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國民黨縣市長的敗選
評國民黨縣市長的敗選
從李登輝上台10年說起
今天新同盟會舉辦縣市長選舉之後的總批判,具有相當的意義。48年前,中國國民黨敗於中國共產黨,退守台灣。老總統痛定思痛,改造國民黨,復經蔣經國先生的勵精圖治,總算勉強維持了「小朝廷」的局面,歷次選舉,國民黨都沒有失敗,繼續執政。
天下事沒有直線發展到底而不轉彎的。48年後的今天,國民黨終於在這次縣市長選舉慘敗,不僅席次成為少數,總得票率也首次輸給民進黨。何以有如此關鍵性的轉彎?「履霜堅冰至,所由來者漸矣」,這一切都要回溯到民國77年(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李登輝上台迄今十年來的變化。
李登輝上台後,美國因為他是留美博士而有親切感,日本因為他有皇民情結而有利用價值,中共則因他曾是共產黨員而有所期待,台灣島內民眾則因他是第一位台灣人的總統,象徵「出頭天」的意義而有「李登輝情結」。而蔣氏政權留給他的遺產則甚為豐厚,台灣當時外匯存底世界第二,社會上充滿了「台灣錢淹腳目」的俚語,蔣經國也把政工頭子王升調往巴拉圭已有數年了。
政治家把「壞局」變成「好局」,不入流的政客則把「好局」變「壞局」,李登輝10年來愈搞愈壞,直到今天四面楚歌。美國要「在台灣四周架設一道防火牆」,北京對他「不予理會」,台灣同胞到處一片要李登輝下台的聲音,陳水扁魅力逐漸取代「老番顛」的李登輝。(陳水扁批評李登輝為「老番顛」是以原住民為「番」為「顛」,是為對原住民的侮辱。)
李登輝的失敗,敗在自己的性格是一「沒有明天,只有今天」的皇民化性格,當年愛國的台胞自稱「兩腳」(即「人」之意),日本人為「四腳」(即「狗」之意),那種在日本人面前卑恭屈膝,在中國人面前趾高氣昂者即是「三腳」(即投機搖擺站不穩的人)。今天台灣的統治階級即是皇民化的「三腳」主導政局,其他本省或外省人只是湊數備位的政客而已。
由「三腳」主導政局發展方向的國民黨,一方面投機取巧反華親日媚美,另一方面則失去理想性,以「丟了執政權就丟掉一切」的「權力慾望」,來鞏固政權,搞排場,大吃大喝。這樣的作風,如果不失敗,已無天理可言了。
國民黨這次的失敗,是一次關鍵性的慘敗,檢討起來有下列四個方面可言。
「民粹威權主義」的全面破產
一、李登輝的「民粹威權主義」(Populist Authoritarianism)政治路線全面瓦解。10年來,李登輝的種種決策根本是一種不民主的威權決定。從早期的「委任直選」改為「公民直選」,歷經四次修憲,直到最近一年的「戒急用忍」政策,都是他一人說了算,要是有人口徑不一致,膽敢「反凍省」,必然就有國民黨的「瘋狗」或者「羔羊」出來反駁「誰還敢反對?」這種威權性的決策,如何取信於民呢?李登輝把民粹當工具,即利用民眾的情緒或成見偏見,來鞏固自己的「定見」,以打擊異己來合理化自己的決策具有正當性,這就叫「民粹威權主義」,茲僅舉四例以明之。
★李登輝提名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說是兩人「肝膽相照」,最後要排擠郝先生下台時,卻利用民進黨的力量打擊郝先生,並放言「外省人欺侮本省人當總統」。
★去年3月,林洋港出版《誠信》乙書,以競選總統。李登輝勝選後,竟然在5月20日就職不久,到淡水國小向小學生說:「中國社會文化都是騙來騙去的」。
★今年11月8日,李登輝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訪問時公然宣稱「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久輿論反應「台灣是否早已獨立,本質在於國際政治的現實,不是個人主觀的言辭宣示」,這位既自卑又狂妄的李登輝在一周後,即11月17日第四屆「全國經營者大會」的致詞中竟然說,他要打破「虛假的國際體制」這樣毫無道理、毫無常識的情緒之言。
