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台灣走向和平統一的思考

(下)

樊明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福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


今天,台灣當局對大陸資本忌諱莫深,甚至稍含中資的港資也不能容忍,也認為會影響台灣的安全和政治穩定。也許會擔心中方人員會從事共產主義的宣傳,企圖顛覆台灣政府,像1949年在國統區所做的那樣。筆者以為,這是一種多餘的擔心。在這以及其他若干有關兩岸交流的問題上,台灣方面顯得對大陸的現實缺少應有的瞭解,又不能客觀公正地對待過去在大陸上失敗的歷史,仍然走不出過去失敗的歷史陰影。

在歷史上國民黨有被共產黨打敗的慘痛記憶。可原因何在?直到今天,台灣仍更多地將之歸咎於中共的統戰、宣傳和滲透。確實,統戰和滲透對中共的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決非基本原因。在根本上,國民黨敗在自身的腐敗、內部分裂、沒有及時爭取到廣大農民的支持,等等。而那時的共產黨則正相反,清廉、內部團結一致、生機勃勃、土地改革把農民徹底爭取過來。此消彼長。國民黨從軍事失敗走向經濟崩潰,直至政治崩潰,民心喪盡。在國際上失掉了美國的支持和幫助。於是,美國人要找在中國能獲得人民支持的政府。固然,中共在當年的宣傳統戰對國內民心、安定國際社會有一定影響,但決不應視之為起決定性的作用。歪曲的宣傳可蒙蔽一部分人一段時間。可當整個民心改變時,通常不是用宣傳蒙蔽可以解釋,一定有更深層的原因。我讀國民黨方面關於國共之爭的分析,似看不到這樣深層的分析。國民黨似乎沒有充分地從過去失敗中吸取最應吸取的教訓。

然而,國民黨也同樣沒有真正瞭解和理解今天的局面。今天大陸上流傳著一句話,叫做不辯論姓「資」姓「社」的問題。大陸上都不辯,又怎麼會到台灣去辯?在美國,大陸、台灣同學常在一起談天說地。筆者從未聽到有哪位大陸同學要向台灣同學宣傳共產主義。可今天不少台灣人仍在潛意識中認為,像過去國民黨統治大陸時那樣,來幾個地下黨到工廠一發動,過幾天就有地下黨支部誕生,再過幾天就會有地下黨領導的罷工爆發,……。可這早已成為歷史了。

再說,就算中資企業中有幾個共產黨員,並且這幾個共產黨員還想宣傳共產主義,又能對台灣有多大的影響?共產主義在本世紀獲得蓬勃發展。共產黨曾經在不少國家取得政權是一特定時期的歷史現像。歷史未必都可重複。歷史如果要重複必須要有相似的歷史條件。就已發生的歷史來觀察,共產主義革命的成功往往以一個國家經濟落後乃至崩潰。政治專制為腐敗的條件,而如今台灣已開放黨禁、報禁,經濟繁榮。既然如此,對共產黨、共產主義的宣傳為何仍然如此畏懼呢?時代不同了,應有合乎時代的寬容和雅量。相信在一個信息和言論自由的時代,人民會作出有益於自己的選擇。

六、兩岸外交攻防戰何時休?

今天,國際上正式承認台灣中華民國的只有約30個拉美和非洲小國(時時變動)。然而,兩岸外交戰的新聞不絕於耳。台灣報紙的新聞不時有與某某國外交關係出了問題的警訊、或已斷絕,也不時有建交或復交的台灣佳音。台灣人所稱的「凱子外交」、即花大價錢買外交也常是報紙的話題。國際上也有此看法。英國出版的《國家卷綜》(Country Profile)近十餘年來發表的有關台灣的外交報告中總是說,台灣的外交是用大筆的經援買來的(recognition has been bought with large sums of aid from Taiwan)。

台灣在外交攻防戰中竭盡全力、不惜耗費巨資在爭取外交空間。而大陸則希望把所有承認台灣的國家全都拉過來,使台灣在國際上成為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也不惜重金。在這種激烈的外交攻防戰中,一方稍不慎便失去一城。有時為保一城又力不從心。這裡,筆者想要問的問題是:如果排除孤立和反孤立的原因,這些被爭奪的外交關係對彼此真的很重要嗎?更重要的是,這場外交戰有贏家嗎?

