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的帝國主義論

馬格多夫和他的《帝國主義的時代》

福蜀濤


帝國主義,照列寧的定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歷史階段。這種特殊性分三個方面:(一)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資本主義;(二)帝國主義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資本主義;(三)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

列寧並明確指出「帝國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到1898-1914年間先在歐美然後在亞洲最終形成了。」

在列寧之前,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森已研究分析過帝國主義,論述了帝國主義在政治經濟上的特點,對帝國主義之間的競爭、爭奪殖民地、大規模的資本輸出以及奴役殖民地原住民方面提供了大量資料。

霍布森認為帝國主義並不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階段,而僅僅是一種政策的產物,只要改變錯誤的分配政策,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就可以消除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使爭奪外國市場成為不必要。

1902年霍布森出版《帝國主義》以來,人類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一次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一直到今天,生產過剩的危機,對外國市場的爭奪(一方面是保護貿易,一方面是高喊門戶開放、貿易自由)愈演愈烈,是制訂政策的人不能吸取歷史教訓?還是生生不息的資本有它內在的邏輯,不隨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它積累一旦停頓就必然死亡的本質?

哈里·馬格多夫繼承列寧的論點,認為要從資本主義本質去理解帝國主義。

他指出今天的帝國主義幾個簇新的特徵:「(一)主要的重點已從分割世界的競爭轉移到防止帝國主義體系縮小的鬥爭;(二)美國充當了世界帝國主義體系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的新角色;(三)性質上具有國際性的技術的出現。」

他說:「殖民主義的主要目的早在各殖民地取得新的政治獨立之前就已經達到了:殖民地已經同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攙合在一起了;它們的資源、經濟和社會已經適應宗主國的需要了。帝國主義的當前任務已變成為:盡可能多地牢牢抓住從這些先前的殖民地中得來的經濟和財政利益。當然這就意味著繼續保持這些國家在經濟上和財政上對先前的宗主國的依賴。」

馬格多夫認為,殖民地時代宗主國與殖民地關係的本質並未改變。帝國主義要的仍然是原料和市場,取得獨立形式的前殖民地仍然是強權或用戰爭或用其他手段掠奪原料,爭占市場的地方。而今天在他看來,帝國主義一個新情況是:「就一系列最普通的礦物和稀有的礦物而言,美國已變成一個『窮國』了」。

哪怕今天科學技術進步再神速,美國也不能無中生有。沒有石油,什麼技術也變不出千百種石化產品;沒有鐵礬土就不能把鋁製造出來;美國不管是用武力還是用所謂「援助」,一定要牢牢掌握住這些原料產地,同時要盡可能壓低原料價格。難怪「有幸」接受美國「援助」的國家,不是一天比一天落後,就是債務一天比一天深重。

馬格多夫從經濟出發,指出美國的帝國主義是為美國壟斷資本服務的。中情局在智利搞垮民選的阿倫德政府,為的是銅礦;扶植以色列,籠絡阿拉伯產油國統治者,一直到去年初的攻打伊拉克,不過為確保廉價的石油。

這種情況並未因赤祼祼的軍事介入減少而得到改善,表面上原料價格上漲了,實際上永遠趕不上美元信用的擴張。附件三中,馬格多夫舉1973年的石油危機為例,說明石油漲價是結果,美元貶值是原因。

壟斷資本透過報章雜誌,電影,電視混淆因果,掩蓋美國帝國主義的面貌和本質,馬格多夫在本書中以具體數據戳穿大眾傳媒的謊說,指出帝國主義沒有消失。除非壟斷資本不再進行資本積累,它永遠不會消失,而在獨霸的帝國遭到其他強權起而挑戰的時候,顯現猙獰的面貌,把人類帶向災難的邊緣。在附件三中,他雖然提醒讀者不要機械地看待人類歷史,但也語重心長地指出今天的世局很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味道了。

馬格多夫為美國《每月評論》編輯,與另一位編輯史威齊(Paul M. Sweezy)共同出版過多本評論美國壟斷資本的著作,在流行的計量經濟、貨幣學派、供給面等經濟理論外獨樹一幟。

本書《帝國主義的時代》1968年由《每月評論》社出版,1975年北京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供中共內部參考。本社徵得馬格多夫同意,在台出版,同時應作者要求,將作者搜在《社會主義年刊1992》的《全球化,為了什麼目的?》論文譯出,作為本書的附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