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理想與實踐兼備的林孝信先生

葉光毅(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


孝信兄離世已近一個月(1月10日告別式),少他六歲的我,從認識他,到熟識他,大概也不到20年。當然,我仍依稀記得在大學唸書時曾短期訂閱過《科學月刊》,當時就已知道有這個人的存在。大約1996年以後,因林孝信夫人任教於成大醫學院,林兄必須分擔夫人育兒工作。本人的長男與他的兩位女兒同樣寄託在台南長榮中學的安親班,因此於接送孩子時經常有機會閒聊,甚至討論到一些社會、思想、科學、哲學等方面的知識。

由於各種的因緣際會,特別是往後戴國煇教授曾來過成大兼了幾年課;再因戴教授曾仲介出版《雙鄉記.葉盛吉傳》於日本岩波書店,故對本人厚愛有加,每次到成大上課或開會,若有過夜,幾乎都會要我再邀請顏世鴻醫師(與先父同為50年代白色恐怖「學委案」之受難者)、林孝信兄,及兩、三位成大教授,彼此交換一些好友的動向、對時勢的看法、讀書心得。共進晚餐與交談的時間短者兩小時;遇到選舉將屆,甚至談上近五個小時。

逮進入21世紀,我對孝信兄逐漸深入了解,因此曾向他提及並介紹成大通識教育的內容;進而也邀他到過我們系所進行演講。內容是修畢大二工程數學就可理解之一些關於數學與物理的有趣課題,打開了「設計/規劃」領域之大學生們的視野。往後,偶而也會與他的夫人及一些好友相聚;甚至在他致力推廣通識教育之初期,還簽過名支援過他的理念。

有關於林孝信的生平、事蹟近兩、三個禮拜,一些媒體、雜誌或有介紹。由於孝信兄行動力極為旺盛,經常往來於台南與台北,要找機會促膝長談實非易事。幸運的是,他外出或返家時的路徑,與我的生活行徑均會重疊在半徑300公尺範圍內,因此一年總會碰上兩、三次,每次他總會把自行車擱在路旁與我談上五到十分鐘,對我啟發良多。

正因如此,也直接或間接地促成了我在從事教研工作之餘,還會想再以「實證研究」所累積完成的一些成果做基礎,將內容應用到「設計/規劃」領域的「科學方法論」,這是目前台灣學界仍較少觸碰到的領域。同時,也讓本人理解並支持我的長男以「物理」作為畢生「唯一志業」的選擇。

孝信兄過去所從事各種社會運動的大量檔案文件,據聞已捐贈給清華大學圖書館,此舉更是拉近了我與清華大學,特別是物理系的感情。

當我於2015年11月中旬,在成大附近街角,偶然跟行色匆匆之林孝信夫人擦身而過,從只不過是一、兩分鐘的急促談話與略顯緊張的神情中,掠過腦際的是「情勢不妙」!尊敬的林孝信先生,終其一生所留給我的啟示是:不是頹靡、虛無的人生。如果孝信兄曾說過:科學/學問是在於增進人類的幸福;那麼我會接著說:科學/學問是在於深化人們的「認識」,並警醒人們的「自覺」。前者若為「目的論」,後者則為「過程論」,應可彼此互補而臻於較具「全面性」。

安息吧,孝信兄!期盼在彼岸的世界,您能與昔日「為愛國而犧牲」之白色恐怖的前輩們,有機會歡聚、暢談,並分享彼此對「理想與實踐」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