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中的台海兩岸四地的產業合作模式

對「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台北會議)的綜合評介

黃枝連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教授)


關於中國人地區(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在投資、貿易、技術、人才以及商品等層面的交流協作,這些年來,我曾經從不同方面和角度加以分析議論(最近的例子是去年初在《星洲日報》「書說21世紀」專欄裡的文章)。

顯然,有關的現象和問題,在亞太地區以及於國際社會,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或者說,是一門「顯學」了。

引人不安的「大中華經濟圈」之論

例子之一是,今年9月6日,應《南洋商報》王錦發君之邀,同翁詩傑君(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副議長)和賴觀福君(專欄作家)以及張子深君(自由作家)等進行座談;他們提出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把「大中華經濟圈」和中國人的民族主義聯繫起來,涉及東南亞的華人,便會使後者有「左右做人難」之感:

「……我們希望,中國、台灣或任何地區的領導人,都不必提大中華經濟圈,我同意首相拿督馬哈迪的主張,我們不必談亞太世紀的到來,而是談多人能夠受益的時代的到來,這是很重要的……」(賴觀福語,刊於章龍炎整理,《中華經濟協作與香港回歸》,《南洋商報》「亞太風雲」,1996年10月13日,頁C4。)

從吉隆坡回來之後,做出安排,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的陳佩堯所長和田中青教授介紹給兩大報和海鷗集團的朋友;要求為客人組織一些參觀訪問的活動。結果,主人家的熱誠款待,使這些中國的東南亞問題專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回滬途中,在香港,他們同這裡的專家的學者也進行了座談。在會上,陳教授便對我說,「不少人對你提出的『大中華經濟圈』表示不理解,以至於惶惑不安呢……」

「中華經濟協作系統」代之而起

沒有想到,這一筆賬,竟然算到我頭上;據說,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黃朝翰教授也曾經在他的文章和對到訪中國學人的談話中,及於其事。

顯然地,中國的官方人士也分享了這樣的「不安」,所以,今年7月初,當饒美蛟教授(香港嶺南學院副校長)和我以香港亞太21學會(AP21)代表身份訪問北京,同「國台辦」和「海峽會」的代表(包括唐樹備秘書長)會晤,談論到即將在台北舉行的「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第三屆研討會」時,也議論到,是不是改個名字,以免刺激周邊國家(特別是東南亞)人士,引起過份反應,為某些別有用心人士的「中國威脅論」提供論證(1993年1月中,在上海,汪道涵主任在會見中也及於此)。

結果,10月15-16日,在台北,由AP21和中華經濟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那個會議,便出之以「海峽兩岸和港澳產業合作研討會」,引人注意的是台北大陸委員會副主委林中斌教授和「海基會」焦仁和秘書長都出席了會議,而前者在開幕致詞中,更提及,在一、二十年之內,中國大陸勢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實體」──換句話說,如果,以中國人地區的四個經濟實體(即,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的「中華經濟區」)而言,在公元2000年前後,它的規模及實力可能已超過日本,並逼近美國(如果不是也超過美國的話)。(見:台北《工商時報》記者張秋蓉,周光前報導,《兩岸四地經濟互補互利,全球矚目》,10月16日,第2版。)

「經濟協作」是一個新時代的產物

以AP21會長的身份,在開幕致詞中,我反覆申述以下的觀點:

──在中國人地區,有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澳門等四個「中華經濟」的存在是一個客觀的事實;這是一個歷史現實,是當前的現實,也將是一個相當長時期的「未來現實」,而它們之間的交流協作,出於其內部結構與發展上的需要,自80年代以來,正在日益開張,亦是一個事實、一個現實;

──面對此事實、現實,它們之間在交流中存在著的問題,或即將出現的運作層次的問題,都是必須面對的問題;針對此,兩岸四地的有心、有識、有力之士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議論,並提出種種可行性的方案,是中國人的當務之急;

──由此可見,四個中華經濟的交流協作只是中國歷史進程中,某一個特定時期(20世紀末期、21世紀初期約50年時間)的現象;在本質上與形式上本來就不是針對任何第三者的,以東南亞華人而言,無可否認地,不是這個「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的組成部份;但由於歷史以及現實的原因,他們本來就同中國人地區的發展息息相關,比如說,這三、五十年來,他們在台灣、香港、澳門的發展上有其一席之位,而這十幾二十年來,在中國大陸(特別是華南地區)的發展上,貢獻巨大;因此,此「系統」的形成及壯大,同走向21世紀的東南亞地區(特別是它的華族社會)必然會有錯綜複雜的關係,必須加以慎重處理的(見:劉克剛,《兩岸港澳經濟互補,攜手合作互利共榮》,刊於《香港商報》,10月十九日)。

