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國發展的規劃

中國的「東西南北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問題

何祚庥
(中國科學研究院士)


在西方媒體炒作著中國經濟的崛起,為世界下一個經濟超強吵鬧,或者以一個「可笑的小龍」冷嘲熱諷中國經濟在發展中的困難。中國還是中國,中國人要活下去,中國要生存發展。開放改革後,中國經濟發展有目共睹,但往後的前景如何,何祚庥教授給予了科學宏觀的戰略規劃。──編者

(一)中國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人類即將進入21世紀,人類也正在對20世紀種種活動的得和失進行反思。作為這種反思的重大結論之一,就是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一百多個國家的政府首腦共同簽署了著名的「地球宣言」,一致提出世界各國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符合當代人類利益,又不損害未來人類利益的發展。只有這種發展模式才可能持續永久,保障人類在地球上世世代代休養生息下去。1992年,聯合國還提出一個《聯合國21世紀議程》,具體地討論了可持續發展的種種問題。

為什麼面臨21世紀的人類,要對18-20世紀的種種活動做出反思?這是因為當今人類的力量,特別是科學技術的力量,除了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上表現出巨大的推動力的同時,也顯現出對環境和資源的巨大的破壞力和支配力。所以,人類如果再不懂得自重自律,再不正確地對待自然和環境,就必將遭到自然和環境的報復。

1995年9月28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國共產黨十四屆三中全會閉幕時的講話中提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並說,我國必須「嚴格控制人口數量增長,大力提高人口質量」,「要根據我國國情,選擇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

一個重要的事實是,自1978年以來,經過17年的奮鬥,中國已經在全局上基本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儘管中國還有數量達6,500萬的在「溫飽」界限以下的貧困人口。但每年正以大於500萬人口的速度,實現脫貧,既然新中國已經在全局上解決了中國老百姓的生存問題,那麼下一階段當然就是發展問題,亦即謀求可持續發展了。

(二)可持續發展和「東西南北中」問題

改革開放的17年來,中國東部、東南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都取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東部、東南部地區由於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以及對外開放的有利的地理環境,發展比中西部地區要更快一些。這就是新出現的地區差距或又稱為「東西南北中」的問題。然而地區差距問題之所以出現,並不僅僅是由於政策上規定了「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還由於「東西南北中」在地理環境、礦產資源、水文氣象,以及人口素質上,存在著巨大的差別,這是不容忽視的重大特點。

中國的基本國情是所謂的「人口眾多,地大物博」,這是自孫中山以來就寫在小學教科書裡的常識。然而由於中國的人口早已不是什麼四億五千萬,而已是12億人口的大國,近年來,雖然已制定了計畫生育的國策,但人口學家估計,很可能未來人口將穩定在15-17億,所以,在現在的小學教科書裡,又多加了一句:「人均資源相對不足」。

但是,中國的國情,還不限於「相對不足」,而且還有地區分佈上的嚴重不均衡。以中國最豐富的煤炭資源為例,中國的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所謂「探明儲量」在1994年已接近一萬億噸。但是煤儲量在崑崙山─秦嶺─大別山一線以北約為總量的94%,以南卻只有6%;在大興安嶺─太行山─雷峰山一線以西為總量的89%,以東只有11%。所以,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格局將會長期存在。

中國的水資源的分佈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中國的地表和地下水資源量約為2.8億立方公尺/年,居世界第四位或第六位。但是,中國的水量在空間和時間分佈上「嚴重不均勻」。占中國國土面積47%的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水資源量只有全國的7%;而占國土面積53%的東南部,其水資源佔全國的93%。再加上降水量在時間分佈上也是「嚴重不均衡」。華北地區屬嚴重缺水地區,其人均占水量只有250-500立方公尺/年,按國際標準,凡是人均水資源在1,000立方公尺/年以下的均屬缺水地區,但是華北仍然可以發生大洪水,因為一年的降水量可以集中在一段時間傾瀉於這一地區。中國有許多地區在降水量上均有類似特點:集中程度高,年際變化大。這帶有普遍性。所以,中國大地上的洪澇乾旱災害特別嚴重,可以說,沒有一年沒有洪澇乾旱的災害!

