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新黨「十人小組」的「一中兩國」
評新黨「十人小組」的「一中兩國」
新黨「十人小組」的「一中兩國」,即引起李慶華、許歷農和傅昆成的強烈抗議,並終於在新黨義工、周陽山、趙少康、郝柏村等人的表態反對下,暫時沉寂下來,一時間,相信新黨還不至於質變成附和李登輝、民進黨等分離主義的推波助瀾者。
我們反對「德國模式」的「一中兩國」,除了愛國主義的立場外,還有「一中兩國」的不合事實性和不可操作性。兩岸關係並不是姚立明的「十人小組」用「德國模式」的「屋頂理論」所可以說明的。其理由有三:
(一)「德國模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所受之國際處分,中國是戰勝國自無「自請處分」分裂自己國家主權之理,何況,據李登輝之意,今日中華民國政府並不能代表中國,又如何有資格主張分割中國主權。
(二)「德國模式」的目的是分裂德國,不是統一德國,分裂德國成為兩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並曾成為國際政治的事實。雖西德由內政部派任駐東德代表,以國內郵費寄東德郵件,甚至只訂「基本法」而不制憲,以示有待國家統一,並在基本法中宣示德國主權必須完整,那只是西德「一個德國」政策,但並非「一個德國」的事實。今天的兩岸關係,主權並未分割,國際上存在的是「一個中國」的事實,只是李登輝實行「兩個中國」政策,而窒礙難行,故他還要「打破虛妄的國際體制」。
(三)德國因戰敗而喪失主權,故東西德只能繼承德意志帝國的主權,德意志帝國遂成為東西德主權繼承的「屋頂」,而有「屋頂理論」。「屋頂理論」可以用於兩韓模式,南北韓各自繼承李朝的主權,但不能用於兩岸關係,因為中華民國是繼承大清帝國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繼承中華民國主權,而中國未喪失主權,兩岸關係或可是「不完全繼承」,但並非同時繼承大清帝國主權。
所以,「一中兩國」並不符合兩岸關係的事實,並且,「一中兩國」的政策若可以操作,「一中一台」、「兩個中國」老早就暢通無阻了,又何勞姚立明等「十人小組」的「一中兩國」呢?「一中兩國」能有可操作性嗎?
再說,趙少康講得不錯,國民黨、民進黨在客觀形勢的壓力下,都在向新黨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靠攏,李登輝向外國媒體宣稱「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及吳安家發表「明明是兩個中國」之後,政府都不得不立刻宣佈「澄清」而予以否認,民進黨雖一時不敢放棄「台獨黨綱」,但也不得不鬆動台獨政策,而有「中國政策大辯論」。
甚至於中共也在向新黨「捍衛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調整。首先是「江八點」呼籲與台灣當局共同維護中國主權的完整,「台灣當局」當然是指「中華民國政府當局」,其次是李鵬在96年「江八點」週年講話中提出:「包括台、澎、金、馬地區在內的全中國的主權,屬於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12億多中國人民。」最近錢其琛在「江八點」三週年又說:「包括台、澎、金、馬在內的中國主權,屬於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這不正是憲法明文的「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嗎?
再據《聯合報》(2月26日)載,上海國際關係學會會長陳啟懋更把話挑明了,「中共希望台灣回到一個中國政策,是回到台灣憲法及國統綱領中的一個中國,不要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
新黨主張維持現狀促進中國和平統一,錢其琛在「江八點」三週年講話,亦言「許多台灣同胞希望維持現狀,對他們來說,『一國兩制』就是最好的維持現狀的辦法」。中共的「一國兩制」都在向「維持現狀」調整了。
至於新黨的提升國際生存空間,上述《聯合報》亦載中共內部意見:「只要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並達成協議,就可以維持台灣的外交現狀。如果台灣要更多的國際空間,如提升和美、日等國的關係、加入國際組織、台灣領導人到(中共的)邦交國訪問等,可以先和北京商量,在北京同意下進行」。《中國時報》(3月10日)亦載,包宗和轉述唐樹備稱:「只要台灣回到一個中國原則,大陸方面可給台灣更多的國際空間。」
是誰造成中共對台灣國際空間的打壓,前外長錢復在接受《聯合報》(3月16日)專訪時,終於婉轉的說出:「中共過去並沒有要扼殺我們的國際空間,但最近這段時間看來,有這樣的傾向。」
「最近這段時間」,李登輝大陸政策的兩個主要智囊,政治是田弘茂,經濟是陳博志。田弘茂一向是台灣分離主義者,有案可稽。3月15日,急獨派的建國會發表《台灣對中國政策白皮書》,經濟部分的執筆人,陳博志之名赫然在目。李登輝主流派的大陸政策和急獨派竟是「兩塊招牌,一套人馬」!
李登輝這樣子的分離主義急獨派大陸政策行得通嗎?這樣子的昧於事實能「打破虛妄的國際體制」嗎?李登輝和民進黨「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的大陸政策的失敗,正證明了新黨「捍衛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的正確性,「十人小組」竟要放棄「一個中國」拾分離主義的余餕搞「一中兩國」,豈不是「拋棄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乞兒」?其愚不可及也!◆
社論
民族主義與中國
新黨的危機與轉機
「一中兩國」批判
兩岸關係
台獨批判
歷史與春秋史學
文化與出版
搶救國父!搶救孫中山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