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政制約中美關係的改善

為什麼拜登政權會在對華問題上顯得忽軟忽硬?

李海默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青年副研究員)


如果仔細觀察2021年夏季以來的拜登政府對華策略,就會發現其經常顯得一會兒軟,一會兒硬,一會兒緊張,一會兒相對鬆弛,讓人覺得頗為捉摸不定。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一方面,幾乎事事都以「清除川普遺毒」為先的拜登政府,卻堅持要中方履行川普時代的中美貿易協議,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又喊出要與中方長期穩步共存。

從軟的一方面講,孟晚舟事件落幕,中美間明顯有某種默契,不少學者認為,美中「正開始從川普2018年3月發起的關稅外交的惡性循環中慢慢走出來」。9月間,兩國元首通電話,「雙方一致認為,中美元首就中美關係和重大國際問題深入溝通對引領中美關係正確發展非常重要,同意繼續通過多種方式保持經常性聯繫,將責成雙方工作層加緊工作、廣泛對話,為中美關係向前發展創造條件」。就如學者陳定定所言,當前中美關係似乎正處在「低開高走」的過程中。

從硬的一方面講,拜登政府不但積極在搞針對中國的AUKUS聯盟,而且還計劃要搞所謂「全球民主峰會」;此外,拜登政府經常主動挑動台海的敏感神經,幫著蔡英文政權向大陸叫板,發出了許多不和諧的音符。

要真正理解拜登政權的這種忽軟忽硬作風,必須從美國國內政治的現實面看。當前美國國內政治的現實,簡要歸納有如下幾點:1.兩黨政治鬥爭高度尖銳化;2.川普在共和黨陣營裡風頭無兩,2024年可能捲土重來;3.因為在疫情和經濟等要害問題上處理失誤,拜登的民主黨政府執政滿意度不斷走低,甚至有跌破四成危險;4.當前美國居民消費市場物價指數節節攀高,經濟面臨通脹風險,物流(尤其是海運線)不順暢,疫情發展形勢不樂觀;5.當前美國社會上民眾普遍對華敵視情緒較為高漲;6.拜登在國會主推的一系列重大法案進展並不順利,有的分析人士甚至稱之為「停滯」。

基於這六點理由,我們看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頗為搖擺。一方面,拜登政府認識到,要解決美國當前一些國內問題,客觀上需要與中國的合作,改善對華關係對於解決美國內部的一些問題會有幫助(比如總體而言有助於降低市面上的物價),同時也能給美國帶來一個相對而言更好的國際環境;但另一方面,不僅拜登本身有很強的對華冷戰型舊式思維,想將中美之爭定義為某種意識型態之爭,而且在美國內部,當前的政治局勢對拜登不利,他特別害怕被政治對手渲染為「對華屈膝妥協」,同時也想利用美國公眾普遍對華不友善情緒,為民主黨陣營(如大基建方案等)牟利。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才看到拜登忽軟忽硬、飄忽不定的立場。認識了這一點,將會更好地助益中方制定穩妥、合宜且全面的對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