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郝體制初現裂痕

外蒙古問題與「獨台會」案的政治玄機

趙統


去年5月,當李登輝提名郝柏村組閣之初,曾半認真,半玩笑的說他們兩人「肝膽相照」,這話出自國家元首之口,頗感突兀,新聞界有一陣子還拿李登輝這句話不斷加以調侃、揶揄。而對台北政情有瞭解的人,也感到李登輝如此不尋常的談話,實在有些欲蓋彌彰。

的確,李登輝與郝柏村兩人的關係,再怎麼密切都不是以用「肝膽相照」來形容,兩人過去毫無淵源,也從未共事過,郝柏村之所以被提名組閣,完全是政治形勢發展使然。李登輝在接受蔣彥士獻策後,決定啟用郝柏村,最主要的考慮是在打壓李煥,並利用郝的強烈反台獨色彩,來袪除外界對李登輝「獨台」政權的疑慮,其次才是整頓治安,維護社會秩序,換言之,李登輝提名郝柏村乃是一石數鳥之計,消極上分化非主流派的陣營,積極上則有鞏固李登輝政權的作用,對李郝兩人而言,都是各取所需,合則兩利的事,是典型的政治利益的結合,實在談不上「肝膽相照」這麼誇張的形容詞。

李郝體制成立後,當時即有政界人士斷言,雙方的合作不會超過一年,可能就會發生摩擦、衝突,主要推斷的理由是李、郝兩人意識型態差距甚大,理念難以溝通,而以郝柏村軍人的出身背景、強悍的作風,和李登輝率直剛毅的日本人個性,相處久了必然會暴露彼此的相剋的矛盾處,很難維持太久。果不其然,在李郝合作一年之後,雙方的裂痕初現,甚且有愈裂愈大之勢,李郝體制已岌岌可危。

李郝體制的危機,在最近的外蒙古問題與「獨台會」案中表露無疑。

在4月30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李登輝對外蒙古問題的答覆全文是這樣的:

「外蒙古的問題和西藏是不同的,外蒙古很早就已經獨立,這個問題政府本身對外的態度還未有一致的看法,外蒙古是不是屬於中國,是此問題的重點。在我的瞭解,我們憲法制定之初,外蒙古已經獨立,政府如何看待外蒙古,行政院要通盤研究,要有明確態度。」

李登輝談話的重點:一是外蒙古在制憲前已獨立,暗示早不屬於中國領土,二是政府的態度、看法尚未一致,行政院要通盤研究。言下之意是希望行政院也能承認外蒙古已經獨立的事實。

唯李登輝此舉無異是打了郝柏村一個耳光,因郝在今年2月間在立法院答覆質詢時,一再強調外蒙為我國固有疆域,依憲法規定,非經國民大會決議,不能變更固有領土,府院之間的看法,顯然有極大分歧。

針對李登輝的談話,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化鵬,立即在立法院加以呼應,認為外蒙古在國際上早已是「政治實體」,是個「獨立的國家」,將來兩岸關係條例制訂後,將以平等互惠原則給予外蒙「經濟及技術上的援助」。但吳化鵬這項談話引起郝柏村極大不悅,顯然郝並不贊同李登輝的看法。之後,新聞界曾一度盛傳行政院會發表承認外蒙獨立的政策性宣示,但新聞局迄無動作,外蒙古的定位問題仍懸在半空中。李郝對外蒙古問題尚未取得共識,甚至流於各說各話,印證府院之間的溝通管道已發生了問題。

「獨台會」案的疑點更多。調查局選在這個時候宣佈偵破「獨台會」,就充滿政治玄機。李登輝在5月1日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贏得中外一致好評,調查局卻於5月9日即採取行動抓人,製造校園白色恐怖,這無異是要給李登輝難堪,且郝柏村事後在接見各大學教授時坦承,法務部事先曾告知此事,換言之,調查局要抓人,郝柏村事先是知情的,假如李郝之間默契良好,郝柏村一定會聯想到此舉恐將傷及李登輝甫宣佈終止動員戡亂的美意,能緩則緩,不必急於一時,但郝柏村並沒有這麼作,還是同意調查局去抓人。