綜觀這30個國家,基本上是一些經濟落後、國小民寡、甚至政治不穩的遙遠國度。國際經援總是這些國家最所期待的。與這些國家結交,談不上多少經貿上的意義。另,與這些國家斷交,兩岸的任何一方如果願意仍可與之保持正常的經貿往來。因此,也談不上是為經貿而建交。這些小國在國際社會中名不見經傳,國際影響很小,與之結交的政治意義也不大,除了兩岸孤立和反孤立外。或兩岸都想與之結交達到打擊對方的目的。因此,可以這麼說,這些遙遠的國度對兩岸顯得重要是因為兩岸在爭奪。如果兩岸有一天不在外交上爭奪了,兩岸任何一方都不會為這樣的外交承認花費如此之巨。

另一個通常被人忽視的事實是,兩岸雙方不時在外交攻防中有得有失,可近十餘年來,台灣外交承認國總在20到30之間,尤其近年來基本穩定在30上下。這是一個重要的事實。它告訴我們,雖然雙方都耗資甚鉅,但大體上沒有大贏家。為何?筆者提出如下假說,試圖予以解釋。

在兩岸綜合實力給定的情況下,存在著一個邦交均衡範圍。一旦超出這個均衡範圍外,兩岸的外交攻防的結果就會將其邦交國拉回均衡範圍。如果邦交國大同小異,邦交國數會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

兩岸一方的綜合實力,包括政治的和經濟的,決定了其所能動用於外交攻防的資源。在兩岸均爭取某國邦交時,被爭取國的選擇取決於雙方對之所付出的資源,包括政治上的支持和經濟上的援助。它將選擇可獲取資源較多的一方建立邦交。假定兩岸雙方政治資源在短期內是給定的,而對某一特定國可付出資源是可以控制的。這樣,如果大陸要想把台灣的所有邦交國全部拉過來以達到徹底孤立台灣,則必須對所有這些國家付出超過台灣可能付出的資源。如果說所剩小國在決定邦交取捨上以所獲經貿援助為基本條件,那麼大陸向任何一國提供則必須超出台灣有能力提供的經貿援助。這顯然是做不到的。因為台灣如果把所有可用外交的經貿援助集中於一國,一定會超過大陸所能提供的平均到該國的經貿援助。

當台灣把一部分經貿援助用於一國達到超過大陸所能提供的、從而獲得第一個邦交國後,剩下的部分還可用於獲得第二個邦交國。如果剩下的部分仍超過大陸對第二國所能提供的經貿援助則獲得第二個邦交國。但對第二個邦交國,兩岸所能動用的經貿資源、或競爭實力有此消彼長的變化。當台灣獲得第一個邦交國後,台灣可用於爭取第二國的資源減少,而大陸則增加,因為大陸可將原本用於第一國的資源調用過來,如撤銷所有原對第一國的經貿援助。

因此隨著台灣邦交國的增多,台灣對邊緣國、即下一個競爭國所能動用的資源不斷遞減,而大陸則對邊緣國所能動用的資源不斷遞增。因而,總是存在一國,對此大陸所可動用的資源超出台灣所能提供的。到此,台灣的邦交國便達飽和,不能再增加,或台灣的邦交國已到達均衡範圍。

設想,這時如果大陸調整與大陸邦交國的分配,將一部分用於維持邦交的資源爭取一台灣邦交國、並超出台灣對此國的援助。當然,我們又見到一則有關台灣邦交國與之斷交的新聞。但通常不久後,我們又會讀到一則有關台灣又與某國復交的新聞。比如,1997年8月26日及8月30日台灣《聯合報》上就各有一條這樣的新聞:「聖露西亞不斷傳出可能和我國斷交的消息,外交部長章孝嚴前天在國民黨十五全會場上表示,不需化太多的時間,就會有個國家和我國發展新關係。」且此國「曾與我有邦交」。

為何如此?當大陸爭取到一新邦交國後,台灣可將原來用於對該國的資源抽出來增加在某一大陸已減少援助的大陸邦交國,一定可以將之爭取過來。如此,兩岸攻防的結果除了在報紙上製造兩條新聞,兩岸均無所獲。

推論:在兩岸邦交均衡達到後,雙方同時等比例增加或減少用於爭取邦交國的經貿援助,邦交國數不變。這是因為邦交國數取決於兩岸相對實力。如相對實力不變,邦交國數也不變。同時等比例增加或減少,不影響相對實力。

