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釜雷鳴台島 黃鐘之音不絕

我們將堅定為國家的和平統一與民族的復興奮鬥


2020年7月30日,本誌創辦人王曉波教授去世;同月28日曾任本誌副總編輯多年的毛鑄倫先生去世;8月13日本誌編輯委員曾健民先生去世。不到一個月時間,創辦人與兩位曾為本誌付出過心血的愛國志士先後離去,我們致以沉痛的哀悼之餘,誓將以更堅定的步伐,繼續他們的志業,為國家的和平統一與民族的復興不懈奮鬥。

從反威權反專制到統與獨

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政府正式解除戒嚴,開放海峽兩岸探親,台灣社會發生巨大變化。在野陣營有將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鬥爭提升到主要矛盾的聲音,但王曉波認為台灣的主要矛盾已由反威權反專制轉移到統與獨的鬥爭,而台獨則完全是外部勢力的人為產物,因此在本誌決定涉入出版業務時,出版的第一本書即《台灣命運機密檔案》,王曉波在這本書的序中指出:「台灣分離主義或台獨運動一直是美國對台政策的要素,美國對台政策則是美國對華政策和遠東政策的一部分。所以,要瞭解台灣分離主義或台獨運動,以及台灣前途諸問題,必須要聯繫著美國的遠東政策和對華政策來看。」

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大陸改革開放10年後,這個外部勢力利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貪腐問題直接進軍大陸,台灣戒嚴晚期的景象在大陸重現。1989年的北京發生六四事件,天安門廣場居然出現美國自由女神塑像。令台灣從歐風美雨中清醒過來的愛國人士憂心不已。當時也因為天安門事件,島內堅決主張和平統一的陣營陷入低潮。

統與獨成台灣主要矛盾後,胡秋原先生倡議,在王曉波教授積極奔走下,台灣 堅持和平統一的愛國人士組成了「中國統一聯盟」。六四後的1990年初,反對鎮壓學生的「中國統一聯盟」在首屆主席陳映真帶領下訪問北京,對當年大陸的崇洋媚外風,對民族前途的憂心,溢於言表。也在這個時候,王曉波教授萌生在島內創辦雜誌,建立輿論陣地的想法。

1990年秋,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各方愛國人士支持下,王曉波毅然決定創刊《海峽評論》,堅稱即使一本不賣,我們也要為這一段的台灣留下歷史紀錄。《海峽評論》於1991年1月發行創刊號。

我們在「創刊旨趣」中指出台灣朝野的「有力者階級」,「只知沉緬於『權力的遊戲』。從來沒有認真而嚴肅的去接納過期望祖國統一結束兩岸分裂的台灣民眾的民意,更沒有誠意承擔實現祖國統一的歷史遠見和責任,僅自滿於維持其作為霸權主義附庸的特殊地位。」

至於我們,則「是一群無拳無勇,無權無勢的知識分子,我們自認為有權力,也有責任為不被『有力者階級』蠱惑而心存祖國統一的台灣同胞代言,我們創刊本誌,希望能結合海外及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共同討論祖國統一、中國前途和世界和平的問題,並把我們的知識和智慧貢獻於台灣社會,祖國統一和世界和平」。

我們在「創刊旨趣」中宣佈了三大宗旨:「一、政治民主,社會平等。二、兩岸整合,祖國統一。三、復興中華,世界和平。」

30年過去了,今天的民進黨大開歷史倒車,拿「死老虎」作反威權統治的文章,搞清算與趕盡殺絕的「轉型正義」,騙取選票,成了道道地地的「霸權主義附庸」,要說維護一己的主體性與尊嚴,恐怕與他們的「奶爸」李登輝一樣,難望現在已成「死老虎」的蔣介石項背。

30年過去了,今天中共面對的「紙老虎」,則變本加厲地全面抑制我國的和平發展,然而整個大陸這時卻已「換了人間」,主政大陸的中共已有能力為「世界和平」貢獻一定力量。

《向建設中國的億萬同胞致敬》

在鄧小平開啟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台商對大陸經濟的發展有一定貢獻,然而大陸今天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台資與外資是從,不是主,主是習近平說的不能以後面的30年否定的前面30年。前面30年,以美國統治集團為首,用鐵幕將大陸圍個密不透風,憑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億萬同胞為重工業打下堅實基礎。

本誌創刊第二期曾刊出台大外文系顏元叔教授的文章《向建設中國的億萬同胞致敬》,他指出:「大陸上的人說,他們一輩子吃了兩輩子的苦。痛心的話,悲痛的話,卻也是令人肅然起敬的話。試問:不是一輩子吃兩輩子的苦,一輩子怎得兩輩子甚至三輩子四輩子的成就?……我的老同學傅孝先留在大陸的姊姊,搞化學研究的高級科學家,52歲就死了,是活活地給研究工作累死的!累死,多值得的死!她不累死,千千萬萬的他與她不累死,中國科學怎麼迎頭趕上西方!怎麼出人頭地!」

