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提供世人對制度多元化的理解

楊開煌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授)


一、前 言

中國人十分重視「開好頭、起好步」。「兩會」是辛丑開年之際,第一個政治大戲,所以今年的「兩會」格外受到全球各國、各種媒體的重視。「兩會」制度是中國得以崛起的重要憑藉之一。我們觀察「兩會」,除了事實的介紹與分析,更應該去探就和理解在中國政治制度所產生的支持中國崛起,中國應變的內生力量中,「兩會」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二、中國崛起的內生動力

「內生動力」是指事物發展的主因,即事物發展主要經由「內因」推動,與之對應的是「外生動力」,即指事物發展得自於事物自身之外的力量。具體而言,中國的內生動力包括了經濟力、規模力、學習力和組織力。

1.經驗力,是指一個國家如何從自身和他國的歷史中,得到寶貴的經驗教訓。中國人原本就是重視歷史的民族,以史為鑑更是中華民族集體基因之一,從當前中國崛起的內生動力回顧,中共政權至少從中國歷史找到避免改革失敗的因素,解決為何改革、如何改革、為誰改革的問題;又從中國近代史中強化了「落後就要挨打」、「不改革沒有出路」的教訓;再從中共自身黨史中,承繼轉危為機,化阻力為助力的信仰堅持。強化不斷改革,形成趨勢,保證了改革政策的持續性。另外中共也更加重視1991年從蘇共瓦解的歷史中,警惕政權腐化與西方的和平演變。

2.規模力,是指中共巧妙地運用了中國的人口規模,把國家發展中的人口負擔轉化為資產。先是運用人口紅利轉為人力紅利,促進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再將人力紅利轉為人才紅利,促進中國製造業的升級和科技創新的發展。在上述的轉換過程中,中國又發展近四億的中產階級,從而使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身成為世界市場,消費的人口大於美國的人口;進入信息時代後,中國充分掌握了信息革命帶動的新技術,又將中國人龐大的消費、生活、學習、娛樂等各種行動的信息轉化成有意義的數據,形成中國的數據優勢。

3.學習力,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教育」,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度盛行唯經驗論,社會上流行「讀書無用論」、「書讀越多越反動」等口號。改革開放後,正規教育得以撥亂反正,特別是中共中央將政治局擴大學習會制度化之後,中共逐步調整成學習型政黨,不斷的「學習」使得中共的各級領導、幹部理解了時代的脈動,擴大了解決問題的視野和方法,有利於各級領導、幹部將「科技」新知融入國家治理,更好地提升治理效率。

4.組織力,組織力意謂中共有能力將大陸的人力、智力、物力、財力及時地加以集中,準確地運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合理地提供給最需要的單位或個人,用中共的術語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中共政權能做到這一點,依賴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黨領導一切」,從而形成「以臂使指」,「全國一盤棋」之效果,當然,在此情況下,黨權必然膨脹,所以習近平不斷地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如今又引進科技的手段,使得組織、監管的效能都大大提升。回顧新冠疫情中,中共「抗疫」及其後「防疫」的成效,就可清楚認識中共的組織能力。

三、「兩會」在內生動力中意義

兩會期間,大陸的媒體上有三則新聞報導,恰好可一睹「兩會」在內生動力中的角色與功能。

第一則是《環球時報》報導,在美國談話節目中的嘉賓稱:「中國官員大多出身理工科,這跟多為律師出身西方政客的理念完全不同。」

第二則是「觀察者網」刊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約一小時報告完畢。美國兩黨為了這1.9萬億美元的計畫反復拉鋸,經過長達近12小時的通宵投票後,美國國會參議院最終以50票贊成、49票反對,通過了拜登政府提出的1.9萬億美元疫情經濟刺激計畫。」

第三則是全國政協委員白岩松談到中國正式進入到「挨罵」時代,這是一個過程,我們要有歷史性耐心,還要有歷史性的準備。

第一則主要說明執行政策的政府的人才特點,第二則說明人大的功能及其與政府的關係,第三則談政治協商會的角色。

從中美制度對比的角度看。第一則信息顯示的是中、美從政人員的基本專業素養的傾向,中國當前的技術人才進入公務系統的人事安排,主要得利於中國共產黨長期摸索出的一整套接班人制度,其實遠遠不僅僅是技術官僚而已,而是當他們進入領導崗位之前,就有過多個崗位的實踐,他們是專業和實踐相結合的領導人。中共幹部選拔制度還不僅僅是個人的紅與專的考核,同時,還涉及中國對未來規劃的需要,中國在未來發展會遭遇到的困難的判斷,綜合各種因素下,去培養、拔擢人才,所以中共可以從官員的選拔上保證他們的領導能力和施政品質。一般而言,中國的官員在施政上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善於而且有足夠的推行政策的經驗,同時也得以使其大的政策績效具有延續性。

