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談帝國主義,似乎是個落伍的觀念。事實上西方國家的心胸,仍然流著帝國主義的血液。西方人看中國,中國的強大對亞洲是個威脅,對整個世界也是個威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祇要中國有分裂運動,他們就會支持。如果兩岸沒有「一個中國」的矛盾,沒有「你怕我懼」的心病,則帝國主義便無施展其伎倆的機會。作 者
一、 前 言
近年來,一方面「地球村」「永續發展」的觀念正在世界各地流行,另方面「區域經濟」又在各洲次第形成。在地球上的每個國家,無論富有或貧窮,工業化或未工業化,白種人或有色人,由於運輸之快捷,貿易之交流,電訊之擴展,以及電腦網路之無遠弗屆,每個國家都成為近鄰,彼此息息相關,而且無一個國家能離群索居,或關閉自守。
「地球村」、「永續發展」和「區域經濟」三者究有何關係?所有地球上的國家都是「地球村」的成員,每個國家的永續發展不再是以鄰為壑,吞併其他國家來壯大自已,或者只顧自己的發展,忽略近鄰的存在,而是以「地球村」的永續發展為依歸。然而,由每個國家之永續發展達到「地球村」的永續發展並非一蹴可幾,它要經過「區域經濟」這個階段。
所謂區域經濟,就是基於地緣關係,或經濟制度之同質性,數個國家構成一個經濟體,使區域內的生產資源得以相互利用,以期創造比較優勢,從而提高這個區域的競爭力,促進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並提高其福利水準。當區域經濟壯大之後,可共同解決生態環境被破壞之後,所引發的氣候變遷及大地反撲問題。
在一個區域經濟內,富有國家,經由交流、合作方式,協助貧窮國家,使其脫離貧窮,早日進入富有之境。當所有區域經濟的國家之生活水準相差不大時,地球村的理想才會實現。否則,在所得水準相差懸殊,發展程度差距太大的情況下,南北情結固難以消除,白種人優越感也難以降低。
在邁向「地球村」的過程中,區域經濟之形成是難以避免的過程。近年來,區域經濟之形成是來自先進國家,或者已工業化的國家。例如歐洲國家組成的歐洲聯盟(EU),它是以西歐國家為主軸,向四鄰擴張;北美國家所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則以美國和加拿大為核心,向中美洲及拉丁美洲擴張。至於後進國家,或者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雖有各種區域經濟之名,但無區域經濟之實,組織鬆散,功能不彰,只有亞太地區所組成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較具規模,也有活動,唯在統合上,比較鬆散,彼此無約束力。由於這個區域內,有東協問題、南北韓問題、海峽兩岸問題、日本想獨領風騷問題等,在短期內,難以組成一個如歐盟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區域經濟。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從永續發展的觀點,探討各地區區域經濟形成過程中,兩岸(海峽)三地(大陸、台灣、港澳)形成中華經濟區的意義及功能。為了探討這個問題,首先說明永續發展的源流及其意義,分析兩岸三地的關係,並剖析兩岸三地的經濟協作,以及經濟協作的障礙與展望,最後為結語。
二、 永續發展的源流及其意義
