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抗戰的是全國軍民同胞的愛國心

論「爭回抗戰話語權」

薛中鼎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


今年是中國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中國大陸將舉行一連串盛大的慶祝儀式,並且在9月3日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儀式。台灣很多人的反應,是忿忿不平的聲稱,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要「爭回抗戰話語權」 。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對近代歷史做一個深入而完整的回顧,也許對所謂「爭回抗戰話語權」的真正意義 ,會有一個新的看法。

我的看法主要有兩點:

1.真正在領導抗日的,不是國民黨,也不是共產黨,是中國全民的愛國心與民族大義;

2.台灣當局要「爭回抗戰話語權」,就應該加強愛國心與民族大義,否則真是顯得不倫不類,務虛而不務實。

國民黨共產黨同源而分流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近代中國歷史。

1.第一次國共合作與中原大戰

1923年,孫中山為了要抗衡英美支持的北洋政府,以完成革命,就與蘇聯特使越飛發表了《孫越聯合宣言》,確定了孫中山「聯俄容共」的國民黨發展策略。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蘇聯給予大量的武器、財務、以及軍事與政治力量的支援。孫中山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中國國民黨。當時一些共產黨的核心分子,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擔任重要的職務,如毛澤東任宣傳部代理部長,譚平山任組織部長,林祖涵任農民部長。國共融合成了一體,這就是所謂的 「第一次國共合作」。

黃埔軍校與共產黨的淵源很深。中共的十大開國元帥中,葉劍英與聶榮臻,曾經都是黃埔軍校教官;林彪與徐向前,都是黃埔軍校早期畢業生。中共開國元帥中十居其四是黃埔師生。很明顯,國民黨與共產黨,先是同源,繼而分流。

1927年3月,國共聯合的國民革命軍,順利北伐,攻入了南京與上海。蔣介石感到共產黨勢力逐漸難以駕馭,於是在上海發動了「4.12清黨」運動,殺了很多共產黨人,國共從此徹底翻臉。「4.12清黨」也導致國民黨內左派與右派的分裂,這就是所謂的「寧漢分裂」。

國共翻臉後,共產黨走向了武裝革命。朱德、周恩來發動了「南昌起義」,毛澤東發動了長沙「秋收起義」。共產黨開始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

1928年,國民黨重新整合了「寧漢分裂」的問題,再度北伐。這一次北伐,分四個集團軍。蔣介石的黃埔嫡系是第一集團軍,馮玉祥的西北軍是第二集團軍;閻錫山的晉軍是第三集團軍;李宗仁的廣西軍是第四集團軍。四個集團軍,分四路攻擊北洋政府的軍隊,會師於北京城下,贏得了北伐的勝利。

北伐成功之後,蔣介石進行削藩政策,要削減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的財權與軍權。於是,馮、閻、李聯合反蔣,決定兵戎相見,引爆了民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內戰,投入戰場的總人數有140萬,史稱「中原大戰」。

削藩引爆「中原大戰」

「中原大戰」最終蔣介石獲勝。蔣介石獲勝的關鍵因素,是蔣介石成功的拉攏收買了東北軍的領袖張學良。東北軍入山海關,佔領了河北,交戰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蔣介石因而取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

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大戰」,不論是蔣、馮、閻、李,還是張學良,重要人物都是國民黨員。

以上的歷史,說明了在抗戰前的中國,基本上是處於一個「板塊分治」的情況。各個板塊的軍事領袖,各自擁兵自重,時而聯手合作,時而敵對交鋒。大多的板塊軍事領袖,都自稱是國民黨忠貞分子,是三民主義的信徒。

蔣介石的中央政府,所能有效控制的地區,大約只有長江下游的五、六個省而已。當然,總體來說,蔣介石的政治、經濟、軍事的整體實力,還是強大於其他的個別板塊。

這個「板塊分治」現象也很容易理解。滿清末年,各省有各省的總督統攬軍務。滿清結束之後,這些軍政要員,很容易就形成了割據勢力。這種板塊割據的現象,根據中國的歷史規律,都必須要經過一個全面性的武力清洗,才能復歸於一個一統天下的新格局。

中央政府領袖是「板塊分治」的「共主」。共主與板塊領袖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是朋友,也是對手;是同志,也是敵人;是競爭,也是合作。當彼此的認知一致的時候,可以聯手出擊;當彼此的認知相悖的時候,可以彼此交鋒。

北伐時期,大家理念一致,要追求中國的統一與興盛,所以攜手合作。北伐之後,裁軍削藩的動作,關係到各方的直接利害,所以兵戎相見。抗戰時期,國難當頭,大家再度相忍為國,聯合對外。之後的國共內戰,各個板塊,又是各有各的認知與選擇了。

