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做為兩岸的雙向窗口

從香港資本地區構成看兩岸經貿發展大勢

李家泉
(社科院台研所資深研究員)


香港已經在舉國一片歡騰聲中順利回歸。香港在兩岸關係中一向扮演著積極而重要的角色,其回歸祖國後的情況又將如何?此為許多人所關注。這裡,我僅想從香港資本地區構成的幾個特點,以及它與各方面的經濟關係,來探討一下香港回歸後的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大勢,當然也會涉及到整個兩岸關係。

一、在港外資與兩岸經貿

香港是外國資本利益的匯合點,這是香港資本地區構成的第一個特點。

根據香港資料,截至1996年6月底,僅英、美、日三國資本額即近700億美元,其中英資近一千家,金額400億美元;美資一千餘家,金額150億美元;日資二千家,金額135億美元〔註1〕。實際都是偏小的數字,由於各國對香港回歸後的前景看好,去年以來都不斷增加投入。據香港《信報財經月刊》新近報導,美國1996年在港投資較之過去有明顯增加〔註2〕。另據香港《遠東經濟評論》月刊等報導,截至1996年底,日本在港企業達二千二百家,金額為250億美元〔註3〕。估計英、美、日三國實際資本已接近甚至超過九百億美元。英資在金融、保險、地產、通訊、交通等方面居優勢,美資多集中於製造業,日資則多集中於交通運輸、基建工程等方面。

除英、美、日資本外,還有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歐洲的法國、義大利、荷蘭、瑞士,以及澳大利亞、韓國等都在香港有份額不等的投資,這些國家在香港資本總額中所佔比重不到20%〔註4〕

由於香港是國際性大都市,金融和經貿方面的各種機構雲集於此。現各國和地區在港開業的掛牌銀行已近200家,外資銀行在港設置的辦事處有150家,全球最大的100家銀行在港落戶開業者有85家。有近五千家外國公司在港設有辦事處,有八百多家外國跨國公司在港設有區域總部,是亞洲最大的向外直接投資者,還有各種貿易公司多達十萬家以上〔註5〕

這就說明香港經濟的國際性。這些國際資本,通過香港,既與中國大陸,也與台灣,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繫。中國政府不斷擴大與深化的改革開放政策,無疑將使這種關係更趨密切。中國政府對香港實行的是「一國兩制」政策,會兼顧各方合法的經濟權益,這不僅有利於化解與各國有關國家的政治矛盾,也有利於化解與他們在經濟上的矛盾,從而將帶動和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

二、在港華資與兩岸經貿

香港是華人資本利益的集中點,這是香港資本地區構成的第二個特點。

現香港人口650萬人,其中95%以上為華人。其來源有三:(一)原來就住在香港的中國人,這部分人所佔比重不大;(二)從海外各地移居去的,例如19世紀末,就有一大批華僑華商先後從北美洲、大洋洲和東南亞各國回到香港定居;(三)從中國內地移居去的,例如20世紀初及20世紀30年代,即因中國內地不穩定、世界經濟危機影響,以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等,使內地許多工商業者移居香港。無論從海外或內地移住香港的華僑華人,他們都帶去不少資金、技術以至機器設備。從1931年至1937年,僅當時中國工業最發達的城市上海搬遷至香港的工廠即逾千家〔註6〕。內地流往的勞工也不少。就是這些華人華僑華商為香港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現在的在港華資,就是由來自中國內地、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各地的華人資本與香港本地的華人資本融合一起而形成的。居住在香港的華人,與散居在全球各地的華僑華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全球各地的華僑華商,亦向以香港為基點和聯絡點與香港保持著往來和合作關係。故香港又向有「僑都」,即「華僑首都」或「華僑經濟首都」之稱。

香港華資,過去在外國殖民經濟下長期受到壓制,直到新中國建國後隨著內外形勢的變化才逐步得到擴大與加強。70年代特別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華資迅速崛起,一躍而成為香港舉足輕重的力量。截至1996年底,在港華資達400億美元〔註7〕,與英國資本實力相當。華資在製造、航運、地產等業中居絕對優勢,在金融、貿易、公用事業、百貨零售等行業中亦有相當地位。

華資的背後是華人和華僑,他們一向具有光榮的愛國傳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心向祖國,希望中國統一的。這次香港回歸,他們全都歡天喜地、欣喜若狂,就是很好的證明。他們與海峽兩岸都有密切的往來關係,出於自身利益和愛國心的驅動,一定會在兩岸經貿以至祖國統一大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三、在港台資與兩岸關係