然而,在美式民選政治制度中,上述人才肯定不願意也不太可能進入政界,他們多會去商業界或科技界,一方面固然是官僚體系有許多制度、規章等束縛,難以發揮;另一方面更由於選舉制度非一個理性選擇過程,還有任期限制,很難成就自己。而選舉出身的官員善於言說、巧辯,在政策的實踐上顯然沒有足夠的經驗,他們更依賴公務人員推動工作,美國的社會改造因此十分緩慢。

第二則信息顯示的,是中、美民意機構的議事效率比較,記者首先將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去類比美參議員以「費力把事拖」(Filibuster)手段,杯葛拜登的1.9萬億美元的新冠紓困計畫,這是不恰當的比較,因為一是報告案,一是法案,何況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之後全國人大代表也要討論、修改,才是定案,全案通過時也是11日下午。

真正的關鍵,一是在大陸的政治設計,主要理念是「合作」,各部門共同推動整體的進步;所以人大代表的認真討論、修改,是為了國家發展,為了國人更好的生活,人大和國務院的方向是一致的,人大代表在會議中更多的是建議;反之,美國的政治設計主要理念是制衡,不僅是行政與立法的制衡,從政治的運行來看,在不同政黨之間,更是利用制衡、杯葛政策,「費力把事拖」,不希望其他政黨把事辦成,所以美國參議員常常在進行黨爭。

二是大陸的政府工作報告是事前就作了十分細緻、廣泛而且反覆的意見蒐集、徵詢和修改,到召開大會時已沒有重大矛盾,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兩會」,協商、審議、討論等都越來越制度化,從而使得各方的利益也在事前協商之間就已充分體現,並相互妥協。當然在政府執行時,人大仍有監督之責;美國則是將各方利益、黨爭擺在會議中,會場內公開衝突、鬥爭。但在美方的話語霸權下,「人大」的運作,就被西方輕易貼上「一言堂」、「投票部隊」等標籤。

三是大陸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現為集體主義,而人大代表不論是直接或間接選出,都是透過選拔的程序,所以他們在人大中代表了自己背後的集體利益,因此,人大代表沒有選民的壓力,沒有知名度的壓力,不需要在人代會上作秀,得以專心議事。反之,在美式選舉制度下,選民的喜好和代表在議會的表現息息相關,議員要博得媒體青睞,就必須與眾不同,必須個人主義、英雄主義,常見民意代表從反對者變成荒誕者,雖然不是大多數,但每屆議會只要有一、兩位,全部的議案、政策均受影響,這是美式民主治理無方的根本原因。

第三則信息顯示的是中國「政治協商會制度」的特殊設計,中共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幾經邅變,改革開放後作為大陸從上到下的「四大機關」之一,2004年修訂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總綱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所謂「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指的就是中國式政黨政治模式--參政、議政。參政是推薦人才進入行政單位;議政是對政策提供建議、建言。白岩松的發言屬於後者,白的發言提醒在對外宣傳方面,必須經得起他人挑釁;不過這條信息太過簡陋,欠缺發言前後的脈絡,無法瞭解事情的原委。

無論如何,「經得罵」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建議,因為「經得罵」不僅是風度的表現,更重要的事養成不急躁,不匆忙作決策的定力,政協的建議,對中共而言,是必要的參考。

四、結 論

對中共的「改革開放」,西方媒體最常見的批判就是只有經濟改革,沒有政治改革。其實中共經濟改革的動力就是來自政治改革,而經濟改革的成果也會推動進一步的政治改革,如「兩會」的角色和功能,對比「改革開放」前後,正是在政治、經濟改革的相互促進之中,形成了大陸持續的、積累性的、有效能的發展成果。外國和港台的政府、媒體正是誤解了中共的政治運作,所以產生焦慮。理解「兩會」,理解中共的政治運作,應該是面對百年變局之際,西方和台灣最緊急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