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統一後的動亂真相

統一於資本主義的東德現況

陳明忠


編按:國家的統一是分裂中國家人民的強烈願望,但是德國統一後卻發生了許多問題,但是問題並不是一般分離主義者所說的在於統一的本身,而是出在西德以資本主義的一國一制統一了東德。這種不現實的統一方式打破了東德人民以為資本主義就可以自由民主富裕的幻想,也造成了統一後的東德人民的大量失業和動亂。分裂中國家的統一必然要實現,但是德國的資本主義一國一制並不是一個具有智慧的成功的統一模式。本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德國統一的借鏡,值得關心中國統一的朋友們參考。作者陳明忠先生是台灣著名的社會運動家,也是戒嚴時期台灣著名的政治犯,在其兩次總共長達21年的坐牢生活出獄之後,仍然關心著世界局勢,本文亦可見其觀察之敏銳與思考之深刻。

不平坦的再資本主義化

今年3月下旬以後,德國東部的幾個城市,包括來比錫(也就是前年造成東德崩潰,德國統一的大示威之發生地點),出現好幾次示威活動。成千上萬的人潮湧上街頭,但他們現在抗議的卻是統一帶來的痛苦。4月1日深夜,工商業大都市林塞道夫爆發了震驚全德的狙擊案:「信託公司」的總裁羅威德被殺。「信託公社」名義上為從事整頓國營企業及將之民營化的工作,事實上卻是替舊西德獨佔資本支配舊東德國營企業而服務的。

統一不到半年的德國,所有熱情與興奮早已隨風飄逝,不滿於統一,對統一之後政府措施的抨擊逐漸地由和平示威轉化為恐怖及狙擊的行動。我曾提出一個疑惑--「東歐或許會走上資本主義化的路,但長期生活在社會主義福利制度下的勞動人民是否可適應資本主義弱肉強食的新經驗,我們不能沒有很大疑問。東歐再資本主義化絕對不是一條很平坦的路」。現在在德國發生的情況,似乎-至少在資本主義化的初期--回答了我的疑惑。

風險微小的優良投資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隨著統一,舊西德的經濟必須擔負龐大的成本。這種說法強調,為拉平東西德之間的經濟差距,舊西德人民必須承擔增稅負擔。例如,鐵路、公路、通信網等等基本建設的整修,至少需要1,500億馬克;為統一所需成本,當初估計僅90年、91年就需要1,500億馬克,但現在經過再估計之後,認為必須增加為2,300億馬克才夠用等等。另外也有,引進最新科技使工廠近代化需要資金,為實施環保政策所需資金龐大得無法估計、……等等論調。

本來在歐洲共同體內經濟成長特別順利的舊西德人民之中,尤其是受惠於電腦、汽車等最先端產業的南部人民就有一份擔心:舊東德的經濟停滯是否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會不會把他們的生活水平拉下?

這些南部居民針對北部的造船、製鐵等屬於「重厚長大」型產業的不景氣,原本就有一種負擔感,因此他們擔心,「東西合而為一之後,是否會再分裂為南與北?」。

當然,當國家統一之後,為了實質上的經濟整合,國家的財政必須負擔龐大的成本。但是,更重要的是,這個事實反過來說就是:統一產生了非常龐大的,無法估計的產業需要。就包括舊西德在內,被過多流動性所困擾的所有西方資本來說,這是一個求之不得的擴大投資市場之機會。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但比起中南美洲等地區,舊東德絕對是風險極為微小的優良投資對象。以金龜車聞名的舊西德VW公司,本來和舊東德製造國民車的IFA公司之間,早以合作的形式在東德製造VW汽車。但在去年10月,則以42億馬克的投資總額收買IFA公司的一個工廠。這是VW公司全面收買原合資公司的先聲。

繁華帶來邊陲地區的窮困

賠錢生意是沒人做的。資本絕對不會往有「負擔」的地方流動。除了VW公司之外,幾乎所有舊西德的大企業,都在統一之前就研討過投資的可能性,由於統一而使限制其投資的法律等阻礙因素都已不存在的今天,實質上的東西經濟整合是已有相當程度的進度。

那裡能賺錢,資本就流向那裡。不僅僅是德國企業,日本產業界也看好舊東德的投資市場,尤其是家用電器、汽車、商社、銀行業等的行動快得令人驚異。

「舊東德的經濟重建使舊西德人民增加負擔」這種說法,和「城市居民受累於窮困的邊陲地區而需繳重稅」的說法一樣,都是基於同一種顛倒是非的邏輯。事實是:邊陲地區本來所持有的豐饒--人、金錢、資源--都被城市吸走,所以邊陲地區的窮困是城市和繁華所帶來的。

