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號」「國名」混而用之
統一是一項艱鉅的社會工程,特別是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這項國家統一工作。因為這項恢復國家常態的工作,其完成有賴強烈的人為意志。它與「分久必合」的宿命性的「合」不同,因為那樣的「合」,純屬自然演變的一種現象,非人為意志的結果。今天,統一之所以具有意義而受到珍視,就在於這項人為意志的貫徹;其艱鉅性也就在此。
兩岸的統一,不僅要統一國家的領土,更重要的是,要統一人民──人民的心。這就是和平統一的真諦所在。統一領土並不難,統一人心就不那麼輕易了。領土統一了,如果人心尚未被統一的話,那絕不是國家之福。
要統一人心,除了用和平手段來達成之外,再也沒有第二條路可行。而統一人心的基本工作就是要塑造人民與國家的認同,即認同中國。要讓兩岸同胞都以中國作為國家認同的對象的話,兩岸當局就得先從改造政治環境著手。
大陸同胞對認同中國不會有任何問題,但今天的台灣,由於政治生態的急劇變化,人民對中國這項國家認同,就不像以往那麼明確。尤其在蔣氏父子相繼死亡之後,不要說認同中國,就連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也出現曖昧、模糊的現象。為此,張學良曾對台灣人民對國家認同問題發出感歎之言。
在台灣,國家認同問題確實值得重視。這項認同之所以發生問題,不是因單純的統獨爭議或省籍情結所引起,而是具有更深層的政治和社會因素在。
「中國」一詞,作為炎黃子孫聚居之地的統稱,由來已久,然而被賦與政治意義作為國名而派上用場的,應算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之後才開始。但北京當局仍把國名國號混而用之,在概念上並沒有嚴予劃分。至於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逕以此國號當國名,並且沿用至今。
蓋中國歷來的政治人物都有一種陋習,即每遇改朝換代,必改國號以彰明德。此一「以彰明德」的國號,其重要性竟凌駕國名之上。因此,國名國號混而用之的現象,就不足為怪了。台海兩岸的辭書,都把中國一詞解釋為「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如此主次倒置,不顧史實,充分反映了中國人「不求甚解」的通病。
有人認為,今天,中國這個詞彙對台灣人民來說,不再具有政治學上的國家意義。因此,對它的認同,也僅僅止於它的歷史、文化、語言和種族的層次而已,不是政治法律層次的認同,即政治認同。
對國家的認同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項政治認同。政治認同乃指一個人對於其政治屬性的感覺。易言之,即對於自己屬於何種政治單位、地理區域或團體的一種心理狀態。所謂國家認同就是指一個人對國家這個政治單位,具有共同的歷史文化語言背景或基於共同利益,在同一的政法體制下,而產生共同命運的感覺。其血脈與這個政治單位相通,因此對這個政治單位內所發生的一切都會產生「感同身受」的心理現象;從而對這個政治單位產生忠誠之心和歸屬之感。
國家分治的不幸結果
目前,兩岸雖擁有共同的歷史文化……但因政治體制的迥異,以及不同的權威系統,加之中國一詞被賦與不太適當的內涵,因此兩岸遂各自形成人民效忠的對象,而且兩者之間不相隸屬或涵蓋。從而,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人民,也只對台澎金馬這個地區產生強烈的愛慕之情和利害關係;人民的忠誠之心或歸屬感,乃以此為對象,並不及於大陸地區。如果「中華民國」就是這個地區人民的國名的話,他們認同的國家就是「中華民國」。同理,大陸地區的人民,其國家認同的對象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台灣人民之所以有這樣的被壓縮的國家認同,不是他們忘情於錦繡河山,而是國家分治的不幸結果。
不過,今天在大陸,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同義詞;更重要的是,北京當局已把「中國」一詞賦與政治意義,並且把它擺到應有的位置。因此當今大陸人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就等於對中國的認同。
目前,台灣人民對台澎金馬地區的認同,嚴格講,並非國家認同,充其量只能說是對不具法律地位國家的認同而已。今天,他們之所以把它作為國家認同的對象,乃因受到政治分裂的影響所致,已如前述。由於兩岸當局都沒有正視中國內戰敵對狀態尚未結束的法律意義,亦即無視內戰持續狀態下,兩岸間應有的法律關係。一方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依然存在的事實,拒絕予以平等相待,宣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另一方則主張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已八十幾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任何隸屬關係。雙方都把國號當國名,把政府當國家。如此不顧歷史事實與法律關係,台灣人對國家認同,豈有不生混淆之理。
