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設局 安倍走避

何思慎
(輔仁大學日文系〔所〕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隨著美國總統選情升溫,美、中間的對立升高。選情吃緊的川普打出「反中」牌,試圖扭轉頹勢,但此一選舉操作恐造成中美關係質變,為國際政治帶來結構性影響。川普不僅謀劃美國與中國脫鉤,更想團結與國張開「對中包圍網」,將全球推向「新冷戰」。

川普執意將美、中推向「新冷戰」

新冠病毒蔓延全球,造成冷戰結束後的「全球化」逆流,但「區域化」加速,此為美、中對立激化下,新世界經濟秩序的趨向,顯示全球不會重回冷戰時期的兩極體系,走向美、中兩大集團對峙。然而,在中國周邊仍存在日本、印度及朝鮮半島等諸多緣自地緣戰略矛盾的外交挑戰,背後美國欲戰略圍堵中國的政治鑿痕清晰可見,此為中國外交當前面臨的重要難題。因此,周邊外交對中國至關重要,關係到北京在東亞「區域化」進程中,掌握話語權,避免「被脫鉤」。

6月18日,川普再以推特發文,指出在各種條件下,完全斷絕與中國的關係亦為選項之一,但此應是川普試圖將自己塑造成最強「對中鷹派」的選舉語言,不論川普連任與否,不會成為事實。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國會眾議院聽證會上已表示,斷絕美、中經濟關係過去曾經是政策選項,但現在並非恰當,此不符合現實。

「軟實力」之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奈伊(Joseph Nye)不同意以華府及北京為首的兩極體系觀點,即使就經濟實力而言,中國為最接近美國的國家,但將歐洲及日本的重要性排除在外是錯誤的。奈伊認為,美、中不該走上「新冷戰」,此論調具誤導性。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批判「中國正依自身形象重塑世界」的說法應是冷戰結束後美國在全球外交開展的景象,以此認識中國並不正確。奈伊點出中國「軟實力」的侷限,認為儘管中國的經濟力大幅提升,但其仍無法消除西方民主價值觀。國際社會尚有許多力量可以平衡中國,換言之,中國其實仍未在國際上取得足以挑戰美國的霸權位置,所以「修昔底德陷阱」至今沒有現實意義。

中、日的「安全困境」

7月18日,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鑑於日、中的釣魚台列嶼爭端激化,防衛省修改航空自衛隊的緊急升空標準,從2019年開始,針對從福建空軍基地起飛的所有戰機,大幅加強應對措施,包括立即派遣那霸基地的戰機升空,空中預警機晝間巡航東海空域,以監視解放軍軍機動向。

在釣魚台列嶼周邊空域,日本空域自以北緯27度為「防衛線」,此為《日中漁對協定》的南界,亦為《台日漁業協議》的北界,近年來,越過該線南下的共軍軍機激增,據日本防衛省統計,2018年度針對中國軍機的緊急升空次數為638次,2019年度為675次。不僅空域,4月14日至8月2日,中國海警船連續111日在釣島周邊海域執行任務,創下2012年9月「釣魚台國有化」後最長紀錄。

在2020年版的日本《防衛白皮書》中,日本直指中國利用新冠疫情,為營造利己的國際秩序,使得國家間戰略競爭趨於明顯,中國亦在釣魚台海域「執拗地」企圖片面改變現狀。日本以「執拗」一詞指稱中國海警船在釣島周邊的活動,此為首見,可窺知日本體認當前釣魚台情勢之嚴峻,反映北京不理會日本的再三抗議,仍持續釣島維權的實際狀況。日、美同調指責北京,稱其利用各國將心力投入新冠肺炎防疫時,意圖以力量改變現狀,此不僅表現在東海,在南海的行為亦復如是。

