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的外交豪賭

務實外交評析三則

邱毅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務實外交是李登輝最得意的策略權謀之一,他認為這著棋可誘引北京進入台北「外交戰」的陷阱中。務實外交的成效如何?是高招還是爛招?不久前超級電視和《商業週刊》合辟了一個評論性節目,由我擔任節目主持人,與會的專家學者對務實外交均給予極低的評價,甚至名戰略家劉振志先生,還給了零分。下面我用三篇相互關聯的短文,來檢視李登輝的務實外交成績。第一則是柬埔寨內亂與南向政策。第二則是校園菁英對務實外交與戒急用忍的看法。第三則為李登輝最得意的巴拿馬運河之旅。這三則短文是作者將近期登載於《中國時報》、《商業週刊》、《亞洲週刊》、《新新聞週報》及《獨家報導》週刊的數篇評論及個人專訪,重新彙編整理而得。

(一)柬埔寨內亂與南向政策

當李登輝正為修憲凍省大事疲於奔命之際,柬埔寨內亂事件再度引發社會各界對務實外交與南向政策的質疑。

嚴格來說,李登輝還算是半個經濟學家(他在康乃爾大學所修習的博士學位是農業經濟。)但觀察其政策與作為,卻常與自由經濟精神背道而馳,南向政策正是最明顯的例子之一。數年前,李登輝為了爭取參加「亞太經合會」的領袖聯席會議,努力拉攏東協諸國,為了投這些落後國家所好,乃呼籲國內企業赴東南亞投資,並利用學者推出一系列將東南亞描繪成投資天堂的評估報告。在一片對東南亞的吹捧阿諛聲中,確實吸引了大批台商前往淘金。後來南向政策擴大範圍,除了東協諸國之外,更將越南、緬甸、印度、巴基斯坦都涵蓋進去,今年5月甚至連極度貧窮的柬埔寨都被形容成遍地黃金的投資者樂園。

南向政策本質上是政治掛帥之產物,在大量金錢的堆砌下,李登輝雖完成東南亞破冰之旅,但在外交上卻一無斬獲,反而因招搖過甚,引起北京政府的警覺,致力拉攏東協諸國,結果台灣不僅做了冤大頭,與東協諸國的實質外交關係還不進反退。當台北與東協諸國的外交關係由熱趨冷時,李登輝又想利用台商去對當地政府施壓,不過在北京政府的恩威並濟下,台商儘管揚言撤資、關廠,也難使大局回天。這些可憐的台商當年被錯誤的資訊騙上賊船,最後還要成為李登輝與東南亞國家進行「破裂邊緣遊戲」的馬前卒,天底下最悲哀的對外投資莫過於此。

台商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業,資訊不足是他們最大的投資障礙,再加上國際化的能力有限,所以只要政府一對那個國家做多,便相信那裡是投資天堂,一旦上了賊船發現受騙,又心疼大量資金已經投入,只好認栽倒楣,拚死拚活地硬撐下去。也是台灣企業家的韌力驚人,憑著愛拚才會贏的精神,還真讓他們在異鄉闖出了一片江山,顯現出亮麗的成績。當台商正慶幸苦盡甘來,可豐收投資果實時,李登輝與北京的外交戰開打,於是台商又無奈地被推上火線,南非的例子如是,菲律賓蘇比克灣的台商更慘,如今柬埔寨的上千台商更被逼到進退不得的絕境。

李登輝的南向政策除了想達成務實外交目的外,壓抑台商的西進大陸熱也是重點。就對外投資的理論來看,台商將資金過度集中於大陸是高風險的作法,因此鼓勵投資東南亞以分散風險並沒有什麼可議之處,但問題在於政府不應該將政治、外交等目的硬牽扯上經貿行為,逼著台商作為務實外交與對抗北京的籌碼,更不該為了完成政客個人的策略權謀,故意誇大美化東南亞國家的投資環境,使台商做出不正確的投資決策。

(二)不准批評務實外交與戒急用忍

柬埔寨的政治風險一直很高,兩個總理的矛盾與衝突也不是新聞,尤其在今年4月才發生過軍事政變,而經濟部竟然在5月將之列入南向政策的優良投資對像內,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其荒唐的作為。而日前柬國內亂再度爆發時,駐柬代表處還口口聲聲責怪台商平日不與官員聯繫,不來代表處走動,正所謂「平時不燒香,臨時自然抱不到佛腳」。由這些官員的說辭,充分反應出他們不但缺乏危機意識,而且官僚氣十足,單憑這兩點就與務實外交的精神背道而馳。