官、產、學三結合方式來探討CSCE的建制問題

這一個「台北會議」(CSCE-3),有下面幾點是值得注意及讚賞的:

──在海峽兩岸的關係自1995年夏天以來陷入十分低潮之際,一個會議,能集中來自大陸、台灣、香港及澳門的成百專家名學者,在台北,就事論事地探討中國人地區的產業交流協作問題,不能不說是一次盛會的;而在台灣學人中……

──有許多是來自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山大學以及淡江大學的研究生和本科學生,使到兩岸關係的調查研究及未來政策的制定工夫,後繼有人;

──當然更為難能可貴的是,AP21和「中經院」創會、辦院所強調的「官、產、學三結合」的精神與形式,在「台北會議」有進一步的開發與發展,對於此項活動熱心贊助的AP21榮譽會長楊孫西(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香港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成員)也隨團前往出席會議;而台北方面,同大陸政策有關的林中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與焦仁和(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等也親自參加開幕的活動;主持各場研討會的人士及與會人士中,還有不少來自「經建會」、「經濟部」、「交通部」以及「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的官員,至於贊助「中經院」的企業團體,更有工商時報社、中華發展基金、味全公司、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台北市企業經理協進會……等等;

──事前事後,台灣和香港及澳門的大眾傳播界對於「台北會議」都有所報導;引起兩岸四地各方人士的注意之外,也對國際社會提供了大量關於「中華經濟區」發展的新訊息。

會議召開及其質量確保是一項「系統工程」

一項研討會的成功,涉及各個層次和方面的配合工夫;即是要把它當著「系統工程」來推進;而其中的一個重要條件,便是邀請到適當的專家學者,並且能在主辦人士的協調下,產生一批有針對性的,經過調查研究而後撰成的具有學術特點與質量的論文;而它們必須是具有決策參考價值的。

這一次的學術論文籌集、部置工夫,在台北方面,是由高長博士(中經院研究員)主理;而大陸、香港、澳門方面的論文,則由饒美蛟教授(香港嶺南學院副校長,AP21副會長)和李思名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地理學系,AP21理事)統籌之;而他們三人,便是「台北會議」能夠成功地開展的重要人物──「中經院」剛剛更替領導班子,卸任的於宗先和接任的麥朝成(兩位教授都是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給予此「會議」的有力支持,以促成其事,自不在話下。

CSCE-3的33篇論文有其可觀之處

第一屆會議(CSCE-1,1992年1月,香港)是從宏觀角度來探討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等四個中國人地區的產業協作是否可以在「中華經濟協作系統」

這樣的概念下來開展其事;第二屆(CSCE-2,1993年11月,海口)開始落實到運作層次的體制問題;循此規律,由務虛到務實,第三屆的會議(CSCE-3)是要進一步探討,在兩岸四個「中華經濟」走向21世紀的產業政策、產業結構進行中,如何引進具有操作價值的模式和制度。

那麼,分析各地專家學者所提出的33篇論文,可以用幾大類來加以歸納:

〔A〕從中國人地區總體發展及國際政治層面來做宏觀議論的論文(凡八篇):

(一)黃枝連(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教授,AP21會長):《中華經濟協作系統地區的「f」字型發展策略:關於中國人地區「三跨越」發展協作模式的探索》;

(二)李泊溪(北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九五」經濟發展與中華經濟協作》;

(三)馮紹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兼院長):《前蘇東集團「經互會」歷史經驗對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的參考價值》;

(四)吳新興(台南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兩岸經濟整合的前景與評估》;

(五)林祖嘉(台北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主任):《兩岸台商工廠生產函數之比較:電子機械與紡織成衣業》;

(六)王健全(「中經院」研究員):《由台灣角度看兩岸可能的研究發展合作模式》;

(七)陶在樸(「中經院」客座研究員):《海峽兩岸農業直接貿易與整體合作方案》;

(八)趙長茂(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副教授,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從大陸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看兩岸四地經濟合作的發展》;

〔B〕從區域經濟角度來探討CSCE開展的論文(凡八篇):

(九)楊允中(澳門經濟學會第一副會長)吳志良(澳門基金會代會長):《世紀之交的澳門與兩岸四方產業合作的全面加強》;

(十)雷強(廣州中山大學港澳研究所教授):《大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之形成及其與中華經濟協作系統之關係》;

(十一)鄭佩玉(同上):《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與港澳台經濟合作》;

(十二)張瑞堯(福建省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福建跨世紀產業結構調整與「台、港、澳產業合作」之關係》;

(十三)黃錚(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努力拓展廣西與台灣的農業合作》;

(十四)廖元和(重慶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長江中上游21世紀發展策略及其同港澳台地區的產業合作關係》;