舊東德消失而德國統一之後,舊東德人民現在要負擔的是,為實現包括在「自由」之內的個人權利、個人責任上的「不安」。集權、集責和無權、無責是成為一套的。在史達林體制下,人民的權利受到嚴重的限制,因此人民是相當不自由的,是有滿肚子不滿的,但也是不必負任何責任的。所有不滿都指向國家權力或黨權力,而這一點也是史達林體制最脆弱的地方。

然而,從前曾由於國家而緩和之弱肉強食式的「自由」的市場原理現在又開始以赤裸裸的形式直接襲擊到人民頭上--飛來的火花、火是必須靠自己的力量熄滅的。

產業的汰舊換新和失業

舊東德的經濟落後主要起因於對應石油危機的政策發生錯誤。針對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以ME(Microelectronics)技術的開發和利用而進行省能源化和合理化,也就是以先端技術為中心而重塑產業構造。但是,在這個時候東德基本上是加強現有的產業構造而不是往重塑產業構造的方向走。針對石油的漲價,東德所採取的政策是減少石油的進口,增加褐煤的採掘。當然,東德並沒有忽視對先端技術以及電機、電子部門的投資。因此在80年代以後,電子工業、資訊處理、事務機械工業、精密機械、光學工業等先端產業的產值迅速提高。但80年代東德投資的重點仍然放在燃料、能源產業(占國民經濟投資總額的13.5%)。反之,西德將80年代投資的重點放在電子工業、機械製造業、事務機械業等與電腦技術有關聯的產業。兩國投資重點的差異造成兩國技術水平的差距。

舊東德技術水平的落後,導致統一之後就業的自由(等於失業),經營的自由(等於倒閉)呈顯嚴重的情況。在社會主義社會裡存在著甚多過剩勞動力,但也因而沒有失業問題的存在。統一之後,被認為無用的人早就失去了職業,而且問題正是剛剛開始而已。例如VW公司,資本會在舊東德地區內執行大規模投資活動。但這種電腦時代的新投資是屬於把既有的資本和活生生的勞動力一起廢棄的投資。在工廠,機器人快速替代活人的勞動力,辦公室自動化也是減少人力的。在本來就存在著過剩勞動力的地區,大企業所進行的近代化投資,必產生大量失業。獨佔資本可能投下大量資本,但倒閉的企業也會愈來愈多。例如,歐洲最大的照像機製造公司在去年10月決定關廠。其他數千國營企業也面臨關廠、解散的命運。占就業人口38%的工廠勞動者之中,大部分面臨失業的危險。

失業並不僅限於工業。隨著市場經濟的來臨,農業生產合作社也面臨破產。從前受到政府農產品價格政策(政府以較高價格向生產者購買,以低價賣給消費者)保護的農業,現在必須面對國際競爭的大浪。

農業是必須和土地的生產力與自然資源「共生」的。雖然社會主義農業並不完全符合農業的這一個基本原則,但資本主義農業的情形則更糟糕,美國的大規模農業在價格競爭上是佔優勢的,但其代價是表土的流失(Erosion)。廣大的農地年年成為不能再耕耘的廢地。市場原理和農業是不相容的。可是,舊東德農業現在必須受到市場原理的支配,占就業人口10%的農民也面臨失業的困境。

