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論安倍晉三的美國行

李明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


安倍的演說極度向美國示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26日訪問美國,並於29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這場國會演說對安倍來說,固然是一場個人秀,對日本外交而言,也是非常的關鍵。今年 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日本作為二戰期間的侵略國和傷害國,侵略了亞洲多數國家,也傷害了千千萬萬亞洲各國人民,還偷襲了珍珠港而傷害了美國。

如果不是在珍珠港事變受到重創,美國尚且不會向日本宣戰,不會決意掀起太平洋戰爭,也不會結合盟國之力迫使日本最終無條件投降,世界歷史也將因此而改寫,今日世界不知道將變成何等模樣?

原先美國媒體和亞洲媒體,都非常關注安倍的演說,猜想他會不會在那場合代表日本政府向全世界、特別是亞洲人民,表達真誠懺悔,徹底解決一 些懸而未決、始終縈繞在日本和周邊國家的歷史爭議。但是亞洲國家失望了,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驕傲自大、不願誠實面對歷史的極右派政客,他們已經看到了安倍 的演說了無新意,注定了日本將持續和亞洲眾多國家為敵的命運。

綜觀安倍的演說,顯示了他極度地向征服它的美國示好,對於亞洲曾經被日本侵略的國家視若無睹、甚至不屑一顧。安倍在演說當中說,他要代表日本謝謝美國和日本分享「民主的錦標」。安倍所說,應該是麥克阿瑟將軍在佔領日本七年半之間,為日本量身打造的「和平憲法」。

「和平憲法」是美國使日本天皇成為虛位元首,以去除日本的君權神道思想;以審判掀起太平洋戰爭的日本戰犯,清除軍國主義。特別是憲法第九 條所稱的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以及「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 家的交戰權」,則是「和平憲法」的精神所在,靠著這步「和平憲法」,其目的原本是使曾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可從此免受日本再次軍國主義的威脅。

安倍在國會演說裡,只對在二次大戰中死難的美國人表示懺悔。他說道,「歷史是嚴酷的,曾經做過的事,就無法再回頭」,安倍說他代表日本政 府與人民,向失去生命的所有美國人的靈魂獻上至深的敬意和永恆的追思」。雖是如此,安倍隻字未提日本過去對於亞洲各國人民的傷害和日本應該如何來彌補、修 補它與亞洲各國關係的裂痕。

安倍放棄與亞洲國家和解契機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盧光日(譯音)就在安倍演說之後,表示「深刻的遺憾」。盧光日說,安倍拒絕對日本在二次大戰間的戰爭罪行,包括強徵20萬名以上的亞洲女 性作為「慰安婦」等道歉,象徵著安倍無視於亞洲人民的熱望,自行放棄了一個得以和亞洲國家和解合作的契機,這與安倍要在國際社會和諧相處的說法是背道而馳 的。目前南韓仍有53名「慰安婦」倖存,日本倘能真誠道歉,是「改善韓日兩國關係向前發展的重要前提」。安倍在美國國會的演說並未就正確面對歷史問題,也 讓戰爭期間遭到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懷疑,今年8月二次大戰結束70週年時,安倍對戰爭暴行的懺悔和道歉,機會將是微乎其微。

新華社指出,安倍這次拒絕為日軍暴行道歉,日本再一次失去了和亞洲國家修補關係的機會,日本和周邊國家的陰霾將始終存在。5月8日中國全 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自民黨議員額賀福志郎時,也對安倍的國會演說淡化日本在二戰期間的戰爭罪行表達了不滿。俞正聲指出,「自我反省是中 國文化的重要元素」,「如果給他國造成如此大的災難也不反省,我們不得不擔心日本重蹈覆轍」。他進一步指稱,「中方難以接受基於不提道歉和侵略的演講」, 不過額賀福志郎則稱他相信安倍關於二戰歷史的談話會「獲得世界高度評價」,雙方針鋒相對,突兀至此,顯示日本既定強硬立場並無改變。

