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吳釗燮的「收到無數祝賀」說起
從吳釗燮的「收到無數祝賀」說起
中共國台辦於11月5日正式公開指名三位「頑固台獨分子」名單:外交部長吳釗燮、行政院長蘇貞昌和立法院長游錫堃,並具體將此三位列名官員實施系列「懲戒措施」,且終身有效,包括禁止其本人及家屬進入大陸及香港、澳門地區,限制其關聯機構與中國大陸有關組織、私人進行合作,禁絕關聯企業和金主在中國大陸謀利等措施。
這項宣佈,立即在兩岸和華人社會造成震撼,各方反應不一,也代表社會各階層、政團等不同的屬性和特質。當事者的反應倒比較有趣,吳釗燮說他「收到無數祝賀」,為了配得上這份「殊榮」,他將繼續為台灣的自由民主奮鬥 ; 蘇貞昌強調不受威脅,「中國無理干預台灣事務,非常讓人可笑、唾棄」 ; 游錫堃則說他一生追求民主自由,但沒有想再選舉,不需在國際提高知名度,國台辦「以後請不必費心了」云云。駐德代表謝志偉則對未把他列入名單氣得「跳腳抗議」,希望中共「立刻將我補進」。
早在去(2020)年11月,香港親共的《大公報》即預為報導,引述「權威管道」稱,大陸正擬定一份「台獨頑固分子清單」,指責他們「涉獨言論囂張、謀獨行徑惡劣」,將依《反分裂國家法》、《國家安全法》及刑法等終身追究責任。筆者初聞此訊息,並不以為意,感覺可能又是典型左派言論,意在震懾民進黨執政的台灣當局,並製造緊張氣氛。
不意今年5月間,國台辦竟首度直接點名吳釗燮,指責吳「進行台獨挑釁,詆毀中國大陸,煽動兩岸對立,危害台海和平穩定」,隱約暗示事出有因,感到事態有點不對勁。半年後,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終告證實確有其事,正式提出首批三人名單,還公開宣佈實施懲戒的具體辦法和內容,此一極度敏感之政治事件乃告明朗化。
筆者當時之所以不引以為意,是因此聯想到國共內戰期間,中共於1948年12月25日公佈首批戰爭罪犯名單,是在「遼沈戰役」結束之後,「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正在酣熱之際,為打擊敵方士氣所作的統戰手法與心理戰術,目前兩岸關係雖然低迷,有點兵凶戰危氣氛,但畢竟尚未有正規的軍事行動,台海平靜無波,中共似不必過早暴露戰機,自掀底牌,否則難免有打草驚蛇之嫌,不料北京還是這麼做了,誠然令筆者始料未及。
檢視當年中共處理戰犯過程是極有謀略的,堪稱有理有節。先由《人民日報》公佈戰犯名單,第一批共43名,大部分是國民黨重要黨政軍人士,前10名依序為蔣介石、李宗仁、陳誠、白崇禧、何應欽、顧祝同、陳果夫、陳立夫、孔祥熙和宋子文,也有部分是其他黨派人士,如民社黨的張君勱、青年黨的曾琦和無黨的王雲五等人。一個月後戰犯名單再補上24人,谷正綱、俞大維、張發奎、楊森、黃少谷、蔣經國等人都入列,甚至文化、宗教界人士,如胡適、于斌等也榜上有名,顯然意在擴大打擊面,加強震懾效果。
就日後這些戰犯名單的結局和歸宿而論,首批43人中,基本有三種結局:其一是有25人跟隨蔣介石逃離大陸,最後終老台灣者,包括蔣介石、陳誠、白崇禧、何應欽、顧祝同、胡宗南、周至柔、王叔銘等人。其二是臨陣起義和投誠人士,如程潛、傅作義兩人,或先出逃海外再返回大陸者,如衛立煌、翁文灝等人,李宗仁則於1965年落葉歸根,正式投共。其三是戰敗被俘,終獲特赦而終老大陸者,如杜聿明。其他未列戰犯但被俘的將領則有李仙洲、王耀武、廖耀湘、黃維等人。
當初中共指控這些戰犯「罪大惡極,國人皆曰可殺」,但實際處置方式則是懲治與從寬相結合。後來在1949年底逃台者固不論,早先如真心願意投降輸誠,甚至起義來歸者,必從寬處理。如湖南黨政大老程潛起義輸誠抵北京時,毛澤東還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共和國成立後出任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 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因和平解放北平有功,不但免於追究,還被任命為水利部長,一展抱負。另一名起義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陳明仁,還由民國時期的中將軍階,在1955年被中共授予解放軍上將軍銜。
再者則是勞動改造與思想教育相結合。中共建政後,被判有罪的黨政軍職人員,在服刑期間,一方面實施勞動改造,從事體力活動,另一方面則進行思想教育,就理念信仰作根本的改變,唯在這點上效果不一,有的立即「幡然悔悟」、「改過自新」,有的則「冥頑不靈」、「死不認罪」。如杜聿明剛開始並不認輸,認為國軍無論裝備、訓練均優於共軍,打敗仗是非戰之罪,直到傳來「抗美援朝」共軍與美軍打成平手時,才稍為改變觀念,1959年12月,他和王耀武被列為第一批特赦名單,中共還發給他們每人100元人民幣,做為安家路費。黃維一直認為他是運氣不好才被俘,拒不降共,直到1975年才被列名最後一批特赦釋放。
