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掛鉤不要脫鉤

評拜登與川普合唱的「脫鉤中國」

戴肇洋
(現代財經基金會顧問)


隨著拜登上任美國總統屆滿百日,期間除在各種公開場合表示,會積極調整川普時代在「美國優先」理念下所堅持的單邊「保護主義」思維,落實在競選期間主張的組織建立「多邊」聯盟力量,透過「制度化」或「常態性」合作,加強維持與志同道合傳統友邦的關係,進而重塑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領導力及影響力。其中最受國際社會矚目的是,拜登這四年在經濟政策上是落實川普的「脫鉤中國」,還是更進一步的「掛鉤中國」?

拜登政府經濟上想脫鉤中國

拜登曾公開表示,未來美中兩國關係,並非是兩大強權之間的「對抗」或「衝突」,而是存在「激烈競爭」及「相互合作」;但若從其執政迄今提出的經濟政策觀察,不論是籌組五大聯盟,藉圍堵以減緩中國發展速度,還是簽署行政命令,與具有共同價值夥伴合作建立彈性、韌性與安全的供應鏈體系,抑或是持續推動貿易新規,嚴防中國科技領先,其實都是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為考量。

川普時代以縮減對中國貿易逆差引發的美中貿易爭端,以保護智慧財產為藉口所掀起的科技戰火,真正目的是在推動美國經濟脫鉤中國,進而讓中國逐漸納為美國經濟框架之一環。針對許多重要產業,川普透過優惠措施,鼓勵已投資中國的美國廠商撤資回流,還要求關鍵技術減少與中國之往來。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隨著疫情不斷擴散,衝擊經濟、重創產業的同時,無疑再度提供川普藉機掀起新一波的「脫鉤中國」行動。

不過最近越來越多專家及國際智庫機構認為,以目前美國的產業實力或國際聲望逐漸呈現頹勢,加上世界政、經格局不斷變化,拜登政府恐承擔不起經濟脫鉤中國可能付出的代價。其中甚至有人大膽臆測:美國經濟不但無力「脫鉤中國」,而且可能更進一步掛鉤中國,比1990年之前還熱絡。

美國經濟真能脫鉤中國?或可從實例中窺其端倪。首先,中國實施經濟改革、市場開放政策後,透過低廉生產成本誘發外國直接投資,在極短時間內發展成世界工廠;隨著產業技術不斷升級,加上全球專業分工的趨勢,與各國許多產業的原材料及零組件之間已呈相互依存之勢。近年來,雖中國生產要素價格不斷提高,加上東協國家以後來居上的優勢逐漸替代,但在亞太區域產業發展過程中,許多跨國企業仍選擇中國市場為核心,打造中國為區域製造及服務的供應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經濟首當其衝,同時為了遏制疫情蔓延,中國除了封市、封省,還暫停製造業生產,中止服務業活動,瞬間卻使得全球各國國內與中國產業關聯極為密切的廠商供應斷鏈,立即陷入生產停頓,服務業則因活動受禁,交易馬上萎縮。同時卻發現許多防疫物資如口罩、呼吸器、防護衣與檢測試劑等,高度依賴來自中國製造及供應。

其次,美國智庫「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去年公布的報告指出,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於2016年達到高峰460億美元後,隨著北京對資本的加強監管,加上美國對中資從嚴審查,造成中國企業赴美投資顯著放緩,從2017年的290億美元降至2018年的54億美元,2019年受到美中貿易爭端影響,更降至50億美元,創下金融海嘯以來10年新低。不過,在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政策下,美企持續加碼投資中國頗龐大的消費市場,如汽車、醫療保健、金融、生技等領域,使得2019年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增加到140億美元,超過2018年130億美元。其中,美國電動車特斯拉在上海的投資,更是指標案例。

另外,在中國的美國商會分析報告指出,如果美國經濟脫鉤中國,將對美國的五種製造業造成影響:其一、倘若因此失去中國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市場,將會導致美國經濟產值損失540億至1,240億美元,立即影響10萬至20萬個工作機會;其二、美中彼此相對實施加徵關稅,將會造成美國化工產業產值損失超過380億美元,流失近10萬個就業機會;其三、一旦失去中國市場,美國飛機銷售和民航服務每年至少損失510億美元;其四、若美國公司失去中國醫療設備市場占比,則每年至少損失236億美元營收;其五、過去10年美國化學製造廠商已投資逾2,000億美元,占美國製造廠商設備的50%以上,無一不是以中國作為最大出口市場。這些實例說明,脫鉤中國對美國經濟的衝擊超過對中國經濟之影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經濟總量全球第一,同時又是利用外資最多的國家,外資對美國本土的經濟及就業扮演極重要之角色;尤其從2012年起,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金額,首次超過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這些來自中國的投資,除了增加在地就業、提高國民生活水準、推動企業研究創新、保障美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外。另外美國每年300多萬中國遊客,人均消費全球最高。

美國希望經濟脫鉤中國,卻又無法忽略的是:其一、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相當比重屬於中間財或零組件交易,如全球電子及資訊相關產品多半在中國製造;其二、「脫鉤中國」最終被孤立的是美國,不是中國。以歐盟為例,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是中國第一大外資來源,不論歐盟、日本、南韓等美國盟邦,不致於附和美國,但又樂於接收美國脫鉤中國在中國留下的商機。

分工與全球產業供應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迄今持續肆虐,許多國家並未完全恢復製造生產或商業交易;部分逐漸復工、復產國家,卻又擔憂可能面對供應不足或斷鏈。全球產業發展的經過顯示,1980年代後全球形成頗為綿密的相互依賴產業供應體系,這是出於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率及加強產品國際競爭等考量,各行各業選擇專業分工所產生的自然結果。這樣的考量會超越政治的考量,成為未來建立全球產業供應體系的關鍵。

綜上所述,拜登此際跟著川普高唱經濟脫鉤中國,根本不切實際,是逆國際潮流而動,是對選民做大內宣,做不到就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