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相愛、交相利」才是和平統一之道

台灣問題的小民之見

茅于軾
(北京天剛經濟研究所所長)


統一台灣,台灣回歸祖國,是全中國人民的民族願望。實現這個願望的途徑乃至於性質,從50年代到現在經歷了根本性的變化。在50年代是解放台灣,用武力消滅蔣介石反動派最後的一塊據地。當時渡海的船隻器械都準備好了,只因朝鮮戰爭而停置。但解放台灣的方針一直沒有改變,除了節假日,經常有炮火交鋒。台灣一方則堅持反攻大陸的方針,把大陸政權稱作共匪。台灣最大的政治犯是通匪。在這種形勢下,海峽一帶實際上是作戰區,不要說通航,連打魚也不可能。福建被列為前線省份,解放後30年除了造了一條鷹廈鐵路準備打仗之外,沒有什麼大的建設項目。福建成為沿海地區最落後的省份。

到60、70年代,我們自己忙於文化大革命,這個目標變得越來越遙遠。而海峽對岸則竭盡全力搞建設。大大地拉開了兩地的經濟發展的差距。在開放改革以後,大陸的經濟實力大大加強,中央領導處理國家事務的能力和經驗越來越成熟,手段更靈活,提出了和平統一的方針。幾次對台灣同胞書的發佈,從根本上改善了兩岸關係的氣氛。隨著時間的過去,兩岸老的一代領導人相繼去世,過去的恩怨逐漸成為歷史。兩岸關係展開了新的一頁。海峽成為和平海域,大陸北部的煤炭可以經海峽運去廣東,漁業活動為兩岸增添了數十億財富。雙方再也不提解放台灣和反攻大陸。特別是迎來了人員交往,兩業貿易和投資,和平政策使兩岸人民得到巨大的利益,也為國際社會所稱讚。世界上有許多地區、國家或民族,由於歷史的原因被分裂,成為政治上互相敵對的雙方,甚至兵戎相見。相比之下,中國不愧為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兩岸人民和領導運用中國文明的智慧,幾十年的積怨逐漸消化,展示了民族團結,經濟繁榮和個人自由的前景。

為什麼要統一?因為兩岸人民是同文同種,同一個祖先,同一個傳統。如果不是50年前的那個事件(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僅是一瞬間),根本不會發生要不要統一的問題。但這些理由還在其次,更主要的是統一將給兩岸人民帶來利益,物質的精神的。相反,如果不統一這些利益就會丟失。如果非但不統一甚至相對立,將給兩岸人民帶來無妄之災。這一點已經為過去50年曲曲折折的兩岸關係所證實,可以看得再清楚不過。小民百姓最重實際,最關心安居樂業,因而希望統一,拒絕對立。

然而社會是複雜的。不論大陸還是台灣,都有一些人持有不同的觀點,他們不贊成統一,甚至贊成對立,鬧到動武也在所不惜。如果兩岸政策被少數人所左右,百姓可要遭殃了。所以關係到兩岸統一的事,百姓要出來說話。

反對統一的人,從他們的局部眼光來看都有充足的理由,但他們忽視的恰是民族的長遠利益這一最重要的前提。儘管如此,對這種一時誤入歧途的見解也要耐心等待。如果方法得當,假以時日,贊成統一的人必然越來越多。最後水到渠成,統一就不難了。

什麼是恰當的方法?首先是雙方要互相尊重。統一是建立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的,只有互相尊重,才有坐下來談判的可能,也才有逐步建立信任的可能。相反,故意挑起事端,製造是非,一方脅迫另一方,就可以使長時間努力所取得的積極結果立刻煙消雲散。統一過程之所以時進時退,正是缺乏尊重所引起的。如果任何一方不珍視過去努力所建立的良好空氣和信任,不尊重對方的感情,隨便說話隨便行動,統一的過程就要大大延長。

經濟上的合作最能體現「兼相愛,交相利」的精神。貿易和投資不但為雙方帶來經濟利益,而且帶動人員交往和資訊溝通。這些活動實際上就是統一過程的一部分。這些活動越廣泛越深入,雙方互相依賴的程度越高,到後來想分裂也辦不到了。

對統一最有害的是人為製造緊張空氣。如果任其發展,說不定真的動起武來。一旦動了武,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目的,中國人自相殘殺,完全不是文明的中國人所應做的事。如果說,動武是為了統一,那麼事實恰恰相反。動武之後如果雙方力量相當,相持不下,那麼兩岸彼此殺了人,就成了真正的敵對雙方,統一就要多等待幾十年上百年。如果一方不敵,被對方壓倒,結果也遠不是統一,而是征服。將來的治理將出現無窮的麻煩,和通過貿易投資所出現的局面相比,孰可取不可取再清楚也沒有了。

如果兩岸確有一批「仁人志士」,認為必須動武,而且不是叫別人去打仗送死,而是自己願意為崇高的統一或台獨目標犧牲在所不惜,不妨專門劃出一塊地盤,讓西岸的武士們在那裡拚死較量一番,過一過動武的癮,既免了攪亂別人的和平生活,也讓他們的心願得以滿足。

1999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