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總計平原加盆地僅佔全部面積的31%,而山地加丘陵以及氣候寒冷的高原地區佔了面積的69%。位於中國西南部並約佔了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弱的青藏高原是著名的「世界屋脊」,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位於中尼邊界的珠穆朗瑪峰,其海拔8,848公尺,是世界第一高峰,現在仍繼續升高。由於這是世界性的高寒地區,所以雖然其地區面積廣闊,但人口高度稀疏。西藏的人口密度為1.8人/平方公里,青海是6.2人/平方公里。這一情況和澳大利亞的2.3人/平方公里,加拿大的2.7人/平方公里相當接近。

水資源分佈的「嚴重不均衡」和地形上的高低懸殊,自然也帶來水能資源的嚴重不均衡。中國的水能資源估計為6.8億千瓦,占世界第一位。水能=水量×落差。中國的水量雖然集中在東部南部,但水能資源卻並不集中於這些富水地區。即以長江的三峽水庫為例,三峽水庫的修建堪稱為世界第一大壩。僅以發電量來計算,約相當於九個大亞灣核電站。但是,三峽水庫建成後,我國在水能資源的開發上,僅是占總量6.8億千瓦的10%略多一些。大量的水能資源都集中在大西南的橫斷山脈地區,即金沙江、怒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水域,約佔了全部水能資源的50-60%,尤其是雅魯藏布江,其水量約為珠江的55%,而落差卻高達1,000-2,000公尺,甚而達3,000公尺。所以,這是中國並且是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寶庫。如果中國能將這一能源寶庫開發出來,那就不僅能大大緩解中國對能源的迫切需求,而且還能向中南亞各國輸出電能。

有水就有人,因為人類只能「逐水草而居」。所以,中國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均集中於東部南部,而乾旱地區的新疆,高寒地區的青藏高原,其人口才共約2,150萬人,僅為12億人口的1.7%,而所佔空間卻是陸地的三分之一。

中國的資源,其中包括礦產、水能資源和水資源呈逆向分佈的事實,使中國的人和物的分佈呈巨大反差。中國雖有「地大物博」,但那是在中國的西部北部,中國也有「人口眾多」,但那是在中國的東部南部。在中國的土地上,這一「人和自然」的矛盾,或「東西南北中」的問題。是中國人謀求生存和發展時所面臨的基本矛盾。

研究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中國的各不同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不能不看到在中國的東部南部和西部北部間,在資源、人口、水文、氣象等方面的重大差別,不能不研究這一「東西南北中」的相互關係問題,亦即在「東西南北中」各區域的發展戰略的問題上,如何相互補充而又相互制約等等問題。

(三)「東西南北中」和發展模式問題

中國正在實現現代化。實現現代化就有一個發展模式的問題。日本是高度現代化的國家,但日本卻是人口高密度的國家,又是沒有資源的國家。在日本發展的早期,亦即在1927年7月25日的東方會議上,當時日本首相田中義一曾推出一個著名的《田中奏摺》:日本「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這一《田中奏摺》始終未能得到日本官方的正式肯定或否定,但後來的事變證明當時的日本確實存在這一武力侵略亞洲各國的發展戰略。二次大戰後,日本侵略別國的戰略被世界愛好和平的力量所堵塞了。於是,戰後日本的另一位田中,即在70年代也曾擔任首相的田中角榮提出一個《日本列島改造論》,主張「科教立國」:「未來產業結構的重心,必須從消耗資源,……轉變為充分運用人類智慧和知識。……創造發明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技術,培養人才,實為當務之急。」「它不僅要通過提高產業的新產值達到避免公害、節約勞力、節約資源,而且還要減輕國土和環境的負擔。」並說,「決定國家進步,歸根到底,在於教育的質量,我們必須下決心向教育投資」。

