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上實力說話,戰術上主動促統

蔡英文上任後的中共對台策略

楊開煌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


一、無可寄望的兩岸關係

一陣子以來,蔡政府沉浸於川蔡通話的歡樂之中,獨派人士甚至高興到向美方學者去表態「甘當美國的棋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209/1008507/,葉望輝會吳澧培:美應提供尖端武器給台灣,2016年12月09日)相對這些行徑,北京的反應與過往大大不同,不再疾言厲色,怒目相向;而採取了戰略上實力說話,戰術上主動促統,引導並蓄養民意,伺機完成統一的策略。因此,我們就看到如今的兩岸之間,處於一種十分詭譎,令人屏息不敢樂觀的待審、待定的現狀。

二、戰略的實力深化法理之事實基礎

從說話來看,2016年12月25日中共海軍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編隊,首次穿越宮古海峽,沿著台灣東部的西太平洋南下,再向西穿越台灣南部的巴士海峽進入南中國海,(找到了遼寧艦為何要大秀肌肉的背後真相,https://read01.com/B3nNJL.html,2016-12-28)到今年元月11日,南海訓練任務完成之後,遼寧號航母編隊就沿台灣海峽中線由西向北返航。(http://china.dwnews.com/big5/news/2017-01-11/59793568.html,遼寧艦完成繞行台灣實為「圍魏救趙」?呼延朔,2017-01-11)

其次自去年5.20以來,解放軍的空軍就不斷貼近或越過台灣海峽的默契中線的方式巡弋飛行,2016年11月25日和12月10日兩次演訓路線幾乎相同,只是繞台飛行方向一次是逆時針,一次是順時針。(揭仲、厲秋芬,解放軍戰機16天內兩度飛繞台灣,傳達什麼信息?又是對誰說話?2016-12-12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212-taiwan-PLA/,2016-12-12)

中共解放軍海軍三艘艦艇,在2016年10月穿越大隅海峽,則是欲前往紐西蘭參加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海上安全」演習,以及紐西蘭海軍成立75週年國際艦隊檢閱活動,並赴美國、加拿大進行友好訪問;執行完訪美任務後,於今年元月5日解放軍的海軍穿越日本本州與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向西航行回去大陸。(中共三軍艦穿越津輕海峽日本全程跟拍,https://udn.com/news/story/7331/2215711,2017-01-07)

中共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顯然展現中共國家安全意識東擴的意向和能力,從中共國家安全的理念上,則是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實現積極防禦的戰略轉型,這個策略行動明確了當今中國最高領導層的戰略主動和動態戰術的結合,有人指出中共的一連串不停止的動作,是針對跨越「四地三域」的變化形勢的戰術行動。所謂「四地」,是指美、日、韓、台四個國家和地區;「三域」即為東北亞區域、南海區域和西太平洋。(同前呼延朔,2017-01-11註)當然除了軍事之外,尚有一連串的外交作為,由知台的外長王毅操刀,加速了邊緣化的過程。

凡此種種,從中共的角度思考說明了北京已將台灣問題納入中國崛起的全盤思考,戰略性的解決之中,當美國的川普企圖與中共在「一中原則」問題上,將原則問題改利益交易時,中共的回答是以戰略實力出現在太平洋,以海、空輪流的方式,彰顯解放軍已經而且時常在台灣東部的存在感。與解放軍穿越日本的南、北海峽不同,是在台灣繞行一圈,相信此一行動會越來越常規化,會是台灣問題的新常態,對中共中央而言,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越來越沒有兩岸關係問題,只有台灣問題。當台灣承認「一中原則」時,才有兩岸關係,當台灣拒不承認「一中原則」之後,那就只存在如何解決台灣問題了。

解決的方式也不是只有和平與非和平兩種簡單的,單一的,互斥的方法,而是一種混合式,互補式的,戰略性實力而不一定立即的戰術行為,但絕對可以是戰術行為的支撐,因為戰略性實力的展示基本上是多目標的、多目的的,所以會在何地選擇將戰略實力轉化為戰術行動,則是依據當下的情境發展和實際需要。

三、解決台灣問題的戰術主動

1.不斷惡化的情勢

從中共的角度來看,兩岸關係的發展可以說自「5.20」迄今,台灣當局從來沒有來一則「好」消息,蔡英文不認「九二共識」,也無意作答,蔡的官員任命,到南海作為,到川蔡通話,沒有一件不是針對大陸、打擊大陸的和平發展的進程,之後也還會有麻煩,大陸也做好對抗的準備。所以北京方面基本上對兩岸的和平發展已不看好,大陸民意不滿之沸騰,鷹派觀點成為主流,仇台之論高漲,喊打之聲不絕。若干友台的人士不免憂心忡忡,他們警告說「老百姓在叫叫,不要等到作官生氣了,事情就比較不好辦了。」然而目前看來,兩岸的大趨勢可能正是往這負面發展,任何力量都拉不回,因此兩岸關係的大變化,其實北京只是正在等事件、等藉口、等出錯、等民心。

那麼何以現階段在大陸相關領導人在所有公開講話中,「和平發展」的基調依然不變,如果我們結合現今的情勢來解讀,可以發現現在的「和平發展」已經不同於2016年上半年以前的「和平發展」;以往的「和平發展」是推動「和平統一」的必由階段,而今是以「和平發展」實踐「和平統一」而佈局策略;其次以往的「和平發展」是共同推動,而今是片面策略,用以評鑑台灣政府的政策作為,一旦到了大陸人民認為已經「仁至義盡」,如果加上川普的挑釁,事情就隨時出現「質」的變化;其三以往的「和平發展」是開創兩岸關係,穩定區域和平的基石,而今的「和平發展」是變局前夕的沉默,隱含著不安和焦慮。總之,當前的「和平發展」是調整前的準備期,是面對不確定未來的摸索期而已,已經不是兩岸關係的一個階段。

