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難平民怨 蘇貞昌朝不保夕

「太魯閣號」撞出民進黨政治危機

耿榮水
(資深政治評論家)


今年4月2日一輛由樹林開往花蓮的「太魯閣號」列車,在經過清水隧道前發生重大車禍,造成49人死亡,200多人輕重傷的慘劇,堪稱台鐵近60年來最大的傷亡事故,震撼全台。尤其以台灣正邁入已開發社會之林,國民所得接近三萬美元之際,竟還會發生這類只會出現在開發中,甚至是未開發國家與地區的重大車禍慘劇,實屬不可思議,追究相關權責單位責任,可說是全民共識,而由此衍生對執政當局造成的政治影響,亦須一併論及。

「太魯閣號」慘劇全因人禍而來

綜合檢警調司法單位及工程專業調查結果,這是一樁百分之百因人為疏失而造成的交通意外事故,必須嚴肅探討原因,追究責任,以防再次發生慘劇。

從行政疏失與刑事責任言,此事基本肇因於台鐵委外工程施工承包商的疏失大意,以致工程車墜落鐵道,列車煞車不及,導致撞毀車頭,車身嚴重擠壓變形,形同人間煉獄。承包商自應負一線之直接刑責,然則台鐵作為原始招標發包單位,亦負有監督施工之重責大任,此次即因平時疏於督導,或由於陳年台鐵文化存在的沉痾箇疾,未能有效根治,才導致意外慘劇發生,可謂全因人禍而來。

尤其兩年多前(2018年10月2日),台鐵才發生「普悠瑪號」重大車禍,導致18人死亡,殷鑑不遠,竟再次造成更大車禍,更引發全民公憤,而此兩次重大車禍皆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就更難脫關係。

行政疏失問題的調查,需要一段時間。刑事責任部分,目前花蓮地檢署檢察官已偵查終結,將一線工程承包商負責人李義祥等人依過失致死等罪名起訴,刑期最高亦不過三到五年,以49條寶貴生命代價而言,實屬過於輕縱,人心難平,尤其在不到半個月內即匆促予以偵結起訴,完全違反平時作業程序與速度,此中是否存在不可告人貓膩,引起司法界廣為議論,可再詳予追究。

林佳龍戀棧不捨

政治責任歸屬問題,事涉敏感,也較為複雜。交通部長林佳龍在事發當天就表示,他理應承擔一切政治責任,「會負起該負的責任」,但「不會也不能在此時一走了之」。這是典型的觀望與心存僥倖心態,先試探風向,看看外界反應如何,再作去留決定。實則如果林佳龍態度堅決,在第一時間就要表達辭職決心,絕無戀棧之意,這樣留給社會印象將會更好一些。先不提44年前蔣彥士為蘇澳翻船事件而辭教育部長職,38年前黃昆輝為豐原高中禮堂倒塌而辭台灣省教育廳長職,即使兩年多前發生的「普悠瑪號」事故,上任不到三個月的交通部長吳宏謀也請辭了,則此際林佳龍還有何顏面繼續留任?

果然隨後社會反應強烈,民怨沸騰,林佳龍才透露已向總統及行政院長口頭請辭,之後又補充說有向蘇院長提出書面辭呈,最後才由蘇院長核定林佳龍請辭已照准,自4月20日起生效,前後足足推拖半個月之久,社會觀點極為不佳。尤其期間還有交通部主秘、綠營親近立委及綠媒等發動輿論,企圖帶領風向予以慰留,更令人反感。過去王建煊因土地增值稅問題與李登輝理念不合,而堅辭財政部長,留下一句政壇名言「政務官辭職不是兒戲」,更早之前的50年代尹仲容則因揚子公司貸款呆帳案而辭去經濟部長,留下「外慚清議,內疚神明」之優雅身段,相形之下,現在民進黨的政務官如此的身段,差距實不可以道里計。

蘇貞昌應負行政怠惰政治責任

實則若要認真追究,行政院長蘇貞昌也難辭其咎,至少要負行政怠惰,應為而不作為的政治責任。

在發生「普悠瑪號」事故後,行政院曾作出「台鐵總體檢報告」,針對台鐵的內部文化與監督管理問題,提出深刻的評估與檢討,但在蘇貞昌接任院長後,不知是基於事故發生在賴清德內閣時期,與他無關的偏差心態,還是根本藐視這份檢討報告,只是隨意核發給所屬相關部門,毫不當一回事,直到慘劇發生,才辯稱已做了多項改善措施搪塞。

尤其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是,前台鐵局長張政源自今年元月因屆齡退休後,竟一直懸缺達三個月之久,林佳龍表面說是找不到適當人選,實則是因人選不符合蘇貞昌之意,故而暫由交通部次長祁文中代理至今,就這點而言,蘇貞昌難道一點責任都沒有?

「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蘇貞昌僅短暫露面一、兩次,隨後即神隱十多天,政界解讀是故意讓林佳龍一人去獨擋砲火,他則躲在幕後一派逍遙狀,直到善後處理告一段落才又出現,民進黨官場現形與其為官之道,也算是一絕了。

就目前狀況,此次60年不遇重大車禍的政治責任,大概就追究到林佳龍為止了,不可能再往上攀升,蘇貞昌應已僥倖逃過這一劫。只是從較為長遠的發展而言,民進黨政府的政治危機才剛剛開始,甚至可能成為其未來中央執政權存續與否的關鍵節點所在。

蔡英文改革決心備受質疑

首先,自蔡英文政府2020年連任以來,或因疫情控制得宜,選民受大內宣迷惑的影響,或因中美貿易戰意外受惠,使台灣經濟難得保持正成長,整體施政滿意度竟能維持相當高的水準,各項民調顯示都在50-60%上下,這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政黨支持度也維持在三、四成之間,如照此形勢發展下去,2024年民進黨續保中央執政權幾無懸念,唯此次「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情況可能會有重大改變。

