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憲改」到九七後的兩岸關係

李哲夫
(美國天主教大學教授)


自從去年底,李登輝先生在台北主導「國發會」,台灣當局已經著手為「中華民國在台灣」進一步對內合法化。目前台灣政治舞台上,正熱熱鬧鬧地搞政黨協商完成「憲改」,無非是國民黨執政當局想要以含混其詞的「雙首長制」來達到總統擴權獨裁,在野的民進黨則要以「廢省」來達到台獨的實質。即為「以獨易獨」,進一步假借民意,所謂「共識」,所謂「協商」,都是掩護短期政治利益分贓的醜陋行為的手段而已。這就引起了台灣島內成百上千的政法學者,聯名公開聲明,反對「惡憲」,反對台灣民主政治的大倒退。

顯然地,台灣目下正熱中的政治鬧劇,對於台海兩岸正處低迷的關係,不會有所幫助。巧妙的是,北京方面在這期間,除了注意到「國發會」的兩岸關係組略去「一個中國」的議題,和隨後台灣當局發表「透視台灣問題」的說帖中拋出「一個分治的中國」的詞句以外,對於「憲改」、「廢省」等事似乎保持冷靜緘默。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解釋是,目前北京當局正忙於七一的香港回歸。這是國際上最受注目的一個歷史性大事,要全力以赴,不能有一點差錯。可是還有其他從較高較遠的戰略角度來看的理由。下面,我試著以台灣島內政務的趨勢,和九七後國際環境可能出現的新景象來作幾點分析和評估。

一、島 內

九年當政的李登輝,其掌握政治資源,大概在96年「民選總統」期間已達最高峰。假使從去年年底的「國發會」之後,李登輝的威望資源不開始從高峰下滑的話,可能當時國、民兩黨所交易出來的「共識」,至今仍能披靡無敵。可是,自從「白曉燕」事件之後,台灣民眾遊行抗議所表達出來的是,台灣當局的「務實外交」是虛,而「務虛內政」使島內經濟衰退,社會治安破產,才是實。

有一個政治學觀點,道理簡單,但很能說明問題。當一個政治形勢是權力非常集中,並且參與政治的各角色分工不明時,大家為了搭強人領導的便車,都不提與領導相異的意見,做乖乖牌是最容易得到好處的。李登輝做為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台灣人總統」,除了賺取民進黨的「李登輝情結」之外,又拿「民意」牌排除國民黨非主流派。而在這樣權力集中的局勢下,國民黨內也是流行搭便車的策略,誰要冒尖誰就倒楣。林洋港、郝柏村就是最突出的兩例。

可是當權力集中的形勢瓦解,漸趨一種「無政府」狀態時,各方政治人物或黨派,為了生存則採取「合縱連橫」的戰略。那時,即使有不同的政見也會結盟,為的是打擊存在的或有可能形成的對手。今年以來,國民黨黨內從聽不到不同的聲音,到例如宋楚瑜的辭官,馬英九的退隱,到民進黨黨內鬥爭的明朗化,都指向台灣政治舞台的換景。政黨人物派系即將走入「春秋戰國」。在可見的將來,不會有李登輝第二。也許那時,政治分贓的行為會相對減低,而真正代表民意的政治人物會比較有空間,有所作為。

從北京當局的立場來說,基於「一國兩制」的原則,不干預台灣內部事務的將來承諾,必須取信於現在。如果急躁置喙於台灣內部政制的紛爭是不智之舉。當台灣進行「民選總統」的時間,北京僅說到「不管台灣如何改變領導人產生的方法,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不變。」這樣,對內對外都有了交代;對內,台灣內部自己決定,但不能藉此對外延伸到國際的領土與主權問題。

再者,儘管北京不能欣賞當前台灣「憲改」的分離或台獨的意圖。取一個不同的角度,放開政治意圖的傾向,而專注在實質效應上。將來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台灣要做為一個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除了外交與國防之外,北京不插手干預。在未走到此一目標之前的一段時間,若台灣島內能有充分開展出台灣居民都能接受的政治體制的過程,對於將來台灣特區的穩定繁榮也會是好事。所以,當前台灣島內的憲改,不管「中央政制」、「廢省」等紛爭將以什麼形式結束,最後總要是大多數台灣民眾能夠支持的。否則就會有出亂子的可能,地方出亂子而地方政府失控,解決此類問題也就屬北京中央政府的權限和責任了。

至於台灣當局至今仍堅持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主權獨立的政治實體」,除了對台灣地區有治權之外,也要有自主的外交與國防,我們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怎麼看?這裡我們也必要拋開主觀意圖的問題,而就國際大環境來說明問題。