筆者判斷,現在台灣邦交國在30個左右可能達到暫時均衡點,尤其1998年南非斷交後,所剩邦交國之間差別已較小。大的戲劇性的變化應不會出現。大陸想要徹底孤立台灣、和台灣想獲得遠超過30個邦交國均不現實。但現在的大問題是兩岸把爭取到一個邦交國的政治意義越看越重,以至於為得一邦交國而必須花費重金。當一方已增加了爭取邦交國的投資,為保持平衡,另一方不得不緊緊跟上。結果,台灣總在30個邦交國打轉,誰也沒有太贏。但雙方都花費太多。可謂兄弟相爭,肥了外人。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根據以上討論,筆者建議,分兩步來改變目前兩岸外交戰的局面。第一步是各自限制對外交攻防戰的資源投入。雙方各自製定一個合理的用於外交攻防戰的預算。如一方降低攻勢,則善意地回應,也相應降低攻勢。這樣,結果是雙贏。如一方過分增加用於外交攻防戰的投入,所期望達到的邦交國超出了平衡的範圍,則不跟進。也許因此目前會失去幾個邦交國。可對方為保持新增加的邦交國則必須投入巨大的邊際資源,即為新增一邦交國所增加的資源。這個資源不僅包括要提高新增國的投入,還必須增加對已建交國的投入。否則,這些已建邦交國可能又會失去。這是因為丟失邦交國的一方可將原來用於所丟失邦交國的資源投入到這場外交攻防戰中。

這樣,採取主動進攻的一方的經濟會受累,在政治上也可能面臨被動局面。比如,台灣過分的務實外交行動引起兩岸關係緊張並不受美國的歡迎。而被動的一方可將從斷交國的資源撤出用於經濟建設等。這樣,在外交攻防戰中暫時的損失可用經濟建設或其他成就來補償。在總體上仍然是贏家。在將來,等到雙方實力己長彼消後,失去的邦交國仍可奪回,甚至更多,因為相對優勢已改變到有利自己的方向,而採取主動的一方受資源限制維持不住新增的邦交國。不要忘記,前蘇聯崩潰和其過度熱中於軍備競賽有直接的關係。

第二步是通過雙方談判,以協約,至少是雙方的默契,把雙方的外交攻防戰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和規模內,與彼此的相對實力相對應。甚至可在一定時期內雙方凍結邦交國的變更。這樣,雙方均不須花太多的錢維持已有的邦交。然後,用省下的錢各自搞建設、辦教育。此乃我民族之大福。

七、統一就是大陸吃掉台灣?

1979年元旦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常委會發出《告台灣同胞書》,提出「和平統一祖國」。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時,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然而,至今台灣方面未予接受。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6年7月在一份說貼中強調:中共一味堅持所謂「一國兩制」,依其解釋,所謂「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要中華民國向中共歸降,要台澎金馬地區人民接受中共政權的統治。

筆者以為,統一和獨立之間並無一條截然分明的界限。從獨立到統一有一系列不同的狀態。哪一種狀態稱之為統一或獨立帶有一定人為的性質。鄧小平說,降下國旗、放棄國號便為統一。筆者以為,此可稱為最低限度的統一。當然,如果有一天台灣成為像江蘇或山東一樣的行省,便可稱之為完全的統一。或者說,統一有一個深度的問題。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不同統一深度對台灣的影響。

先考慮鄧小平的最低限度的統一。根據鄧小平的解釋,台灣可保留自己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享有自治地位,甚至可保留自己的軍隊。顯然,這樣的統一隻是象徵性的。當然,也談不上歸降一類的事。

再考慮完全的統一。那時一國兩制,兩岸市場完全開放。這時兩種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平競爭。河水不犯井水只是一廂情願的事。有競爭就有一個優勝劣敗的問題。而且這不是任何中央政府可以阻止的事。比如,大陸的國有企業效益普遍低下,不少競爭力弱。中央政府完全清楚國有企業存在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也極想使之取勝,並採取了不少措施。可國有企業的衰退是難以阻擋住的。這也就是說,如果允許私有企業的存在,也引進了外資,並且如果這些企業比國有企業競爭力強,國有企業就一定要衰退。只想要私有企業、外資的好處,而不想承受國有企業的衰退是不現實的事。

