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存在著危機

田家英


自元月以來,讀何新《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乙文在海內外引起迴響的系列文章,令人可喜。在台灣、香港、美國三個主要地區的論辯,經過五個月的閱讀觀察,大體上可領略到兩個特色:

一、大陸民運人士在美國發表的討論文章,可視為六四風波與趙紫陽路線的延伸產物。他們在民運陣營勇於內鬥,為金錢起糾紛,也耗費不少口舌在抹黑何新的人身攻擊上。例如程鐵軍的《何新現象小議》說:「(何新)只不過是個善於觀察政治氣候,而從中投機鑽營的文痞」;公月的《評何新在學術上的新發現》,則為資本主義的優越性作了若干辯護;千家駒的《稻草當不了救生圈》,則一改他受人敬重的長者風範,相當氣急敗壞地斥責何新「狂妄與無知」、「狂妄與驕傲」、「在經濟上一竅不通的書生」、「這真叫白晝說夢話」;宦國蒼的《脫離中國大陸現實的不通之論》,則刻意地扭曲何新批評帝國主義進行中國經濟圍堵與搞垮東歐、蘇聯經濟的本文原意。

當然,上述諸君的文章亦有若干討論,本投書不再贅引。投書的主要用意,在於反映民運人士浸淫在路線鬥爭超過了認真思考問題。

二、民運人士的文章大部份發表在《時報週刊》美洲版,台灣方面,主要的討論文章集中在《海峽評論》。除了龔鵬程教授被武漢大學教授劉綱紀評論「可能是對大陸情況有些隔膜所致」;顏元叔教授重於情感,田心喻、林書揚、陳映真、劉綱紀、許登源、嚴昭諸君的討論文章,我以為台灣方面的討論態度嚴肅而令人可喜,國際視野的水平也比大陸民運人士高,基本特色就是「去西化派」的自主性思考。

讀《海峽評論》第五期,許登源對於中國經濟處在國際分工體系的階梯定位,文革時期與改革開放時期的生產力比較,改革開放與中國通貨膨脹的遠因分析;以及嚴昭批評何新文章在中共六四後、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退縮的心理狀態,恰恰好與許登源說中共在六四中沒有得到應有的教訓,讀來令人深思,受益良多,最重要的是流露出對中國經濟的認真思考之情。

對於何新文章,美國與台灣方面皆有批評,但我不知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我們也十分關切,「中國沒有被帝國主義乘勢利用的六四事件擊倒,但還存著危機」(嚴昭語),這批流亡在美國的民運人士在未來中國的道路上,還要起著什麼作用﹖特別是他們在美國對中國最惠國待遇問題上的突出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我建議貴刊,在一定階段以後,可把這次論戰的正反面文章結集出書,留待歷史與實踐去回答各種迫切的答案。據第五期的編輯室報告表示,台灣已接到何新本人的來函和來稿。據個人瞭解何新除了在香港做過短文答覆,針對近半年來的海內外論戰似乎從未出手,頗令人拭目以待。只可惜,我判斷何新的來搞可能還未讀到許登源、嚴昭的文章以前所寫。我也覺得更可惜,為什麼許登源、嚴昭不多寫文章在台灣發表呢﹖!另外,可否特別央請貴刊編輯顧問杜章智加入討論的行列。

我手頭上有一篇何新與法國記者進行對談的長篇論述,近期內找出來寄給貴刊,敬請參考為盼。

板橋 田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