最重要的是民眾對蔡政府的改革信心開始動搖,蔡英文依例在慘劇發生後,再度發表文青式的改革台鐵宣示,提出改革台鐵三大方向,包括:徹底解決台鐵組織文化、解決台鐵長期虧損財務、討論最適合台鐵永續經營模式等,他一再強調改革台鐵責無旁貸,「不必懷疑政府改革的決心」。有不少網友批評,這些內容在兩年多前就說過了,只要把「普悠瑪號」改為「太魯閣號」事故,其改革內容幾乎沒兩樣,她在前往醫院探望傷亡家屬時,有家屬當面嗆聲,「都說要改革,什麼都沒做,我們都很痛!」這是基層民眾最深刻,也最直接的表達,「今天公祭,明天忘記」也成了最鮮明的嘲諷,蔡政府要繼續維持過去的高滿意度與高支持度,恐怕不容易了。

筆者推估,過去兩年多來以維繫黨內派系平衡,並以利害相結合的「蔡蘇體制」恐將面臨提前崩解的危機。

原先蔡英文在2019年元月推出蘇貞昌內閣,只是過渡性質,主要在因應賴清德為承擔2018年的地方選舉慘敗而辭去行政院長之職,在一片四面楚歌聲中,臨時提名慘敗新北市長選舉的老將蘇貞昌來壓陣,這應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或為不得不然的政治妥協,到了2020年元月「蔡賴配」意外獲得壓倒性勝利,本可趁機卸磨殺驢,把蘇貞昌拉下馬,卻又因新冠肺炎突然來襲,打亂了蔡的人事佈局構想,蘇僥倖連任至今,畢竟在世紀天災之際,一動不如一靜,蘇的人生劇本也意外得以重新編寫。

終止蘇內閣開啟接班序幕

如今形勢已有顯著變化。新冠肺炎疫情估計會越來越紓緩,如果一如預期,可能在年底之前就有望解封,加上有民團和藍營發起的四大公投案,極有可能在今年8月全部通過,即使通過三案也會造成蔡政府極大的壓力,責任政治追究之餘,順勢大幅度調整人事,蘇貞昌內閣的終結,應該就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之事,屆時蔡就可大動手腳,提出她真正屬意的閣揆人選,目前以桃園市長鄭文燦最被看好,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則是一匹黑馬。這就牽動並開啟了「後蔡英文時代」的接班序幕。

再一個考慮的因素是為了備戰2022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選舉。理論上一年多來蔡英文既然一直擁有高滿意度與支持度,則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應有極大翻盤機會,實情卻沒那麼有把握,國民黨現有的14席縣市長大體做得不錯,翻盤不易,特別是民進黨具有指標作用的三個模範市長:桃園市的鄭文燦、基隆市的林右昌、新竹市的林智堅,都面臨已擔任兩屆市長必須交棒的尷尬處境,在接班人選猶未明朗之際,蔡英文必須提前部署,才可能有勝算,並保住基本盤,故而從今年8月公投之後,到明年2月國會新會期開議期間,是極佳的內閣改組時機,這也應該就是蘇內閣存續與否的關鍵時刻。以目前形勢看來,蘇貞昌下台的機率很高,主觀上蔡要完全展現其個人的權力意志,客觀上則因「太魯閣號」事故的強大衝擊,必須讓民怨有宣洩的出口,蔡將蘇做為其挽回政治聲望的祭品,應該也不是太令人意外的事。

蔡英文的權謀算計恐不止於此,蘇貞昌對於2024年總統大位雖說「已經不癢了,不會去搔了」,但權力是迷人的政治春藥,任誰都無法承受權力的誘惑,特別是此次拜登以78歲高齡登上總統寶座,帶給台灣一些政壇老人不少的的鼓勵與啟示,蘇必然也會興起「拜登能,我為何不能?」的聯想,可能又對2024年大選起心動念了,是以蘇是否甘於即時退出政壇,還有待觀察。他的如意算盤應是至少撐到2022年底地方選舉之後,再順勢於2023年初宣佈參選總統,設若情勢如此演變,對蔡的接班佈局就十分不利,蔡最理想的情況是至少要在2022年2月之前完成內閣改組,讓蘇知難而退,以免夜長夢多,橫生枝節。

故而未來10個月內,蔡英文與蘇貞昌必然會進行一場激烈的權力拔河,一時尚難分軒輊。只是以蔡站在總統與民進黨主席的高度,掌握絕佳的政治資源,又具有權力主動的優勢,蘇應該很難招架,加上備位元首的賴清德,這股勢力也站在一旁虎視眈眈,他們應該不樂見蘇繼續留任,在黨內兩股強大勢力夾殺下,蘇貞昌可謂朝不保夕,隨時都有被倒閣可能。

民進黨政府權力傲慢的終結

自2020年大選取得空前的選戰佳績後,一年多來民進黨政府上自中央高層,下至地方基層,一直處於權力的傲慢,諸多措施罔顧民意,一意孤行,諸如箝制言論自由、恣意關閉反綠媒體、封殺異議人士、進口有毒萊豬,戕害人民健康……等倒行逆施,並不惜鼓動民粹,運用網軍帶風向,意圖掩過飾非,顛倒黑白,被評為空前的民選獨裁政府,更是台灣民主的大倒退,尤其兩岸關係日趨緊張,共機繞台已成新常態,人心惶惶不安。台灣實際已處於內憂外患的絕地邊緣,此次「太魯閣號」重大車禍,雖說全是人禍所肇,實亦不無天心示警之意,盛極而衰,月虧則盈,「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民進黨的權力傲慢也必有終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