當然,對於那些人口稀疏,但資源豐富的國家來說,充分利用、開發以及出口其資源就是他們的必然的抉擇。但是,為利用、開發和出口其資源,同樣需要科學技術,如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等發達國家。而且,富裕的如沙烏地阿拉伯等石油國家,也不得不提出「石油以後」的戰略轉移等問題。

中國的輻員廣大,東西南北,情況各別。有些地區,如江蘇省,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區,其人口密度高達670人/平方公里,比起東鄰日本的人口密度328人/平方公里,還要高出一倍,而且江蘇省和日本一樣,也是沒有資源的地區。可以說,在中國的沿海各省份,都是人口密度和日本差不多或略高出日本的地區,同時又是沒有資源或僅有貧乏資源的地區。這一實行改革開放並在經濟上相對地比較迅速發展的地區,其面積約為日本的三倍,而人口約是日本的四倍。這就不得不提出一個這些地區的發展模式問題,向美國學習乎,抑或向日本學習乎?

中國也有資源高度密集的地區,如山西省擁有大量的煤炭資源。也有地廣人稀,但資源高度集中的省份和地區,如新疆的人口密度是9.5人/平方公里,青海是6.2人/平方公里,但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儲量十分豐富,青海的柴達木盆地就被稱為「聚寶盆」。對於新疆、青海等地區,其實現現代化的模式,就有向加拿大學習乎?抑或向澳大利亞學習乎?

當然,中國的「東西南北中」,有不同的區情,沒有必要也不可能遵循某種整齊劃一的模式,但是,既然中國的特點,是「地大物博」和「人口眾多」之間呈逆向分佈,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就不能不考慮如何將「東西南北中」差異極大的區情結合起來的問題。中國沿海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其「區情」和東鄰日本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應該向日本學習。學習他們如何通過發展科學和教育,發展市場在外、資源在外的外向性經濟,如何實行海洋戰略,謀求「自立於世界之林」。但是,中國有大西北和大西南,中國有面積為陸地的三分之一的包括領海、大陸架、專業經濟區的海域,可以有效地擴展這高人口密度地區的生存空間。中國可以向海洋進軍;中國沿海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可以在與大西北和大西南地區的相互補充中達到共同發展。這說明,即使從狹隘的地緣政治觀點來看,中國也完全沒有必要採取武力掠奪資源的手段,去威脅、侵略別的國家。更何況那種狹隘的地緣政治觀點是資產階級的觀點。從根本上說,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決定了中國絕不會去威脅別的國家。相反,中國在向大西北、大西南和廣闊的海域進軍的過程中,還可能和亞洲以及世界上缺乏資源的國家分享或共享這種開發的成果。

(四)「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貫徹「科教興國」的戰略,首先就要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來分析中國的生存和發展中,有哪些足以影響持續發展的戰略上的弱點,動員科技力量,依靠科技解決問題。

日本是沒有能源的國家。日本所以在二次大戰中失敗,原因之一,是缺少了石油。為謀求日本民族的生存,日本通產省甚至提出一個向月球取得能源的戰略。根據20多年來對月球進行勘探的結果,在月球的表面,有比較豐富的氦3。由於這是產生熱核反應並釋放出大量能量的熱核材料,因而日本通產省正在推行一個重大計畫,通過月球航行,建立月球工作站,在月球上搜集氦3並實現液化,通過航天飛機運回日本,發展氦3和氘2的受控熱核反應,建立受控熱核發電站,如此等等。據初步估計,只要每年運回20噸的氦3,就足以提供世界各國所需電能,而仍有富餘。這是一項規模極其龐大的研究與開發的方案,每年至少開支幾10億甚至上百億美元。但由於這種研究和開發涉及日本的「生存之本」,就不得不拿出極大力量推進這重種跨世紀性的科學工程。

我們目前既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去推進向月球取得能源的科研戰略。但是,中國人必須扎扎實實地研究中國的國情,基於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上的重大弱點,提出謀求中國的「生存之道」的科研戰略。

中國應該關注哪些戰略性的重大科研項目?這不是這一短文所能回答的。但是,為了提請科技界同仁共同來研究這一重大問題,這裡擬對有關中國人民生存和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略做討論,以便「拋磚引玉」。