★這次縣市長選舉失敗,李又重施故伎,接見黨籍立委。他又回答立委的質疑:「我什麼時候說過要政權和平轉移?」完全忘了三年多前,他訪問哥斯大黎加和南非時所作的一個夢:「要在有生之年和平轉移政權。」
打擊異己 趕盡殺絕
由以上四例,可見民粹政治是以「情緒」為主軸,不講道理不講邏輯,即一般人所謂「爽就好」,李登輝10年來利用這種「爽就好」的策略打擊異己,騙取選票,愈用愈不靈光,終於在這次選舉「全軍覆沒」。他在台北縣重拾「老人年金」的話題,終於踢到鐵板,被他黨所取笑;他所背書的候選人全都敗北;他的助選魅力也被陳水扁所取代,年輕人看不起他,中年人認為他荒唐,老年人認為被他騙了。所以,這次選舉國民黨的慘敗,敗在李登輝「民粹威權主義」政治路線的全面破產或瓦解。
二、國民黨中生代已沒有犯顏直諫的勇氣:我們這個時代是沒有英雄的時代。前幾年,許老爹(許歷農將軍)毅然決然與李登輝劃清界線,退出國民黨中常委,加入新黨,這是英雄行徑。此後,國民黨要員在李登輝刻意排除異己的情況下,個個噤若寒蟬,聽話的給他「資政」,不聽話的不是被扣帽子,例如「賣台集團」,就是被貶抑永不得再陞官。這樣子一來,就發生兩個結果:1.黨內一言堂,推諉塞責,不敢面對現實,愈來愈鴕鳥化,例如怪罪媒體,揶揄盧修一下跪等等。小人陞官拉關係走後門,這種組織文化的最具體表現,終於在連副主席的「鞏固領導中心」的口號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宋楚瑜的檢討,反而成為「千山萬水我獨行」,或「不團結」「大不以為然」的象徵。2.李登輝以民粹手法打擊異己,以李煥打俞國華,又以郝柏村打李換,最後利用「政黨外遇」以民進黨打郝柏村,不但國民黨大員被耍,民進黨也被戲弄。可是當李登輝無對立面的敵人後,回顧10年來的台灣社會則治安敗壞、經濟不景氣、外匯趨貶、兩岸關係僵持,美國人準備「鎖死」台北,這時候他已來不及從正面上帶領台灣人「出埃及」了,最後只好挨打,挨台灣同胞強迫他「認錯/道歉」,挨陳水扁「老番顛」的痛打,乃至於挨中共的「冷處理」,如果他再不「知錯認錯」,從大懺悔中大覺醒,最後下場可想而知,將受全民唾棄,搞不好還要像韓國的盧泰愚/全斗煥那樣上法庭挨告挨審,到那時悔之已晚矣。
民眾已無選擇餘地了
三、國民黨基層黨員沒有從下而上改革的機制。李登輝10年前初上台時,把一切不利於他威權統治的措施,推說「國民黨的包袱太重,使他難以改革」,隨著他剷除異己的方便,他忙於內鬥,始終把黨內民主化改革當作口頭禪,民主改革說破嘴,黨的決策機制始終停留在中央集權,而中央體制則把中常會「雞肋化」,成為幫他個人決策的「背書」機構。因此,這次的選舉聽不進基層反映的聲音,仍然「剛愎自用」「言而無信」提名一些不當的候選人,例如台北縣不提林志嘉(四年前李登輝承諾下一屆給你)而提年近60歲的LKK(台語老傢伙)謝深山;宜蘭縣則提品德、學識、能力有瑕疵而與「駙馬爺」賴國洲有私交的廖風德;其他如桃園縣的陳根德、新竹縣的鄭永金、南投縣的許惠佑、台中市的洪昭男、台中縣與台南市、屏東縣等皆出現提名不當,或派系整合困難,或地方大老唱反調等現象,充份反映了國民黨10年來的決策機制已無法面對新的社會形勢,也無視於社會對「國民黨」三個字所代表的腐化意義的反感。反觀民進黨則早已辦黨內初選,黨主席直選,黨內敗選主席辭職,黨成立10年來已換了五位黨主席,其黨內雖派系林立,卻能任用青年,團結一致對外,這種民主的決策機制,自然禁得起考驗。再加上民進黨走運,有了建國黨成立一週年,可把「台獨」的包袱甩給建國黨一批LKK的老頑固,民眾自然可以試一試民進黨執政的情境。 由此可見,國民黨慘敗敗在自己的不知改革,敗在對大環境的變化麻木不仁,不是民進黨真的好在那裡,民眾已無選擇餘地了。
四、國民黨有理想性嗎?這個問題的提出已顯多餘。不過因為該黨秘書長吳伯雄辭職前,說國民黨這次提了七位博士候選人,雖然只上了一位,但我們不後悔還是堅持本黨的理想性。 吳伯雄的說法,暴露了可憐的KMT已不知錯在那裡?也誤解了所謂「理想性」的意義。
博士一定是理想的化身?
