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與兩岸未來
評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與兩岸未來
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並就任,在邏輯上是「定言判斷」。朱的政治作為將影響國民黨的命運,如其政治作為良善、成功、有效,則國民黨有望、有救;反之,在民進黨幾已完成「轉型正義」與「去中國化」的台灣時空維度下,國民黨恐將走入「歷史的終結」,這在邏輯上是「選言命題」。如果朱立倫帶領國民黨打贏2022年與2024年兩次選戰,重新上台執政,在一中原則的 「九二共識」基礎上重啟兩岸關係,則朱立倫的兩岸關係政治思維勢將影響兩岸未來走向,這在邏輯上至少到此文完稿之時尚未「成真」,因此是「假言命題」。
9月25日,朱立倫以45.78%得票率當選國民黨有史以來選舉得票率最低的黨主席。海內外關心的是,重任黨主席的朱立倫今後將如何帶領國民黨走出低迷的支持率,並能在2022年台灣地方選舉以及2024年總統大選打贏,重新執政。國民黨在台灣已「在野」兩次,要想浴火重生,只有2024年贏得大選才能算數。這樣的結果,對朱立倫來說是「少康中興」,對國民黨而言是「天命再現」。
國民黨要想打贏這兩場硬仗,「破」與「立」都要用上。「立」的方面,不只全黨上下要團結一致,用孫總理的辛亥革命精神武裝全黨,喚回國民黨的原初黨德與黨魂,找回「百年大黨的榮耀」,用「正藍」色彩重繪國民黨的政治光譜,以「恢復中華」為己任,將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的沉疴與習性一刀切除,讓社會大眾重新認同國民黨,重構政治能量,讓當前聲勢被看衰的國民黨起死回生。
「破」的方面,國民黨上下要同仇敵愾,從現在開始,將蔡英文民進黨這六年來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倒行逆施「撥亂反正」,將民進黨的乖張、霸道、特權、專制、無能、腐敗、反民主種種作為,用講道理,擺事實的方式攤在陽光下,讓台灣人看個清楚,讓台灣社會重做「理性選擇」,最終在2022年與2024年將民進黨拉下台,這叫國民黨對內「大立」後的對外「大破」。這樣的政治重擔這次都將落在朱立倫肩膀上。
10月底對民進黨立委的罷免案,年底對民進黨反人民作為的公投案能否通過,是檢視朱立倫以「破」敵途徑救國民黨的初次標誌。當然,更重要的觀察點是2022年及2024年兩場大戰,但在民進黨「抗中保台」和「轉型正義」的政治操作下,如果兩場大戰國民黨敗北,其天命也就到此為止,可見朱立倫這次再任國民黨主席,責任之重是國民黨歷史所未有。
然而,筆者更為關切的是朱立倫當選主席後發表的有關未來兩岸發展的「話語」。因為語意心生,而且一切政治人物的話語意念,都會化為政治實在。
9月25日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後發表「談話」。對兩岸關係強調「很重要」,並說上任後就會恢復兩岸交流平台和溝通管道。朱認為,第一步先從兩岸社會交流啟動。在兩岸路線上,朱說他絕不會變成「小綠」,不會畏懼任何民進黨對他貼的標籤。朱說他絕不會變成「小綠」,可見國民黨內有人變成「小綠」,依筆者看,朱不應以不變成「小綠」為滿足,我們期待與要求的是,朱立倫要以「正藍」自視與期許。
只有「正藍」的國民黨人,才會牢記孫中山總理臨終前「和平、奮鬥、救中國」的遺言,才有資格當孫中山創立的國民黨堂堂正正黨主席,才能救國民黨於衰亡之中。試問朱立倫,閣下是「正藍」嗎?