將來如果兩岸完全統一了,一國兩制,台灣的企業就要和大陸企業相競爭,各種政治黨派也要一起競爭,這是不可避免的,哪怕中國不實行西方式的多黨政治也一樣。過去共產黨在大陸戰勝國民黨不是運用了多黨政治的機制,而是爭取到民心。任何人只想統一的好處、而又不想去面對一國兩制下的經濟和政治的競爭是不現實的。

大陸中央政府對香港實行了一國兩制。中間有條清清楚楚的界限,有海關。人來人往要辦簽證或出入境卡。但要限制制度的流動可不那麼容易。有一條新聞談香港回歸效應說,深圳提出「深港共同發展」,要求比照香港特別行政區,要求更多的自主權。並且強調香港與深圳既有經濟合作的一面,也有制度競爭的一面。如果20年後,香港社會制度不變,繼續繁榮發展,而深圳相對落後,則一定要出問題。據說大陸沿海省市出現了跟進聲浪。

我們還可再回顧一下大陸辦特區。用鐵絲網把深圳圍起來,實行特殊政策,便稱之為特區。其實,有特區就是一國兩制。可是,鐵絲網圍不住特區政策。沒有多久,特區就不特了,因為那些特殊政策很快被非特區模仿了。

以上事實給我們一個啟示,在實行一國兩制的情況下,兩制共存不一定是均衡穩定狀態。隨著競爭和選擇,各自模仿和各自改進,兩種政策會收斂,有趨於一致的傾向。說多少年不變,應是誠實的,但不一定會真實發生。制度本身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即便是人設計了制度,但不一定對制度的發展、演化有完全的控制力。如果再回顧一下這幾年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大事,亦可發現這一點。其實,從馬克思到毛澤東都認識到這一點:馬克思預見了共產主義制度必定到來﹔毛澤東斷言,社會主義必定戰勝資本主義。這些都是具體的例子。

今天,令筆者擔心的是,兩岸雙方都有人不識制度演化的奧妙。沒有充分看到回歸和統一對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影響和衝擊。可以預見,一旦兩岸統一,政治制度還將面臨一場更大的衝擊。極可能成為大陸政治改革的外在力量。這種外在力量可能以多種形式作用於大陸。比如通過兩岸政治談判。大陸要求台灣降下國旗,放棄國號,台灣則可能要求具體落實中共憲法中關於民主政治的條款,要求新聞法,要求增改憲法,甚至要求多黨平等,公平競爭中央政府的領導權。如果台灣方面提出的要求不過分,又得到國際輿論甚至國內輿論的廣泛支持,而中共並不願意立即進行台灣要求的政治改革,則處被動地位。那時,武力統一困難更大,因為即便武力本身超過對方,武力能否取勝並非毫無條件。

統一所帶來的對政治改革的壓力還可能來自地方對台灣某些政治制度的倣傚。這就像非特區對特區政策的倣傚。對此,中央政府並不總可制止,尤其大陸日益走向多元化以後。如倣傚的結果確能解決地方上一些經濟、政治問題,就會導致次一層的倣傚和擴散作用。比如,通過新聞自由來監督政府達到了反腐敗的效果。到那時,中央控制的政治改革的閥門會漸漸失效。一國兩制就可能變成一國一制。至於誰的一制全看兩岸兩方及各黨的作為了。當然,還可能出現一種溶合雙方優點、改良的、適合中國國情的一制。

因此,統一大業固然神聖,成則千古留名,但又要充分估計到統一後必然出現的新局面。為此,要預見在先。要加快各自的經濟和政治改革的步伐,強壯自身,盡早克服和將來不可避免出現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競爭不相適應的地方。這樣,不至於統一後亂了步調。否則,統一的後果與其本來的願望可能相去甚遠,非今所料。然而,現在有一些人往往一頭熱心統一,忘了想想統一後次一層的後果,更不會想到預見在先。

從台灣來說,預見到的一國兩制的未來演變,不應錯誤地把實行一國兩制簡單地視為大陸吃掉台灣,一國內實行兩制,必定是兩制競爭,其結果應向一國良制演化。

八、台灣獨立,美國會是可靠的後盾嗎?