顏教授在前述文章中說,中共建政後的40年苦難,「是『煉獄』的苦難,是有提升功能的苦難,是有建設性的苦難,是追求成就的苦難」。而在台灣的我們,「僥倖而不僥倖地躲過了這場『煉獄』的煎熬,40年隔岸觀火躲過了這場火之洗禮。就個人的福利言,我們是幸運者;就重建民族國家的責任言,我們是十足的逃兵!我們就像肢體殘障者站在路邊,看著一隊隊的男女好漢走上戰場,看著他們她們的屍體被抬回來,或者看著他們她們流血呻吟地爬回來,裹好創傷又衝上去--而我們呢,隔岸觀火;而她們呢?他們拚搏,他們打仗,他們打的是我們的仗,打的是一百五十年來的民族復興之仗,打的是為全體中國人爭一口氣的仗!」

《上海公報》與台灣經濟起飛

其實在台灣的我們,「幸運」也來自他們的「苦難」。本誌2004年5月號刊出當過立法委員的朱高正一篇文章,探討台灣如何與時俱進地持續繁榮發展。

他說:「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卻改變了台灣的命運。6月27日美國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台灣在軍事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防衛,政局也因而漸趨穩定。但在經濟上卻始終未能發展,因為當時台灣作為『中』、美兩強軍事對峙的最前沿地帶,隨時都可能爆發戰爭,僑、外資不敢貿然來台,也就無由奢望台灣經濟的發展。這種經濟停滯的狀態,卻在1972年被打破。1971年,蔣經國剛上任行政院長時,台灣地區國民年均所得是403美元,到1993年郝柏村卸任行政院長時,國民年均所得已突破10,000美元。這當中,到底是發生什麼樣的結構性的轉變,使得台灣經濟一下子快速起飛?」

朱先生的觀察是與1972年的《上海公報》有關。他說:「1971年10月26日,中華民國被『美中關係正常化』。在這突如其來的政治大翻轉底下,美國、中共各有盤算。美國打的是『聯中制蘇』的大三角戰略;中共打的則是『聯美抗蘇』的美國牌。這一來一往之間,也使得台灣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不過,卻也是在同一年,台灣經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在《上海公報》簽署之前,台海是名符其實的『接戰區』,戰爭隨時都有可能一觸即發;但在《上海公報》簽署之後,美國與中共已達成諒解,認為台海問題應該由兩岸的中國人自行和平解決。由此,『和平』一夕之間褪去了台灣『遠東反共堡壘』的形象,從而來自美國、日本及東南亞地區的僑、外資紛紛湧進台灣,促成台灣經濟的起飛。」

民進黨成了華府的彭定康

這30年間,台灣海峽兩岸形勢翻轉,馬英九執政,開放兩岸三通後,在不少來台觀光的大陸同胞眼裡,台灣首善之區台北市已淪為大陸的二線或三線城市;島內則出現普遍的22K月薪,不敢結婚,不敢生子的新生世代。

著眼島內年輕人的未來,馬英九主政時或也觀察到朱高正看到的現象,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在穩定的兩岸關係,而穩定兩岸關係的捷徑無他,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已。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馬英九時期兩岸經貿往來熱絡,終至談成服貿、貨貿協議,無奈在太陽花顏色革命中功虧一簣。馬英九以「中興寓所」名其官邸,今天回頭看,更像是李登輝、陳水扁到蔡英文把台灣帶向另一種「煉獄」的「迴光反照」。

事到如今,李登輝一手「奶大」的民進黨幾乎成了川普政府的彭定康,大有美國統治者最後不得不放棄台獨這張牌時,也要讓長年執政的民進黨像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一樣,透過軍售與不斷增加的財政赤字,掏空台灣,攪亂整個社會,甚至埋下將來挑撥動亂的釘子。

眼下川普為了連任,不斷將蔡政府往火線上推。蔡政府四年的軍購年均約達40億美元,遠超馬英九時期的25億美元。8月初更藉弔唁李登輝之名,川普政府派其衛生部長阿薩爾訪問台灣,會見蔡英文,驟然升高台海緊張局勢。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太平洋兩岸會否因台灣問題而引發一戰,令海內外愛國的中華兒女憂心不已,唯恐台灣又回復到《上海公報》之前的名符其實「接戰區」。

創刊30年來,我們堅信中國必將統一,中華民族必將復興,但我們絕不願再見到兩岸同胞因外部勢力的操弄而再次相殘。今天的我們,仍「是一群無拳無勇,無權無勢的知識份子,我們自認為有權力,也有責任為不被『有力者階級』蠱惑而心存祖國統一的台灣同胞代言」,我們的「代言」要在「去中國化」的瓦釜雷鳴台島之際,繼續發為「去去中國化」的黃鐘之音,為國家的和平統一與民族的復興不懈奮鬥。【福蜀濤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