據五個德國經濟研究所發表的資料,1991年舊東德地區的失業者將達170萬人(失業率20%),半失業人口也將高達200萬人。

獨佔資本的矛盾

統一後的德國最大經濟問題之一是舊東德國營企業的民營化。在舊東德共有221個政府管轄或縣管轄的「企業聯合」(Kombinat)。這些企業聯合擁有大約8,000個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生產將近100%的工業產品。統一後這些國營企業極迅速地進行民營化,而在這過程中以合理化的名義毫不客氣地執行企業資產的一部或全部的出售。負責民營化的信託公社(Treuhandanstalt)總裁羅威德說,去年10月以前舊東德國營企業的出售金額已達10億馬克;準備在1990年以前出售的還有500個公司。本來舊東德設立信託公社的目的,並不在於國營企業的出售或積極進行舊西德獨佔企業的參與經營,而是負責在國營企業轉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公司時,管理其財產、承受其股票,以便民營化能夠順利進行,而且規定上又明白指出,進行民營化時應充分尊重該企業員工的意願。這就是說,設立信託公社的目的就是:促進國營企業改變組織,大幅擴大企業的獨立自主性使其在一定限度內導入市場原理。但,原來的這個目的,由於去年6月17日的所謂「信託法」(原名是關於國有資產和民營化以及再組織法)而受到極大變更--信託公社的權限大幅擴大,且明確規定其任務為:1.以出售資產或營業權促進民營化;2.確保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3.對無法重建的企業或企業的某些部門,設法使其停業或出售其資產。因此信託公社明顯地扮演以舊西德之獨佔企業支配舊東德國營企業的開路先鋒角色,而公社總裁一職也改由受到舊西德獨佔企業所擁護的鋼鐵公司會長羅威德就任。此後舊東德國營企業的出售、整頓、民營化就在舊西德獨佔資本的直接影響下戲劇性地進行,也由於獨佔資本的明顯意圖而出現的矛盾--在所謂的合理化名義下大幅度裁撤大量員工,以及舊西德企業員工和舊東德國營企業員工之間工資和勞動條件的巨大差距--使舊東德勞工產生嚴重不滿,最後(4月1日)羅威德總裁遭到狙擊而喪命。

被淘汰的經濟弱者

生活在土地國有這個條件的生活忽然崩潰了。在這方面,舊東德住民也同樣得到了「所有權的自由」。由於統一而使1933年以前的土地及住宅的所有權得到確認與保證,住在原屋主是西德人房屋的市民忽然接到限期搬家通知等情況已發生不少--因為保護他們的政府已消失。早在去年春天,預料柏林將成為統一後的德國首都的土地投機者,就用柏林住民為人頭而活躍起來--土地已成為投機商品了。在這裡,經濟弱者是毫不客氣地被淘汰的。

舊東德的環境污染相當嚴重。為減少貿易赤字而採取的能源轉換政策(自進口石油轉為含硫率高的國產褐煤),以及汽車排氣管制標準的鬆懈,均產生大氣污染問題物。幸好由於汽車的普及率不高,情況還沒達到無藥可救的地步。可是,如果統一德國強力推行經濟成長型的重建工作,無可避免地問題會更嚴重化。所有資本主義先進國家都把商品生產得太多,因而找不到廢棄物的處理場所。把地球上的資源集中消費的結果,也就是東歐人民所嚮往的「富裕」的結果,就是廢棄物處理場所的欠缺。欠缺廢棄物處理場所(等於環境污染)和資源的枯竭就是同一問題所呈顯的兩個不同面。是在物質循環的環節斷裂之進口和出口所產生的問題。統一後的德國人民以及生活在現代的所有人們都必須重新思考:使物質循環斷裂而所得的「富裕」究竟是福還是禍?

市場經濟是否真的打敗了計劃經濟?

當計劃經濟遭受挫折時,不僅僅是蘇聯或東歐的人民,連那些國家的經濟學者也會對「市場經濟化」產生幻想和過大期待,但這種現象並不限於計劃經濟。當屬於宏觀均衡論的凱因斯理論被當做政策而採用時,政治家為了選票,對削減財政支出或增稅會提出強烈的拒絕反應,而歡迎財政支出的增加。結果是長期平衡財政的理念喪失而成為緩慢通貨膨脹的內因。因此,反對福利政策、反對產業政策、廢止政府對產業的介入、將經濟委託給自由市場(撇開在獨佔時期是否還存在著所謂的自由市場這個問題不說)的古典自由主義理念就以保守派的形式出現。也就是說,每當現實的經濟產生停滯、混亂而難於走下去時,經濟的自由--將經濟委託給自由市場的主張就會出現。從這一點看來;東德以及史達林體制的計劃經濟的確產生了破綻,但這不意味著西方資本主義的勝利。何況人類是否能夠活過21世紀,還得依靠人類是否能夠擺脫現在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以及大量廢棄的市場經濟運作方式而定。東西德的統一以及東歐之移行於市場經濟,意味的是:在以「世界經濟為舞台」的這種條件下所建立的東西經濟競爭暫時有了結果。當赤裸裸的市場原理和被國家所緩和所抑制的市場原理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競賽而前者暫時獲得勝利時,將會有何情況發生?日本國營企業的民營化提供了值得參考的一些答案。例如國有鐵路被解體而成立JR,但民營化後的公共交通體系使人口稀少的地方產生怎樣的困境?很明顯地,競爭的勝利者並不一定會帶來「最善」的東西。

