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亞金融風暴管測明年台灣經濟

于宗先(中央研究院院士)


到1997年12月底,東亞金融風暴尚未完全結束,似近乎尾聲,處在金融風暴圈中的台灣經濟,已堅強地熬過了1997年,而其經濟表現在東亞四小龍中,算是最亮麗的一條小龍。明(1998)年的台灣經濟是否還會維持6%以上的成長?這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為了管測明年的台灣經濟,我們可從下面的角度切入:(一)東亞金融風暴的起因,(二)為什麼東亞的華人社會會屹立不搖?(三)東亞金融風暴波及的範圍及程度,及(四)明年台灣經濟走勢。

一、東亞金融風暴的起因

從電訊或報紙,可以見到東亞金融風暴源自東南亞風暴,而東南亞風暴起自泰國金融泡沫的崩潰。泰國金融發生問題,固然國際投機客是導火線,但泰國外債太多,而外人投資占泰國投資過大比例也是重要原因。當泰國央行於1997年7月2日改採浮動匯率制度後,泰銖當日即對美元貶值18%。投資於股市的外國投資客眼見泰銖大幅貶值,乃盡量拋售股票,致使股價暴跌。由於東協各國經濟關係密切,泰國現象馬上感染到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及菲律賓,然後又擴及香港、台灣、韓國及日本;甚至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其股市也發生了劇烈的震盪。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嚴厲批評美國的金融專家索羅茲(東亞人稱其為超級投機客),認為東南亞金融風暴完全是索羅茲投機的結果。到1997年10月,東南亞風暴又刮到香港,香港股市為之崩潰,然後又刮到台灣,台灣股價跟著大幅暴跌;它又刮到美國,紐約股市為之崩盤。

其實東亞金融風暴源自這個地區的房地產不景氣,而房地產不景氣又與日本金融機構在國內及東南亞作風密切相關。在1990年以前,日本曾憑其雄厚的資金在東亞地區投資,而且大部分資本投資於房地產,而房地產價格又大幅上升,其上漲幅度超出一般中產階級的購買力,乃導致滯銷現象,不少金融機構發生呆帳,構成銀行危機,而許多證券公司也因股價大跌而關閉歇業。

二、為何東亞的華人社會會屹立不搖。

到目前為止,在東亞諸國中,受金融風暴影響最大的國家為泰國、韓國、印尼和菲律賓。處在東南亞核心的新加坡受影響為最小;香港股市雖一度崩盤,然又馬上恢復常態,台灣也受了些影響,使股價由一萬多點降到七千多點。目前又漲到八千多點。至於中國大陸,因其資本賬仍受嚴格管制,未予開放,股市未與西方國家掛鉤,故波動幅度不大。在匯率方面,新加坡幣與新台幣對美金分別貶值11%和13%,而港幣與人民幣因盯住美元,未見貶值。

此次東亞金融風暴主要包括兩個面,一為匯率,一為股價。影響這兩個金融指數的因素為基本面和消息面。在短期,消息面之影響力較大;在長期,基本面有較大之影響力。此次東亞金融風暴,凡能屹立不搖的國家都具備健全的基本面。消息面的因素難以捉摸,基本面的因素較具體,像影響匯率的因素主要為對美元的需求和供給。對美元的需求主要取決於對外貿易的出超或入超(或外匯存底的增減),外債的多寡,資金的淨流出,物價的相對變動。影響股價的因素主要為經濟成長的高低(或工商業生產的消長),匯率的變動,國際股價的影響等。東亞國家中受影響最大的國家乃是那些外債龐大、金融制度不健全、外匯存底少、行政成本不高、官商勾結厲害的國家。大體言之,這四個華人社會之迄今受波及程度較小,基本面較為健全為最重要的原因。

有不少人將東亞風暴歸罪於國際投機客之興風作浪,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存在,但這種說法是推卸責任的表現。古語說得好,「物必自腐,而後蟲生」就是這個道理。