(Ⅰ)首先是農業,或者更重要的是糧食問題。這首先是因為中國的人口特別「眾多」,如果中國人一旦出現了「缺糧」,將不僅影響到中國建設的全局,甚而將影響到世界的經濟。不能低估中國在農業方面的成就,那就是中國以佔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佔全世界22%的人口。但是,中國也不能不看到的事實是:雖然中國現在大力推進計畫生育的政策,但是人口學家估計,中國的人口很可能從12億人口不斷上升並將穩定在15-17億,或者取折中的數字,16億。這就是說,隨著人口的增長,中國的糧食至少必須再增加33%。然而問題的嚴重性還不僅在於人口的持續增長,而且還在於隨著中國的現代化的進程,必然帶來了耕地的日益萎縮。日本本來人均擁有一畝的耕地,但現代化的進程已經使日本的耕地下降到人均半畝,雖然日本也是大力貫徹嚴格限制佔用耕地的政策。現在世界上若干人口高密度的地區,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均出現了缺糧,如日本、南朝鮮以及台灣省等,均需要進口糧食高達70%。現在在中國的東部南部正在迅速實現工業化的各沿海地區,其人口至少是五億,如果其中有70%的人口缺糧,那將是一個震撼世界的重大問題──這就是美國未來學家布朗教授所提出的有關中國可能缺糧的「布朗問題」。

不能低估「布朗問題」的重要性。譬如說,我國廣東省現在年需要約230億斤的糧食,但廣東省自身僅能「自給」60多億斤,其餘所缺的160多億斤的糧食,就有賴於從鄰省調入或進口。這就是說,廣東省已經出現了數量達70%的糧食的短缺!

雖然根據中國最近公佈的普查耕地面積的新數字已由原來的14億畝上升到20億畝,這說明過去公佈的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的數字不夠準確,亦即中國仍有大幅度提高糧食單產的潛力,但是要真正提高糧食產量,還必須大力發展農業科學技術。

舉例來說,華北是中國著名的乾旱地區。華北的乾旱不僅影響到糧食的單產,也影響到工業的發展。然而其中僅農業用水卻佔了華北地區全部用水量的四分之三!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如滴灌農業,不僅能大幅度節水(可達90%),而且可大幅度增產(可達30-40%)。但是,這一新技術的廣泛推廣,有賴塑料及其加工工業和電腦技術的發展,需要國家採取綜合性政策措施,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滴灌技術的開發和推廣還將大幅度緩解各工業部門對「南水北調」的需求和壓力。

不能認為中國一定不能解決這一糧食短缺問題。但是也不必認為中國各地區都必須自足自給地解決糧食問題。譬如說,中國的華南地區以及鄰近的亞洲各國,就是世界上唯一的雨量充足的亞熱帶地區。這些地區將能發展有特殊優勢的亞熱帶作物,從而換回所需要的糧食。

(Ⅱ)將在長時期內制約或影響中國的生存和發展的又一重要問題是交通運輸問題。這不僅由於中國各城鎮正在廣泛推廣著「若要富,先修路」的經驗,還因為中國的「人口眾多」,其結果必然是具有占世界第一位的客運量,而中國的「人多」和「物博」,在地理上相距過遠,也就必然將有占世界第一位的貨運量。僅中國的「北煤南運」就佔了火車運力的40%多一些!由於中國將具有特殊巨大的交通運輸方面的需求,因而將不能指望只採用現成技術就能解決問題。約在四年前,曾經有一些社會經濟學家,鼓吹中國應大力發展高速公路,大力發展小汽車。理由是根據美國的經驗,是高速公路戰勝了鐵路,而鐵路已經是「日薄西山」的「夕陽工業」。然而這一建議未免太脫離中國的國情。首先是高速公路將大量侵佔本來已十分緊張的耕地,小汽車對環境的污染以及過高的能耗,也決計不能成為16億人口的主要交通工具。其次是這些社會經濟學家沒有看到鐵路運輸的新技術,正在迅速地向「快速」和「重載」這兩個方向發展。現在在世界上運行的高速鐵路已是350公里/小時,而研製或示範運行中的磁浮列車已高達510公里/小時,並且完全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到700-1,000公里/小時。鐵路的「重載」和適當的「提速」相結合,就大大擴展了鐵路的單位時間的噸公里的運輸量。所以,鐵路運輸決不是什麼「夕陽工業」,而是正在進入一個以高速鐵路為骨幹,以低速鐵路和高速公路或普通公路為網絡的新時期。