(十五)黃麟雛(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中國中西部21世紀發展策略及其與中華經濟協作系統之關係》;

(十六)郭志儀(甘肅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研究所教授):《「中華經濟」騰飛與大陸中西部地區的發展》;

〔C〕關於港台互動對CSCE發生推動作用的論文(凡五篇):

(十七)劉佩瓊(香港理工大學商業學系副教授兼副主任,廣東省人大代表):《「九七」前後香港在兩岸經濟關係的作用》;

(十八)羅祥喜(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九七」前後港台經貿關係評析》;

(十九)邵一鳴(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大陸移民對香港人口的影響》;

(二十)王家英(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AP21會員);《民族認同與兩岸互動:香港人對兩岸三地關係的態度初探》;

(二十一)陳明璋(台北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教授):《兩岸與香港經貿交流的現況與展望》;

(二十二)高長、徐東海(「中經院」副研究員):《台港大陸兩岸三地經濟互動現況與展望》;

〔D〕關於交通系統建設對CSCE開展作用的論文(凡五篇):

(二十三)李思名、黃雪欣(研究助理):《大陸與香港的公路貨運》;

(二十四)陳樹榮(《澳門日報》副總編輯,澳門經濟學會副會長):《澳門國際機場發揮仲介作用大有可為》;

(二十五)黃漢強(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副主任,澳門社會科學會會長):《在伶仃洋興建大橋與建橋方案之爭論》;

(二十六)蔡宏明(台北工業總會進出口救濟委員會執行秘書):《通航對兩岸經濟整合與運輸合作的影響》;

(二十七)佐牧(北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九江、九龍:中國最長經濟增長帶──關於京九鐵路沿線地區資源開發前景,開發戰略和投資機會的評估》;

〔E〕關於CSCE地區的金融與融資的論文(凡四篇):

(二十八)曾澍基(香港浸會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鄧樹雄(同系,系主任兼教授):《外來資金對大陸經濟運作的影響》;

(二十九)林江(香港招商局集團金融中心副總經理,廣州中山大學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港澳研究所教授,AP21理事):《粵港澳金融合作的現狀與前景》;

(三十)范建強、李昌震(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教學研究人員):《大陸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及其影響》;

(三十一)李紀珠(台北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兩岸三地金融的合作與競爭》;

〔F〕不能歸類但是CSCE未來研究重要課題的論文(凡二篇):

(三十二)黃觀貴(香港浸會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地理學系訪問學人):《產業合作中環境與發展的協調問題》;

(三十三)鄭德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高級策劃經理,AP21會員):《海峽兩岸與港澳合作出版的前景》。

「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的開發是一項「三跨越」的千秋大業

由於內部政治、區域政治、國際政治等因素的交叉作用,四個「中華經濟」的交流協作問題,必然是一項「跨越時空、跨越產業、跨越文化」發展協作的事業;它的發展過程當然也會是十分曲折的。因此,對它的調查研究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運作方案、運作模式,也必須是一項「跨越時空、跨越學科、跨越產業」的「系統工程」。

CSCE-3召開之後,是把它的論文集在最短的時間內加以編印;在饒美蛟帶領下,將組織一個由於宗先、高長、李思名及鄭德華等人士參加的編委會,論文集計畫於「97」前由三聯書店出版(按:第一屆的論文集為劉融主編之《中華經濟協作系統論》〔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六月出版〕;第二屆論文集是由饒美蛟主編之《中國人地區的經濟協作》〔香港:廣宇出版社,1995年三月出版〕)。

與此同時,AP21亦將採取積極的行動,同澳門基金會、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澳門經濟學會、澳門社會科學會以及澳門中華拉丁基金會等等合作,1997年底,在澳門,召開《中華經濟協作系統第四屆研討會》(CSCE-4);而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和大陸的一些重要科研機構、院所亦將受邀參與其事的。

由於中國人地區的政治經濟「一體化」會是一個相當曲折漫長的過程,因此,這個CSCE系列的研討會,堅持以「產、官、學三結合」的原則與形式,在未來二、三十年裡,有不少課題需要做系統深入的調查研究與分析議論的:

──產業協作中各個層面的問題(如:交通、旅遊、資源、資訊、金融、融資、環保、科技、會計、稅務、市場……);

──在兩岸關係有進一步發展時,可逐步引進「非產業層面」交流協作的課題(如:政治、社會、教育、婚姻、家庭、價值觀……);

──CSCE境外關係的探討與開發(如:兩岸四地如何聯合開發國際市場、國際社會對CSCE的反應及其對策,同境外的「三跨越」發展協作……)。

總之在各方有心、有識、有力人士的配合與協助之下,可以有重點,一屆又一屆地辦下去(CSCE-5,CSCE-6,CSCE-7……),它才會完成其歷史任務的。

1996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