簡單來說,國民黨是一個板塊拼湊的政黨組織,有強烈的「板塊分治」的特質。這個特質,一直到延續到今天。

2.日寇侵華與聯合抗日陣線

1931年,日本加速侵略中國的步伐,發動「九一八事變」,在東北成立了偽滿州國,東三省脫離了中國。1935年,國民政府的親日派窩囊廢何應欽,與日本梅津美治郎簽下《何梅協定》,形同放棄中國在河北省與察哈爾省的主權。

接著,日本積極策動「華北特殊化」,就是要把河北、察哈爾、綏遠、山東、山西五省形成所謂的「華北五省自治」,脫離中國獨立。

日本的政策很明顯,先成立滿州國,再搞華北五省自治,要一大塊一大塊的肢解中國。

抗日引發「西安事變」

在日本大搞「華北五省自治」運動的時候,蔣介石的戰略重心,放在討伐侷促在陝北的共產黨。中國亡國在即,而內戰不休,很多人不以為然。學生抗議示威的風波不斷。

1936年12月,發生了「西安事變」。曾在六年前「中原大戰」中力挺蔣介石的張學良,聯合陝西軍事領袖楊虎城,劫持蔣介石,要逼使蔣介石停止內戰,執行全國聯合抗日的政策。 「西安事變」的影響,是結束了10年的國共內戰,導致了「第二次國共合作」。

「西安事變」的半年之後,發生了盧溝橋「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如果沒有「西安事變」所導致的國共聯合抗戰陣線,盧溝橋事變的結果,可能是國民政府繼續退讓,內戰仍在進行,日寇進一步南下侵占中國的領土與主權。

抗日戰爭爆發後,全國「地不分東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奮起抗日。不論是中原大戰的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還是共產黨紅軍,都宣示加入抗戰的行列。

張學良與楊虎城的下場都很悲慘。「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以負荊請罪心情,護送蔣介石回到南京。蔣介石隨即囚禁了張學良。54年之後,在1990年,蔣介石父子已相繼亡故,張學良90高齡了,才重獲自由。

張學良的東北軍在「西安事變」之後,被縮編打散,送上了抗日前線,分編於各部隊中,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張學良重獲自由之後,幾次談到「西安事變」。1990年,張學良對來訪的日本NHK記者說:「我為了停止內戰,全國抗日,發動西安事變。我沒有錯。也許方法欠妥。」

1995年,張學良95歲生日時,又說:「我對1936年發動的事變無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還會做西安事變之事。」

我曾寫了一首詩,描述張學良的心情。詩名《張少帥》:

國仇家恨兩茫茫,白山黑水入夢鄉;

陝北征戰非所願,西安事變鬧一場!

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被日本人暗殺。張學良白山黑水的東北老家鄉,被日本人蹂躪。張學良對自己被送到陝北與共軍作殊死戰,無法接受,因而發動了改變歷史的西安事變。

至於楊虎城,在西安事變之後,被蔣介石解除軍權,送到歐洲「出國考察」。七七事變的五個月之後,楊虎城潛回國內,希望能帶領他的第17路軍舊部,親赴前線與日軍作戰。楊虎城一回國就被國民政府逮捕。楊虎城被關押了12年到大陸易手前夕,在重慶慘遭殺害。

張學良與楊虎城為抗日付出極大代價

楊虎城是國民黨資深黨員。1924年,孫中山親自介紹楊虎城加入中國國民黨。楊虎城積極參與國民革命軍的北伐行動,與北洋軍閥作戰的戰功卓著。中原大戰時期,楊虎城支持蔣介石。西安事變,楊虎城卻與張學良合作,劫持蔣介石,逼使蔣介石停止內戰,槍口朝外。

楊虎城所屬的第17路軍,後來被縮編為第38軍,由原來楊虎城的副手孫蔚如將軍任軍長。孫蔚如隨後在山西、河南地區浴血抗日,參與了娘子關戰役、忻口戰役、長期活躍於晉南中條山區。孫蔚如對於抗戰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為地緣與歷史因素,孫蔚如與共軍的淵源頗深。孫蔚如是國民黨員。但是在1949年初,孫蔚如選擇了投向中國共產黨。

張學良、楊虎城都是國民黨員。他們為了抗戰,都付出了極其巨大的代價,一個是終生的自由,一個是自己的生命。他們都不是在蔣介石的國民黨領導之下進行抗日相關行動的。 領導他們不計個人生死成敗,矢志參與抗日相關行動的,是愛國心、是民族大義、是不願意做亡國奴的心願。

領導孫蔚如浴血抗日的,可以說,也不是蔣介石的國民黨;而是與張學良、楊虎城一樣的愛國心、民族大義、以及不願意做亡國奴的心願。

3.一一垂丹青

抗日戰爭中,壯烈為國犧牲的高階將領,著名的如張自忠、趙登禹、佟麟閤等,都原屬於馮玉祥的西北軍系統;塞北抗日名將傅作義,原屬於閻錫山的山西晉軍系統。著名的台兒莊大捷,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軍隊為主力,所做出的軍事計劃與投入戰鬥。