最近10年來永續發展成為聯合國所重視的全球性課題。在1980年以前永續發展雖有聯合國倡議,但未受到世界各國政府與人民的重視。直到1983年聯合國通過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並制定「全球變遷日稅」(A Global Agenda for Charge),針對公元2000年乃至以後年代,提出實現永續發展的長期環境對策。實現所定的共同目標:即重視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相互關係,研究出能使國際社會更有效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並付諸實施。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佈《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強調人類永續發展的觀念:人類有能力使開發持續下去,也能保證使之滿足當前的需要,而不致危及下一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裡約召開會議,決議《裡約宣言》及《21世紀議程》,並於次年,聯合國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執行人類永續發展的工作藍圖。
永續發展的內涵相當廣泛,可從自然生態來說明生態的永續性(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從生物圈的觀念,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統,以支持生態的完整性和人力願望的實現,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持續;也可從社會面來定義,即在不超出維持生態系統涵容能力下,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並提出人類永續生存的基本原則,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能與地球承載能力相配合。更可從經濟面來定義:在確保自然資源的品質及其所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淨利益增加到最大的限度。今天資源的使用,不應減少未來的實際收益。
換言之,永續發展應包含公平性(Fairness),永續性(Sustainability)和共同性(Commonality)三原則:就自然生態層面言,主張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就經濟層面言,主張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系統基礎上的持續經濟成長;就社會層面言,主張公平分配,以滿足當代及後代全體人民的基本需求。〔註1〕
三、 兩岸三地的關係
儘管「地球村」的觀念開始在人們腦海中留下一些印象,但是未來的世紀是個競爭激烈的世紀。這種競爭並非是「零和遊戲」,而是提高效率的原動力,亦即提高利用資源的效率,使其產生更大的價值〔註2〕 。
西方國家已經藉區域經濟的聯盟,增強其對外競爭力,人口佔全世界總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人,能不結成一體,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我們必須強調兩岸三地(即大陸、台灣和港澳)的相互關係,它包括1.地緣上的齒唇關係,2.經濟上的相補關係,及3.文化上的共源關係。就此三種關係作扼要之敘述。
1.地緣上的齒唇關係
在地緣上,兩岸三地相互連結,港澳與大陸在地理上已相連,台灣與大陸雖有一水之隔,但台灣與福建最接近。由於地緣關係,從大陸看台灣,台灣是大陸的前哨,把守著台灣海峽的安全;從台灣看大陸,台灣是西方國家到大陸的橋樑。無論西方的物質文明或精神文明,多經過台灣的篩選,然後流傳到大陸沿海。如果台灣和大陸的關係是和諧的,兩岸人民都能安心生活;否則,兩岸虎視眈眈,彼此都失去安全感。在此情況下,台灣變成大陸背上的芒刺;而大陸變成台灣門前的餓虎。
