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0多年來,全球變暖對極地地區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極地地區的變暖現象要比地球其他地方更為明顯,也造成了海冰加速融化,冰蓋面積縮小。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希望能瞭解在極地地區更為嚴重的暖化現象對地球其他地方會產生什麼後果。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大氣環境教授柯恩(Judah Cohen)博士表示:「我們認為歐亞大陸西北的海冰融化,使得西伯利亞降雪增加,導致歐亞大陸東西溫度差距加大。」「我們知道溫度差距一旦加大,會擾亂極地渦旋的氣流環繞型態,這麼一來就有越來越多的嚴冬酷寒天氣會發生,就像德州2月遭遇的罕見奪命寒流一樣。」
COP26(COP,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是2021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全球第26次年度氣候峰會,會中各國首腦們就氣候變化應對方案和行動等全球話題展開討論。
COP26的首要任務是讓各國就本世紀中葉實現零排放,2030年前加大減排力度和速度做出承諾。另一個需要討論的是所謂立足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意思是利用自然力解決一些氣候變化問題,比如通過種植低矮植物、植樹造林等方式抵禦洪澇、沙塵暴等極端氣候。
COP26與會各國首腦的承諾如下: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進可再生能源生產;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明顯」低於2攝氏度,爭取不超過1.5攝氏度;承諾投入數以十億計美元幫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衝擊。
COP26前,100多個發展中國家明確宣佈了自己的要求:
資助(由富國提供),用來抗衡、應對氣候變化;補償(由富國提供),彌補應對氣候變化對窮國的衝擊;資金(由富國提供),用來幫助窮國向綠色經濟轉型。
發達國家承諾到2020年前每年出資1,000億美元,用來滿足上述要求。但到2021年秋,只有790億美元承諾資金到位,而且其中大部分是貸款,不是項目撥款或無償資助。
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除推遲峰會和進展評估,無疑還在其它層面讓氣候議題陷入暫停。但新冠疫情也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契機,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疫情過後全球經濟復甦的道路。如是否真有頻繁地飛來飛去必要?
1.「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習近平在發給格拉斯哥氣候峰會的聲明中說,中國「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
2.「對抗氣候變化融資」。習近平在2021年9月聯合國大會視頻連線中說,「中國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但未承諾不向境外化石燃料項目融資。
美國總統拜登11月2日批評中國和俄羅斯未出席COP26。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月3日反駁拜登批評時稱,「口號代替不了行動。」
中國在2021年10月28日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機構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更新報告中,將習近平2020年做的承諾化為文字,但未提出任何更進一步的目標,而是承認「能源需求仍將增長,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
環保組織認為,到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減少近一半,才能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後果。
COP26雖未能達成一致,但已有些新進展:
1.「終結煤炭」。11月4日,40多個國家承諾逐步淘汰煤炭這種對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但不包括煤炭消耗量全球排名前三的中國、印度和美國。
在被指控造成全球變暖的二氧化碳排放中,煤炭被視為最大的單一來源。氣候大會希望淘汰的不僅僅是煤炭,還包括了天然氣和石油。天然氣在燃燒時產生的碳排放僅為煤炭的一半,但仍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另外一種危害更大的溫室氣體甲烷排放,則貫穿了整個油氣生產鏈。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2.「全球甲烷承諾書」。逾百國家在本屆大會上簽署全球甲烷承諾書,誓言2030年前將甲烷排放從2020年水平至少減少30%,但排放最多的中國、俄羅斯和印度並未加入。
3.「終止化石燃料融資」。美國政府11月4日宣布加入一個終止化石燃料融資的國際倡議,包括義大利、加拿大和丹麥在內的25個國家和實體簽署。該協議承諾2022年底前停止對全球化石能源部門的新投資,除非其符合1.5攝氏度的升溫限制和《巴黎協定》目標。
習近平就氣候變化做出不少承諾,事實表明中國正在落實。中國經濟發展和降低碳排放並行不悖,大致而言,包括下列各項:
1.「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習近平在發給格拉斯哥氣候峰會的聲明中,聲稱中國「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
2.「對抗氣候變化融資」。中國和印度一直批評發達國家未能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對抗氣候變化,在本屆氣候峰會致辭上,他們依舊指控發達國家「口惠而實不至」。
3.減碳與能源安全。中國在2021年10月公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承認,能源是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但堅稱「要堅持安全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進能源低碳轉型。
COP26上,美國和中國11月10日令人意外地發布一份不具法律效力的氣候聯合聲明,承諾未來十年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雙方同意就一系列問題達成合作,包括甲烷排放、向清潔能源過渡和去碳化。納入削減屬於溫室氣體之一的甲烷和煤炭、保護森林等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措施。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表示,目前中美間的地緣政治狀況很糟糕,兩國能在氣候問題上合作,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動力。◆
社論
中美關係與COP26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懷念老保釣
政學余英時
連載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
網刊
全球客家崇正會聯合總會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