值得注意的是,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次日(9月26日)上午,習近平便以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名義發出賀電。習近平的賀電指出:「當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期望兩黨登高望遠,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守民族大義,戮力合作,為同胞謀福祉,為台海謀和平,為國家謀統一,為民族謀復興」。朱立倫的覆電:「深盼今後兩黨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求同尊異,加強交流合作」。
自2013年馬英九連任國民黨主席後,到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習近平對每一位主席都發了賀電,唯獨2020年江啟臣補選為黨主席時習未發賀電,可見這次習的賀電有一定的政治意涵。
習近平賀電中明白指出目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既隱指華府「遏制中國」之舉已越過西太平洋直入台灣海峽,也暗指蔡英文當局甘做美國棋子,「依美抗中」。為謀台海和平,為求兩岸同胞共同福祉,習近平期盼朱立倫要有高度與遠見,要堅持「共同政治基礎」,也就是堅持「九二共識」,要站在中華民族立場,為兩岸統一,為復興中華,國共兩黨要共同努力。「為國家謀統一」字眼是國民黨當選人收到中共中央「賀電」以來首次,可以看出北京在兩岸走向上的終極任務。
朱立倫回電習近平,強調今後國共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求同尊異」,加強「交流合作」。朱堅持「九二共識」,國共關係將回歸正軌,國共平台會重新理順,有利兩岸經濟社會交流。朱反對「台獨」,值得肯定,北京也樂意見到。至於「求同尊異」,則有待商榷。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10月中旬在四川「兩岸關係天府論壇」指出,「九二共識」就是「求同存異」,「求同」指兩岸都堅持「一中原則」及「促進國家統一」,「存異」指在現實情況下尚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如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暫時擱置,待未來條件成熟時再予以解決。孫亞夫對「九二共識」的認知完全符合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正式發函海基會的「九二共識」內容:「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既然「九二共識」本質是堅持「一中原則」上求「同」,「一中政治涵義」上存「異」,則「求同存異」問題只是對「九二共識」在一定時空下的政治邏輯概論,如果兩岸往「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道路上走,則「求同存異」勢必轉化為「求同化異」。朱立倫的「求同尊異」,既指堅持「一中原則」,也指正視兩岸有兩個政治實體,更指請習近平在「一中原則」下「尊重」海峽此岸「中華民國」在政治意涵上的實體存在。
「尊異」指對一個政治實體的現實存在給予「尊重」,在政治學上就是以「維持現實性的政治實在」當成價值應然,則在政治概念中,「尊異」就不等於「存異」,更不是「化異」。總之,「存異」是政治實然,「尊異」是政治應然,「化異」則是將「政治實然」與「政治應然」經過「否定的否定」辯證統一到一個「新合」的「政治實在」。
歷史邏輯有言,鑑往而知今,察今而知來。如果「在野」的新任國民黨主席用傳統國民黨保守主義的話語談論兩岸關係邏輯,則可以想像,一旦重新執政,國民黨仍會以政治保守主義處理兩岸關係。這對一個由孫中山先生創立,以恢復中華、胸懷中國為己任,並奮鬥超過百年,力圖最終解決「中國問題」的國民黨而言,不具「正當性」,因為國民黨的體質是革命性,是進步主義,不是保守主義,更不能因國民黨本土化、獨台化而藉「尊異」將未來兩岸問題以政治保守主義操作成「維持現狀」,並視為「合理化」。
當朱立倫主席給習總書記政治難題之際,民進黨的蔡英文則在國慶演說中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蔡英文說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指的是兩岸政權是「兩個國家」,「互不隸屬」更指主權與領土各自獨立,絕不重疊,這是新「兩國論」,內中絕無「九二共識」與「一中架構」。
朱立倫是在「一中」下維持中華民國這個政治實體在台灣的「政治實在」,這是「獨台」。難道孫中山的國民黨創建中華民國最後的政治願望是空守海角一隅,以終天年?作為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好好想想吧!
民進黨是將台灣與中國從歷史、文化、政治、社會、族群面向上徹底分離,將「脫中」、「去中」、「仇中」、「抗中」共冶於一爐,以「抗中保台」將「維持現狀」固態化,然後再行「謀獨」。朱立倫在回函習近平電文後,現在面臨的課題,除了在政治實踐上努力讓國民黨重新執政外,更應深思國民黨是否還有終極政治目標?也要面對民進黨蔡英文最近以新「兩國論」對兩岸未來的致命撞擊所折射在國民黨身上的政治壓力。
這樣看來,朱立倫重任國民黨主席後,2024年不論國民黨重新上台,抑或民進黨繼續執政,對兩岸未來而言,不是「不獨不統」,就是「拒統謀獨」。屆時,對北京來說,「台灣問題」如何解決,只能拭目以待了。◆
社論
中美關係與COP26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懷念老保釣
政學余英時
連載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
網刊
全球客家崇正會聯合總會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