安倍在美國國會的演說,固是攪起一池春水,事實上,安倍訪美的重頭戲還是「美日防衛合作指針」的更新。這顯示,安倍訪美的最重要目的,在於擴大和美國的防務合作。

美日在4月27日於紐約舉行的「2+2」外長及防長會議上宣布了有關「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修改的「重要聲明」。新的「防衛合作指針」,將美日防衛合作領域加以擴張,並將新增「離島防衛」,美日已就釣魚台等島嶼防衛進行分工,由日本擔負防禦作戰,美國負責軍事支援。

美日「防衛合作指針」1978年簽訂,最初目的在因應日本防衛所需,1997年首次修訂,將美日軍事合作範圍擴大到日本周邊事態和地區。 1997年修訂的「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主要有三項內容,即「平常時期的合作」、「日本陷入危險『周邊事態』的合作」、「戰時狀態」的合作。在這次紐約會議 當中,美國國務卿凱瑞、國防部長卡特,與日方代表外向岸田文雄、防衛大臣中谷元會談之後,據卡特的說法,修訂出的新指針,在於推動美日同盟現代化,「開創 雙方在亞太和全球的軍事合作新領域」。

岸田文雄在會議上說,日本所處安全環境變得愈益嚴峻且困難,日方希望推動一個基礎廣泛的日美安全與防衛合作,進一步加強日美同盟威嚇力量及應對能力。岸田文雄的說法,是暗指中國大陸崛起,已讓日本「備感威脅」,需要仰賴美國的力量,共同對付中國大陸。

拉美抗中,禍福難料

美日的共同聲明指出,根據新版「防衛指針」,雙方將建立同盟協調機制,確保兩國「從承平時期到突發事故均能做出更多貢獻」,包括維和行動、海上安全和後勤 支援;新的戰略合作方面,兩國將合作領域擴大到太空和網路。新版防衛指針強調,「不論是承平時期還是戰時狀態都要進行聯合防禦」,並將之前的三項內容擴大 為五項:「平常時期的合作」、「共同應對日本和平與安全的潛在威脅」、「日本遭受武力攻擊時的合作」、「自衛隊在行使集體自衛安全前提下對除日本以外國家 遭受武力攻擊時採取的共同應對行動」,以及「日本遭受重大災難時的合作」等等。

新版「指針」大大地增強了美日的防衛合作關係,讓日本自衛隊在全球範圍軍事行為中扮演更多更重要的角色,表面說法是因應中國大陸和北韓可 能的軍事威脅,但日本很可能在美國的邀請下,將日本軍事力量,投射到任何一個地區或事務上。這次的修訂的指針,剛巧像是呼應日本安倍政府去年7月1日為日 本集體自衛權進行解禁,有著推波助瀾的效果。

舊版的「指針」規定,只有美軍在執行日本防衛任務時,自衛隊才可以前往支援。正如同美國官員所坦承,「新指針」的重點,在於「取消日本自 衛隊執行軍事行動的地域限制」,即使日本本身未遭受威脅,日本自衛隊仍可擊落鎖定美國的彈道飛彈。此外,如果與日本「密切相關」的第三國遭受攻擊,或有任 何軍事行動「直接影響日本的安全」,自衛隊都可以回應。

這次修訂的「指針」,美國等於把日本的角色高高抬起,彰顯日本為美國在亞太不可或缺的重要盟邦,但同時也透露了一項訊息,即是美國國力下 滑,似已無法單獨因應亞太地區的重大變局,必須要將日本牢牢拉住賦予任務。日本在極右派安倍領政之下,看來是躊躇滿志,見獵心喜,認為可反拉美國共同「抗 中」,對於日本而言,是福是禍,尤難逆料。

新「指針」取消對日本派遣自衛隊的地域限制,中國大陸國防部已表示「高度關切」。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4月30日表示,軍事同盟是 「過時產物,與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潮流相悖」,美日強化軍事同盟,將安保合作範圍擴展至全球,對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產生的影響,「值得各方高度關注」。

