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極可能突然宣佈具中國特色的非共國號

談談中共不排除更改國號的邏輯

俞劍鴻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中國台灣地區中華民國政府」

今年5月,「中華台海兩岸和平發展策進會」會長林洋港先生再度前往中國大陸,包括中原地區訪問並對北京當局建議說大陸是否可對台灣採用「自治邦」的模式,大陸方面則重申關於「統一」,甚麼問題都可以談,當然,這也包括了更改國號、國歌與國旗等等議題。今年八月,中共學者李家泉推出「中國台灣地區中華民國政府」的稱號。

在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後,其內部曾就採用那一個國號有所爭論,一部分黨員認為應維持「中華民國」國號,也有一些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縮寫就是「中華民國」,但是,另一批人則說:站在「唯物」辯證法的立場,先推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於1948年1月任弼時最早使用此一名稱),有其必要,以完成建構一個辯證架構或框架,因為此一國號象徵著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發展到最高級或成熟階段。(「人民」代表共產主義。)

又「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放在左極,與被置在右極的「中華民國」,是對立、矛盾且不相容。

由於情勢之演變,有主流與非主流之分,也有其規律面,如果現在更改了國號,到最高級階段之際,中共仍然執政,還是可以回復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

毛澤東早在1970年12月對一位美國記者Edgar Snow說,他後悔在「建國」初期更改了國號,其實,在那時,毛的權力已達到最高峰,因而想到要圓他的最後一、二個夢,也就是進一步將兩岸在政治上的「統一」。不過,因為當時就每一辯證框架,他身處左極,毛對Snow所講的話只能被解讀為說說而已,原因不外乎是,「中華民國」在毛的眼中是處在「危險地帶」,也就是與「資本主義」並沒有兩樣,也因為如此,這是一個立場問題或不可取,但是,如果今天「中華民國」變成了「台灣共和國」,中共就可以放心地採用「中華民國」國號,一方面,中共可以避免使用武力。另一方面,「中華民國」為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共和國」之間的中庸之道,第三方面,至今「中華民國」就法理而言仍然等於台灣與大陸地區。換言之,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仍然不可能承認那個已單方面脫離了中國版圖的「台灣共和國」。

鄧小平曾考慮「中華共和國」

1980年元月1日,鄧小平發出豪語說要在1990年代來臨之前完成統一大業,其實,他打算完成一種逆反式且象徵性的統一,也就是不先要求台灣地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也符合「和平統一」的要件,如果中共更改了現行國號,台灣地區也就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還是「中國」的一部分。

1996年3月22日,也就是在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民選總統選舉的前夕,中共的一位退休高級新華社駐香港地區幹部黃文放刻意對媒體放話說,鄧小平曾經考慮採用「中華共和國」國號,後來,當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學謙告知此一新國號的英文版本與「中華民國」的英文版本皆為“Republic of China”之際,鄧氏立即打消了那個念頭。於1996年5月21日,身份特殊的中共學者陳啟懋在位於高雄市的國立中山大學出席了一個以他為主角的座談會中說「『中華共和國』已是過去式了。」須知,在鄧小平的認知中,「中華共和國」為一個介於左(「 中華人民共和國」)、右(「中華民國」)兩極之間但屬於「安全地帶」的中庸之道國號。又單單採用「中國」這兩個字仍然無法完全解決「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的口號、主張或立場。

李登輝跳不出「一個中國」的手掌心

比照1945年8月至10月為8月43天的重慶會談(談判)和1949年4月間國、共在北平的和談的辯證作法,中共能在第二次汪辜會談之際有備而來,並且先培養兩岸中國談話的良好情緒。(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也在1995年9月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過:「氣氛要好」。)上了談判桌一段時間後或進入政治議題之際,中共非常有可能突然正式宣佈其具有中國特色之非共的國號為「中國台灣」或「中國‧台灣」「中國-台灣」,也就是一舉把台灣套、框、扣或拴在那一個辯證架構內,使之無法逃脫。此一新國號為現在進行式,也就是中共有意在21世紀中葉之前把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合二為一」。如同1945年1月12日重慶《新華日報》所報導的「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是於該年雙十節下午「在愉快融洽的情緒中產生」,北京當局也會要求台北當局完成一個有歷史意義的文獻──「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或類似這些文字的正式文件。

「中國台灣」和“Taiwan, China”不同,前者為「非中央非地方」或「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的翻版,也就是在安全地帶的中道。易言之,有中國特色的國號「中國台灣」介於左極的「中國」與右極的「台灣」之間,而左極的中國與右極的台灣又是「『一國一制』與『一國多制』」、「『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等等的翻新花樣。換言之,「中國台灣」並不違背「一國兩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兩岸談判是在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上的平等談判」的說詞等等的路線也好、政策也罷……更何況,中共推出此一新國號後,不必為自治非聯邦、邦聯、有中國特色的邦聯、國協等等體制安排而煩心、傷神。

為何中共會說「中國台灣」為台灣版本的「一國兩制」呢?就是因為多了「和平統一」這四個字或這個過程。

「一國兩制」已在去年7月1日套在香港地區的身上。1999年12月就輪到澳門了。因為絕大部分的台灣地區政治人物排斥「一國兩制」,故在「『一國兩制』與『非一國兩制』」也就是另一個辯證架構之間,中共要找出一條屬於安全地帶的生路(政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須知,更改國號是一種和平手段,並符合「和平統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基本(或總)方針。它國如美、日等國無法干涉、反對。更改國號表示中共是向右極(如「中華民國」這四個字)的方向遊走,但是仍然反對右極,這就是所謂的逆反式動作,換言之,如果「中華民國」不是右極而是中道,中共也會採用。又去年11月,當李登輝總統對外國媒體首次說「台灣是一個獨立與主權的國家」時,中共,可能偷笑說李還是一個孫悟空,而中共本身還是一個如來佛手掌,亦即脫逃不出去。八月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張京育也指出,中共在內部會議中曾提出「將台灣現有友邦挖光、國際政治生路堵光、對等談判籌碼擠光」的「三光策略」。

台北方面要有心理準備

正式宣佈「中國台灣」的國號後,中共等於「通吃」大陸(含香港和澳門以及新疆和西藏)與台灣,但這並不代表在那個時空台灣地區已自動淪為地方了,直等到「中華民國」成為「國中之國」,亦即一個沒有任何外交關係的「中華民國」。簡言之,自去年八月北戴河會議的重要決議後,雙方的外交鬥爭將會更加激烈,又中共絕不會讓第三者(外國)產生一種錯覺說通過兩岸中國的政治談判反而造成「中華民國」享有更多的外交空間之事實。又對中共而言,冠有「中華民國」字樣的非外交駐外機構也不會繼續被容許存在。

總之,台北方面要有心理準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