二、國 際

很難否認的第一個現實,包括在台灣當今政治舞台上的人都心知肚明,台灣現存的外交和國防是勞民傷財的「家家酒」。為什麼這樣的遊戲能夠玩這麼多年,並且還能繼續辦玩多久?第一個問題比較容易說明,就是那麼多年國際冷戰的局勢。在冷戰期間,東方一極,西方一極。台灣是西方以美國為主,影響力集中的國際外交關係上和軍事協防上,輕輕鬆鬆地「搭便車」。可是,自美中建交之後,台灣外交與國防的「家家酒」繼續辦下去,只是代價越來越高而已。主要是美中關係從對抗轉變到局部戰略性合作,並且美國才開始在後冷戰的近期,面對能否長久維持國際間一極化的局勢,或者有必要調整國際間的戰略,與即將來臨多極化的國際新秩序相適應。

本(6)月底就要決定的與中國平等貿易地位的關係,從美國媒體輿論的轉移,可以看出一些美國戰略調適的跡象。雖然反對延長中國為「最惠國」貿易地位,至主張無條件不要再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的論者都有。可是,值得注意的是,不難找到一些傾向「反華」的評論家們,最近明顯改變口氣。鑒於克林頓執政主張續延中國的平等貿易地位,國會叫嘯反對,但不可能以多數抵制克林頓的否決票,現在的說法是,雖然在貿易上抵制不是要中國就範的有效工具,但是國會的反對票仍應該照投,是以給中國明白的信號,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以申明自己的道德主張等等,替自己找下台階。

另外一則有趣的插曲,美國國務卿奧爾布來特宣稱,香港回歸中國,她會參加中英交接儀式,但不準備參加香港特區政府宣誓成立的典禮。這些動作與上面說法相類似,只是表態給信號交代,不能改變的事實還是不能改變。美中貿易關係只能升級不能打亂,這是不能改變的現實,香港回歸中國,成立特區政府,什麼人參加或不參加典禮也不能改變這個現實。

再看一條《華爾街日報》(1997-6-16)不吹自破的報導。一個最近的民意調查,問一般美國人和日本人有關中國的一些態度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問有關台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態度。報導說:「值得中國震驚的是,60%的美國人和64%的日本人支持台灣為獨立國家。」可是,文章一開頭就說受調查的美國人和日本人當中,只有29%的美國人和23%的日本人自認稍為對中國有所瞭解。按後面這個比例,可以算出大約只有15%支持台獨的美國民眾和日本民眾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若持此一立場是冷戰心態的後遺,而真正知道中國的成分更少,則此一偏差使支持台獨而又懂中國的民眾更少。

本來台灣是否獨立就不是美國、日本民意所應該左右的。而且,如果美、日兩國的對華政策是基於無專業知識一般民眾的意見,豈不成為盲人騎瞎馬!《華爾街日報》記者採取這樣一個報導,也只是反映當前美國對華政策調適中的一種過世霸權主者和面對騰起的中國國際地位的一種矛盾心結。發出這樣的信號,當然不會取悅北京,可是會誤導在台灣有分離傾向的當局。短期內使台海兩岸氣氛更緊張,但長期下來不會有實質效應。

97香港回歸中國之後,也是此間炒熱的議題。難道美國人或日本人真正那麼關心香港居民的自由與民主?還是一向以找議題對抗中國的人士,怕失去香港做為他們戰鬥的根據地?客觀的形勢是,當中國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之後,取信於國際,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因為消除過去西方勢力對它的種種猜疑,而進一步提升。

目前在美國持「圍堵中國」論者,主要指責中國的根據是(一)中國國防軍備在擴充,其目的是要削弱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二)中國向與美國敵對的國家販售軍火,並且在台海以武力威脅,(三)中國的國際關係不是要順循現存(即美國以霸主的)遊戲規則,而是要尋求新秩序,從而改變遊戲規則,(四)中國不遵重人權,至今仍壓制宗教,逮捕政治異議份子等等。雖然,中美兩國政府對這幾方面的問題各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自雙方同意要以高階層接觸,協商來降低成見,避免無謂的對抗,可以說已經有了一個好的起點。總之,除了經貿範圍之外,中美雙方都有意願開發更多的共同利益,在外交與軍事方面謀求更多的合作。

事實上,美國的中國專家當中,提倡在外交和軍事上,美日中應協商建構一個共同的國際形勢框架,使世界和平更可靠,經濟繁榮更能持續,這種聲音正在抬頭。這種局勢的形成,將迫使台灣的金錢「實質外交」與購買軍火的自欺欺人的國防,或人云亦云的「民主」、「人權」掛牌自我推銷,失去市場。搭美國獨霸的便車,搞外交國防的「家家酒」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三、短 結

當然,國際形勢的演變也端賴今後中國大陸,包括香港的穩定發展。關鍵是不能從內部矛盾自亂腳步。兩岸的和平統一的進程,短期內仍會有障礙起伏。而海內外中華民族的同胞應都能夠幫助消除障礙,多作溝通增進瞭解與信任,減退時代潮流的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