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面臨整個國家的道德崩潰

駁按美國價值觀「建立世界新秩序」

張宏毅(北京師範大學西史系教授)


一 美國推銷的價值觀是適合新世紀需要的價值觀嗎?

當時針一天天迫近公元2000年時,人們矚望著下一世紀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經濟的飛躍發展,飽經戰亂的國家得以在和平中生活,許多困擾人們的國際生活中的新問題,如生態平衡、毒品販賣、恐怖主義、愛滋病等等,能夠在各國通力合作下得到解決。正在這時,美國一再宣稱,只有按美國價值觀來建立「世界新秩序」,才能解決上述問題。他們說,「美國的偉大不在於武力的強大,也不在於經濟的富強,而在於美國精神對世界所具有的威力」,未來的美國將是一個「精神帝國」。(喬爾.科特金與岸本和子〔日〕:《第三個千年》,第199頁。)雷根說,「美國的領導地位就意味著全球範圍內對美國道德優越的普遍承認。」(赫爾榙.哈夫多恩:《雷根政權:美國實力的重建?》,第4-5頁。)

美國道德優越表現在何處?可從美國道德的核心或價值觀的核心談起。那就是美國從來鼓吹的個人主義。用美國開國元勳漢密爾頓的話說,美利堅人「佔優勢的激情是雄心和私慾。」1929年大危機時期擔任總統的胡佛也曾說過,「三個世紀來個人主義是美國文明的基本動力。」這種個人主義在美國社會早期對發展生產,擺脫殖民壓迫起過積極作用,但早在那個時期就已暴露出擴張和種族主義的消極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生產和生活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經濟一體化的加速,個人主義越來越走向自身的反面。特別是在今天,當美國國際地位走向相對衰落而國內正面臨著極高比率的貧困問題,毒品氾濫、賭博、色情、同性戀、愛滋病等等「美國病」的折磨時,許多美國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美國自身價值觀中的嚴重問題。

1982年12月16日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刊登一篇評論,題為《一個價值觀念問題》。評論說,「美國的不幸的根源是否可能追溯到一些價值觀念的衰落?」「在美國社會中,訴訟案件之多達到空前的地步,一些公司野心勃勃地互相併吞,特殊利益集團控制著政權。……人們越來越只考慮個人而不是考慮社會,『極度的個人主義』追求『滿足自我利益』,其結果是家庭削弱,學校不能培養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甚至州與地區也分崩離析。」評論指出,「這是一個價值觀念問題,是人們如何對待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的問題。」評論引用一些美國人士的話,要求「發動一場精神革命」,「恢復『互助』觀念(承認美國人需要互相聯繫以便互相支持)」,「重新提倡『文明禮貌』。在某種程度上互相關心」等等。這些善良願望多少反映了美國廣大人民在苦悶中尋求出路的願望。但是,進入90年代,美國的情形又怎樣呢?一位美國人士在1990年指出,「美國的確是一點一點地爛下去了。……爛下去,是由於美國道德墮落到令善良人們心驚膽跳,簡直無法處身其中的境地。」「美國人面臨的……是整個國家的道德崩潰。」(《美國社會風氣每況愈下》,《人民日報》1990年12月30日。)著名美籍華人學者楊振寧1990年說,「今天的美國危機四伏,不可效仿」,美國現在種種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個人至上主義推到了極端。」(新加坡《聯合晚報》1990年8月2日。)

正如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所指出的,這種個人主義價值觀越來越強調的是「不受束縛的自我」和「享樂主義」。結果常常把事情弄到了荒謬絕倫的程度。拿同性戀來說,這種在其他高等動物中一般都不會發生的性行為的混亂,在美國卻得到官方的或明或暗的支持。據報導,舊金山市參議院甚至在1992年11月以八比三的投票通過「該市的同性戀情侶可以像異性情侶一樣,有資格享受家屬的衛生健康福利。」(北美《華僑日報》1982年11月27日。)雖然該議案後來被該市市長否決,但其理由「並非非議任何生活方式,只因該議案本身含糊不清」,(〔美〕《時代報》1982年12月11日。)云云。而同性戀恰恰是傳播愛滋病重要渠道之一。一位美國人不無感慨地說,「要摧毀一個民族,最厲害的辦法莫過於腐化它的青年。現在光是愛滋病和吸毒兩項就足夠讓人感到美國是在走向末日啊!」