此外,地處偏遠地區,遠離日軍戰火的四川川軍、雲南滇軍,也都是主動開赴前線,與日寇進行浴血戰鬥。四川的劉湘、雲南的龍雲,都是所謂的地方獨立「軍閥」,各有多次反蔣紀錄。但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劉湘、龍雲都捐棄成見,相忍為國,攜手抗日。

劉湘的川軍寫下了一頁悲壯的抗戰史。抗戰爆發,劉湘主動請纓,率領川軍徒步出川,赴江浙前線討伐日寇。劉湘說的好:「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

蔣介石可是毫不含糊,趁劉湘川軍出川之便,因勢利導,把川軍做了支解,分屬於不同的戰區。實質上,就是奪了劉湘的軍權,剪除了一個日後可能「反蔣」的「軍閥」隱患。 之後,劉湘在漢口去世。劉湘去世前留下遺囑,激勵川軍將士說:「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抗日戰爭中川軍犧牲慘烈

抗戰期間,龍雲的滇軍,出兵40餘萬支援抗日前線,傷亡人數逾十餘萬。到了1946年國共內戰時期,蔣介石調派滇軍遠赴東北與共軍作戰。這一次,滇軍就不再服從中央政府蔣介石的領導了。派往東北的滇軍將領,潘朔端、曾澤生,都選擇陣前「起義」,投向了共產黨。

川軍對於抗戰,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與貢獻。據統計,在抗戰中傷亡的326萬國民革命軍將士中,川軍將士佔有64萬。在抗戰中陣亡的12位國軍上將中,有三位是川軍上將,分別是李家鈺上將、王銘章上將、饒國華上將。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四川向全國提供了20%的兵源,以及50%的錢糧。

劉湘與龍雲都是國民黨員。劉湘在抗戰初期逝世。1949年,滇軍的主要領袖龍雲、盧漢;川軍的主要領袖劉文輝、鄧錫侯等,都選擇投向了中共。這些國民黨地方派系人物,都曾積極參與了抗日戰爭。但是因為他們的「反蔣」與投共紀錄,都成了國民黨黃埔嫡系,口誅筆伐的反派「軍閥」角色。

更早的1932年「一二八戰役」,又是一個案例。1932年,防守上海的第19路軍指揮官蔣光鼐、蔡廷鍇,面對日寇的無理蠻橫侵略,不顧蔣介石、何應欽撤守上海的訓令,悍然奮起,與日寇作浴血戰鬥。蔣光鼐,蔡廷鍇的英勇戰績,贏得舉世注目。但是在「一二八戰役」結束之後,蔣介石把蔣光鼐、蔡廷鍇的第19路軍,調到福建去剿共。最終導致福建軍系的「閩變」,以及蔣光鼐、蔡廷鍇後來投向了中國共產黨。

當然,蔣介石的黃埔嫡系中央軍,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與貢獻。尤其是1937年的「八一三淞滬會戰」,國民黨黃埔系精銳盡出,粉碎了日寇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幻想,也堅定了全國上下聯合一致,全面抗日的信心。

我們也不能否認共產黨在華北地區的一些抗戰績效,尤其是共產黨在淪陷區的敵後工作,做得很出色。共產黨的強項,在於組織群眾工作,發展游擊戰勢力。共產黨在東北、華北地區發展出的游擊戰勢力,相當程度的牽制了日軍的侵略力量。抗戰勝利之後,國民黨無法順利接收東北與華北地區,就是因為共產黨的力量,在廣大的中國北方,已經深入群眾。

1944年,日本發動了「豫湘桂會戰」(日本稱為「一號作戰」),目的是要打通從東北到越南的陸上交通大動脈。蔣介石的嫡系大將,人稱「河南之患」的湯恩伯,在河南面對日軍,一觸即潰,在37天之內,失守38城。

同樣的1944年,遠在滇緬邊區的中國遠征軍,在「中、緬、印戰區總參謀長」史迪威的大力支持之下,以全副美式裝備,幾路挺進,分別在緬甸境內的密支那、孟拱、臘戌;以及在中國雲南的騰衝、松山等地區,以硬碰硬的攻堅戰,擊潰日軍。中國遠征軍在滇緬邊區的戰績,贏得舉世矚目。

松山戰役尤其慘烈,日本防守松山的113聯隊,被中國遠征軍全殲。日本公刊戰史上,稱松山戰役為「玉碎戰」,就是全部戰死,沒有留下一個活口,可見戰況之慘烈。

軟禁了33年的孫立人

中國遠征軍中,與史迪威相熟,並且最受史迪威器重的中國將領,是北京清華以及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孫立人將軍。孫立人與蔣介石的黃埔軍系格格不入,在國境之外,孫立人可以帶領遠征軍,發揮所長,建立戰功;一旦與黃埔軍系共事,孫立人就抱負難伸了。孫立人將軍功高震主,與美國軍方關係太好,後來在台灣被蔣介石整肅,軟禁了33年,在兩蔣相繼亡故之後,才重獲自由。