中國的交通運輸必須看到正在興起的新技術,而且需要有「新思維」。

但是,對於「北煤南運」或「西煤東運」,更重要的是發展「管道運輸」技術,以運送煤炭或「水煤漿」。這不僅可充分利用西部北部地勢較高的「位能」,而且還能有效地解決運煤列車返程的「空載」問題,如,中國的山西省並不需要重達幾億噸物質的回流。

(Ⅲ)制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能源問題。迄今為止,中國一直以煤炭為主要的能源,在10-15年規劃中,煤炭仍佔了全部能耗的75%。但是煤炭是有嚴重缺點的能源。煤炭不僅造成運力緊張,而且造成環境污染,其中包括溫室效應和酸雨。從長期或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來看,應大力壓縮煤炭在總能耗中的比重。一個自然的設想就是將西南地區的水能資源開發出來,以「西電東移」取代「北煤南運」。

然而,「西電東移」的根本困難在於西部地處「深山窮谷之中,人煙絕跡之地」,地形複雜,交通阻隔。原則上可以修建盤山公路,運送物資人員、給養。但投資極其巨大,而且在水電站建立以後,這樣的公路又沒有什麼用處,因而得不償失!為解決這些困難問題,這就是發展飛艇技術、輕便索道運輸技術,研製高水頭水輪發電機等等。尤其重要的,是還要發展遠程輸電技術,最好是高溫超導輸電技術。以現有的五十萬伏高壓輸電線為例,大約是每1,000公里在線路上損失約8%的能量。發展高溫或常濕超導輸電技術,將能減少多達30-40%的線路上的損耗。

當然,中國還應關注原子能,這一遠比煤炭為乾淨的能源。中國無疑將應進一步完善如秦山核電站那樣的安全型的壓水堆。但是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還應關注那種以強流質子高能加速器為觸發源的以快慢中子堆相結合的「次臨界堆」。這種新式的原子能將不僅絕對安全可靠,能充分燃燒資源較豐富的鈾238或釷232,而且還能大幅度壓低來自錒系的長壽命的放射性元素的污染,並且其發電成本也完全能和壓水堆相競爭。

(Ⅳ)中國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的還有通訊技術。首先將在全國範圍內普及電話,其中部分包括便攜式電話,這將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話網絡。其次是普及電視,現在在中國已銷售了近三億台的電視,擁有觀眾達九億人。其下一步的需求,當然是高清晰度電視。針對中國人口眾多,但科學文化素質不高的現實,中國無疑應致力於「大電視教育」,以迅速改進、提高中國老百姓的知識結構,逐步減少以及消滅多達30%的文盲和半文盲。在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已經達到了溫飽階段以後,其接踵而來的,必然是學習科學文化和增強身體健康的巨大需求。現在中國居民在銀行裡的存款已高達3.5萬億人民幣,約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60%,而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為什麼這一筆數額巨大的資金,竟然凍結在銀行裡?原因在於中國的老百姓迫切希望中國的下一代能受到完善的教育,其中包括高等教育,迫切希望老人們得以安居樂業,安度晚年。3.5萬億的存款,正是時刻準備著這種「不時之需」。

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在沿海各地的大城市,需要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並和國際通訊網絡聯結。