不管美國內心深處是否希望台灣獨立以保持其作為遏制中國的一條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至少在客觀上助長了台獨勢力。美國從不正面的、明確地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在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國「承認」(英文稿中用acknowledge,意指「認知」)中國的立場,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始終在軍售上不肯讓步,甚至提高了售台武器的攻擊性,如F-16戰機。邀請李登輝訪美而不顧因此對台獨勢力推波助瀾的作用,並試圖予李登輝以過分的禮遇。如原定有150名議員包專機去見李登輝,後被國務院阻止了。1996年3月台灣總統大選前,中共用導彈實射高雄外海本是要告誡李登輝不要在台獨的道路上走得過遠。可美國派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航近海峽,結果給台獨大大地打了一口氣。而且,這一事件極可能讓人認為,如果有一天中共要用武力解決台獨,美國將不惜與中共一戰。在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中,以法律的形式保持著一段不明確的對台灣在大陸以武力實現統一時的承諾。所有這些讓台獨勢力感到,美國是其最大也是最後的靠山。然而,問題就在於美國靠得住嗎?

美國大概是世界上最直率、言行一致地總是把本國利益置於第一位的國家。人們不會忘記,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在北京踏下飛機的第一句話是,我是為了美國的利益來的。1997年8月15日台灣《中央日報》報導,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主張派遣海軍艦隊航近台海,並不是要協防台灣,而是要確保美國的利益。在1996年3月台海危機過後,台灣駐美高層曾向裴利表達感謝之意,裴利當時就說,台灣不要感謝美國。美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放棄自己的承諾、責任和原則。美國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放棄過國民黨,60年代末70年代初放棄過南越。因此,要判斷美國能否真正成為台獨的堅強和可靠的後盾只要看美國是不是值得為台獨而不惜與中共一戰,或與中共一戰的利害得失。

50年代初,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準備放棄台灣。朝鮮戰爭才使美國認識到台灣的政治和軍事的價值,是條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在整個東西冷戰中,台灣一直是美國圍堵中共的一個重要棋子。但冷戰已經過去。新的冷戰、即以中美為主軸的冷戰尚未到來。至於會否到來,且尚難說。過去的冷戰主要是意識形態衝突的產物。後冷戰時期,理想主義漸漸淡化,而現實主義日漸主導。所謂白貓黑貓論是也。比起過去來,意識形態的衝突已大大的削弱。西方已不再視共產主義為洪水猛獸,而東方也無意再搞世界革命。

這是一個經濟建設的時代。不管戰後一國起初是什麼身份,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只要經濟建設搞好了,當年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一樣可以在市場上得到。而在世界事務中的主導地位和影響力總是與一國經濟實力相對應。冷戰在經濟上總是使冷戰的參與國兩敗俱傷,而相對的非參與國可從中漁利。今天是一個多極化的世界,而非過去以兩極為主。在以兩極為主導的冷戰時期,占經濟優勢的一方可用其經濟實力削弱對方,當然自己也要受傷害。但現在不行了。因為如果其他方不配合,無論是經濟上的封鎖還是政治上的圍堵都難以奏效。美國如果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中美俱傷,而歐、日漁利。於是,取消對中國最惠國待遇年年喊,但到最後喊到與人權脫了鉤正是此理。而美國狂妄到要對不配合美國對古巴實行禁運的國家予以制裁就如癡人說夢一般,遺笑天下,根本就行不通。究其錯誤根源仍在於美國認識不到今天已經到了多極化的時代,而非過去兩極化的時代,自尊一方老大。總之,遏制只能在兩大陣營對立的情勢下可為,到了多極化時代則就過時了。

隨著冷戰過去,冷戰思維也漸成過去。人們漸漸認識到,冷戰不一定是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方法。交往(engagement)應是更為有效和經濟的。孤立主義只是為極權、暴政準備了外部條件。孤立主義只能導致更多的隔膜、不信任甚至敵意,最終是無休止的軍備競賽。而交往、交流、對話、貿易等等則是更容易產生出所期望的效果。在此過程中,雙方不是相互削弱、而是增強。這大概可解釋「遏制中國論」可喊、但難以操作。

總的說來,中國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將來摩擦一定是少不了的。也許西方有遏制中國之心,但肯定做不到了。如以中美為主軸的冷戰不出現,台灣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中的戰略地位也將是有限的。也許看起來顯得重要,但實際上不是那麼一回事。在此情形下,指望美國為台獨與中共在台海交戰是不太現實的。