由於兩岸相距很近,大陸生態環境的巨變,會使港澳與台灣遭池魚之殃,像大陸沿海,工廠燃煤所產生的硫化物,飄浮在天空,會形成酸雨,侵蝕台灣的植物、農作物、甚至人畜。任何一岸一旦核電廠發生意外事件,海峽兩岸都會成為輻射區。台灣海峽之漁場是兩岸的共同資產,若任一岸,採行「竭澤而漁」之措施,兩岸人民都會無海產可食。由於大陸氣候對台灣氣候影響很大,如果大陸不為台灣提供氣象資訊,台灣的天氣預測就會有大的偏誤;如果台灣的颱風資訊不提供給大陸,大陸沿海受颱風的影響會很大。因為每屆夏季,颱風往往發生在菲律賓以東地區,通常是先經台灣,再去大陸,台灣所提供之颱風資訊對大陸預防颱風侵襲有很大的幫助。
2.經濟上的相補關係
大陸幅員大,自然資源豐富,如能善加利用,對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起很大的作用;同時人口眾多,如能加以適當的教育,必成為龐大的人力資源,對推動產業發展具很大的比較優勢。台灣幅員小,缺乏必要的天然資源;人口少,多受到相當高的教育,形成比較優秀的人力資源;同時資金豐富,而且藏富於民;在開發產品技術與開拓外銷管道方面,均有其難以匹敵的比較優勢。大陸腹地大,國民購買力也在不斷增大,對試用新工業產品有幫助;台灣是海島,島民冒險精神強,四海為家之心胸大,適於作對外貿易的尖兵。因此,兩岸經濟條件的密切配合,會產生比較優勢,維持國際競爭力,例如勞力密集產業的發展,在台灣已失去比較優勢,然而在大陸,這種比較優勢仍可維持20年或30年而不墜。勞力密集產業之發展,在經濟發展初期階段可創造較多的就業,因此適於人口眾多,所得水準低的環境發展。台灣在經濟發展歷程上領先大陸至少20年,台灣的發展經驗對大陸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成功的經驗可供大陸作參考;失敗的經驗,更彌足珍貴,可使大陸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與犧牲〔註3〕。
自1987年,兩岸關係解凍以來,兩岸的投資與貿易增加迅速,迄1997年底為止,在大陸投資的台商計三萬多家,投資金額高達兩百億美元。兩岸貿易總額,在1997年以前10個月而言,已高達15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
3.文化上的共源關係
「尋根」曾是1980年代很重要的社會文化活動。在美國,有黑人尋根;在亞洲,有前菲律賓總統克拉蓉的福建尋根。台灣人口中,除36萬為原住民外,其餘二千多萬人完全是來自中國大陸,1945年以前,主要來自福建;1945年以降,則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各省。這些來源不盡相同的人口融於一個爐內,成為具台灣色彩的中國人。因此,無論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與大陸完全相通。1980年以來,由於兩岸關係緩和,兩岸人民來往頻繁,益增文化上的密切關係。自從台商赴大陸投資,從事貿易活動,更帶動兩岸文化的活動,如福建與台灣的宗教活動,無從間斷。根據台商之親身體驗,在大陸設廠生產,或開店營業,與在台灣無大差別,這就是何以較多台商願到大陸投資的主要原因。不少台商在大陸結婚生子,構成了更為緊密之血緣關係。近年來,又有不少台灣學生到大陸的大學讀書,增加了彼此的瞭解〔註4〕。在溝通觀念所用術語,有互相接受的現象,如在大陸所流行的「落實」、「口徑」、「宏觀」等術語已為台灣人民所接受;而台灣所流行的歌曲,也已為大陸所接受。
四、 兩岸三地的經濟協作
有關兩岸三地的經濟關係,自1980年代以來,即有不少主張。最初以華南、港澳和台灣為範圍,有所謂「華南沿海經濟區」、「海峽兩岸經濟圈」、「南中國經濟圈」,以後又擴及整個大陸、港澳與台灣,有所謂「中華經濟圈」、「大中華經濟協作」、「大中華共同市場」等〔註5〕。這些主張都與兩岸三地的產業發展有密切相關。也就是說,由於以上三種關係之存在,兩岸的企業如何分工合作固是個重要問題,在分工合作的前提下,企業如同環境配合,共存共榮,關係到永續發展,更是個重要問題。由於國際競爭是必然趨勢,如何提升兩岸三地的競爭優勢,更需要密切的合作。
1.企業的分工合作