(Ⅴ)影響於全局建設的還有「水」的問題。這不僅是因為中國年年都有洪澇災害,影響農業發展的穩定,更重要的是華北地區缺水,已成為制約華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現在華北地區的地下水已經是開採過量,北京市已被國際沙漠問題專家列為即將「沙化」的城市!問題是不論是工業、農業以及普通居民均嚴重地缺乏「節水意識」,並有待於迅速採納和發展各種節水技術。現在正在探討中的「東線、中線、西線」的「南水北調」的方案,就是為了解決華北缺水的問題。

但是,從「東西南北中」的可持續發展來說,更值得注意的是大西北調水的問題。位於新疆南部的南疆地區,不僅有豐富的石油,而且幅員廣大,土地肥沃,其年平均溫度高達揶氏7-14度,無霜期長達180-240天。該地區既宜工又宜農,但問題是嚴重缺水,其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這不僅嚴重地限制了豐富資源的開發,而且限制了人員的生存!美國的加州,本來屬於嚴重乾旱地區,但美國給加州調去50億立方公尺的水,加州的面貌就為之一新。現在的設想是,能否從雅魯藏布江抽調200億立方公尺的水於南疆,從而根本改變南疆地區的水文氣象。

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有名的「懸河」,其年徑流量達1,600億立方公尺。但這一巨大水量從未得到有效利用,只是經過一個「大拐彎」,便流向印度和孟加拉,每年為孟加拉國造成嚴重水災。為充分利用蘊藏在雅魯藏布江的水資源,中國的地理學家便提出由雅魯藏布江攔水發電調水於南疆的設想。但這需要多學科的綜合研究,更需要應用定向的核爆炸技術,以便開山劈嶺,打通隧洞,爆炸成壩。中國在日內瓦的核禁試的談判中,所以要堅持不能從原則上禁止和平利用核爆炸,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中國需要利用這種價廉物美的核爆炸,大規模地改造中國西南地區的自然條件。

當然,上述調水方案只是一種設想,也很難期望將在下世紀就能實現這一設想。但是,許多跨世紀工程的實現,往往起源於科學工作者的設想或夢想。

(Ⅵ)以上所討論的是當前已引起廣泛關注的、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五大問題,亦即農業、水利、能源、交通及通訊。但是,中國還有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亦即由於人口密度過高,所引起的發展模式以及消費模式的種種問題。中國的土地面積約和美國差不多;但人口約為美國的四點五倍,將來可能是六倍。但中國的可生存的空間,亦即平原加盆地,卻只有美國的二分之一,如果扣除缺水的盆地,那麼中國的人均生活空間只有美國的十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對應於這一基本事實的是中國的人均耕地只有美國的九點五分之一。尤其是東部南部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除極少數地方例外,無一不是人口高密度的地區。其典型數字,在城鎮將是10,000人/平方公里,在農村是1,000人/平方公里。屬於大城市的北京,包括農村、山區在內的人口密度是644人/平方公里,但城區卻高達27,000/平方公里。上海城區就更高,達40,000人/平方公里,而上海極高密度地區竟達12萬人/平方公里!與上述人口密度形成對比的是,新加坡是4471人/平方公里,日本是13,000人/平方公里。

中國的人均生存空間的特別狹小,表明中國必須以「十倍」的努力,來治理環境污染,決不能重複在國外某些發達國家曾走過的「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所謂「先污染、後治理」,就是要以更高的代價去「治理污染」,或根本「無法治理」。但是中國人只有這一片狹小的人均生存空間!

中國的城鎮居民還必須慎重地選擇其消費模式,或生活方式。中國居民就是不可能和美國居民一樣有同等數量的人均居住面積,也不可能有同等數量的人均道路面積。所以,中國就是不能搞什麼「小汽車進入千家萬戶」,而是將只能搞「城市交通以發展公共交通為主」。因為道路、停車場、廢氣、噪音以及能源等等因素,決定了中國不能指望由私人交通工具來解決將來可能是高達七至八億人的城市交通問題。

(五)結論

人和自然的矛盾,是決定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矛盾。中國人和中國的自然環境、資源等等的具體矛盾,只能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不研究不瞭解不解決在中國地上的「東西南北中」的相互關係問題,也就不能有效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原載《哲學研究》199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