但是,新任總統克林頓上台伊始就宣稱,他準備要求國會通過關於軍方不得有禁止同性戀者入伍的立法。一位美籍華裔學者指出,這案成了兩千年不遇的「『劃時代』的代表作。」(轉自章彰:《道德與金權》,《高校理論戰線》1993年第1期第44頁。)試想,如果把諸如此類的價值觀及其實踐推向世界,那會是一種什麼結果?豈不是全世界道德的沉淪?面對21世紀眾多的使命,美國占統治地位價值觀之腐朽與逆時代潮流而動,應該是一清二楚的了。

二 美國等西方價值觀中無法克服的根本弊端

作為觀念形態的價值觀是一定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美國作為一個純粹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自誕生之日起就開始了富人的統治。時至今日,這一情況不僅沒有減弱而且變得日益嚴重。美國學者、甘迺迪總統任內的助理國務卿羅傑.布爾斯曼在《美國是如何治理的》一書中說:「當前,沒有一個美國人會異想天開地否認大企業公司在社會上有著令人生畏的巨大權力,在政府中起著重大的作用。」「美國有40多萬個從事製造業的康采恩,其中規模最大的五百個控制著全國四分之三工業資產。」(〔美〕希爾斯曼:《美國是如何治理的》(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96頁。)正是在這種制度下,少數當權者念念不忘的是,憲法與權利法案所規定的保護私有財產權,有財產者在經濟上的剝削權和政治上的統治權。一切與此相違背的思想、言論、行動都會被看作有違美國利益。相反,對維護富人利益直接間接有利的東西,包括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包括各種荒誕不經的行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保護和鼓勵。封建統治者為了箝制人民的思想,曾力圖用封建的宗法道德觀念,把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資產階級統治者則更多地借助於宣傳「不受束縛的自我」的價值觀,把人們引向自私自利、唯我主義。但是,資產階級價值觀的惡性發展又反過來威脅著資本主義的正常運轉,使資本主義社會由此陷入一種難以自拔的矛盾之中。關於這一點,美國有見識的學者作了深刻揭示。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一書作者丹尼爾.貝爾指出,「美國資本主義已經失去了它傳統的合法性,這一合法性原來建立在視工作為神聖事業的新教觀念上,並依賴從中滋生出來的一種道德化報償體系。現在,這一切已為鼓勵人們講求物質享受與奢侈的享樂主義所取代。」貝爾認為,現代文化的發展預示著一個更為潛在的矛盾:「工業社會的特有品格有賴於經濟與節儉原則:即追求效率、講究低成本、高利潤、最優選擇和功能合理性。然而,就是這種品格與西方領先的文化潮流發生了衝突,因為現代主義文化強調反認知和反智模式,它們都渴望回到表現最初的本能。」貝爾指出,「一方強調功能理性,專家決策,獎勤罰懶;另一方強調無效情緒和反理性行為方式。正是這種脫節現象構成了西方所有資產階級社會的歷史性文化危機,這種文化矛盾作為關係到社會存亡的最重大分歧長期存在下去。」(《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中譯本),三聯書店1989年,第132頁。)他認為,當前,「正處在西方社會發展史的一座分水嶺上;我們目擊著資產階級觀念的終結……過去的二百年中,資產階級曾經靠著這些觀念鑄成了現代社會」,而現在「已經面臨著現代主義創造力和思想統治的尾聲。」(同上書,第53頁。)這是何等深刻的揭露!

耐人尋味的是,在現代美國歷史上,每當遇到嚴重危機,美國當權者為著社會穩定與擺脫困境,也起而鞭韃這種價值觀的極端表現。

1933年,在1929年大危機達於頂點時上台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說:應當使人們具有一種「比純粹的金錢利潤更可貴」的「社會價值觀」,「幸福不僅僅在於擁有金錢;幸福還在於對取得成就的喜悅,在於創造性努力時的激情,務必不要再忘記勞動帶來的喜悅和道德上的鼓勵,而去瘋狂追逐那轉瞬即逝的利潤。如果這些黑暗的日子能使我們認識到,我們真正的天命不是要別人侍奉,而是為自己和同胞們服務,那麼,我們付出的代價就是完全值得的。」(《美國歷任總統就職演說集》,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第236頁。)但是,在這樣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羅斯福的號召又能獲得多少積極的反響?1937年,當他第二次發表就職演說時,不得不承認,「在今天,保持進步是更為困難了。道德上的麻木不仁、不負責任、冷酷無情的自私自利已經重新抬頭。這類繁榮的徵候可能變成災難的不祥之兆!」(同上書,第242頁。)