在蔣介石時代,由於他堅持「漢賊不兩立」原則,因此對「一個中國」原則這個信條,從未動搖過;加之在教育上,積極推行民族精神教育,各級學校加強中國歷史地理教學;政策上,從未放棄對整個中國的主權主張,更以反攻復國、收回大陸失地為職志。這時,中華民國和中國是同義詞。人民在此種政治生態環境下,他們在心理上、意識上所認同的國家範圍,並不以台澎金馬地區為限,而及於整個大陸。這樣的國家認同,自從李登輝上台之後,就開始變質,終至消失。
在李登輝的政策下,不但認同中國的這項政治認同消逝,就連同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也起了變化。在他的領導下,刻意把中國模糊化,結果分裂主義者不但不認同中國,就連他們平日立足而賴以生存的「中華民國」也不認了。這就是為什麼張學良對台灣人民喪失「國家認同」感到不解的所在。
台灣省人民在其所屬地域,可以產生三個不同層次的認同,即對台灣這塊土地、對「中華民國」政府所統轄的地區和對千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中國。照理,這三個層次的認同,相互涵蓋而不衝突。但事實上並不然。因中華民國這個國號被當成國名,台灣當局更聲稱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對外實行雙重承認政策,要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列,刻意把兩岸關係國際化,更把「中國」這個國字擺在一旁,譬如刻意不稱「中國台北」卻偏要叫「中華台北」,從而發生了嚴重的認同問題。
台灣人民究竟要以哪一個「國」作為認同對像?激進者要自立門戶,不但要切斷同大陸的臍帶連繫,同時也要放棄「中華民國」這個國號,逕以台灣為國名;絕大多數的溫和者即以「中華民國」作為認同對像;至於對「中國」,僅止於歷史文化……的認同而已,並不及政治層次。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談不上有任何的認同了。
對「台灣是中國的一省」這一命題,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接受。但把中國換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人民就感到彆扭。然而稱「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省」,他們卻感到很自然。
顯然,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台灣人民要把中國作為國家來認同,是有條件的,亦即中國等於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和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對它產生認同感。由此也可以看出,台灣人民對「中國」仍有愛意,並非絕情。也就是因為有這種愛意,人們可以相信,有朝一日,他們會把中國作為政治認同的對象。
兩岸和解的傳媒
今天,如果兩岸都能認同中國,統一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了。然而,目前就意識層次的「一個中國」,台灣當局都尚無法予以認同,遑論把中國作為國家認同的對象。當然李登輝等人嘴上也經常掛著「一個中國」,但他們所謂的「一個中國」只是將來的一項目標,亦即統一後才出現的一種現象,認為現階段是「兩個中國」。
以中國作為對象的國家認同,在目前的情況下,固然沒有可能馬上實現,但若以「一個中國」作為認同對象,不僅有可能,而且更有必要。但所謂的「一個中國」是指目前的一種實存,不是將來統一目標實現後才出現的現象。「一個中國」具有實存意義,在於中國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加中華民國。要想這個命題成立,海峽兩岸當局都要以理性的態度對待中國內戰尚未結束的事實,進而正確定位兩岸關係才有可能,即在國際場合,北京當局應該嚴格劃分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概念,和明確兩者之間的關係,不能把國名和國號混淆使用。而台灣當局不能采雙重承認、重返聯合國政策。
今天,國家在分治狀態下,要想完成統一工作,就得先排除人民心理上的障礙;要想排除心理障礙,兩岸當局就得先拋棄固執僵硬的政策,就得先營造產生認同的環境。既要和平統一,就不能不顧到認同問題。但要台灣人民以中國作為國家認同對象,並非一蹴可幾。特別在目前分治的情況下,只好求其次,暫時以認同「一個中國」作為國家認同的替代物,藉此來消「獨」。這就是為什麼北京當局堅持台灣當局要回到「一個中國」基礎之上的道理。