兩岸三地生產資源的密切配合,可以產生比較優勢。任何一種企業生產都需要人力、資本、技術、資訊、訓練與管理的緊密配合。可是由於人文與地區的差異性,如將個別地區具比較優勢的生產資源加以交流與適當的運用,就會克服生產因素供給不足或過多的缺點。譬如大陸擁有廉價的勞工如無資金便無工業之發展,也無勞工之就業。如果無管道外銷,則所生產的產品,在國內購買力不足的情況下,便成為呆品。
企業的分工合作有四種不同形態:即垂直分工、水平分工、中衛體系和策略聯盟。
A.垂直分工:即兩岸三地有很多企業,可因生產資源之來源、生產技術之高低,將其上游、中游與下游生產分配於不同地區。如某一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或較接近自然資源供應地,則適於從事上游生產;如某一地區的生產因素具較高的技術,為了減少生產成本,則適於中游生產;如某一地區,接近銷售市場,生產之後可提高附加價值,則適於下游生產。例如制鞋,同是一種運動鞋,在美國完成製造程序,一雙鞋可值50美元。如在中國大陸完成製程,僅能值10美元。
B.水平分工:任何一種產品都是由很多零件,或零組件集合而成,每一種零件或零組件之製造都是根據它具有的比較優勢來進行,然後由總廠集合而成最後產品,因為這種產品是集合不同廠商,各憑其比較優勢所生產的零件或零組件而成的,故這種產品通常具競爭優勢。
C.中衛體系:即有一個較大的廠為主廠,它有較多的資金或融資管道,也有外銷的管道;同時有很多的小廠協助它完成一種產品的生產程序,這些小廠稱為衛星廠。主廠與衛星廠,在密切配合的情況下,通常由主廠為衛星廠解決原材料的供應及產品的外銷問題。衛星廠需要融資時,主廠也會盡力協助解決。
D.策略聯盟:企業間結盟的目的,是1.為了組成卡特爾,降低競爭程度。2.為了分擔風險,或由於投資計畫過於龐大,或需高冒險,單一廠商不願承擔,以免失敗時血本無歸,乃結盟,藉以分擔風險。3.為使生產資源能夠互補,以降低生產成本。4.透過策略聯盟方式,可消除打進市場時所遭遇的障礙。近20年來,有不少的策略聯盟產生,如1980 年代通用汽車公司與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聯盟,一種特別的策略聯盟即產品聯盟(Product Link),即一國企業需要其他地區的廠商幫助它生產部分產品或零件。
2.企業與環境的配合
工業無節制的發展造成了污染問題,而污染是環境品質惡化的最大原因。為了改善並進一步提升環境品質,需要區堿性或全球性環保的加強,以消除對臭氧層的不斷破壞。要進行這項工作。需由企業著手做起,即各企業應實施自發性的環境管理運動,並建立責任照顧制度,俾有助於整合性污染防治工作。例如以清潔生產技術推動綠色企業文化;教育員工環保觀念;建立永續經營之共識;建立企業與社會大眾溝通之機制;提升社會大眾對產業之瞭解與信任;整合為環保而設計之生態化產業體系。
3.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今後的企業發展必須顧及環境保護問題。也就是說,企業要從事競爭,必須在符合環保的條件下去進行。考慮到環保,必然會增加生產成本;為了減少這種成本,必須在生產技術方面,利用創新,或發明的方式,避免大量利用自然資源,產品製程和產品被利用後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或破壞。自然資源並非是用之不盡的資源,我們既不能在這一代將某些自然資源用光,也不能在利用時,造成對環境的污染或破壞。在產品的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料、噪音,往往是污染產生的最大來源。要消除這些來源,就需要有防治污染的設備,而防治污染的設備需要研究才能產生。同時產品被消秏之後,多會成為垃圾,如何使這種垃圾的用途再生,亦需要研究。