從上述懲戒措施來看,中共當年對戰犯的處理確是終身追究,幾無一例外,但只要真心悔過輸誠,或者戴罪立功,基本上大都從寬處理,除非在戰場上戰死,或者被俘後誓死決不投降者外,很少被判死刑的,這表現了中共高超的統戰策略手法和政治藝術運用,在中國歷史上極為少見,編著《國民黨43名頭等戰犯》的李楷,就公開讚揚這是「曠世奇事,人間奇蹟」。
以史為鑑,運用到今日兩岸情勢,中共未來處治頑固「台獨分子」的過程和方式,應是有前例可循的,至少不會是毫無經驗。從最近一連串措施作為來看,筆者有以下觀察和研判: 一是其他所謂「頑固台獨分子」名單,今後可能將隨著兩岸情勢發展,而逐步公佈其他涉獨名單,這些名單將以積極謀獨的現任政府官員為優先,包括五院及各部門首長在內,如監察院長陳菊、司法院長許宗力等人,部會級首長如教育部長潘文忠、衛福部長陳時中、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國安局長陳明通等人,亦可能上榜。至於如何定位「涉獨」,基本上由中共說了算。
其次則是謀獨聲量較高的現任民意代表,也將會終身追究刑責,如立委層級的王定宇、陳亭妃、林昶佐、陳柏惟、段宜康等人,最後才是前朝綠營卸任官員,如杜正勝、彭明敏、陳水扁、陳唐山、黃昆輝等人。至於學術、文化和民間媒體界人士,如李遠哲、郭倍宏、林崑海、鄭弘儀、周玉蔻等人,應暫時不會列名處理。筆者手上有若干參考名單,將在適當時機公佈。
二是懲戒方式必依其平日由中共所認定台獨言行之「囂張」或「惡劣」程度,而有不同的懲戒方案。如此次公佈的懲戒名單,吳釗燮部長之排名竟在蘇、游兩位院長之前,足見在中共眼中,吳之台獨「惡行」居於三人之首。目前公佈的懲戒內容,基本上和今年初發佈的制裁美國前川普政府28名反共反華官員政要差不多,如前國務卿蓬佩奧、前衛生部長阿扎爾、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和波頓等人,都以限制其不得訪問中國大陸、港澳地區,不得在中國從事商業活動等制裁方式為主。
關於禁止進入中國大陸地區,此點應暫不致於對這些台獨人士產生嚇阻或制裁效果,現在兩岸關係本就低迷,官方交流更是絕跡,但對於關聯企業和金主不得在大陸謀利一節,則必會生寒蟬效應,進而造成立即而明顯的實質損失,尤其對從事參與選舉的政客而言,未來的募款和政治獻金必大受影響,蘇貞昌之女蘇巧慧自是首當其衝。
三是中共應仍保留未來綠營政要或台獨人士宣示改變政治立場的機會,甚或保有「起義來歸」的政治空間,這從此次未將蔡英文、賴清德兩人列入台獨名單,可以看出中共的政治遠慮與統戰策略。
政治遠慮是蔡、賴畢竟是台灣地區選民經由民主程序產生的領導人,不宜過度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且蔡表面也對北京保持低姿態,發言從未有過囂張言論,中共內部有人說她是「溫和台獨」,賴也有可能在2024年承繼大統,於情於理都不宜撕破顏面,保留未來雙方談判妥協空間,確有實際上的必要。
統戰策略則是抓大放小,爭取多數,孤立少數,挑出最具有象徵作用的少數激進頑固台獨分子,發揮震懾效應即可,不必到處樹敵,趕盡殺絕,如此也有利於未來統一後台灣的治理方案。
有一種說法是,考慮到未來台灣地區主要領導人,在面臨政局丕變,而美軍未能或不敢前來馳援時,美國可能會協助他們逃離台灣,前往國外流亡,(主要出亡美、日),或建立流亡政府,或終老海外,一如當年的國民黨戰犯般。中共基於窮寇莫追或統戰策略考量,自是網開一面,不會完全堵死, 但終身追究刑責是不可避免的。
再者,中共內部有考量過,台獨氛圍是有時間性,有時高潮,有時低潮,目前台灣的台獨氛圍已達於頂峰,以後將隨著國際形勢演變,特別是中美關係的調整而出現變化,一旦中美關係改善,台獨氣勢必然日漸消頹,在此過程中,依據辯證法則,必是先緊後鬆,先嚴後寬,終至確立完全統一形勢。
綜上所述,謝志偉實在不必急著跳腳抗議,目前謝之所以未列入台獨清單,一是積分未到,「囂張」言論與「惡劣」行徑尚未達標,可以再努力加把勁;二是時機未到,等到時機一到,想逃都逃不了。當然,中共最企盼的還是「陣前起義」,或是將來「戴罪立功」,因為這樣最省事,而這兩種輸誠方式的好處,你我都懂得的。相信以謝志偉之機靈與善觀形勢,也一定懂得的。◆
社論
中美關係與COP26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懷念老保釣
政學余英時
連載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
網刊
全球客家崇正會聯合總會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