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未來走向與台灣區域經濟發展前景

魏艾
(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兩岸關係深受內外在政經因素影響,其中台灣內部政局的演變導致對大陸政策的急劇轉變,嚴重影響兩岸政治氛圍,進而影響兩岸政經互動關係。馬英九執政時期營造兩岸前所未有的政治和緩氛圍,海基與海協兩會簽訂包含《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內的23項協議和2項共識,奠定兩岸良性經貿互動關係,推進兩岸經濟發展。但自2016年蔡英文執政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經貿協商和互動完全停擺,加上近年來中美關係緊張,蔡政府又採取「聯美抗中」策略,使兩岸關係陷入空前的僵局。在經貿領域,最近蔡政府更配合川普的「反華風潮」,試圖將愛奇藝等大陸網路影音平台加以封殺,並將進一步嚴格審查、限制陸資來台投資,但很諷刺的是,近來蔡政府卻擔憂大陸方面會終止過去被她批評為「糖衣毒藥」的ECFA,可能對台灣經濟和產業帶來衝擊。兩岸兩會簽署的ECFA的政經意涵為何?ECFA執行情況及面臨那些問題?大陸會否片面終止ECFA,其政策思維為何?但是可以預見的是,不論ECFA何去何從,台灣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路途將是荊棘滿佈,寸步難行。

兩岸ECFA簽署的背景與內涵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貿易制度朝向自由化方向發展,由雙邊協議、多邊協議向經貿全球化邁進,至1995年將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改制為WTO(世界貿易組織)達成全球化的建制體系,但全球化的發展卻造成國際間所得分配不均,對國家主權構成威脅,以致21世紀以來逆全球化風潮興起。與此同時,由2011年11月杜哈回合談判迄今,WTO談判陷入僵局,無法達成具體進展,以致世界各國紛紛透過區域經濟整合或一體化,加快資源的流通和市場的開拓,以提升自身的經濟競爭力。大陸與台灣均將對外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作為對外經貿發展策略的主軸,這是兩岸簽署ECFA的國際政經背景。

但是與其他國家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策略不同的是,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使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具有兩岸政經融合發展的深層意涵。自1980年代初期以來,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展、經濟特區的設置、沿海城市的開放、涉外經貿法規的擬具,加上台灣逐步放寬對大陸經貿的限制,以致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初期,海內外學界提出諸如中國經濟圈、台灣經濟特區、海外華人共同市場等構思,並期盼能由經濟融合走向聯邦或邦聯等政治統合的目標,惟因時空環境的限制未能具體落實。

2005年4月連戰的「破冰之旅」,在北京與當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新聞公報,表明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儘快恢復兩岸談判,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以及恢復協商後,將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這為兩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陳鋪良好的政治環境。

2008年5月馬英九執政後,積極致力於兩岸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期望建構制度化的機制,使兩岸交流合作正常化和規範化。2010年1月26日,ECFA第一次正式協商於北京登場,至6月29日第五次「江陳會談」於重慶召開期間,兩會正式簽署ECFA,並於9月12日生效實施。

ECFA基本上定位為一個架構協定,是兩岸最終簽署完整自由貿易協定(FTA),包含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與爭端解決協議等的前置性協定。同時,為避免談判曠日費時,讓兩岸產業能及早感受簽署協議的利益,因此雙方同意納入「早收清單」,以優先調降特定產品關稅,開放特定服務業市場。為使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順利推展,並針對可能面臨的問題進行溝通協調,ECFA文本亦明確表明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作為兩岸經貿事務磋商平台及聯繫機制。

ECFA執行成效及存在的問題

ECFA的「早收清單」涵蓋製造業、農業及服務業。在製造業方面,大陸同意納入「早收清單」而優先對台灣降稅之產品共計539項,台灣同意對大陸優先降稅之「早收清單」產品有267項。在台灣堅持下農業被排除在自由化之外,大陸同意片面提供台灣農產品優惠關稅,包括特定活魚、金針菇、茶葉、柳丁等18項農產品。此外,當時台灣禁止自大陸進口的830項農產品,仍維持原限制規定,而原已開放自大陸進口的1,415項農產品亦不降稅。