認同「一個中國」確實具有積極意義,只要兩岸認同「一個中國」,對於分裂主義就會產生免疫性作用。但要台灣當局認同「一個中國」,北京方面也該作出相應的姿態,即予平等對待。遺憾的是,這種辯證關係,卻一直被兩岸當局所忽略。
在這種辯證關係下,北京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實無需憂慮會出現「兩個中國」的現象,況且「中華民國」一詞更有膠劑作用,藉著它,可以把它同中國疊合連繫起來。這項疊合乃是台灣當局認同「一個中國」的觸媒。
當然,所謂的「中華民國」,絕不是指「中華民國在台灣」,或主張其主權所及範圍僅以台澎金馬為限而言,而是要同原裝的中華民國一樣,意即目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同1912年創立的「中華民國」之間,必須保持連續性和一致性關係。反之,若兩者之間缺乏連續性和一致性的話,「中華民國」就會失去其膠劑和觸媒作用。
如今,北京當局不正視面對「中華民國」的存在(其實是政府,不是國家)而台灣當局卻走「兩個中國」道路。這種現象都會導致雙方對「一個中國」的認同產生危機。
須知,人民具有認同感雖不是國家統一的先決條件,但卻屬國家統一後,社會安定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海峽兩岸雙方的承認乃屬國內法上團體之間的承認,不是國際法上國家之間的承認。其實,國內法上承認無需履行嚴肅的法律程序,只要事實上的尊重就夠了。
互相吃掉互相統一
就邏輯上言,沒有對立就沒有統一的必要;沒有分哪有合;沒有中央統治權的支離現象,就沒有必要去恢復它的完整性。大家都知道,兩岸實力懸殊,也認識到統一潮流無可抗拒;但今天,統一的意義絕不是誰吃掉誰,或誰統誰的問題,更不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武力廝殺;而是反映文明社會的一項行為。文明社會一項重要標誌就是尊重別人或被別人尊重。
但台灣人民依然無法擺脫「誰吃誰」的力量對比觀點的心理羈絆,但又不願被統一而有失尊嚴。這就是台灣當前在統一問題上,最為嚴重的心理障礙。這項心理障礙有待北京當局善予體察;亦即應深切認識到一方無力統一對方,並不表示命中注定該被吃掉。解決之道在於平等對待。除此之外,別無他途。須知,平等對待不是台灣有求於大陸的一項特別施捨,而是北京當局理所應盡的法律上、道德上的義務和責任。
兩岸對立狀態下的和平統一,其真義在於不是誰吃掉誰,或誰統一誰的問題,而是互相吃掉或互相統一的問題。如果祖國的統一系指中華民國這個招牌,消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的話;那就是說,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吃掉了。這可非同小可的嚴重歷史事件了。
北京當局必須知道,除非使用武力進行統一,否則任何一位「中華民國」的領導人,都不會讓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不明不白地消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旗幟下。如果是這樣消失的話,對這些領導人來說,等於做了一件「喪權辱國」的行為。
台灣當局和人民不是不知道統一的好處,也不是不顧民族大義;台灣人民更不是不知道他們在實現祖國統一過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然而,他們不能讓他們所認同的「中華民國」消失在仍然難於接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旗幟下,蓋中華民國是象徵他們尊嚴的符號。除非消失在他們可以認同的符號──中國,即象徵尊嚴的另一符號之下。因為,中國這個符號,不但為兩岸所共認、共有,也是遍佈世界各地六千萬華人所認同的符號。但此之所謂中國,絕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的那個國家。
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平等對待,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扯上不了關係。認同「一個中國」、平等相待和統一工作之間,具有辯證關係,已如前述。確切認識這種辯證關係乃是以和平手段達成統一的根本前提,更是完成統一工作花費最小、收益最大的通道。
總之,對於和平統一工作採取主動的北京當局,更應主動地紓解台灣當政者的心理壓力,同時也應該消除台灣人民的憂慮,即正視兩岸分治事實,平等相待,讓不必要的符號都消失在中國──這個唯一的符號下。◆
社論
國際視窗
美國對華政策
民族主義與統一
余英時的反華言論
李登輝與台獨批判
統獨之爭與兩岸
人物紀念
海峽隨筆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