在美、中對立升高下,北京對日本展現戰略定力,維繫雙邊關係改善的勢頭,但中國崛起確實構成日本的戰略壓力,制約中日關係的改善。7月21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發佈消息指出,在從南海至美屬關島附近海域,與美國海軍及澳洲海軍實施三國聯合訓練,期程為同月19至23日,日本護衛艦「照月」號、美國核動力航母「雷根」號等共九艘戰艦及飛機等開展戰術演訓。

日本海上幕僚長山村浩在記者會上表示,此為彰顯美、日、澳緊密合作的良機。日本防相河野太郎更表態歡迎英國航母參加明年的美日聯合軍演,常駐遠東,使英國成為存在於印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加盟《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河野以「擴張主義國」指稱中國,期待納入日本後的「六眼聯盟」,此無疑向呼籲「建構對中包圍多國聯盟」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立下「投名狀」。

其實,日本在改善對中關係的同時,亦須維繫日本安保及外交的重要支柱,在東亞周邊安全上,回應美日同盟中美國對日本的角色期待,避免顧此失彼。「安倍外交」巧妙的以軍購滿足喜於交易的川普,並藉此強化對中國的戰略威懾,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升級日本在東亞海域的防務,提高戰略自主性。

日本安全戰略的變革反映冷戰型同盟無以為繼的不爭事實,何況在川普的「美國第一」下,美日同盟淪為波頓言下之「金錢的同盟」,降低同盟對日本再軍事化的「瓶蓋」作用,中、日間「安全困境」更形嚴峻,足令東亞陷入一場沒有贏家的軍備競賽,弱化區域經濟發展的動能。

美、中陷入「新冷戰」之際,美日同盟亦面臨轉型,日本在外交及安保上須有新的思維與佈局,中日關係正處於歷史關鍵時刻。美國與中共政權交往半世紀,但難以「誘發(中國產生)變化」,川普政府逐漸捨棄「交往」及「對話」,改以「制裁」與「施壓」並「擴大對中包圍」,但此對中政策可能使美國重蹈對北韓「戰略容忍」失靈的覆轍,升高美、中衝突的風險。

美、中對立中缺席的日本

中國不似蘇聯,複製冷戰有違全球化下的政經現實。12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捷克國會演說時坦承,現在情況不是「冷戰2.0」,中國的全球經濟實力所帶來的威脅、挑戰較冷戰時期的蘇聯更加難以對付,中共以蘇聯從未達到的程度,纏住各國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圍堵中國」顯然不切實際,歐盟及東亞各國難與川普一致,對中同仇敵愾。

從地緣政治觀之,美國若要「圍堵中國」,日本為無可或缺的環節。冷戰結束後,美日同盟雖「再定義」而延續,但同盟不再為「圍堵」服務的戰略佈局,平成時期的日本外交基軸為維繫美日同盟的同時亦與中國深化合作。因此,中、美對立越深,日本即越難在盟國美國及最大貿易夥伴中國間作出二擇一的決定。

因應新冠疫情,日商重整在全球的投資佈局,日本經產省最近公佈首批補貼申請獲得批准,以將目前的生產線從中國撤離,並轉移至日本或東協國家。據悉,第一波共計87家日本企業,獲得共約700億日元補助,但此與川普呼籲與中國脫鉤無涉。日本在中國的投資九成與內需相關,撤資無疑放棄中國市場,此對日本企業將是損人不利己。8月4日,日本豐田汽車發表業績,數據顯示,中國市場7月新車銷量同比增長19.1%,達到16.56萬輛,連續四個月超過去年同期業績。在新冠疫情衝擊經濟下,中國內需市場提供日本企業持續成長動能。

誠然,日本既要在外交上與美國調性一致,施壓北京,但亦須在經濟上避免與中國形成結構性對立,軟硬兼施成為安倍對中外交的路數,在中、日間,日本須保持動態平衡,維持對話關係。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電話會談中,同意為重啟受新冠防疫對策影響而中斷的人員往來,力爭基於重視經濟活動的觀點迅速展開協調。