國民黨有無「理想性」不是提名幾個博士就算有理想性。大學校園內有的是博士,可是那些博士,有很多是「單向度」的書獃子,也有性騷擾的色鬼,更有「抄襲」論文的「文抄公」,形形色色的博士就能代表「理想性」嗎?「理想性」應從整體來看,好比五人籃球隊,人人皆一流國手,如果「整體搭配」出問題,例如猜忌、不合作等,則仍要打敗仗的,不能光從個別看都很優秀,就推論一定勝利。同理,國民黨有無理想性,也不能光從提名候選人有無博士學歷來看,應從整體搭配來看。選舉時,國民黨文工會主任對教育部長吳京開放承認大陸七十三所大學學歷,斥為決策草率;對行政院經建會主委江丙坤不滿李總統「五千元老人年金」的「政策賄選」,斥為「本位主義」。再加上「打扁」的文宣以及諸如「路邊尿桶」等低俗、抹黑、下流的文宣,只見到處都是「負面的」、「形而下的」謾罵,卻未見「正面的」、「高尚的」、「形而上的」理想信念,也看不出國民黨要帶領台灣民眾往那個政治方向或政治路線走,如果不慘敗,那真是毫無天理可言了。
從以上四點可見,國民黨的民粹威權主義政治領導風格已徹底失敗,中生代又無直言極諫之士,決策機制未能反應大環境的需求,再加以理想性的喪失,凸顯了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優勝劣敗。國民黨若再不加反思認錯,猶「將錯就錯,又從為之辭」,今後的失敗將更慘,是可預見也。
剛才新黨的國代,也是台大政治系教授盧瑞鍾先生,提到新黨的問題,主張今後要標舉「反共」旗幟,並建議每年六四時都要擴大宣傳「天安門事件」,以免人家扣新黨「親共」的帽子。
幾個問題請教新黨的朋友
我認為今日國民黨和新黨的慘敗,都是理論工作貧乏的結果。我想在此請教新黨的朋友,以及我的好朋友盧瑞忠教授下面幾個問題。
一、「反共」和「兩岸和平往來」「良性互動」如何並存?這一邏輯上的矛盾如何解套?眾所皆知,台灣前途繫於兩岸和平往來,連台獨份子也要與中共和平往來,不然打得過嗎?新黨如果這個問題搞不清楚,那就像我剛才講的,將和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沒兩樣,最後落得美國將在台灣四周築起「防火牆」,免得你新黨再惹是生非。
如果像許老爹在前天國統會所講「反共是反對共產主義與共產制度,但並不是反大陸同胞,也不是反中華文化,更不是反中華民族」,這樣講還「馬馬虎虎」,但也有一點小問題。許老爹並沒有講反共產黨,他只是反對共產主義與共產制度,這一點現在連中共也沒有要搞共產主義或共產制度,他要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是接近孫中山的民生主義了。經過實踐檢驗結果,共產制度是要沒收私有財產的,這樣子一來就失去了「生產效率」,所以共產主義陳義很高,卻難以有效解決「共同富裕」問題。
我同意許老爹把「反共」定位在對這種陳義過高的共產主義的反對上,但不同意老提反共的口號,此因1.中共自己也不走共產主義了,你看現在大陸不是到處都有「私有財產」的「個體戶」嗎?他要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何不可,前面再加上「有中國特色」,此不就宣告中共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了嗎?以前他們是「左派的全盤西化論」,以俄為師,現在「有中國特色」不就是以中華文化為師了嗎?如果老共的政治路線走對了,你反共是反什麼呢?2.如果你要講反共,在語意上就把共產主義當作正面的東西,而你是站在反面的立場來反他,在文宣上就落下風。
基於以上原因,我認為新黨也好,台獨也好,全體台灣同胞不要再自己騙自己了,我們反了幾十年的共,落得今天自身難保,而「後冷戰」時代來臨了,已無什麼「意識形態」鬥爭的問題,再談反共的話,注定自己沒有出路,被鎖在台灣海峽內,走不出去啦?
