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各國紛紛向左回歸

伊夫‧普倫蒂斯


四年前(1989年),當人們或以大錘或徒手掀倒柏林圍牆的時候,西方歡呼:共產主義終於屈服了。這致命的一擊之後不久,蘇聯也垮台了。

披上新「外衣」

此後,卻又出現了全歐洲驚駭的新情況,原來的共產黨一個接一個復活,儘管它們都披上民主的外衣。

立陶宛選出一個由前共產黨領導的政府;羅馬尼亞由曾在齊奧塞斯庫獨裁統治下當意識型態部長的伊利埃斯庫出任總統;判決前東德官坐牢的法官被公開喝倒彩;保加利亞出現了親共產黨的遊行;在阿爾巴尼亞的地方選舉中,社會主義者得票大大增加。現在,作為華沙條約第一塊倒下的骨牌的波蘭,又選出了一個由前共產黨人支配的政府。

立陶宛共產黨第一書記布拉佐斯卡斯的民主工黨(換上新名字的共產黨人)贏得大選後,當上了立陶宛總統。僅僅三個月之前,阿爾巴尼亞的社會黨在地方選舉中取得勝利。

在4月,保加利亞防暴警察同共產黨示威者發生衝突,示威者阻止當局拆毀首都索非亞的蘇聯紅軍紀念碑。高呼「資本主義渣滓」的示威者觸動一條敏感的神經,特別是在老一輩之間,他們熱中於保護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從納粹手上把保加利亞解放出來的地位。在日夫科夫統治下,保加利亞每六個成年人中便有一個共產黨員,比例是華沙條約成員國中最高的。日夫科夫1989年垮台後,很多共產黨員參加了保加利亞社會黨。

1月在羅馬尼亞,數以百計的人在被處決的獨裁者齊奧塞斯庫的墓前集會。他們不是為了掩埋對他的回憶,而是在他75歲生日的時候到來頌揚他,為他樹立新的墓碑。

這個月(1993年9月)中旬,在柏林,前東德國防部長克斯勒和另外兩名共產黨官員,因為被控「唆使」邊境警衛開槍射擊企圖越過柏林圍牆的人有罪而被裁決,惹來人們尖聲怪叫、呼喊「可恥」。

共產主義的明顯復甦,部份可以解釋為人們懷念過去中央計畫經濟下的穩定生活──職業、住房、醫療都有保障。而市場經濟轉移是痛苦的,走得最快的是波蘭、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

擔心法西斯復活

向左擺動的部份原因,是人們擔心法西斯復活。在東歐,對納粹主義的回憶從沒有淡化,反而因為最近德國的種族主義襲擊而鮮明起來了。

前英國駐波蘭大使雷德韋認為,很多人經歷過資本主義之後,幻想破滅了。雷德韋仍與東歐和前蘇聯部份地區保持密切的生意和文化聯繫。他說:「東歐集團全都有過中央計畫經濟正反兩面的經驗,其中最大的反面經驗是,他們都破產了。自此之後,他們都努力推動市場經濟發展,並在很大程度上成功了。」

「另一方面,他們確又吃到了前途不明朗的苦頭,例如職業沒有保障。以前上街,不必擔心有人行兇打劫。人人或多或少同坐一條船。」

倫敦經濟學院的國際關係講師馬.萊特博士說:「我擔心東歐極右的興起多過左派的興起。人們對市場改革生效的速度抱有不切實際的希望。」

然而,雖然西方可能為各種回歸社會主義的跡象擔心,但看不出任何國家會重建中央計畫經濟。回歸社會主義最可能表現為改革放慢,與北約和歐共體等西方組織的關係改善也放慢。

(作者為英國《泰晤士報》外交事務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