在此一大氣候、大環境下,大陸人民「去台觀光」,「赴台求學」就會承受大陸社會無形的社會壓力和社會評價,兩岸關係持續的惡化,大陸民眾對蔡政府就持續有惡感,一旦到了大陸的民粹把大陸人民「去台」,視為「資台」,把「資台」認為就是「資獨」,「資獨」就是「反黨、反中國」,則一切就不可挽回。

大陸青年去台,特別是赴台就學的部分,深受兩大關係的影響,一是兩岸關係的氛圍,二是台灣陸生返陸之後的表現。以目前來看,氣氛惡化是不爭之事實;而陸生去年迄今的調查結果來看,台灣陸生的表現不如大陸學生為佳,而且存有兩大劣勢:首先在「政治正確」方面,用人單位的考慮會多一些;其次是限於台灣的歧視政策,陸生多半沒有「實習」經驗證明,這是許多大陸學子求職,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而陸生不能提供,或者他們只能提供暑期在大陸的實習,相對而言,就沒有優勢。

總之,台灣的大陸招生問題在兩岸關係的明顯惡化,擴大了前者的疑慮,而台灣的歧視造成後者的缺陷,一般的大陸企業更看中的是後者,所以台灣的歧視政策不改,陸生赴台的意願也必然下降,從未來的趨勢來看,也不樂觀。這是台灣各大學招收陸生必須注意的事,今年台灣的陸生招生情況不容樂觀,這不是大陸要打壓,而是台灣的政策和歧視的結果。

2.對台政策的新發展

面對上述的情況,大陸官方推動「統一」的工作,也將以往的工作重點從當局、從政黨轉移到民間社會和台灣青年,「民間交流」反而成為推動「統一」的重點對象,換言之,對台政策進入真正意義的「群眾路線」的時代。

在民間社會可以分成台灣登陸和大陸赴台,按中共官方的資料,近年來平均每年大約都是穩定地在500萬人次以上,近兩年來大陸當局對於台灣人民赴陸所開展出一系列的「惠台措施」,如開放「卡式台胞證」、高薪挖角吸引台灣人才赴陸工作、地方政府推出台胞的「市民待遇」、「居民待遇」等措施,有的基層政府更啟動或擴大台商在大陸參與地方政治的權利,如擔任地方政協委員等,上述措施已經逐步見效,台灣民眾登陸已出現質的變化;故而兩岸關係雖然陷入谷底,台灣民間赴陸交流反而有所增長,去年台灣來陸增5-6%,定居也增加,(國台辦官員口頭告知)足見兩岸交流已自有一套市場機制,有市場需求的支持,兩岸民間的交流、互動已經自成一套內在動力、內在邏輯。這就是:不論兩岸關係的好壞,兩岸民間尤其是台灣民眾登陸交流一直扮演兩岸橋樑的角色,也因此大陸領導人在解決台灣問題上,一直強調民族情感,強調「一家親」的理念,以便更多的台胞放下顧忌、大膽交流、認識大陸,努力從民間的突破來遏制蔡當局的「台獨」行徑和扭轉兩岸困局,發展兩岸的親情。

兩岸青年交流,特別是民間交流的重中之重,從社會到學校,從大學生到社會青年,從青少年而中青年愈來愈是重點對象;工作的方法從以往的吃喝玩樂、遊山玩水到如今提供接觸、提供實習、同場競技、尋找合作、建立伙伴等等,各個渠道,各個行業,各個單位都在推動,全面努力,目的之一是擴大台灣青年的視野,以解決在台灣教育對大陸的誤解,為未來兩岸的和諧、和睦奠定新的基礎。目的之二是創造兩岸融合,青年創業,引導青年從自身利益出發,為民族復興盡力;「交流」是打開誤解的第一道門檻,「體驗」是客觀瞭解中國事物的第二道門檻,台灣青年應該成為,也必須成為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重要力量之一,所以今年各地對台工作的考核,其中在台灣青年登陸交流、就學、創業的效果,必然是地方政府對台工作的考評重點之一。

今後的對台政策重點在擴大民間交流,然而在執行上必然形成「去台灣的」按「市場機制」辦,「來大陸的」按「統一政策」的「需要」強化內在邏輯,提升內在的動力,開放供給側,鼓勵來大陸,當然分裂者除外,去台灣的依法照章,審慎審批。綜合而言,中共的對台政策是「圍點打『獨』,全民促統」。

四、結 論 自去年5.20以來,兩岸關係不斷惡化,中共政權動作不大,罵聲不高,民進黨政府帶著嘲笑、譏諷式的評論「地動山搖說」,至於對兩岸關係惡化造成的社會影響,則完全不顧,對維持現狀的跳票,表現出「笑罵我自由人,好官我自為之」的態度。既然道不同,我們又何必大費周章提供建言,或是動氣傷肝與之對罵,不如參與交流,積極促變,或許期待經由民間的努力,調整台灣問題的解決回歸兩岸關係的相處,以待中華民族未來的歷史給我們公正的評價。

2017-01-12,2017-01-13修)◆

發揚台灣同胞愛國主義傳統.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

ISSN 1018-1075 版權所有©《海峽評論》雜誌社 -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0巷3號1樓
電話 (02) 23677473 傳真 (02) 23677432 電子信箱 sreview@ms47.hinet.net facebook 粉絲專頁 海峽評論
郵政劃撥:19389534 海峽學術出版社 土地銀行(代號005) 帳號:0930-0100-6591 戶名:海峽學術出版社
大陸地區:中國工商銀行 帳號:621226 02001392411174 戶名:福蜀涛
20240419 042350.470 GM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