗多先進技術專家,回國訪問講學,直接或間接傳佈高級科技,促成中國經濟發展。

4.邊防地域安定繁榮:近來中國與鄰近國家地區關係至為安定。蘇聯瓦解後,北方巨熊的威脅已除。原屬各共和國獨立伊始,紛圖與中國睦交。南北韓正在協商解決爭端,中國舉足輕重,為雙方所爭取。越南失去靠山蘇聯後,已與中國修好。柬普寨和平建國要賴中國支持。巴基斯坦與中國有友好關係。中印會談亦趨好轉。因此整個中國整個邊境保持安定,人民往來頻繁,貿易劇增。

除了以上國際環境有助於中國經濟發展外,也有若干不利的因素。

1.區域經濟集團的興起:歐洲共同體原有12國,近復與未加盟的七個西歐國家結成自由貿易區,東歐不少國家亦有加入集團的意向。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近正籌設自由貿易區,南美若干國家擴組共同市場,東南亞盟邦也有類似的策劃。在理論上,區域集團的建立,如採取外向政策,除在會員國間袪除關稅障礙外,對非會員國亦可增進貿易。但因各國紛呈經濟蕭條停滯狀態,保護主義抬頭,對集團外國家商品每予限制進口。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原望能由擴大出口導致經濟發展,乃受配額或關稅歧視的阻礙,難以推進。這對中國經濟自有不良的影響。

2.美國高傲的政策:美國為世界超級大國,近自蘇聯瓦解後,更是唯我獨尊,自不願在太平洋彼岸存一富強的中國與之抗衡。表面上依據上海公報協定承認台灣為中國的一部份,實際上多方阻礙中國的統一。台灣關係法訂定於先,現又有香港關係政策的制訂,無視中國主權,進行內政干涉。在經濟方面,對於中國申請恢復參加關稅貿易總協定,多方阻止或延緩。並用最惠國條款和國內貿易法反傾銷實施平衡稅等限制進出口的規定,防阻中國貿易的增進。

3.日本控制亞太地區的企圖:日本恃其雄厚經濟實力,正圖奪占亞太邊緣地區市場,以重溫戰前共榮圈的舊夢。日本對中國貿易最近增長頗速,投資亦有擴大,但關於高級技術,則堅守不予轉讓,阻遏中國經濟的發展。

針對上述變幻的國際環境,如何發揮有利的因素,減除不良的影響,以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值得急切注意。

經濟發展內在的問題

中國經濟發展,除了要配合國際環境外,還有很多內在的困難和問題。

1.政治體制的落後:一國的經濟政治密切聯繫,只有大力採行政治體制改革,才能保證經濟改革的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現,也須企業有充分自主權,對購買原料生產工具、僱用人員、及產品銷售價格,依市場供需情形決定。以往政府雖有下放權力的意向,但多數行政部門仍堅持管制企業的權限,或只作局部的放鬆,致企業主管無法核算盈虧,效益低微,此在大型國營企業尤為顯著。

2.宏觀控制的薄弱:市場經濟的運行,需要有正確的宏觀控制,才能使公私利益相結合,一面發揮個人的積極性,一面追求社會整體的發展。宏觀措施包括貨幣、財政、物價及所得政策。貨幣政策主要是有關貨幣發行信用供給乃至利率對外匯率的規劃。財政政策側重在徵稅、政府支出,及公債的核定。物價及所得政策則涉及一般物價水準工資水準的調節。它們互有影響,必須統籌兼顧,始能收效。這在中國實施商品經濟伊始,市場運行尚未有周詳的規律,可資遵循,稍一不慎,就會發生變亂,如以最近深圳股票市場,由於一般商民不明股票性質,競購上市公司發行的新股,以為將保證獲得高利,致擁擠街衢,引起社會動盪。這就顯示政府管制金融市場吸引民間游資尚欠經驗,有待改進。

3.人才流失的危機: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對於經濟發展同樣重要。近年來中國對吸引外資,盡力爭取,頗有增加,但對人才外流,如何補救,未能作有效的策劃。1978年以來,旅外公派或自費學生及訪問學者,不下十餘萬人。現滯留在外者接近十萬,只是在美國即有約七萬人。政見不同固有相當影響,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條件懸殊。一個具有博士學位者在美可能獲得一助理教授或在企業任技術職位,薪酬三萬餘美元。而返國只能為講師,年薪僅約二千元人民幣,不敷美金三四百元,還有論資排輩及設備環境問題,均是以阻礙在外學者學生回歸的意向。最近美國制訂保護中國留學生法,意欲將中國高級技術及管理人員留作己作。針對此種情形,中國亦亟應策定鼓勵留學生返國法,認真提高待遇,改善生活條件,優化工作環境,落實學術自由,以吸引人才回歸。還有原已在國內工作的高級技術及管理人員,亦應比照優待,維護其生活健康,俾免早歲夭亡,能長期為國效力,共圖經濟的發展。