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除利用技術來減少或避免污染或環境破壞外,更要維持企業的存在與發展。要維持企業的存在與發展,需要經企業新生(如蛻變)和企業擴展(包括購併)的過程。多數家族式企業的生命期不過二、三代,二、三代過後,如何使其新生?需要體內改造,即使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讓有經營能力的人掌舵。為了減少風險,近年來,很多企業傾向多角化方式的經營,不過,任何一種生產須符合規模經濟的要求。購併是擴大經營規模的一種快捷途徑,購併之發生不全因經營不善,而是被購併之企業,有時考慮到:大股東失去經營的興趣,或者要轉移行業,於是將公司賣掉;而購併公司的企業便會很快的壯大起來。在此情況,被購併的企業固不會造成失業現象,反而因此得到新生機會,而購併者的經營陣容都在短時間內擴大〔註6〕。
五、 經濟協作的主要障礙
如果兩岸執政當局的政治意識能夠沖淡,三地經濟協作是很自然的事。祇要假以時日,我相信,三地經濟會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可是,無交集的政治意識就像蛇一樣,死纏著成長中的中華經濟體不放。政治意識之成為經濟協作的障礙,完全由於政黨利益大於國家利益,政黨存在優先人民存在之所致。茲就下列三種障礙,加以說明。
1.「一個中國」問題
如果兩岸的執政當局均以中國人民為本,不是以一黨之教條為圭臬,橫在面前的障礙就是對「一個中國」的詮釋問題。歷史告訴我們,儘管朝代在更迭,「中國」是不更迭的。如果北京政府一定堅持「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台北政府也堅持「一個中國」即中華民國,如此堅持下去,兩岸便永無交集;無交集,遑論統一?即使在高壓之下,勉強統一了,恐也不會持久。戰後狄托總統用武力統一了巴爾幹半島的六個小國,成為南斯拉夫,到1980年代末期,當中央權力式微,這六個小國又恢復各自獨立的狀態;1990年,蘇聯解體,成為15個獨立的共和國,而這15個共和國也是在蘇維埃強勢之下統一起來的。可是,當中央權力式微,這個大國就分崩離析了。
也許是書生論政,不切實際。無論如何,如果兩岸的執政當局各讓一步,同意所謂的「一個中國」就是「中國」,不加任何形容詞,而這個中國是標榜自由、民主和民富的國家,並以此為號召,我相信大中國的統一才有可能。
2.兩岸的心態
毋庸諱言,兩岸執政當局都有心病,中共有「和平演變」的危機感,台灣則有「以大吃小」的恐懼感。未來的世界是趨向民主、自由的世界。問題是:我們如何進入這個世界?對大陸而言,在經濟不斷成長,而人民富裕之後,它的教育必然發達,而對外交流,一定更加頻繁,這兩個條件,必使一個封閉的社會變成開放的社會,具專制色彩的政治體製成為民主體制。對台灣而言,因有「以大吃小」的恐懼感,具台獨意識的人希望台灣永遠與大陸隔離,希望兩岸的關係能像二百年前,北美與英倫三島的關係。為此,便不承認台灣人就是中國人。為了限制兩岸的經濟交流,竟把「以商圍政」、「以商逼官」作為護身符,以期斷絕兩岸已恢復的經濟關係。同時執政當局也以「戒急用忍」作為緊箍咒,限制較大企業到大陸投資,同時以「商人無祖國」的論調貶低工商界的地位。
3.帝國主義的干預
今天再談帝國主義,似乎是個落伍的觀念。事實上西方國家的心胸,仍然流著帝國主義的血液。西方人看中國,總認為中國一旦統一,必會強大;一旦強大,他們獨佔世界鰲頭的地位就會受到挑戰。為了消除這個挑戰,對中國統一表面上表示歡迎,私底下是盡量破壞。他們希望中國四分五裂,而四分五裂的中國對他們的利益最大,於是鼓勵新疆維吾爾族獨立、西藏獨立、台灣獨立。儘管香港已回歸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他們仍希望香港受其左右。這樣,他們就感到較安全。
他們的觀點是:中國的強大對亞洲是個威脅,對整個世界也是個威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祇要中國有分裂運動,他們就會支持〔註7〕。
由這三種障礙可以瞭解:如果兩岸沒有「一個中國」的矛盾,沒有「你怕我懼」的心病,則帝國主義便無施展其伎倆的機會。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我們自己,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我們能不為之警惕!