市場並非達成東歐經濟福祉的手段

在蘇聯、東歐諸國,市場經濟是壓倒了計劃經濟。但做為達成經濟福祉的手段而言,市場在這些國家並沒有發揮效果。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困難並非完全出自國內的經濟機制,而是主要起因於它們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所佔的結構性位置(Immauuel Wallerstein:80年代的教訓)。就東德來說,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它是居於「南北」經濟關係的中間:在東西德之中,它站在「南」的位置,而在東歐諸國之中,它則立於「北」的位置。這個東德,現在被編為「統一德國」的一個地方。此後,它所扮演的角色很可能就是:支持「西之北」社會,而把經濟困難推給其他東歐諸國或「南」的各國--因為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是經常隨伴著這種結構的。

隨著國際分工和自由貿易的進展,富裕和貧國的不合理分配愈來愈深刻,而計劃經濟由於已變為僵化的官僚指令制而未能提出超越市場經濟的經濟指標,也對經濟支配社會的方式未能加以更大的修改而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東德的人民所選擇的是「經濟」,是「和西德一樣的消費生活」。但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應該檢討的正是這種所謂的「豐富的消費生活」、「滿足慾望的方式」,以及其對自然的破壞性。舊東德人民由於自己所選擇的「移行於自由的市場經濟」而會獲得什麼以及喪失什麼?這個問題的研究應該能使「市場」和「計劃」的雙方所持有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明顯地呈顯出來。

過早實行一國一制的陰影

舊東德的變革是在結成「新論壇」的知識份子主導下擴大起來的。他們的主張並不在於快速的統一或無條件導入市場經濟,而是在維持東德原有的社會價值之下進行政治的改革、社會的自由化以及社會主義的民主化;也就是,在重視社會福利及環境保護之下,與市場經濟做某些程度的妥協或設法超越市場原理,然後再與西德建立新的聯合。但是去年3月18日的舊東德人民議會選舉時,在西德政府與在朝政黨(CDU,CSU和FDP)大規模介入(事實上是收買)以及柯爾首相答應以一比一(實際的比率是一比七到八)交換貨幣的大賭博之下,大多數的國民選擇了「強勢的馬克」和「朋馳」,而「新論壇」以及其他兩個團體所結成的「90年同盟」卻被拋棄(得票率2.9%)。對過快的統一以及舊東德社會價值的崩潰抱著不安心理的人民,選擇了原來的政權黨--民主的社會主義黨PDS(得票率16.4%)。人民的要求和關心,明顯地移向「經濟」,以為脫離非效率的計劃經濟而走入西德市場經濟之後,一切問題就能獲解決。可是,統一之後,他們的期待卻開始出現陰影,現實上的不安已開始出現。

對改革派的知識份子來說,事態的變化使他們覺得好像做了一場惡夢。他們的大多數是屬於性情中人。因此才不會只是發發牢騷,做無用的批評,而是賭著生命去行動。他們的改革主張似乎受到舊東德人民的擁護;但就目前來說,這些人民似乎並不是真正地瞭解他們所主張的「名符其實的社會主義」。人民也好像沒有瞭解到脫離社會主義體制的抑壓同時也就是放棄該體制所給與的保護;也許以為脫離社會主義體制就能夠走上賺錢之自由這條路,卻沒想到這條路同時也就是走向失業、飢餓之路;更是連做夢都沒想到在資本主義經濟下之統一所帶來就是「西」對「東」的優越以及支配。猶如「富人」對「窮人」的態度一樣。「東」的大學生以為統一之後就能夠進入「西」的教育制度之下,但現實並非如此,連「東」的大學教授也好像小孩子似地要受到「西」教授的學力審查。就實際情況而言,統一是「西」對「東」的殖民地支配,西德現在擁有了「東德」這一塊德國境內的第三世界殖民地。這絕不是改革派知識份子所期待的新社會。首先突破柏林圍牆的他們就是首先被拋棄的人--因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所要的「人民」,並不是他們這一類的人。於是他們之中許多人已面臨失業,連住的房子也快保不住了。矯枉經常是會過正的。他們原來所要求的是民主化,但隨著一國一制的提前統一,卻帶來了資本主義化,也帶來了他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