三、東亞金融風暴波及的範圍及程度

東亞金融風暴接近尾聲,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凡被金融風暴所波及的國家,其貨幣對美元無不貶值,股價無不滑落,這是直接的反應,進而金融情勢吃緊,大小廠商無不因缺錢而告急,形成市面的紊亂,從而影響生產活動,製造大量的失業。這對經濟成長產生極為不利的效果。就1997年而言,在東亞地區,除台灣尚能保持6.7%的成長率外,其他東亞各國的經濟成長無不下降。像泰國的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測的6.5%降為2.5%,是過去10年來最低的成長率,馬來西亞由9.5%降為8%,印尼由8.1%降為6.8%,新加坡由6-7%降為5-7%,菲律賓由5.9%降為5%,香港由5.8%降為4.5%,韓國由8%降為7%,日本由2%降為0.8%,中國大陸由9.5%降為9.1%。

在此次東亞金融風暴中受創傷最大的國家為泰國和韓國。泰國的貨幣貶值了50%,股價暴跌了80%,泰國政府為了整頓債台高築的金融業,關閉了56家金融機構(等於全國金融機構的三分之二)。為了化解目前外匯存底不足的窘境,泰國政府和民間百貨業者近期以「泰國大拍賣」為訴求,希望吸收到外資。泰國金融危機導致商店的倒閉,而外商也不敢接訂單,使以出口為導向的廠商更加周轉上的困難。於是失業率大幅上升,而物價一齊飛漲。至於韓國,其經濟情況出乎意料的壞。韓圜貶值了100%,股價也暴跌了80%,韓國外債逾一千億美元,而本身可動用的外匯存底僅一百億美元。韓國向以大企業為經濟主體,而今天企業因過度借貸的結果,已使韓國銀行空虛,而呆賬亦愈來愈多,乃導致許多銀行的倒閉。許多大企業在需資孔急的情況下,韓國政府不得不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的苛刻條件,獲得六百多億美元的貸款,以救燃眉之急。其實向以經濟強國自居的日本,其經濟情勢一直未脫離不景氣的陰影。東亞金融風暴不僅使日本金融機構捉襟見肘,瀕於破產邊緣,而對許多企業之委靡不振更是雪上加霜。

四、明年台灣經濟走勢

展望未來一年台灣經濟情勢,必須考慮到影響台灣經濟走勢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在經濟因素方面,需要考慮國內因素,也要考慮國際因素。在國際方面,東南亞市場至少需兩年時間方能恢復過去成長的態勢,在未來一年的市場需求會大幅緊縮。日本是台灣第三大出口市場,日本經濟之不振,對台灣產品之需求不會有較大的增加。美國經濟也會因東亞金融風暴而降低其成長率,由於美元對東亞各國貨幣(港幣與人民幣除外)均呈相當大幅度的升值,這使美國對這個地區的輸出更加困難,從而導致入超數額的加大,致不利於美國製造業的成長。由於東亞各國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乃形成東亞國家輸出貿易的競爭更加激烈。由於這些貶值幅度大的國家,要從金融崩潰中掙扎起來,仍需相當的時間,因此也限制了其競爭力的提高及經濟的持續成長。無論如何,台灣輸出要維持6%以上的成長並不容易,而其經濟成長率也會因輸出成長不夠高,難以超過6%。在國內,大型的民間投資之增加正方興未艾。由於鄰國的投資環境多有問題,轉來台灣的外資會增加。不過爭議中的拜耳公司投資案,果因環保抗爭而撤離,則對台灣之外人投資會產生負面效果,如此,至少會抵銷國內投資之部分效果。

未來一年,台灣不致有高的通貨膨脹。1997年台灣的躉售物價與消費者物價均未因新台幣的貶值而上升。況未來一年石油價格會因美國與伊拉克關係之緩和,而不致有大幅提高之現象。至於糧食供應,除非美國有空前的天災,世界糧食供應乃不虞匱乏。一般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之供給仍無短缺現象,反而有過多現象,對物價變動不會產生大的影響,這些因素是構成台灣通貨膨脹屬於溫性程度的主要力量。

在非經濟因素方面,主要是台灣的治安情況與兩岸關係。台灣的社會治安已成為執政黨縣市長敗選的一個主要原因,今後它也會使執政黨為圖改善的一個壓力。在兩岸關係,由於在野黨接近執政的邊際,兩岸關係會較以往為緩和。祇要兩岸關係能夠緩和,兩岸的貿易還會繼續成長,這有助於台灣經濟將達到6%的成長率。

1998年東亞金融風暴會平息,它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也會慢慢減少,東亞各國的經濟成長會維持一個較低的水準,但台灣的經濟成長仍將是東亞國家中較為亮麗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