平實而論,軍事同盟雖不必然是「過時產物」,但大陸官方的反應完全可以理解,日本凡事以美國馬首是瞻,在美國的授意或慫恿下,日本是可能 派兵赴中東、中亞細亞等戰禍頻仍的不穩地區參戰。惟過去美國出兵海外常基於自身的國家利益,有時甚至無視各國輿論或不待聯合國授權,演成極具爭議的軍事行 動。日本既然為自衛權派遣解禁,又堅持和美國亦步亦趨,倘若美國對外軍事行動出現爭議,日本極有可能成為幫凶。曾在2009年至2010年鳩山由紀夫和菅 直人兩首相任內擔任外務大臣的民主黨黨魁岡田克也,則毫不留情地批評安倍,認為防衛指針並未向日本國會或國民說明,直接跟美國達成協議,當中還包括釋憲變 更的部分,安倍此舉是「先斬後奏」。

日本民意逾半反對新安保法

5月14日,日本政府召開臨時內閣會議,批准了包括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一系列安保法案,其中包括一個新立法和10個修正法,並在5月15日遞交國會。新 立法是「國際和平支援法案」,據此日本將可隨時根據需要向海外派兵,並向其他國家軍隊提供支援。另外,修正法當中,包含「重要影響事態法」,相當於現行 「周邊事態法」的升級版。新設的「重要影響事態」,用以替代「周邊事態」。只要日本覺得某種事態「具有重要影響」,自衛隊即可出動,這使得「周邊事態」的 含意可以擴大到全球的規模。

安倍雖在5月14日記者會保證「日本絕不會捲入美國的戰爭」,並稱「自衛隊也絕不會參加如同過去的伊拉克戰爭類型的戰爭」,但日本民眾並 不買帳,5月14日,就在內閣會議召開時,約500名民眾在首相官邸前示威,擔心日本捲入戰爭。《日本經濟新聞》的民調顯示,52%的日本民眾反對在這屆 的國會倉促通過安保法案。

安倍的訪美行程,雖受到歐巴馬總統的盛情款待,但安倍戰線卻一路拉回東京,個人爭議亦隨之一路轉回日本。追根究柢,就在於他的極右派僥倖 冒險心態。安倍對亞洲國家寸步不讓,對美國則是唯命是從,大幅反差令人不齒。日本知道朝鮮半島仍處分裂,南北韓各自盤算,對抗唯恐不及,無力共同對抗日 本;面對日本的無理,海峽兩岸亦無法合作共同抗日,也是日本吃定兩岸的原因。雖是如此,日本在面對崛起的中國大陸軍事力量,深恐吃上眼前虧,必須以美國為 後盾,新「指針」乃應運而生。二次大戰結束後將近70年來,少有美國人知道或關心二次大戰時日本的戰爭暴行,安倍的美國行,國會演說是給美國人聽的。美國 人被安倍灌了幾碗迷湯,就忘了日本也曾侵略美國,更是傷害亞洲的罪魁禍首。美國也不理解為什麼亞洲國家和人民至今仍不能原諒日本,他們也不深究,這是由於 像安倍這樣的政客,不願誠實面對歷史,總在歷史傷口灑鹽。

美國永遠可靠?

日本與美國新修訂的新「指針」,雖說思考縝密,為日本各項面臨的威脅思考應對之策。由此日本可在更多情況下,定位「重要事態」,得到美國的奧援;但相反 地,日本也並非不必付出相對代價。在和美國合作當中,日本迄未改善她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日本迄今仍與俄國、南韓,中國大陸、台灣有歷史爭議和領土領海糾 紛,而且對於這些糾紛,日本姿態極高,毫不妥協。美國雖在日本和南韓皆有駐軍,但美國本土距離日本南韓仍是萬里之遙,日本與周邊國家設若爆發衝突,日本仍 居相對弱勢,並不能永遠依靠美國。

日本不思徹底改善和周邊國家關係,卻緊緊抓住美國不放,誠可謂捨近求遠,愚不可及。此番日本自衛隊地域限制取消,日本對亞洲國家態度將更 加自大張狂,如此趨勢,將更深刺激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陸、台灣和南韓的反日情緒。日本如以為「新指針」訂定後,它將可高枕無憂,應是過早樂觀。可以預 見,亞洲將從此多事,「新指針」決非解藥,它反倒可能是本地區「新衝突」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