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首相訪美全面提昇美日關係

何思慎
(輔仁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4月26日,日相安倍晉三動身前往美國,展開任內首度的國事訪問,美、日雙方以「歷史性訪問」指稱安倍的訪美,此行的重頭戲為美、日「首 腦會談」及在美國參、衆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安倍首相希望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就鞏固以安保及經濟領域為核心的「美日同盟」達成一致,訪美期間更藉走訪波 士頓、華盛頓、舊金山及洛杉磯四座主要城市,廣泛突顯美、日間的紐帶。

華府不准日本擁核

安倍抵華府前的4月27日,美、日先行舉行「美日安保磋商會議」(「2+2」會談),達成重新修訂《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共識。安倍首相順利在《美日防衛合 作指針》修訂上達陣,完成1996年4月橋本龍太郎首相與柯林頓總統共同發表《日美安保聯合宣言—邁向21世紀的同盟》,「再定義」《美日安保條約》未盡 之事功,階段性實現小泉純一郎首相以來致力推動的「正常國家」道路,惟此種藉擴大「美日同盟」,在美、日防衛分工架構下,鬆綁日本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 突破日本憲法第九條限制的「脫戰後」對日本右派而言,非最終「正常國家」的建構,因戰後,使日本淪為「非正常國家」的根本正是美國加諸日本之《美日安保條 約》的束縛,爭脫美國的牽制,能向美國說「不」的日本始能歸位具「大和心」、「大和魂」的日本。

對此,美國瞭然於胸,在支持日本自衛隊轉型為「國防軍」,可「隨時隨地」協同美軍行動的同時,於「歷史認識」及「核武開發」兩道問題中, 為日本設下「紅線」。歐巴馬總統雖未具體要求安倍首相為日本於二次世界大戰犯下的侵略罪行「謝罪」,但卻也不容安倍在為二戰的「侵略」歷史翻案,避免美國 陷入二戰中與日本軍國主義兵戎相見的歷史尷尬。安倍首相曾對「村山談話」坦承「侵略」的立場,語帶保留指出,「『侵略』的定義在國際上都沒有定論」,但在 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發表題為《邁向希望的同盟》的演說中,安倍未在「侵略」定義上詭辯,僅巧妙的迴避「侵略」一詞,並借用「村山談話」的用語,對二戰的 歷史表達「深切的悔悟」及對戰爭中陣亡的美國人致上「永恆的哀悼」,安倍在演講中突出美、日從「昔日的敵人」,到「今日的朋友」的歷史「和解」,強調日本 將貢獻世界的穩定,此可窺見8月「安倍談話」將避免「道歉」與「侵略」等措辭,著墨「未來志向」的基調,定調「積極和平主義」將是「引導日本未來的旗 幟」,亦即安倍將引領日本揚棄戰後以來的「輕軍事、重經濟」的「吉田(茂)路線」,取而代之的為「安倍路線」。

惟從美、日首腦發表的《關於核武不擴散條約的美日共同聲明》即可窺知美國對日本強化安保體制的底限為不准其走上擁核國家,該聲明與其說是 美、日在杜絕核武擴散議題中合作,不如說是美國要求日本棄絕發展核武的念頭。美國深知一個擁核的日本,將是猛虎出柙,不再受美國的制約,如此一來,美國將 重蹈歷史的覆轍,在西太平洋面臨日本的挑戰。

安倍此次的美國行意在藉《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修訂,展現日本為美國總統歐巴馬「再平衡」戰略中最重要之盟邦,並在解禁集體自衛權行使下, 擴大自衛隊在「美日同盟」中之角色,將自衛隊與美軍的合作擴及全球範圍,建構從平時到發生緊急事態時的「無縫」接軌機制,但亦增高自衛隊今後捲入國際武裝 衝突的危險性。在美、日「首腦會談」後,雙方發表「美日共同願景聲明」,聲明中,美國表明期待聯合國安理會推進改革,包括使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2010 年11月,歐巴馬總統與時任日本首相菅直人舉行首腦會談時亦曾表示支持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但今年10月為聯合國成立70週年紀念,此時舊調重彈,意味歐 巴馬力挺安倍再度叩關,爭取「入常」。

美日經貿上的矛盾

在釣魚台島爭中,新版《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增列「平時」及「日本有事」,其中「日本有事」考慮到針對海洋活動日趨積極的中共提高嚇阻力,明訂在島嶼防衛 中,美、日共同作戰,自衛隊負責「實施島嶼奪回作戰」、美軍負責「支援和補充」的具體分工。在「2+2會談」的「聯合聲明」中,美、日重申釣魚台列嶼為置 於日本行政管轄下的「領域」,屬《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範圍,而「指針」中對於島嶼防衛的相關規定即為美、日未來因應釣魚台列嶼武裝衝突之原則。

此外,安倍訪美前夕,美、日希望解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的歧見,以期在安倍訪美時,營造美、日經貿及安保關係全面提昇的 氣氛,並實現於今年6月底完成TPP全體成員國談判的期程。4月17日,歐巴馬總統表達對美、日TPP談判的不耐,嚴辭批判:不理解日本為何反對進一步開 放日本市場。4月19日,規制改革擔當相甘利明與美國貿易代表署代表弗羅曼(Michael Froman)在東京展開新一輪TPP部長級磋商,力求在美、日「首腦會談」前,解決擴大美國食用稻米對日出口及取消輸美的汽車整車暨零組件關稅兩道難 題。

甘利明及弗羅曼歷經18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仍無法消弭歧見,美、日希望在5月下旬,TPP成員國部長級會談前,努力在「輸日稻米配額」及「取消輸美汽車零件關稅時程」問題上達成共識。然而,日本以汽車交換稻米的談判策略似乎定調。

除了日本 美國別無選擇

此項結果宣告美、日「首腦會談」,雙方宣佈TPP談判完成之期待落空,安倍無法於訪美時回應歐巴馬在經貿上的要求。因此,安倍僅能於美、日「首腦會談」 中,呼籲美國國會儘速通過對TPP談判達成妥協而言無可或缺的《貿易促進授權法案》。若TPP無法執行,習近平夢想打造的「一帶一路」將會得到更廣闊的發 展空間,亦將對美國的世界貿易戰略與歐巴馬總統的「再平衡」戰略造成巨大衝擊。安倍在TPP談判中的進退,是歐巴馬判斷安倍對「美日同盟」態度的試金石。

誠然,安倍內閣在TPP談判中仍與歐巴馬政府討價還價,但為對安倍首相在參與中共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立場上與美國亦步亦趨, 歐巴馬總統亦不吝於投桃報李,支持日本的防衛裝備產業,同意三菱重工投資10億美元的設備,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組裝F-35戰機。同時,安倍更積極向美國 推銷日本的新幹線系統,希望爭取到「洛杉機到舊金山」、「達拉斯到休士頓」及「紐約到華府」之高鐵計畫訂單,使日本的新幹線系統在與中國大陸的高鐵設施輸 出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美國面對攸關其利益的東亞區域中,中國大陸崛起的挑戰及「朝核危機」,美國別無考慮地僅能選擇日本,因美國在亞太地區結交的新朋友澳洲、 越南及老朋友菲律賓仍不足以為美國撐起東亞的半邊天,美國在東亞平衡中國大陸漸趨抬頭之影響力的首選僅有日本,將「東北亞的美日同盟」轉型為「世界中的美 日同盟」是「再平衡」戰略的重要路徑,自衛隊亦可望走出東海,航向南海,與美國共同因應南海的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