另一方面,儘管維持兩岸現狀甚至台獨是對美國有利的。但為此美國肯不肯與中共一戰則又是一個問題。這要看和中共打要付多大代價。而這個代價又取決於中國要讓美國付多大代價,或如何對付美國的軍事介入。

在軍事實力上,美國強,中國弱應是事實。有人估計在武器上有25年的差距。但如果把戰場擺到台海,中共的大門口,那強弱差距就小得多了。你的大炮粗,但不一定打得過10根細的一起對你轟。這事在朝鮮戰場上已有分曉。更重要的是,跟美國人打仗,不輸就是贏。而美國人不管跟誰打,不贏就是輸。為何?如果中美開戰,中國輸得起,而美國就輸不起。中國和別國開戰,只要道理能和老百姓講得通,多死些人不會驚動大局。「要奮鬥就會有犧牲」,這個道理老百姓早就明白了。但美國不一樣。死個人就是大事。如果要為一個對美國並不那麼重要的國家去花些錢是可以的,但要死人就麻煩了。稍不小心,白宮就要易主。跟美國人打交道至今,中國人已大體明白:當中美鬧衝突,如果道理講得過去,有基本的實力,可以硬頂。如能不戰而能屈人之兵,乃為上策。如真要一戰,也不必畏懼。堅持就一定能夠勝利。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均可為之註腳。

而最重要的事,在統一問題上,中國沒有後退的餘地。台灣,人稱寶島,寶在很多方面,中國決不能丟。得此,中國的實力、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大不一樣。整個亞洲乃至整個世界格局也將為之一變。那時,中國將隔著太平洋直接面對美國,又牽制日本,對保護南海領土也有重要意義。再則,讓台灣獨立,將來又怎麼對付國內的分離勢力?大陸人的民心也不容(對此,台獨人士可以斥之為過時的大一統觀念,但必須面對這一硬約束條件)中南海裡的人誰姑息台獨,誰就必須離開中南海。因此,北京面對台獨,無論從那方面考慮,都毫無退縮餘地,只能不惜一戰,不管內心情願或不情願。我想,這一點美國人應是瞭解的。美國人不會忘記,當年在美國權勢處頂峰時,中國尚能以貧弱之國過江與美國一戰。況乎今日?

由以上分析大體可以預見,如果台灣要獨立,中共只能打過海,不過心中並不情願。那時美國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定會有一片抗議和譴責聲。美國的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還是會再來的。但估計只能在遠處看看,開炮應是不會。美國也會在其他地方找些麻煩,中美關係也會倒退不少,因為中共傷了美國的利益。

不過,中國人對中美關係已有了基本的信心。知道中美關係不必指望太好,但也肯定壞不到哪裡去。何以見得?中美之間要合作的地方、而且是大地方不少。中國的市場美國人一定要來。亞洲有事情美國要找中國談。安理會裡有事也得要請中國點頭,知道那會兒中國是可以動真格地說不。等到危機過去不久,大局已定,中美雙方會又一次發現:發展兩國人們的傳統友誼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於是,盡棄前嫌,握手言和,譜寫中美兩國人民友誼的新篇章。

如果那時台灣問題、一個中美兩國間幾十年解決不了的問題已完美解決,那中國就更不得了了。那時,美國要找上門。美國人有理想和信念,但更是大現實主義者。中國人心裡有底,我只要把本國的事情辦好了,經濟繁榮了,國力強盛了,中美關係的主動權就掌握在手中。剩下的只是一些技術問題。這方面,中國人有從春秋、三國以來幾千年的外交智慧。不愁問題解決不了。

在此,筆者呼籲台獨人士對美國一定要採取現實主義的態度。不要指望美國人為台灣人流血。傅利民(Charles Freeman)就曾警告台灣說,台灣不能開出獨立支票,而要用美國人的鮮血兌現。筆者也呼籲美國,要對台獨、以及由台獨導致的兩岸武裝衝突有一個公開的、明確的政策。如果美國利益需要美國為台灣獨立與中共一戰要說清楚了。派航空母艦航向海峽是什麼意思?要明確。想不戰便屈人之兵顯然是如意算盤。如想一戰,就得說個明白。否則,美國可能會把整個中國害苦了。本來台獨只敢說,不敢真練,怕中共打。現在你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開過來了,可謂威武雄壯。台獨人士誤以為這回人家老美真要幫咱打仗了。於是宣佈獨立。這時,中共雖不情願但也只能打了,不惜與美國人拚實力。結果,你美國人不來真的,又走了。剩下中國人打成一團。此乃筆者之大憂大慮。

美國盡早明確對待台獨、中共採取武力統一時的政策應是符合美國的利益(也許美國人不這麼想。美國人想做無本生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美國無意或有意誤導了台獨,美國將處於一個很為難的境地:不武力介入,台灣很可能丟失。這顯然不是美國所期望的,且美國要承擔道義上的責任和失去信用的難堪。可武力介入同樣也不是美國所期望的。其後果之嚴重一定會不下於韓戰和越戰。

九、兩岸關係維持現狀是台灣最好的選擇?

