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認識台灣」教科書
評「認識台灣」教科書
加強中小學台灣史、地教育已成為當前社會的主流意識,無人可以阻擋。若將日前學界對國一「認識台灣」歷史篇、社會篇的批評和質疑,一竿子全打為「政治干預學術」或「阻礙台灣史地教育」,甚至叫罵為「紅衛兵鬥爭」,恐怕不符理性,也阻隔了善意建議和誠懇反省的聲音。
平心而論,謂「認識台灣」社會、歷史二本教科書內容皆毫無可取,並不公平。略舉例一二:如社會篇「宗教的世界」、「在學習中成長」,歷史篇明鄭時期至清領時期等單元,內容行文皆可稱持平允切。但就全書來看,實難掩其政治意識介入的痕跡,且有重新打造國民意識的鮮明用意。而且就國中一年級生讀的教科書而言,部份章節的內容與行文太過政治而無關於人民生活與鄉土文化,恐怕很難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以歷史篇而言,根據其編輯大意,該書所用年代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分界點,之前采西元年代,之後采民國紀年。而不採用過去中西紀年並陳的作法。取消中國紀年,並不符台灣史與中國史密切關連的實際敘史需要,也不利於學生對台灣史和中國史的整合性學習。顯然此是壓抑「中國的台灣」意識,遷就「非中國的台灣」意識的結果。試想,刻意使學生學習的台灣史時,完全沒有中國紀年的時間座標概念,這豈不是將台灣史自外於中國史,而且不惜貶抑占台灣絕大多數人口之漢人的歷史文化主體嗎?難道使台灣非中國化,就代表樹立了台灣主體嗎?
再以目錄中各章的標題來看,第四章「鄭氏治時期」據聞乃課程標準制定小組部份成員傾向盡量淡化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反對用「明鄭」一詞而協商折衷的結果。同樣地,第九章、第十章也是因為有部份成員反對用「光復」一詞,而將標題改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見呂實強文,國立編譯館通訊,9卷2期,85年4月)
鄭氏奉明永歷正朔乃台灣史上不容抹滅的事實;日本戰敗「台灣光復」不但對中華民國政府及大陸人民而言是如此,對久居本土的台灣人民更是理直氣壯!「明鄭」、「光復」之詞竟不能出現在台灣出版的國定版的台灣史教科書上,豈不荒謬?這何僅是使台灣自外於中國而已?實已至為遷就特定政治意識,不惜迴避史實,閹割台灣人民主體,自疑中華民國立場,而彷彿呼應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地步矣!這如何能說是「客觀中性」呢?
據說「認識台灣」課程乃基於「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所謂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教育同心圓」的構想而編寫的。但就上述所言,此一同心圓理論的內涵,固是立足台灣,卻輕忽台灣人民主體,及其創衍的文化主體;表面上說是胸懷大陸,實際上自外於中國的意圖昭然。且不說與中國大陸關係如何,「認識台灣」歷史篇,雖說旨在「著重各族群先民開發台澎金馬的史實」,但全書完全未提金門、馬祖的開發與歷史,提到澎湖也極有限。不知澎湖、金、馬等地方及人民的歷史應在此同心圓的何處定位?如何對當地的鄉民父老交代?難道他們是次等公民,不在此共同體內嗎?
「以台灣為主體」既為「認識台灣」課程編寫的基調,但主體者何:卻面目模糊令人難以辨識。也是編審委員的鄭梓教授謂「認識台灣,恢復台灣人的歷史」誠然!無論從何立場立論,皆不能否定台灣人民正就是台灣主體的根基。但「認識台灣」歷史篇第七、八章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的課文中,台灣人民的面目除了「抗日」外,余皆杳然,對日人統治下台灣人民的階層轉型與分化、社經處境以及在日人壓制下猶致力於延續漢人主體生活文化的種種,鮮少著墨。如此怎能合乎鄭梓教授所言「恢復台灣人歷史」的編寫宗旨呢?
本文以為該教科書最令人質疑的乃是台灣人民主體的價值,及其創衍的文化主體價值,未被一貫地、充份地、正面的展現在台灣史中。這樣的缺憾也出現在第九、十章的課文裡。以致該書有關光復後的歷史流於政府的施政紀實,而缺少以人民的、生活的角度來書寫,連帶減損了課文的可讀性。
以個人多年的歷史教學經驗,台灣史放在三年級學,也就是在國中的孩子有更基本的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學習背景下,可使台灣史的教學更合乎歷史教育重視時間延續的原理。若為了合乎所謂「同心圓」由近而遠的空間假說,非要安排在國一來上台灣史,無非是削足適履,強使教育流於意識型態化的不幸。難道在國一學台灣史就比在國三學顯得更愛台灣嗎?
最後,「認識台灣」課程旨在使國民更瞭解自身的處境及由來當然是件好事。但若企圖要藉此打造新的「政治正確」、「意識正確」、「認同正確」而不惜折傷多元、自由、理性的價值,乃至於犧牲歷史的整體真實,便會使這件好事變質。要知道理性而崇尚人格獨立自主的歷史工作者,是不會甘願淪為某種政治意識工具的。請不要太相信可以用教科書塑造新的民族認同,「認同」乃是長期醞釀、錯綜複雜的心理過程,我們應當把它留給每個獨立自主的人民自己。須知有新的「政治正確」便會有新的顛覆運動。還是讓歷史教育回到啟發理性、面對真實、傳承文化、關懷包容的本質吧。◆
社論
香港回歸大慶
兩岸關係與香港回歸
認識「認識台灣」教科書
毀憲與台灣亂象
抗戰六十週年
連載
特載
其他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