「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所以,為新黨朋友找出路,為新同盟會及二千一百多萬同胞走出去,我主張:
「和共而不親共;親華而不反華。」
「和共」即所以與中共和平往來,解除雙方敵對狀態。「不親共」即無人扣你新黨的帽子。至於親華而不反華乃天經地義嘛,我們都是中國人,不要做假日本人或假美國人,搞什麼「反華大合唱」是要不得的。而親華也者,兩岸都是炎黃子孫,以中華文化為基礎。
至於「六四天安門事件」,盧教授主張每年要提一下。我的看法不同。這不僅六四民運人士,現在美國已漸無利用價值,而且看這個問題,不應從書本上講道理,而應從實際出發。
我認為北京處理六四天安門事件,其戰略是正確的,而戰術則是錯誤的、粗糙的。此因如果從反面來看,學生不知見好就收,仍要硬幹下去,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政權允許群眾在自己的首都勸也勸不退,而持續兩個多月的。如果不處理或不解決,或者給柴玲、吾爾開希一個當總書記,一個當總理,中華民族恐怕又要回到過去「四分五裂」的時代去了。
所以,我認為從實際出發,斷然處置的戰略是正確的,只不過方法有好多種,用不著坦克車也可以解決問題,所以說「戰略正確,戰術有誤」這樣的觀點。
天安門事件的歷史定位,將隨著時間的累積,愈來愈清楚它的時代意義。而這一代中國青年對於「中國往何處去?」這樣的大問題還需要深思熟慮,不要尚未成熟就有了行動,還要以洋人的「自由女神像」為思想標竿,多麼缺乏創造力啊!中國人的政經體制要有中國特色,就要從中國的文化裡面去尋找奮鬥的思想標竿,民主化才能生根茁壯。
二、許老爹為民進黨候選人蔡仁堅站台應不應該?我認為應該,而且非常正確。 為什麼這樣說呢?現在國際社會全球化( Globalization )的結果,大家提出一個口號叫「全球思考, 在地行動」( Globally think, Locally act )也就是要人人都能「宏觀全球」,腳踏「在地行動」。做為中國人,我們也應如此,但起步點應是「中國意識」與「在地意識」的結合。新同盟會的朋友過去較偏向「中國意識」,今後要加強「在地意識」。台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真正的「在地意識」也就是「中國文化意識」,不是「日本文化意識」也不是「美國文化意識」。只有在「中國意識」和「在地意識」的結合下,才能建設起一個真正獨立自主,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體制,才不會像李登輝十年來由於「文化意識」的模糊,產生了許許多多奇譚怪論,以及光怪陸離的社會亂象。
以上所見,卑之無甚高論,謹提出淺見就教於各位先進朋友,並祝大家齊心協力,共創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謝謝各位的聽講。
1997年12月7日講於台北中山堂光復廳「縣市長選舉後的總批判」◆
社論
世界思潮
中國的規畫
亞洲金融風暴
兩岸關係的思考
國民黨敗選
台灣情事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