幾次民調中,台灣總有三至四成民眾希望「暫維現狀以後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也有兩成左右希望「暫維現狀以後走向統一」,又一成多的民眾希望「永遠維持現狀」。而要求「盡快統一」的民眾非常之少。

現在的問題是,從台灣人民的利益出發,維持現狀是其最好的選擇嗎?筆者以為,非也。

如果兩岸終究要坐下來談統一、並實現統一,那麼,早談、早統一要比晚談、晚統一好。談判的結果,包括兩岸的得失,是由各自的籌碼決定的。而拖下去,大陸的籌碼會增多,而台灣的籌碼會減少。為何?

先看兩岸的經濟發展。現大體上台灣以6%左右增長,而大陸則以10%增長,上海則近約20%。大陸的經濟總規模遠遠超過台灣,而人均收入正迎頭趕上,大陸先進地區趕上的勢頭更足。此外,將來台灣的經濟增長在相當程度上要依靠大陸的市場。相當一部分資金要在大陸找出路。沒有大陸市場對台灣經濟的支撐,恐怕台灣的經濟增長將漸漸向歐美的3%左右看齊。而大陸對台灣的市場、資金的依賴則相對弱得多。因此,將來兩岸經濟力量不斷懸殊、相互依賴的不成比例只能增加大陸相對籌碼。

再看兩岸軍備。現在兩岸軍備各有長短。誰優誰劣、尤其如果大陸真的動武能否取勝,海內外尚有爭論。不過,一般說來,在整體上大陸軍力超過台灣。其實,大部分台灣民眾也認為現在台灣難以在軍事上和大陸相抗衡。再說,如果大陸軍力一時不足打下台灣,能封鎖台灣應無爭議。這已足夠拖垮台灣。

1994年9月,美國國防部舉行了兩次以中共為假想敵的模擬演習,都以美國失敗告終。1995年11月,美國設在羅德島的海軍學院再做了一次軍情推演,還是以美國失敗告終。這些情報也從一方面說明了中共的軍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陸的相對軍事優勢會增加。這是由大陸的整體經濟實力、科技尤其是軍事科技、兵源決定的。

從國際形勢上看,大陸將來應更佔人和。隨著中國現代化的實現,國力的強盛,中國已成為世界多元體系中獨立的一個單元。在不少重大世界性事務上,可與美國一論高下。相比之下,美國雖仍強大,但已是強弩之末。作為世界領袖的權威也不時受到多元的挑戰。而兩岸關係之所以僵持至今,美國之故也。而美國僅僅是為自己利益,恰好惠及台灣。

但將來,美國在眾多國際事務中需要中國的合作和協助,以及美國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增強,美國必須要與大陸交往(engagement),儘管在一些方面美國可能難以容忍中國。當然,要中國合作,想占中國市場要付代價。而大陸最想要美國付的就是少管台灣。到時,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放棄台灣,正如過去不止一次做過類似的事。據1997年8月18日《聯合報》報導,對台北大陸政策,美方的不滿早溢於言表,並且要改為「敦促」兩岸重開談判的作法,美國要跨過台北的頭頂直接與北京就台灣問題進行談判。

從以上經濟、軍事、國際關係三方面來分析,如果兩岸終究要談判統一併最終走向統一,現在是對台北更為有利的一個時期,或籌碼較多的一個時期。往後,不見得如此。所謂「不急統」的看法看似穩健,其實不見得如此。中國人講視時務者為俊傑。此話可用。

十、對兩岸統一的展望

現在兩岸都聲稱要實現國家統一,可就是一時統不起來,且不時陷入僵局。大陸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要求台灣放棄「主權」。而台灣視此種統一為投降,決計不願放棄「主權」。雙方都希望對方被統一,自己的一方成為統一的中國的主導。彼此如此衝突的目的使得通過談判達到統一的希望相當渺茫。而任一方均無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統一主張的籌碼和力量。中國人民所希望的統一何時可實現?其道路又在哪裡?為此,筆者作一粗淺探討。

