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


二次大戰後,國際的現實是兩個徳國,西德的主觀願望和對待東德的許多作法,雖說是政權兩個主權一個的日爾曼民族立場,但在柏林圍牆倒塌前,西德改變不了「兩個德國」的國際現實;二戰後獲勝的中國因國共內戰也隔著台灣海峽出現兩個政權,然而一直到今天,任憑近10年國民兩黨暗的明的主張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作法上把中國大陸當 成另一個國家,仍改變不了國際上「一個中國」的現實。一向堅持「一個中國」的新黨,現在卻冒出昧於國際現實的10位民意代表,公開抛出了「一中兩國」的主張,還拿徳國的「屋頂理論」做飾詞。什麼是戰後徳國的實際情況,什麼是「屋頂理論」,本期社論的具體分析,給這10位以及國、民兩黨所有高喊要有國際觀,卻完全昧於國際現實的 政客,當頭棒喝。

袁鶴齡先生大作介紹了國際政治研究者關心的問題是,國際體系維持「穩定」和國際體系行為者行為的可預測性,而非什麼難以區別的「新秩序」、「舊秩序」,並從維持國際體系「稳定」的角度,分析國民兩黨眼裡沒有「國際」的「大陸政策」(民進 黨阿Q的稱做「中國政策」)可能遭遇的情況。冷戰後美國調整亞太政策,東亞呈現什麼樣的「國際」體系,請看本期熊玠先生的大作。

對於反台獨、反對兩個中國的新黨,所有愛國的台灣同胞都曾寄予厚望,因此今天新黨由內部權力之爭而淪落到少部分民代自毀立黨精神的地步,就格外令人痛心,本期刊出新黨創黨元老趙少康、李慶華、傅崑成愛深責切的談話錄音紀錄、以及邱毅、郭承啟兩位先生的建言與分析。另外我們全文刊出姚立明等10位新黨民代的《「一中兩國」政策說明》,將這分文件擺在讀者面前。

談起連雅堂先生,一般都會提起他的巨著《台灣通史》和他的孫子連戰,雅堂先生的家史和著書立說的背景,以及在日帝鐵蹄下的心路歷程卻少見提及,本期起刊載陳昭瑛教授對雅堂先生春秋史學的評介,讓我們和讀者共睹這位愛國史家的高風亮節。87期編後右欄第七行後漏兩字,應為「哪一個政黨比較務實?」,謹予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