柬埔寨的內亂風波還沒有過去,李登輝又為了他9月的巴拿馬運河之旅,拿著大把民脂民膏去倒貼中美洲國家,不用說這次又是找台商做開路先鋒。比起東南亞,中美洲的投資環境更加不堪,非但政爭頻頻、通貨膨脹嚴重、幣值不穩、經濟衰退、治安惡劣,社會人文習俗與台灣相距十萬八千里。不過李登輝為了他的務實外交,還是捏造出一堆虛假的資訊,將中美洲形容成投資天堂,說這個地方處處商機、遍地黃金,將指示經濟部撥出大筆經費成立「中美洲經貿合作基金」,並在當地設置「經濟開發區」,言明政府會先在中美洲「築巢」,再回台灣「引鳥」。李登輝如此賣力,他的9月運河之旅必然去得成,但被鼓動而去投資的台商將來可就慘了!那天如果某國家發生政變,代表處官員是不是照樣大發官威,而李登輝則循例發表些不痛不癢的官式慰問,爾後就任憑台商「自求多福」了!

我在六年前負責規劃政府的對外投資政策時,便指出東南亞和中美洲的投資環境不佳,政治風險偏高,初始政府還算務實,但後來李登輝積極推動南向政策,堅持要美化東南亞投資環境,我因年輕氣盛,硬是卯上大總統,最後引爆四年前轟動海內外的「中經院人事鬥爭案」,我也自此被打入「非主流」。我被打入非主流後,發生在周邊的怪事便不斷,像日前與救國團合作的「校園菁英調查」,提及校園菁英普遍對戒急用忍和務實外交的不滿,這本是一項民意調查的據實表述,卻引起李登輝的震怒,連李鍾桂主任都受到池魚之災,著實令人費解。

台灣五十年來累積了大量經濟資源,卻被李登輝一古腦投注在務實外交上,只要是能允許他風光一遊的國家,不管是小國、窮國、爛國,一概被形容成富有潛力的地區,再用些諸如「水清無魚」的歪理,誘惑急功近利的台商前往投資。李登輝對落後國家極其慷慨,但對兄弟之邦的中國大陸卻敵意極深,除了以戒急用忍政策阻擋大企業登陸外,經濟部近日還公佈了新版《赴大陸投資規範》,其中訂定許多複雜嚴苛的限制與標準。有些學者認為這些限制最後會形如具文,無實質約束力,這種看法顯然是低估了李登輝對企業的制裁力。依我看,這套禁令規範對台商的西進熱絕對會發生顯著的恫嚇效果。

李登輝對企業的恫嚇力是很大的,主要的關鍵是他掌握了檢調司法。俗語云:「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料不肥。」經營企業牟利者,要說能做到完全乾乾淨淨,沒有任何不法行為,是昧著良心的謊言。正因如此,李登輝一方面運用檢調的監聽特權,掌握罪證。另一方面,選擇適當時機,利用司法逼對手就範。在去年總統大選中,支持林洋港、陳履安的周人參和麗正電子譚氏姐妹,在選後馬上成為經濟掃黑的對象。最近南部燁隆集團也因支持「反凍省」,與宋楚瑜走得太近,而被舊案新審,「虛開假發票」一事又搞得燁隆重傷失血。我舉出這些例子,不是為他們喊冤,而是不滿意司法成為李登輝的政治鬥爭工具。

李登輝雖然還談不上一手遮天,但憑著檢調司法的天羅地網,還可以在國內繼續橫行一段時間。正因如此,當他為政治權謀而扭曲投資方向時,對民間企業的衝擊就相當可觀了。眼見台灣的經濟競爭力被搞得日漸衰弛,資源籌碼快速流失,再看到大陸的經濟成長快速,兩岸經濟力我消彼長,優劣勢逆轉的日子恐怕為時不遠,那時我們將共同為李登輝的錯誤政策付出慘痛的代價。

