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論的實力基礎是虛假的幻想

「四張牌」有沒有作用

陳世德
(旅加拿大作家)


8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轉載《解放軍報》「『實力』救不了李登輝──評『兩國論』背後的『四張牌』」。讀後以它文中的「四張牌」分做下面的四個小標題﹐談談「四張牌」有沒有作用。

一﹑「實力後盾」﹕

「李登輝上台後﹐增加了向美國等西方國家購買現代化武器的數量﹐並提高了所購武器的質量。從1994年至1998年的五年間﹐台灣武器進口總價值達113.11億美元﹐居全球之首﹐比1983年至1991年9月間的64.61億美元高得多﹐使台軍基本上完成了主戰兵符的換代」。「他的親信甚至還揚言﹐必要時台灣可以用導彈襲擊香港或上海」。這種有關台灣軍備的報導﹐出現在《人民日報》﹐說明大陸有比這些軍備更有威力的武器﹐不然的話﹐它不會刊出這些報導去助長李登輝的威風。那麼﹐大陸有什麼軍備勝過台灣呢?

據8月3日轉載《中國成功試射導彈可襲歐美》﹐「這類武器絕非中子彈﹑東風31型導彈那樣簡單﹐而是可以直接毀滅對方指揮中心的太空武器。而且﹐北京高層也希望能夠盡量減少台灣民眾的傷亡﹐摧毀指揮中心是最小代價的做法。」早已有報導﹐大陸已增加把台灣作為目標的M9和M11彈道導彈的數量。同時﹐它指出台灣要有初期的防禦系統也需要幾年的時間去裝置。北京知道美國對日本和南韓的防護網會影響美國自己的火箭反擊力。

從上述這些報導﹐給李登輝認為他有的「實力後盾」大打了折扣。

二﹑「挾洋自重」﹕

《海峽評論》104期「而如對方『動武』﹐美方必以導彈回敬大陸……」。

《紐約時報》從7月23日到8月14日內發表了兩篇有關台灣的社論。其中一篇指出柯林頓在新聞會上表示兩岸軍事衝突是「難以想像的」。另一篇認為如果中國採取武力對付台灣﹐柯林頓將會考慮是否批准美國武力參與。為什麼柯林頓認為是「難以想像的」和「考慮是否批准美國武力參與」。

「如果北京對台北動武﹐美國軍事力量捲入﹐可能就會冒與中國打一場核戰爭的危險」。「美國反導彈系統對中國東風31型無效」。「……美軍並非如傳媒所講的那麼強大﹐它強中亦有弱……」。

從上述這些報導﹐給李登輝認為他有的「挾洋自重」大打了折扣﹐使美國不一定敢「回敬大陸」。

三﹑「國際分裂逆流」﹕

《海峽評論》104期「李登輝主要的分裂言論……表明他的目的是要誤導國際輿論﹐或是意圖借助外力﹐企圖將台灣問題國際化」。下面的資料證明他誤導國際輿論的圖謀是徒勞的。

全世界有164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它們在建交公報上都承認「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報載「儘管美國國會中有支持台灣獨立的勢力﹐五角大樓中有想賣武器給台灣的鷹派﹐中央情報局有企圖分裂中國的陰謀家﹐但是﹐從1972年以來的歷任美國政府都奉行一個中國的立場。承諾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符合中國的利益﹐符合美國的利益﹐也符合台灣的利益」。

上面提及的《紐約時報》社論中有一篇的結論是華盛頓和北京的關係﹐不僅保持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份﹐同時﹐美國堅決主張統一中國該和平解決。李登輝應該放棄他的兩國論﹐北京應放棄武力統一的想法。

上述這些﹐給李登輝認為他有「國際分裂逆流」打了折扣。

四﹑「民意支持」﹕

報載「交通大學教授魏鏞還表示﹐將兩岸關係定位於『國與國的關係』﹐讓知識分子心情沉痛又憤怒……」。

「在李拋出『兩國論』後﹐107位台灣學者教授連署發表聲明指出『兩國論不能代表台灣地區二千二百萬民眾的意見』」。

《海峽評論》104期「台灣與中共鬥爭﹐最脆弱的一環為經濟﹐因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每年順差在二百億美元左右……。我當局全然不知台灣經濟對大陸依存性之嚴重﹐猶高喊對中共挑釁之口號﹐可謂不惜商艱﹐施政方針遠離實情」。

上述這些﹐給李登輝認為他有「民意支持」大大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