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失敗的代罪羊﹕「中共打壓」

正確認識國際政治的本質

陳毓鈞
(文大美國所教授兼所長)


「愛台灣」已被無限膨脹

對在西方學習國際關係的學子﹐授課老師都會引用國際政治學大師摩根索的理論﹐開宗明義就指出﹐國家的行為和個人行為不可混為一談﹐國家的道德標準更不能以個人或團體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原因無他﹐現代國家的領袖在制定對外政策時﹐他所要考慮的因素多樣又複雜﹐國內外都要兼顧。其次﹐自現代國際關係體系出現後﹐亦產生一套國際法來規範國際政治的運作。但是﹐國際法僅是維持國際秩序的元素之一﹐人類社會的實證經驗﹐說明權力政治與共同利益更是維持國際秩序以及戰爭或和平的重要元素。再者﹐傳統國際法的國家主權觀仍未過時﹐國家還是國際關係中最主要行為者﹐只不過是代表國家的政府在作決策時﹐比從前更多考慮民主人權﹑自由市場﹑跨國企業﹑生態保育﹑恐怖主義等的問題﹐國家主權的讓渡仍是有限。

最近﹐在十天之內﹐從亞太經合會到聯合國﹐台灣人民充份體驗了國際政治現實功利的一面。有人感到被打壓的委屈﹐有人批評友邦太過冷酷無情。然而﹐國際社會並不認為這有何不對﹐甚至有的還認為這是台灣應得的教訓。為何台灣和國際社會的認知有如此大的落差?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台灣人民(尤其執政者)太習慣於用台灣的觀點看天下﹐而很少用天下的觀點看台灣。易言之﹐台灣過度陶醉於自我美化的情境之中﹐卻忽略了先進國家如何看待台灣﹐也不去正視第三世界對台灣多金揮霍的真正感受。總統大選口水戰中﹐無端地扯進菲律賓和香港董建華﹐正是一種「輕視他人﹐自以為是」心態下的產物。

住在台灣的人﹐愛護台灣是天經地義的事。過去﹐政府標榜「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也是一種愛台灣的體現。然而﹐十年來為了對抗中國大陸﹐「愛台灣」已被無限膨脹﹐成為選舉中最響亮的言詞﹐同時產生了「台灣優先」和「台灣第一」的口號。誠然﹐這些口號作為勉勵國人和凝聚人心的號召﹐自有其效用。不過﹐若是將其推向國際社會﹐就必然會出問題﹐因為國際關係是講求共同利益而排斥特殊或一己利益。即使像美國這種超級強權﹐維護美國利益經常掛在嘴邊﹐但也絕少公開表示美國利益必須「第一」或「優先」。所謂「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雖是烏托邦﹐但在國際關係中﹐多少還是有其規範的作用。再說﹐後冷戰的國際社會﹐各國在經濟﹑政治﹑安全﹑環保﹑反毒等方面愈來愈相互依存﹐資訊流通也更走向國際化﹐因此培養與發展地球村的視野已成為現代文明社會的當務之急。可惜﹐近年來被挑起的地域意識和民粹風潮相當地阻礙了台灣步向全球化的進展。

國際救災與國際承認是兩回事

台北一直堅持要將「兩國論」向國際社會說清楚﹐但是卻忽略了一個歷史事實﹐那就是兩岸鬥爭非始自今日﹐而且長達50年。在這漫長過程中﹐美﹑英﹑法﹑俄﹑德﹑義等大國在維護自身利益及國際秩序之下﹐多少都介入了兩岸內戰﹐他們對台灣問題的來龍去脈都十分清楚亦自有判斷的依據﹐台北動輒想說服別人﹐可能嗎?更大問題在於所費不小﹐但效益呢?有人以「短空長多」自解。事實上﹐「短空」已被證實﹐但「長多」卻是未知數。另外﹐國際政治講求權力運作﹐今天的中共已非吳下阿蒙﹐改革開放20年來﹐北京和各大國之間已發展出更多的商業﹑政治﹑安全等利益。儘管有這樣那樣的摩擦﹐但沒人願意破壞這種得來不易的利益關係。台北用自我觀點想去挑戰這種經由利益結合而成的權力結構網﹐其結果不問可知。

以台灣今天的有限資源﹑地理位置﹑經濟結構﹐若不去思考如何將台灣利益和國際社會利益結合起來﹐那不啻是自斷活路﹐何況還面臨中共的競爭甚至打壓。所以﹐光靠喊「愛台灣」的激情口號是無濟於事的。台灣遭逢百年大震後﹐人心迅速凝聚全力投入救災﹐愛台灣的感性現象一時高漲起來﹐亦引起國際的關切同情。不過﹐短暫的感性之後呢?國際社會是人道歸人道﹐政治歸政治﹐基本面不會改變。台灣還是進不了聯合國﹐美﹑英﹑法﹑俄等大國仍然不會支援「兩國論」。台灣有媒體大事吹噓國際的救援是因為台北得道多助﹐這未免也太沒國際常識了。

更令人稱奇的是﹐台菲航權談判失敗﹐台北外交官員說這是「中共打壓」的結果。台菲之間從4月談判﹐談了幾個月皆沒聽說有北京的打壓﹐但破裂之後﹐台北不去檢討原因﹐卻搬出「中共打壓」以塞責﹐反正把北京當代罪羔羊﹐不但可激化台灣人民仇共情緒﹐而且可向人民欺瞞失敗的事實。外交部說菲航總裁在大陸投資許多事業﹐所以成了中共朋友﹐幫中共打壓台灣。那依照這種邏輯﹐在大陸投資的台商﹐都是幫北京在打壓台灣外交﹐所以才外交挫敗連連。上一次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台建交不到三周就生變﹐外交部也說是中共的施壓。不過﹐胡部長大概忘了建交之前﹐是台北向那一位下台的總理施壓要求迅速建交。坦白說﹐外交鬥爭爾虞我詐﹐若技不如人﹐就坦然接受以待再來﹐不要動不動就拿大帽子來推卸責任。

國際社會不是金錢萬能

這些年來﹐台北最喜歡高唱台灣的尊嚴。沒錯﹐你要有尊嚴﹐別人也同樣要尊嚴。台菲談判之初﹐胡志強警告人家﹕「我們有胡蘿蔔﹐也有大棍子」﹐又說菲若不讓步要以減少菲勞對付。然後﹐在總統選舉口水戰中﹐國民黨大作「若選錯人﹐台灣會成菲律賓」的文宣﹐引起馬尼拉的抗議。所以說﹐今天台菲斷航﹐有很多原因是台北自己造成的﹐實不必怪罪別人。國際社會不是金錢萬能﹐君不見不少貧困國家敢於向美﹑英﹑日等大國說不。李登輝曾說靠「孫中山」打天下﹐正反映了其夜郎自大和不學無術的極其淺薄之國際知識觀。

台灣大震之後所發生的種種現象狀況﹐使得李登輝最愛吹噓的「台灣神話」破滅。這正好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台灣人民沉痛地去檢討過去12年李政權替台灣做了些什麼?也仔細地去把它分辨出來﹐至少想一想台灣是不是已開發的發達國家?以及多少錢用在對人民的安身立命沒有幫助的地方?理性的說﹐台灣的實力是有限的﹐有堅強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唯有在和平環境中不斷追求進步﹐才是台灣人民期盼平安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