據調查局內部高階人士透露,類似史明的「獨立台灣會」祕密小組織,情治單位已掌握的不下十來個之多,何況史明屍居餘氣,在反對派陣營中已屬「孤獨老人」,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調查局卻急於立功表態,郝也不阻止,這其中就有問題。據接近宋楚瑜的人士透露,當5月9日調查局到清大校園抓人後,宋即感事態嚴重,立即於當天晚上到重慶南路官邸密見李登輝,向李報告此事非同小可,可能引起學潮等。顯見李、宋在事前都無所悉。從政治層面考量,李登輝必然會認為情治單位此舉是故意要製造朝野的對立,加深政治衝突,等於是給李登輝難堪。

李內心之不悅,可以想見。

台北政界人士有一種說法是,此為非主流派反擊「華隆案」的一著陰棋。「華隆案」傷害最大的是翁大銘幕後的關中與「民主基金會」人馬,包括關中在內的人士都認為「華隆案」為主流派背後運作,企圖藉司法的力量來打壓非主流派的陰謀,對郝內閣的形象也損害很大。為了反擊主流派的惡毒陰謀,於是乃製造了「獨台會」案,表面是打壓台獨,實際上是挑起矛盾,製造對立,給李登輝難堪。此說並非全無可能。

然則「獨台會」案事後的發展,卻完全出人意料,高檢署在5月17日初步偵訊後,立刻准以五萬元交保候傳,將四嫌犯都放了。更突兀的發展是,在經過黨政祕密會議協調後,施行42年的懲治叛亂條例,也在同一天經立法院會無異議通過予以廢除。支持郝柏村的軍系立委周書府、趙振鵬甚至都來不及反對,該條例就被廢除了。

據高階人士指出,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完全是宋楚瑜在背後一手策劃運作,在他巧妙的溝通協調後,幾位黨國大老如:陳立夫、黃少谷、謝東閔、李煥、林洋港等人,都曾被諮詢告知過,而郝柏村則是最後被告知的對象。甚至在5月17日早上高檢署決定交保放人時,郝也事後才得知。宋楚瑜必然是奉李登輝之意旨辦事,在黨政協調時即決定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再加上釋放「獨台會」四嫌犯,這麼密集的「善意回應」措施,相信應可暫時化解朝野的緊張對立關係。問題出在:整個演變過程中,郝柏村似乎完全無由置喙,像個局外人,他的政治份量顯然已大為降低,這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值得探究。

如從「陰謀論」角度看,非主流派原欲藉「獨台會」案重建安全系統的威望,不料卻弄巧成拙,反而被宋楚瑜將一軍,還造成懲治叛亂條例的壽終正寢,實是始料不及。郝柏村在「獨台會」案高潮之際,曾缺席5月15日的國民黨中常會,表面原因是去三總看病,實際上恐沒那麼單純,因當天晚上他又神龍活現的參加了巴拉圭大使錧的國慶酒會,毫無病容。

「獨台會」案雖已暫告平息,但5月20日由「知識界反政治迫害聯盟」申請主辦的大遊行,由原來訴求思想言論自由的主題,竟改變為要求「郝柏村下台」的強烈主張,由「反政治迫害」到「反郝」,這其中代表的政治意義,又將如何解釋呢﹖

有人說,主流派企圖將計就計,陰謀利用理想色彩較高的學生運動風潮來醜化郝內閣,並乘機拉他下馬,也未嘗沒有可能。假如詳情果真如此,則李郝之間的裂痕恐怕不只一點點了。

李郝體制原本就是利害的結合,一旦利害不斷發生衝突時,雙方能蜜月到幾時,本來就是很大的疑問,兩位政治強人在各有「所思」「所圖」的情況下,能合作一年已屬不易,再長恐怕就有問題了,畢竟「一山不容兩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