對因疫情而延遲的習近平國事訪日,日本朝野「慎重派」言論明顯上揚,且稻田朋美、中谷元及甘利明等自民黨保守派國會議員對香港民主、釣魚台爭端及中國企業推出之應用軟體(APP)的安全性等問題主張不應過度牽就中國,須嚴正表態或與之對抗,但安倍改善中日關係的戰略雖呈現停滯卻未見轉向。王毅評價當前中日關係為「總體保持改善發展勢頭」。

安倍為確保美國大選後日本對美、中外交的戰略迴旋空間,不願附和川普為拉抬選情所挑起的「反中」,使川普的對中「圍堵」之議不具現實意義,美國須持續施壓日本,迫其加入「圍堵」,以助勢共和黨。為此,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表《在日本的中國影響力》報告,分析日本遭中國的滲透,點名批判安倍首相對中外交極具影響力的二階與今井,指其所持對中交往政策為「媚中」。

此調查報告的經費為川普政府所提供,意在「抹紅」安倍對中戰略,左右日本輿論,掀起反對「交往派」的民意。其實,自民黨內始終存在對中政策的兩條路線,除前述的「慎重派」外,亦有繼承河野洋平及野中廣務等「日中友好人士」主張的二階俊博、今井尚哉,還有共同執政的公明黨所構成的「交往派」,此與戰前亞洲論的分歧有關,但此不僅無礙日本對中外交,反而有助內閣在戰術上靈活應變,其間的取捨無涉中共的滲透,而是日本審時度勢的「國益」思考。

迫近美國總統大選,川普陣營將更大力度操作「反中」,美、中對立恐更形白熱化,而安倍承受來自川普的選邊壓力亦會隨之上升,在美、中對立缺席的權宜之策能否持續,不無疑問。因此,安倍內閣在內外交困下,中日關係將面臨諸多挑戰,中、日皆須跳脫民粹羈絆,展現較大的戰略定力,避免步入川普設的局,使東亞整合失去歷史機遇。

以「區域化」破解川普設的局

美國試圖藉新冠病毒及政治的力量謀求世界與中國「脫鉤」,或迫使印太區域及歐洲國家在美、中間「二擇一」,這一想法缺乏現實基礎。當下,美國僅靠自身力量難以應對國際問題的諸多挑戰,中、美既合作又競爭,各國須同等關注兩者。美國在國際政治中要避免失敗,應在合作中發揮領導力,將大國的競爭由「零合博弈」轉化為「正合博弈」,捨「強力打壓」,採「協力合作」。

然而,「戰狼外交」亦無助中國「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瞭解中國」,北京仍應秉鄧小平「絕不當頭」的訓導,偕手美國此一東亞的重要存在,參與國際政治「公共財」的提供,展現負責任大國的信心,與區域國家共謀「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共建東亞「區域化」的具體路徑。

如此,不僅中、美不必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亦可避免中國周邊出現「金德伯格陷阱」的動盪。中國惟有成功克服「雙陷阱」的挑戰,始能「堅持改革開放」,而美國更須意識到弱化中國在區域之影響力的結果,徒為美國利益所在的東亞製造不安。美國對中國的誤解、誤判,其結果將為印太帶來不必要的戰爭風險。

誠然,中國與周邊國家存在難解的地緣戰略矛盾,但此正突顯中國周邊外交的重要性。著眼於短期利益及零和交易,卻忽視多邊國際組織與傳統盟邦的「川普主義」不能改變東亞多邊合作及整合的趨向,此為北京的周邊外交創造機會。

中國須強化周邊外交,謀求在後新冠的「區域化」中化解「新冷戰」。在「區域化」多邊規則形成中,中國需恰如其分的尋求域內國家共識,化解「自由秩序」崩壞的失序危機。其間,困擾印太國家間的邊界、海域或島嶼主權之爭將可因「區域化」的合作獲得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