在1944年的「豫湘桂會戰」中,日軍調動了原來部署在中國東北與華北的軍隊,大舉南犯。因此減弱了日軍在東北、華北,以及蘇皖地區的控制力。共產黨趁此機會,擴大了他們的「敵後解放區」的地盤,增強了在廣大敵後地區的群眾動員力量。

在蔣介石國民黨黃埔嫡系軍隊中,蔣介石有三大嫡系愛將,手握大集團軍區的軍權,擁有豐沛的軍事與行政資源。這三位都是蔣介石的浙江鄉親、國家的陸軍上將。他們分別是陳誠、胡宗南、與湯恩伯。很可惜,陳、胡、湯這三位上將,似乎都不具備與其所擁有的軍權相匹配的軍事才幹。這三位上將的抗戰功勳,都乏善可陳。

國民政府的監察院,曾經彈劾過湯恩伯「作戰不力,貪污擾民」;也曾經彈劾過胡宗南「措置乖方、貽誤軍機」。陳誠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但是在戰場上的績效也不是特別的服眾。在1947與1948年間,陳誠擔任東北行轅主任,主持東北軍政,進行國共內戰。結果是損兵折將,丟了東北。東北大勢已去,國民黨內乃有「殺陳誠以謝天下」的呼聲。最後,在蔣介石庇護下,這些彈劾與指控都不了了之。

簡而言之,所謂國民黨中央蔣介石領導抗日,是盡心盡力而又無私的努力,是偉大的功勳,是贏得了全民的愛戴等說法,不是那麼令人口服心服。蘇聯史達林面對德國納粹入侵的衛國戰爭,贏得舉世敬佩,就比國民黨的抗日要光彩的多。

基於以上對中國近代歷史的回顧,我想要表述的重點是,中國的抗戰,是一個「地不分東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的全面抗日戰爭。當時的中國,是一個「板塊分治」的國家。各個板塊,因為愛國心、民族大義、不願意做亡國奴而結合在共主蔣介石的領導名義之下。很多戰鬥,是各個板塊在各自拚命奮戰,與國民黨中央領導的關係,是相對獨立的,彼此之間,未必有什麼緊密而直接的連結。

這些板塊,包括了蔣介石黃埔軍嫡系、共產黨軍隊系統、西北軍系統、山西晉軍系統、廣西桂系、東北軍、陝西軍、川軍、滇軍、粵軍、滇緬遠征軍等等,不一而足。

不願做亡國奴的心願

抗戰勝利之後的國共內戰,很多板塊領袖,就不再積極配合蔣介石國民黨中央政府的領導。原因很簡單,對於這些板塊領袖而言,他們看不出來,在貪污腐敗、師心自用的國民黨中央領導之下,去打國共內戰,與愛國心、與民族大義、與做不做亡國奴,有任何的關聯。

總結來說,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面對日寇滅亡中國的威脅,共同的愛國心、民族大義、以及不願意做亡國奴的心願,領導了全國的抗日行動與決心,把各個板塊結實而有力的凝聚在一起。

4.台灣當局要「爭回抗戰話語權」?

中國八年抗戰的核心價值,在於愛國心、民族大義、以及矢志不願意做亡國奴的心願。如果台灣當局沒有足夠的愛國心,沒有民族大義,沒有不願意做亡國奴的心願,台灣憑什麼「爭回抗戰話語權」?

台灣當局,在今天面對日本一再侵犯釣魚台的主權,悶不吭聲,憑什麼「爭回抗戰話語權」?

台灣當局,在1947年自行制定的南海U形線海疆,面臨美、日、越、菲的挑釁,裝聾作啞,憑什麼「爭回抗戰話語權」?

台灣當局,對「日據」與 「日治」之爭,都沒有堅定立場,憑什麼「爭回抗戰話語權」?

台灣當局,對教科書課綱明顯的「去中」與「親日」傾向,都無法把握民族大義立場,憑什麼「爭回抗戰話語權」?

台灣自李登輝以降,很多人有濃厚的皇民化思想。以曾經身為日本皇民、台灣曾受日本殖民為榮。如此想法,憑什麼「爭回抗戰話語權」?

台灣當局沒有自己應有的國家主權立場,沒有民族大義,只是忿忿不平的聲稱要「爭回抗戰話語權」。以我來看,就像是一隻迷途羔羊,咩咩咩咩的吵著叫著要回家,卻同時又希里糊塗、執迷不悟的走向了背離自己家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