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中日戰爭(甲午戰爭)因朝鮮問題而起,第二次中日戰爭(對日抗戰)因東北問題(九一八事變及偽滿洲國)而起。盧溝橋事變60週年的今天,中日代理戰爭的危機已在台灣燃起。我們身居台灣的人民將首當其衝,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來冷靜觀察和思考執政當局所作所為和一些偏激人士在野心家的煽動利用下,再一次的中日戰爭的危機已經在台灣燃起了。這是我從最近台灣政局一連串的變化中可以體會出來的,主要的變化,一是香港回歸台灣方面的反應;一是近來的修憲;一是國中教科書新編課本「認識台灣」社會篇和歷史篇,而且迫不及待的要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實施,審其內容,完全是「軍國主義」的教育。以下說明之:
一、香港回歸台灣方面的反應:中共的「一國兩制」絕不適用於台灣,副總統兼行政院長連戰聲稱「一國良制」,即「一國一制」。連戰在7月3日在中外記者會中宣稱:中華民國必須有所準備,「必要的時候必須準備自衛」。又說:「中華民國在台灣」已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地位,我們有足夠的武力。連戰此項談話,大有不惜一戰的決心。在香港回歸前的一周,又在南部舉行漢光軍事演習,此在言論上和行動上一再挑釁製造對抗,目的何在,值得我們去深思。大凡一個政治野心家,在內部產生權力危機時,即在製造對外緊張,轉移目標,以紓解內部的困境,此類事件歷史上層出不窮。
二、最近修憲廢除地方五項選舉、取消立法院同意權,即使國會變成無用之物,集大權於總統一人,不受任何監督,剝奪人民參政權利,此可忍,孰不可忍!竟有無恥政客御用學者擁戴之,這種獨裁的措施,一旦得逞,台灣將是何種局面?赤色恐怖、白色恐怖雖已過去,而台灣將進入綠色恐怖和黑色恐怖(黑暗時代),一紙命令可以回到「動員戡亂」、「戒嚴」時期。那時的整個台灣就會真正的「沒有聲音」。
三、國中「認識台灣」社會篇、歷史篇教科書的編寫,顯然是為李登輝修憲的配套作業。
這兩種課本(以後將會有更多)讀了以後給人的印象是:教我們的下一代脫離中國人的意識,也不要中華民國,要「營造新台灣」、塑造「台灣人」,充滿媚日仇華排華意識,舉例如下:
(一)過去台灣統治者都是「外來政權」,社會篇云:「近四百年的台灣,大部分時期都不是人民在當家作主,人民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為捍衛自己的權益與尊嚴,台灣人民對各期的統治者不斷地進行勇敢的反抗……荷、鄭時期的苛捐雜稅、清領時期的消極治台政策、日治時期殖民方式的剝削,都激起台灣人民一次次的抗爭,而台灣人民也一再遭到統治者殘酷的鎮壓,直到日治中期台灣人民……以爭取現代公民應有的權益為主要訴求」。(悲情的歷史)即指日治中期以後,較荷、鄭、清統治為優,故台人「脫離直接的武力抗爭」,至於戰後:說「中國國民黨一黨領政」、「萬年國會」、「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直到民國80年代中期台灣公民才……開始當家做主」。
台灣人與中國人有差異?該書云:「台灣被日本統治51年,文化上受日本影響甚大,一般民眾在語言、思想上與來台大陸人士有所差異。」(頁67,教師研習使用本)換言之,台人語言、思想已日化矣。
「三百多年,居於統治地位的族群很少能平等對待台灣人民,長期的屈辱以及一再的壓制,使台灣人不斷地要求平等……」(頁53)
(二)美化日本的統治、暗示漢人、日人在台有同等的地位:
歷史篇第3章第1節「漢人與日本人的活動」:「元末明初以及澎湖和台灣本島漸成漢人和日本人……活動的據點……日本政府也曾經派兵到台灣活動」。
美化「皇民運動」:「鼓勵(台人)常用日語,養成日式生活習慣,改從日姓及供奉日本神祇等,企圖使台人也具有日本國民的愛國心和犧牲精神。不久,大量招募台人從軍,……結果,台籍日本兵總數多達二十萬餘人。」(頁65)作了侵略中國的工具,頗有成就感,無怪李登輝以22歲前作日本人為榮。
又云:「日語反而成為台人吸收現代知識的主要工具,促進台灣社會的現代化。」(頁72)故李登輝以其夫人受日本教育而能記帳為傲,誇耀日本殖民統治的成就,以大量的篇幅描述之,為經濟發展基礎的建立、農業改革、稻米增產、糖業王國的建立、教育學術發展、人口激增、入學率高(80%)、守時、守法、現代衛生等觀念的建立,歌功頌德,置台人祖先於何地?
「未來展望」有教台灣學童「明恥教義」意味,云:「必須能戰而不畏戰,且不求戰」,此乃盧溝橋事變蔣委員長對日抗戰的聲明,該書此言,乃對中國大陸人民而言乎?豈非成為「對中抗戰」乎?
四、結論:製造仇恨、反華教育,至為危險,為搞台獨、亡史亡國,如此大事,當局不但掉以輕心,且由政府機關(教育部、國編館)為之鼓勵,大搞「軍國主義」教育來配合李登輝的「憲改」,為抗拒「一國兩制」要搞「兩國一制」(中國、台國、同為實行民主專政),大陸大搞民族主義,台方大搞皇民主義,大陸大搞愛國主義,台方大搞亡國(滅國)主義,大陸聲稱對台獨「不排除使用武力」,台方聲言「準備自衛」,此非中日代理戰爭的危機(或前哨戰)已先由台灣燃起乎?我們誠懇呼籲李登輝及其附從者切勿玩火自焚!◆
社論
國際視窗
中國問題
反對竄改台灣歷史教科書
香港回歸
台灣亂象
學術與出版
國際簡訊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