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保持單極霸權格局的「歐亞之鉗」

李理


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推動建立了三個世界體系,一是政治體系——聯合國;二是貿易體系——關貿總協定,也就是後來的WTO;三是貨幣金融體系,也就是佈雷頓森林體系。另外,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1946年發表的「鐵幕演說」為標誌,歐洲被人為分為兩個不同政治影響區域,世界範圍內的冷戰格局開始形成。隨著蘇聯的解體,1990年代海灣戰爭後,以美國為唯一強權的單極國際新秩序開始出現。但隨著美國主導的國際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全球所有的國家,包括社會主義的中國,都被吸入到這個全球經濟體系之中。美國在過去幾十年中,對內依賴借貸及虛擬財富來支撐國內消費,對外倚重軍事干涉為主的政治經濟結構,致使本以科技領先及產業競爭優勢為先導的單極體系,開始出現式微的現象。

而此時中國的發展模式卻異軍突起,不斷削弱著美國獨霸的戰略格局。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影響不斷加強;在WTO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不斷加快。這種態勢「讓急欲擺脫美國戰略或政治支配的國家找到了戰略依托,無論是俄羅斯普京的獨立自主外交路線,或是委內瑞拉查韋斯的21世紀社會主義路線,甚至是法國所倡導的多極世界,背後都有中國崛起的身影。中國發展模式的出現,也讓抗拒來自西方民主化壓力或是試圖突破資本主義模式而嘗試其他發展道路的國家,在外部經濟交往條件或意識型態空間上都得到喘息的機會。」

美國為了遏制崛起的中國,開始所謂的「亞洲再平衡政策」。以普通地理知識來看,似乎歐亞大陸離美國很遠,但如果以北冰洋作為觀察點,就會發現美國離歐亞大陸很近。冷戰結束後,美國主導的北約將戰略東擴,面向東歐國家和前蘇聯解體後的獨聯體區域,同時向中東和阿拉伯地區發展。這樣以北極作為地緣政治的觀察點,美國是用大的鉗子將歐亞大陸緊緊地抓在手裡,這也是他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的策略。這種地緣上的包圍控制政策,可以稱之為美國的「歐亞之鉗」。

目前,歐洲方面的「鉗子」的一側,其戰略目標基本達到,一方面將戰略前沿向前推進了650公里,基本達到了兵臨俄羅斯城下的目標。另一方面將中東和阿拉伯地區搞亂,來達到美國「渾水摸魚」的目的。只要打亂了這一地區的正常政治、經濟秩序,才有美國的利益,才需要美國來「維護」這一地區的安全。正是這裡的動盪,才可能將這一區域,也納入到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約勢力範圍。

而歐亞大陸東側的「鉗子」,早在冷戰時期就已經形成。美國在西太平洋上建立起了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及第三島鏈,對此各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的解讀。但筆者以為美國的太平洋防禦體系,是一個多方面共用的體系:一方面這一體系有阻遏蘇聯、中國向西太平洋發展的目的;同時也有對日本的擴張野心的遏制作用。但蘇聯解體以後,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日漸加大,此體系的目標就開始轉向中國。

中國的崛起與中國的發展模式,對當今全世界而言,可稱為歷史上的「巨變」。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以最快的速度推動著經濟的持續增長;以最廣的幅員進行全面的工業化;以最大的規模消滅著貧窮化。在過去短短的38年的時間裡,中國經濟增長的多項指標,都已超越美國等西方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也就是說,中國的發展模式,正使人類世界的整體結構正面臨進一步的重組。

近年來,中國陸續提出有關上海合作組織、亞太地區、金磚五國,以及「一帶一路」等經濟共同開發方案。這些方案實質上都是超越西方中心的霸權觀,並繞避西方所主控的世界秩序,試圖重建和平、對等及互利的世界新秩序。這原符合中國傳統「和衷共濟」的「天下觀」,也標示著非西方世界崛起的歷史「巨變」正在發生著。這種「巨變」,標誌著全球生產力與財富的重新分配,以及世界秩序在權力及價值結構上的質變,也在改變著西方為中心的「一元化」,使人類社會向「多元性」方向發展,這必然使美國單極體系的霸權出現式微。

而所謂美國返重亞洲的戰略,藉口的說為中國威脅論,其實質是為了遏制正在崛起的中國發展模式。從目前的情況看,美軍在亞洲的數量,已經超出了歐洲的50%以上,美國的軍事戰略轉移已經基本完成。所以,美國放出日本在南海問題上的種種挑釁,都是其遏制中國整體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