六、 經濟協作之展望
兩岸三地經濟協作,從短期看,問題很多;從長期看,並非不可能。有四個因素可促使兩岸三地經濟協作成為可能。
1.兩岸教育與文化交流的增強
教育與文化的交流可增加彼此的瞭解,從而減少誤解,形成共識。如果學術界經常在兩岸舉辦各種研討會,討論彼此的問題,如果文化界經常在兩岸舉辦各種表演、展覽、競賽,日久必會產生密切合作的關係,尤其學者的訪問,學生的研習,對破除彼此的隔閡很有幫助。如果我們讓大陸的畢業生在台灣就業,台灣的畢業生能在大陸就業,這對形成經濟協作更有幫助。
2.兩岸企業間的合作與聯盟
在過去10年,兩岸企業已有了相當多的合作,也有了相當多的成果,而且所謂垂直分工、水平分工、中衛體系、策略聯盟都是增加合作關係的途徑。通過這些合作途徑,產生了比較優勢,使它們所生產的產品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優勢。因此,它們的產品可以同東協國家的產品競爭,也可同韓國的產品競爭,將來更可同日本和美國的產品競爭。
2.兩岸產業發展可產生相補作用
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後,兩岸企業的合作對兩岸產業發展可產生相補作用,一旦兩岸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兩岸對對方都要履行國民待遇。很多產業在台灣已失去比較利益,如果移至大陸,不僅可使這種產業移地發展,而且也為台灣提供廉價的產品,增加消費者剩餘。
4.形成經濟協作,發揮團體的力量
區域經濟已形成,在東亞地區都沒有一個可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組織或歐洲聯盟抗衡的經濟體,亞太經合組織雖已成立了,但是它的成員間因政治立場不一,經濟利害複雜,無法形成一個如歐盟一樣強的經濟體,可是兩岸三地基於前面所論的三種關係,在利害一致的情況下,可形成經濟協作,發揮團體的力量。
七、結 語
永續發展將成為21世紀各國努力的目標。但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孤立於其他國家而發展。經濟的永續發展奠基於產業的永續發展。產業要永續發展不但要與生態環境共存共榮,而且要有競爭優勢,避免成為被淘汰的對象。生態環境的維護是地域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生態環境的被破壞不但會引發「大地反撲」現象,而且也會導致溫室效應的產生,唯有在區域合作的條件下,才不會產生「以鄰為壑」的自私行為,也才能「同舟共濟」。
台灣與大陸,無論在地緣相鄰,文化共源,或經濟相補方面都有密切關係,只要兩岸執政當局能擯棄「一黨之私」的意識形態,真正為兩岸人民著想,讓政治的,歸政治;讓經濟的,歸經濟,則兩岸三地的經濟協作是可以形成的;而兩岸三地經濟協作的成功則是中國邁向大一統局面的先決條件。
參考文獻〔略〕
〔註1〕楊日昌、盧志銘,《序論》,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民國86年,頁4-5。
〔註2〕「零和遊戲」(Zero-Sum Game),是指在兩人遊戲中,一方成功,另一方完全失敗,成功和失敗相抵銷,故為零。在產業競爭中,並非一個廠商的成功是另個廠商的徹底失敗。因為在市場上,即使同種產品,在性質上或功能上並非完全相同,故兩方都會存在。
〔註3〕在中國大陸,有些人忌談台灣經驗,藉以降低台灣經驗的價值,這種態度對自己並無好處。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就是這個道理。事實上,在過去18年中共所採行的政策措施,都可在台灣已實行過的政策措施中,找到它的痕跡。
〔註4〕就大學和研究所而言,已有不少台灣學生到大陸的大學攻讀學士和碩士。最近教育部長吳京正計畫承認大陸著名大學之學籍。一旦承認大陸的學籍,一定會有較多的學生去大陸讀書。
〔註5〕有關這些概念,最早提出的,為香港的黃枝連教授及留美學人鄭竹園教授。後來台、港學者也相繼討論,惟兩岸官方均不願提及這個論題。
〔註6〕1997年美國企業購併案創新紀錄,全年共有10,700件以上,交易金額超過9,190億美元。美國國內承辦購併案最多的是美林公司。
〔註7〕近年來由於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上有卓越的表現,「中國威脅論」又在西方社會流行,認為中國的強盛就是「黃禍」的再起。1996年,在大陸出版的一本暢銷書,《中國可以說不》,乃被認為是仇視西方國家的最好證明。◆
社論
民族主義與中國
新黨的危機與轉機
「一中兩國」批判
兩岸關係
台獨批判
歷史與春秋史學
文化與出版
搶救國父!搶救孫中山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