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國的哀鳴喊話

解讀李登輝《領先的台灣範例》

夏桐


8月1日此間《自由時報》第四頁轉載了李登輝總統在《亞洲華爾街日報》上針對美國柯林頓總統訪問中國大陸一事所發表的專文,標題是《領先的台灣範例》。這篇文字雖然不長,但頗為具體的說明了現階段台灣當局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的觀點與立場,有其特定的對華盛頓與北京方面的用意,不能說它一無重要性。然而,即便李氏的文字內容包含有若干值得注意之處,卻仍然對化解兩岸關係在當前的僵局並無助益,它只是一味卸責的把球踢到北京與華盛頓那邊,以為如此就可以從今天這場三角遊戲中「全身而退」。這其實是不可能的,也是危險的。

李登輝的專文一開頭所說:「7月初,柯林頓總統訪問中國大陸,並在一個拒絕民主與人權的土地上,大聲地傳播這些價值。也許這是值得喝采的努力,但我願提醒他:最好的說教就是身教。」「而最現成的身教範例就是台灣。台灣的經濟奇跡向大陸人民證明,中國人在市場經濟下可以活得更好。台灣的民主化則證明,民主、自由與人權與傳統的中國文化是相容的。」透露出像這樣的一種認識:美國傳播的「市場經濟」與「民主化」,已在台灣取得成果,使台灣成為在中國大陸前面的「最現成的身教範例」。但綜觀其後續的內容,我們發現,李登輝卻並沒有要美國用台灣做為範例去轉變中國大陸,或在中國大陸以台灣為「身教範例」大聲傳播的意思,而偏重在強調「現實的中國是分裂的,就像以前的德國、越南,今天的韓國。所以現在沒有『一個中國』,……現在只有『一個分治的中國』」,並認為「中共所說的『一個中國』,即『現在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前半句根本違反現實,後半句也只對了一半。而整個主張等於『口頭併吞』台灣。」

李登輝這樣說,一方面固然表示了他相信美國有把中國大陸朝著類似今天的台灣這個「範例」去轉變的大計畫,另方面則流露出懇求美國不要使用「迫使」台灣與中國大陸「統一」的方法來遂行它的此項計畫,讓台灣能被保留為「一塊免於共黨統治的淨土」,台灣乃得能繼續的「發展經濟,推動民主化,成為未來全中國的典範」。人們可以由其字裡行間嗅到濃烈的期盼美國庇護玉成他這一願望的味道。李登輝說:「我們支持美國促進大陸的民主,但首先請尊重中華民國的民主。」這也就是說,在美國未克促進成功大陸「民主化」之前,美國應該以支持「台灣民主」來維持兩岸的「劃峽分治」。

李登輝提出的結論式建議是:「華府在改善與北京關係以後,為確保其與海峽兩岸三角關係的穩定,或許也到了改善美國與中華民國關係的時候了。」這是李登輝指出「海峽兩岸」存在的其實是一「三角關係」,這一關係的穩定有賴於美國在北京與台北兩邊玩一種平衡的遊戲,才符合美國的利益,而台北是甘於充當美國玩遊戲時的夥伴或工具的。

以上簡略的引述李登輝《領先的台灣範例》專文中的若干要點,並作評語解讀。我們知道,李登輝在柯林頓訪問大陸期間發表所謂「三不支持」後,已經自知「台獨」無望,這一篇由《亞洲華爾街日報》刊出的專文,應為他「因應」此一新形勢作出的「聲明」,裡面包含了他對華盛頓與北京因關係改善而可能導致的聯手對他「危害」的恐懼。全篇文字主要是向華盛頓哀鳴喊話,但內文中所有使用的「中華民國」一詞則是向中共表態。李氏確實有其狡智的一面。或許可說,李氏背後確實藏有深諳兩岸遊戲的玩家。

我們在最後願意表達的「讀後感」是,「範例」說是二蔣掌政台北時代的老生常談,譬如「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在光復大陸之後,將「台灣經驗」推行於全中國云云。對這一點,大陸方面並不排斥,頂多是說,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中的許多主張,大陸已經把它們做到了,歡迎台灣同胞參觀比較。這也就是說,兩岸同樣肩負有把國家建設搞好的責任,三民主義也好,社會主義也好,對國家人民有益就好,中國人沒有必要拘泥於主義之爭而耽誤國計民生。睽諸現今,兩岸其實已經無主義可爭,何不攜手一同努力於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振興中華,揚眉吐氣於21世紀。無奈台灣硬是存在有李登輝一類的人物,手握島內各種權力,全盤領會美(日)的對華戰略,以「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交互為用,延宕兩岸關係的改善與進入統一協商談判的正式程序,寧願兩岸吃虧,也要運作強權外國的制華大計得逞,誠然令人痛心。

此外,這篇大作以「範例」為文章題目,應該是刻意與中共在香港所實施的「一國兩制」這一「典範」做對比,指台灣早就是美國的對台政策下的一個「現成範例」,故無必要或無意願襲用香港模式,以其「一國兩制」為典範。說穿了,這還是要依附美國的意思。中華民國的元首心態如此,全體國民夫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