至於服務業的「早收清單」,大陸同意開放11項服務業(金融業3項、非金融服務業8項),台灣同意對大陸開放9項(金融業1項、非金融服務業8項)。

貨品貿易早期收穫計畫於2011年1月1日起實施降稅,自2013年1月1日起,早期收穫計畫全部產品已降至零關稅。服務貿易早期收穫部門及開放措施亦同時分批實施。

根據海關統計,2011-2019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值累計達7,606.16億美元,其中早期收穫貨品為1,831.25億美元,佔對大陸出口總值24.08%,累計減免關稅金額66.2億美元。同一期間,台灣自大陸的進口值累計達4,286.08億美元,其中早期收穫貨品為480.07億美元,佔自大陸進口總值11.2%,累計減免關稅金額6.43億美元。

在ECFA服務貿易早期收穫計畫方面,截至今(2020)年4月,金管會已核准16家銀行赴大陸設立分行及子行,其中24家分行已開業,4家銀行設有代表人辦事處。證券期貨部分,金管會已核准4家投信事業赴大陸參股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並已營業,1家投信在大陸設立辦事處,另外有8家證券商赴大陸設立11處辦事處。保險業部分,金管會已核准12件保險公司及2家保經代公司赴大陸參股投資。至於陸銀來台部分,截至今年,陸銀在台設立3家分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及中國建設銀行台北分行)及2家辦事處(招商銀行及中國農業銀行)。

ECFA的簽署及其內涵具有「兩岸特色」的特點,惟其執行也存在政治和體制機制的問題:

第一、政治認同問題影響ECFA後續協商和執行。自2014年太陽花反服貿運動後,兩岸的經貿協商已呈現低盪現象,而蔡英文上台後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兩岸經貿和事務性協商的「政治基礎」,使「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自2015年1月29日在台北舉行第7次例會後便停擺,以致兩岸雙方無法針對彼此間所面臨的內外在經貿形勢進行溝通協調,影響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運行。

第二、ECFA的執行仍受制度和政策制約。有別於其他FTA,在ECFA內涵中,大陸方面同意將農業排除在自由化之外,並提供片面優惠,同時也將服務貿易納入早收清單,超出大陸WTO入會承諾,但是由於台灣方面對金融業,特別是具官股的銀行和機構赴大陸投資採取嚴格管制,而大陸金融領域對外開放也處於調整過程,以致兩岸金融領域的交流合作並未達致應有的成效。

第三、現行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和台商投資保障基本上仍由大陸方面主導。以台商關切的投資權益和人身、財產安全為例,儘管兩岸兩會依據ECFA第5條「投資」規定,2012年8月9日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並於2013年2月正式生效,但由於兩岸政治僵局難以和緩,缺乏溝通平台,以致該協議無法切實執行,勢將影響台商在大陸的投資和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並回復到過往依賴大陸法規,如2019年通過《外商投資法》,難以再呈現兩岸的「特殊性」了。

ECFA十年期限的討論及可能發展

蔡英文痛批ECFA是「糖衣毒藥,將使台灣喪失主權地位,產業亦將遭受打擊」,揚言推動公投將其廢止,但她上台後仍延續的ECFA迄今已滿10週年。由於ECFA的實施對台灣產業和經濟均帶來實質的利益,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並逐漸惡化的情勢下,蔡政府擔心大陸會片面終止ECFA,以致引發ECFA10年期限的討論。

事實上,ECFA文本並未列明有關10年的期限,只是在ECFA第16條規定,若其中一方提出終止,雙方經協商無法達成一致時,則兩岸ECFA從提出終止通知之日起180日後自動失效。有關10年期限的說法,基本上是源於GATT第24條的規範,世界各國簽署RTA(區域貿易協定)和FTA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中有兩項為:1.對內絕大部分貿易產品,一般為90%的產品,但無硬性規定,應消除關稅並消除限制性之商業法規。2.合理期間內,一般為10年,但無硬性之規定,應消除貿易障礙。

ECFA的簽署是當時馬政府先提出的,主要是中國與「東協10+1」已在2010年1月1日實施零關稅,這使台灣在對大陸的出口貿易面臨十分不利的境地。基於此,大陸也同意將ECFA定位在經濟合作協議,並在內涵上對台灣農業和金融服務業採取較寬鬆的政策,而ECFA的實施確實使台灣獲得較大的利益。面對此一現實的形勢和環境,民進黨政府一改過去在野時期全面污名化ECFA的態度,不斷放話希望大陸不要終止ECFA,並強調「若因政治因素片面停止兩岸協議,將造成兩岸經濟損失,傷害兩岸民眾福祉與權益」。