香港是台灣資本利益的必爭點,這是香港資本地區構成的第三個特點。

這裡所說的在港台資利益非指狹義的直接投資數額,而是指廣義的台灣資本在香港的各種經濟利益。從前一種意義講,現台灣在香港的直接投資不過60億美元,在整個香港資本地區構成中所佔比重有限;而從後一種意義講,則台灣資本在香港的經濟利益遠不止此。根據中國對外經貿部的有關資料,截至1996年底,台灣工商界僅通過香港向祖國大陸的轉投資協議金額即達300餘億美元,實際投資金額也在150億美元以上。〔註8〕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台灣在香港的貿易利益,根據台灣海關統計,1996年台港間貿易總額為285億美元,約等於1986年的8.4倍。同一年度,台灣對香港的貿易順差為251億美元,約等於1986年的9.8倍〔註9〕。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台灣對全球的貿易順差不過147億美元,對港貿易順差竟達104億美元〔註10〕。這就是說,台灣如果不能取得對港貿易如此的巨額順差(其中相當部分來自對中國大陸的轉口),其對外貿易早就是大筆逆差了。目前香港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對象,也是台灣外貿順差的主要來源,足見香港在台灣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香港回歸後,已成為直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不再是英國政府管轄下的一個地區。香港是中國大陸的一個特殊部分,台港關係自然在實際上也是兩岸關係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香港對於台灣,至少是經濟利益上的必爭之地,僅憑這一點台灣當局就不得不面對現實。不過,就中國大陸各個地區來說,香港既然是不同於其他各省市的特殊部分,政策上也會更寬鬆和更具彈性,台灣仍會有很大的活動餘地。因而,香港回歸之後,不但不會阻礙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而且因為兩岸關係事實上已拉得更近,便於直接地溝通和對話,從而會更有利於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

四、在港中資與兩岸經貿

香港是內地資本利益的伸展點,這是香港資本地區構成的第四個特點。

內地資本即「中資」,系指投資於香港的來自社會主義中國的國家資本。它是隨著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早在建國初期,我國的國家資本雖已進入香港,但其經濟實力還十分有限,真正的大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根據香港資料,截至1996年4月底,香港中資企業為1,870家,250億美元〔註11〕。是僅次於英資和華資的第三大資本力量。然近據報導,目前中資已躍升至400億美元〔註12〕。如果報導屬確實,那麼中資與英資、華資已有並駕齊驅之勢。

中資是香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中資公司的勢力範圍遍及貿易、金融、保險、運輸、倉儲、建築、製造、旅遊、房地產等。其在港貿易約占香港貿易總額的22%,承辦貨運量約占香港貨運總量的25%,承建各類工程約占香港總量的12%,承辦旅遊業約占香港旅遊業總量的50%。中銀集團吸納的存款約占香港吸納總量的25%,中資股市的資產約占香港總量的20%〔註13〕。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擴大與深化,以及香港主權和管轄關係的變化,在港中資企業將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其對聯結和改善包括經貿在內的兩岸關係,一定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

再從貿易方面看,中國內地從1995年起,即取代美國成為香港第一大貿易夥伴,穩佔三個「第一位」──香港進口來源的第一位,香港產品出口市場的第一位,以及香港轉口貿易的第一位。以1995年為例,三者所佔比重依資為36%、27%和92%〔註14〕。根據有關部門的預測,今後隨著中國內地經濟的發展,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將由1995年的2,809億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四千億美元左右,這對香港的轉口貿易以及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無疑是一個有力的推動。〔註15〕

由上可見,從香港資本地區構成的幾個特點來看,香港回歸後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的改善以至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都存在著許多積極和有利的因素。

香港是在中國擴大開放與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回歸的,這一點具有特別重要意義。中國大陸有廣闊的市場資源,豐富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在其經濟上和東方明珠香港結合以後,必將進一步吸引全世界的注目。香港對於中國大陸,本來就是一個「雙向窗口」──一方面是中國大陸望向世界的窗口,一方面又是世界望向中國大陸的窗口。其在台灣和大陸之間,也有「雙向窗口」的作用,彼此可以通過香港相互觀察對方。不僅是「窗口」,也是「橋樑」和「管道」,無論中國與西方、大陸與台灣,都可借香港這個窗口、橋樑、管道,增強彼此之間的瞭解。溝通和對話,消除彼此之間的誤解和增強合作關係。今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香港原有的這些功能不僅不會削弱,而且會愈益加強。台灣和祖國大陸之間,完全可以通過香港而更緊密地聯合和結合起來,經貿方面尤其應該如此。不能排除,台灣當局出於這樣那樣的考慮,在包括經貿在內的兩岸關係上會採取一些人為的限制措施,然而客觀形勢的發展,台灣本身利益的驅動,以及廣大台灣同胞的醒悟和努力,必將衝破種種阻力,促使包括經貿在內的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並為未來的和平統一創造條件。

〔註1〕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經濟消息摘譯》,第1473期,1996年10月18日。
〔註2〕香港《信報財經月刊》1997年7月號。阮次山文章:《美國何以關注香港前途?》
〔註3〕香港《遠東經濟評論》週刊,1997年5月29日出刊。布魯斯.吉利文章:《客氣而堅定》。
〔註4〕袁求實編著:《香港正本清源錄》(163頁),紅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註5〕《人民日報》(海外版),1997年6月3日。
〔註6〕《人民日報》(海外版),1997年6月20日。
〔註7〕同〔註1〕。
〔註8〕同〔註5〕。
〔註9〕台灣「財政部」公佈之海關資料。
〔註10〕同〔註9〕。
〔註11〕同〔註1〕。
〔註12〕同〔註5〕。
〔註13〕台灣《天下》雜誌,1997年6月號。艾俐文章:《九七香港躍升?隕落?》。
〔註14〕同〔註4〕,第155頁。
〔註15〕同〔註4〕,第1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