如果一個人想得到別人手中所擁有且不想放棄的東西大抵有三種方式:買、賭、搶。買,就是出個價錢,讓對方也感到至少不吃虧,從而放棄自己的擁有物。賭,設個賭局,找出一樣自己的東西作賭品,讓對方感到有贏的希望,贏到的東西又有價值,綜合起來值得冒失去自己擁有物的風險。搶,武力解決,迫使對方放棄。當然,搶並非無本生意。也可能花了力氣搶不到,甚至把自己也賠進去。兩岸任一方在目前情況下想獲得統一大體上也只能取以與以上三種方法相類似的方法。

首先是買,就是兩岸坐下來,談談價錢。如果台灣堅持不願以手中的主權交換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如果大陸堅持通過和平談判達成統一,則大陸方面必須提高價碼。比如,改國號,叫中華聯邦一類的,請李登輝當聯邦副總統,進行政治改革,擴大民營化,在中央政府實行黨政分開,軍隊國家化,等等,都是台灣喜歡的價碼。

其次是賭。討價還價,雙方還是談不下來。比如,大陸強調政治改革的某些方面不能讓步,而台灣堅持要按其要求的改。這樣,和平談判擱淺。這時,可採取不妨稱之為競爭統一。比如說,大陸、台灣還可能包括香港等的各黨派開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一個決議,來個多黨公開競選,決定將來中央政府的組閣權。誰贏了就在既定的原則下組成中央政府,遵守政治協商會議所通過的臨時憲法。如果各黨派覺得自己能贏,或現在贏不了,將來能贏,就可以進中南海,可能便會擁護這個競爭統一的方案。這也是一個和平統一的方案。

如以上兩個方案都行不通,或價錢談不攏,或競爭規則談不攏,而又要統一,那就只能武力統一了。在此,筆者呼籲在將來兩岸政治談判時,一定要想到,當手上沒有迫使對方接受自己主張的籌碼時,一定要善於讓步。大體上有得必有失。只想得,不想失,只能是一廂情願。最終,辦不成事。如果一味堅持自己的主張,又不能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主張而又不肯讓步,則和平統一希望渺茫,有可能導致雙方動武。相信,以中華民族的高度智慧,不至於真走到這一步。

將來,中國的統一很可能依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一)。和平談判統一。通過兩岸的和平統一談判,達成一國兩制。這個國可能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可能叫一個新國號,如果台灣方面一定不能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度則是各自現存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中央政府應是兩岸共同組成。中央政府與兩岸的關係,包括權力的分配將在統一協定中被明確下來。

(二)兩岸競爭。統一的結果,使得雙方一方面合作。聯繫更密切,又使得競爭更為直接和激烈,包括政治的和經濟的。在這種聯繫和競爭中,兩岸相互學習,各自檢討,各自調整和改革。

(三)完全統一。由於一國兩制不是一種穩定的、均衡的狀態,通過各自學習、模仿、調整和改革,兩種制度會向單一制度演變。兩岸文化也將相互融合,觀念也會趨於一致,情感也將更為深厚,過去歷史的傷痕將漸漸彌合,兩岸的經濟水準也將不斷接近。最終,中國將成為一個真正統一的國家。

統一是件大好事。其全部意義和最終後果並全為今人所識。古書讀多了,難免會把今之統一與古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相提並論。此大謬。此次統一可導致中華民族又一次巨大的飛躍,一次超越,將涉及到經濟制度、政治制度乃至文化等大層面。其意義廣闊深遠。

參考文獻

樊明,《兩岸政經差異不是統一的障礙》,《神州時報》,1996年1月5日,美國。
樊明,《論台灣對統一的應對之策》,《神州時報》,1996年2月16日,美國。
歐陽新宜,《兩岸社會的前景:聚合還是依賴?》,《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 第6期,1997年6月,台灣。
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民國政府推動兩岸關係的誠意和努力》,1996年7月,台灣。
徐滇慶、李瑞,《政府與經濟發展》,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年9月,北京。
資中筠主編,《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裡根》,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北京。
Huntington,S.P.(1993)著,“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vol.72,no.3,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