4.基礎設施的貧乏:欲求經濟的迅速發展,對於物資的流動,信息的傳遞,乃至水電的供應,均須有現代化的設備,以利營作。還有衛生教育關係人員的素質,亦應有前進機構,予以培育維護。凡此基礎設施,中國相當貧乏。近年來對鐵道公路港埠船舶航空以及通訊電力等公用事業雖有興建,但距需要仍顯有不足,允宜急切予以補救。

5.第二職業與第三產業的流弊:中國公教人員薪資低微,生活艱困。為求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近來政府容許甚至鼓勵他們兼任第二職業,從事第三產業。這在中國技術及管理人員嚴重缺乏的情形下,如將此項人員與企業掛勾,利用餘暇,以備諮詢服務,當可促進生產,同時提高個人收入,雙方均有裨益,但在許多場合,會發生公私不分,官倒商倒現象。或在本職偷閒怠惰,費大部精力於私營第二職業,影響公益。還有若干公教機構和工廠競圖進入第三產業,一個劇團會將其排演房間改為飯店,一個學校會讓出宿舍建成旅館,致妨害其正常機能的運作。近傳首都鋼鐵公司將興辦銀行,涉及收放款項對外匯兌等業務。將來其他鋼鐵公司及類似大型企業難免不援例開設銀行。果爾,可能導致財務系統紊亂,金融政策有失控之虞。基本地,公教機構須精簡人員,提高其待遇,使能專心業務,增進效率,兼作第二職業應有限制,第三產業亦應有專業人員工作,不宜作為其他企業的危閭,以遏流弊。

以上所述,均繫在經濟過程中,發生的顯著問題,其他困難尚多,未能一一列舉,亟應審慎情勢,予以克服解決。

迎接21世紀--台灣香港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世界經貿中心,五百年前由地中海轉入大西洋,現則由大西洋移到太平洋。亞太邊緣地區應成為世界經貿的主流,已為一般人士所共識。而中國就其地理環境與經濟人口因素,在亞太地區將佔有主要地位,又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香港台灣兩個小龍,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怎樣與中國大陸配合前進,是當前一個最緊要的問題。香港1997年回歸祖國,在此期前已與大陸有密切聯繫,隨著大陸經濟的起飛,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香港經濟受益匪淺。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又是亞太地區的運輸轉口中心。回歸祖國後,有龐大的腹地,作為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樞紐,和外資技術轉讓的窗口,更可保持其國際金融和運輸貿易的中心地位。可是台灣呢?近來兩岸經貿活動頻繁,文化交流人員互訪層次逐漸提高。並由於大陸深化開放,改善環境,各省市相繼展出吸引台資的優待措施,台商正掀起大陸投資熱,在合作領域、項目規劃,行業分佈、技術層次、經營期限上,均較前有所推進。但迄今交流的單向性和局限性仍未完全改變。台灣對大陸商品的進口人員的入境設限仍多,未見有大幅變動。尤其是對大陸投資熱,頑強採取降溫打壓的措施。須知雙向交流;直接三通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意願,亦系擋不住的歷史潮流。台灣當局不察,堅持「三不」,反對「三通」,已漸陷入絕境。亟應改弦易轍,與大陸整合,共圖經濟的發展,政治的和平統一。

有些台灣和海外經濟學者提出大中華共同市場或大中華共榮圈的構想,認為可仿照歐洲共同體模式,包括中國大陸與香港,推行經濟整合,並可擴及新加坡及其他華裔眾多的國家。這在筆者看來,殊不可行。因為歐洲共同體系由獨立的國家組成,而香港現為英殖民地,1997年將將回歸祖國,在經濟方面已與大陸密切聯繫,無分設國際性機構的必要。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海峽兩岸早有共識。中國現雖不能在台灣行使治權,但主權統一,不容分裂。台灣不能視為獨立的政治實體,與中國大陸結成共同市場或共榮圈,新加坡為東盟國家的一員,其他華裔眾多的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亦屬東盟集團,它們絕不會脫離東盟參加大中華共同市場或共榮圈,再則「大中華」稱號,有大國沙文主義的徵象。日本在第二次大戰時曾有大東亞共榮圈的號召,實際系圖控制東亞及東南亞地區,以遂行其帝國稱號的野心,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人民深受傷宮,記憶猶新,自不願進入另一共榮圈。將來中國統一後,與東盟國家協作建立自由貿易區,藉以增進相互間貿易,尚有可能謹請拭目以待。

結 語

14年來,中國推行改革開放,策動了經濟的起飛,最近中共十四大會議更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揭示了未來長期發展的規劃。當前國際情勢對於中國經濟發展至為有利,雖間有不良的影響,國內亦有若干困難問題,只須奮力以起,不難克服解決。21世紀降臨在即,中國成為亞太邊緣地區經貿中心,香港台灣佔有重要地位。香港於1997年回歸祖國,兩岸經濟整合與政治統一,現正是大好時機。幸毋采延宕政策,及早實行三通談判,隨著時代的巨輪前進,共圖完成中華民族復興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