30多年之後,當尼克森於1969年發表就職演說時,面對美國不可逆轉的相對衰落,他再次向國民訴諸精神的力量。他說,「我們的物質上雖然充裕,但精神上卻很貧乏」,「對於精神危機,我們需要用精神來回答。」(同上書,第276頁。)但是,在精神危機方面已經病入膏肓的美國,這種本質上為著壟斷資本利益而發出的召喚又能產生什麼效果呢?就是這位總統自己,在幾年之後也因「水門事件」的「不道德」行為而被迫下台了。

看來,被資產階級鼓吹起來的價值觀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危害資本主義穩定的因素。但它畢竟又在起著維護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的作用,統治當局是絕不會對之丟棄不用的。這種矛盾的「兩難」狀態將伴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終結。

三 一種適合21世紀要求的價值觀已從地平線上升起

當人們越來越對西方價值觀持否定態度時,更多人把眼光轉向弘揚東方傳統價值觀上。他們認為以「中國文化」為母體的東亞文化群體曾經歷過古代輝煌的發展時期,對人類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在當今社會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巨大魅力。有的說,大體以「錢」和「性」來維繫的西方社會,難免不產生種種變態心理。相反,東方文化的精髓是自強、誠信、互助、和諧、廉潔、以天下為己任的集體主義等。人們認為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快於其他地區,與東方文化的影響不無關係。有人引用湯因比的話,認為中國文明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擁有無與倫比的同化力量和非凡的再生力量。因之他們認為「21世紀:全球將唯東亞馬首是瞻」,中國則是「東亞興亡榮辱的關鍵。」(新加坡《聯合早報》1990年8月24日文章:《21世紀的展望》。)

然而,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實踐已經證明,東方傳統文化確應得到發揚,但必須是其中的優秀部份,所採取態度應是通過發掘、改造、昇華、繼承和光大,使之更適合現代化的需要。至於其中落後、保守、封建迷信一類糟粕,則必須加以摒棄。對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也必須認真分析吸收。事實上,如美利堅民族過去形成的藐視封建傳統、革新冒險精神、開拓慾望、獨立和平等精神,以及早期移民勞動者中形成的「沃倫梯爾」(志願者)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只是由於資產階級竭力鼓吹腐朽生活方式、個人至上主義,那種極可寶貴的「沃倫梯爾」精神愈益變成美國社會中微弱的不和諧音。

今日世界上,要建設一個健康向上的社會,就必須正確處理文化、價值觀問題。我們經過幾十年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在繼承和吸收古今中外價值觀中一切優秀成分的基礎上,已經形成一種適合歷史發展需要的新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與以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為核心的資產階級價值觀是根本對立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核心,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基礎上的為人民服務。當然,這種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建立和形成,是一個相當長期而曲折的過程,也必然充滿矛盾和衝突。不過隨著社會物質文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懂得一個不言自明的真理:在科學技術和經濟迅速發展、人類社會生活日益緊密聯繫的今天,再強調什麼資產階級個人至上主義、拜金主義等等,從本質上講,不過是鼓吹一種試圖把歷史車輪拉向倒轉的做法。

這一點也成了西方某些具有冷靜分析頭腦的學者的看法。日本學者高橋進指出:「現在建立在個人主義基礎上的歐美各國面臨著很多問題,如社會制度的破綻,對國家的不信任,社會倫理的崩壞,人生觀的變質等。」(《中國思想在世界史上的現代意義》,《孔子研究》1986年,第3期。)

美國當權者鼓吹的個人主義價值觀不僅在自己國內造成眾多的嚴重社會問題,而且在全世界推行霸權主義,充當「世界憲兵」,隨意干涉別國內政,實行損人利己的對外政策,給世界人民帶來許多災難性後果,現在還要把它的這套價值觀強加給世界,其用心之不良已屬世所公認。對此我們必須有清楚的認識,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