(三)李登輝的外交豪賭

李登輝的務實外交列車又啟動了,這回目標對準中美洲,主題是巴拿馬運河會議。日前外交部公佈了此行之初步行程,看起來洋洋灑灑,不愧是今年最重要的外交活動。不過,要與這些經濟發展落後、政治不穩定、生活品質欠佳的小國論交,最重要的是帶什麼樣的「禮物」去。為了替李登輝壯行色,財經、外交部門與學術單位早就展開前期作業。據瞭解,最初擬定的計畫是與中美洲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並與這些國家共同籌設經貿合作發展基金,雙方各出資一半,這也是學術單位最初的建議案。

不過這項構想在7月間發生了變化,不但自由貿易協定變成經濟合作協定,位階大幅降低;中美洲國家希望援用西班牙之前例,在相對基金比例中,台灣負責分攤90%;而且在協定內容中更要求台灣在當地興建工業區或加工出口區,將台資引進中美洲。看來這分禮物確實昂貴,值此國內內政頻現危機的時刻,此一耗費大量資源的務實外交行動又引起廣泛的質疑。尤其可預期的是北京政府不可能保持緘默,必然會作出重重的反擊,最近加勒比海的聖露西亞在北京提供一百萬美元的紅包後,已與台灣瀕臨斷交的邊緣。而更慘的情況可能發生在年底,這些被台北投入重注的中美洲國家,極有可能在台灣利用價值已消失,和北京的撬牆腳行動下,與台灣的外交關係生變。

如果務實外交的結果,是使兩岸陷入外交戰,結果各自耗費大量資源,而獨惠於非洲與中南美洲的小國,那兩岸是不是該找個適當台階下,共同宣佈停止外交戰,以免陷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必須深入探索務實外交的政策內涵。李登輝的務實外交要說是個政策,毋寧說是一種策略權謀,說穿了就是在與北京玩一場「破裂邊緣」的賭局。

近幾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快速發展,但沿海與內陸的差距卻越來越大,「雙元經濟」的現象相當明顯,其內部隱含著分裂的政治危機,所以英國《經濟學人》與若干日本右翼學者一直堅信在公元二千年左右,中國大陸的經濟將出現泡沬破裂現象,並激盪出空前的政治分裂。透過總統府外籍顧問和財經智囊的解析,李登輝接受這一大膽的推論,而來自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資訊,也顯示北京政府正為跨國公司湧入,卻大量集中於沿海城市而頭痛不已,著名的扶貧計畫便是為化解此一危機的關鍵設計。

如果以談判理論來解析兩岸關係,北京無疑佔據強方,台北為弱方,所以北京關閉協商大門,封鎖台灣國際空間,想以內政問題來界定兩岸關係,其目的就是想在「茶壺」內解決中國統一問題。處此不利的情勢下,作為弱者的台北如何打開這個僵局,爭取到有利的籌碼與談判地位呢?關鍵的策略是製造出另一個「僵局」,一個令北京難以忍受的「僵局」,務實外交正是為此僵局而設計出來的一套策略。

李登輝當然知道北京對台北的務實外交一定會全力圍堵,但他的目的就是要讓北京下重注,投入大量成本。台北在國際上活動地越積極,北京越是緊張,從而被引誘到「外交戰」的陷阱中。當北京為外交戰而必須投注大量資源去撬台北牆腳時,基於資金排擠效果,必然對其內在的經濟建設造成衝擊,尤其更使內陸省分的扶貧計畫受挫。在李登輝的如意算盤中,等待北京雙元經濟惡化,而在政治上出現崩裂危機時,就會放下身段與台北進行對等談判,屆時台北將爭取到比較有利的談判地位。

在談判策略上,如果弱者擁有懲罰強者的能力,確實是一種高招,但就目前兩岸的資源來看,北京至少具有「市場」、「香港」、「聯合國」、「經援」四張牌,但台北卻只有「經援」一張牌。務實外交固然懲罰了北京,卻可能使台北付出更高的代價。台北的「膀胱」是不是如李登輝所估計那麼夠力,可以「戒急用忍」,憋到北京低頭,恐怕是一個過度樂觀的預期。較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在北京低頭之前,台北便自己先被務實外交拖垮,可就是相當糟糕的局面了!

李登輝9月將風風光光赴中南美洲訪問,這是一場關鍵性的出擊,北京絕不會閒著。外交戰的戰雲密佈,李登輝的豪賭對台北是福是禍,台灣的二千萬民眾難免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