在有關ECFA10年限期的一番討論之後,緊接著另一值得關注的現實問題,便是大陸會否片面終止ECFA?在何種情況下會採取此一斷然措施?依目前的內外在政經形勢,除非蔡英文政府「做絕」兩岸關係,嚴重跨越中共所設定的紅線,大陸方面不會片面終止ECFA,主要有如下的決策思維:

第一、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關係和諧發展,在良好的政治氛圍下,才能建立兩岸和平發展的制度性機制,此一成就得來不易。儘管台灣政局演變導致兩岸政治關係惡化,雙方建立的「準官方」溝通平台停擺,以致相關協議未能切實執行,這是執行與否及執行到何種程度的問題,大陸方面不會把破壞兩岸關係的責任套在自身上。

第二、兩岸社會經濟融合發展是當前大陸對台工作的主軸,ECFA早收清單對台灣相關產業和經濟有相當的助益。2019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值為918.18億美元,其中早期收穫貨品為198.49億美元,佔出口值21.62%,減免關稅金額9億美元。這些經貿數值在大陸外貿上的比重很小,但對台灣中小企業和民眾卻產生極大效益,從成本效益而論,大陸方面終止此一經貿交流合作絕不划算。

第三、30餘年來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使兩岸間構成一定程度的相互依存關係,特別是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及今年新冠疫情的發展,全球產業鏈的重整是當前的重要課題。在美國川普政府組織全球「反華聯盟」的形勢下,大陸正面臨科技和產業「去中國化」的壓力,而台灣在半導體、重機具等產業極具競爭力,在「市場經濟」驅動下,兩岸科技和產業的分工合作,仍是大陸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

台灣經濟仍面對被邊緣化的危機

近來有關大陸片面終止ECFA對台灣經濟造成何種影響,成為眾所關切的重要議題。根據經濟部的估算,若ECFA終止對台灣外貿的影響低於5%,主要受影響的產業以石化、汽車、農業為主,政府會協助業者分散市場、產業轉型。此一分析基本上是以ECFA早收清單的項目及其執行成效為依據,缺乏兩岸經貿發展的縱深和ECFA簽署所隱含的國際視野的考量,明顯低估了ECFA如能依原規劃持續順利推展所帶來的積極效應。

ECFA貨品貿易早期收穫計畫於2013年1月1日起全部產品已降至零關稅,而後續的服貿未獲通過,貨貿協議未能擬具,已簽署的《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也無法確實執行,這些都制約了兩岸經貿和投資關係的發展。明言之,政治因素阻礙了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使ECFA無法發揮其積極作用。除此之外,近年來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迅速發展,以致台灣正面臨區域經濟整合中「被邊緣化」的挑戰,使台灣面臨國際競爭的巨大壓力。

1990年代中期以來,伴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區域經濟整合也成為發展趨勢。此外,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扮演更重要角色,而高規格、高標準的貿易也成為國際貿易的必然要求。為因應國際經貿的發展趨勢,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對外經貿發展策略,除積極推進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外,更加速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的開放,目前其對外開放的領域和程度已遠遠超過兩岸服貿協議的內涵。

馬政府時期積極推動兩岸ECFA的簽署,一方面是要使台商能在大陸市場提升經濟競爭力,另一方面則是要尋求兩岸協商制度化,推進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但更重要的是,以「由中國走向世界」的理念,使台灣能在區域經濟整合中扮演積極角色,提升國際競爭力。

當蔡政府在擔憂大陸是否會片面終止ECFA之時,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正快速推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於2018年12月生效,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除印度外,已於2019年11月完成談判,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簽署,對台灣整體經濟和產業將造成極不利影響。

以石化產業為例,由於石化產業是台灣極具競爭力的產業,大陸擔心自身石化產業的發展,以致2010年兩岸ECFA談判時,台灣90%石化產品未納入ECFA早收清單,但是近年來亞太地區新加坡、泰國、韓國的乙烯產量已追上台灣,而台灣石化產品主要出口國家越南、日本、印度、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全都是RCEP成員國。如果將來這些國家之間享有免關稅優惠,台灣被排除在外,對台灣石化產業將帶來鉅大衝擊,因此,如何避免台灣經濟被邊緣化已是無法逃避的重要課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