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榮未講的「真話」

蘇韜


王作榮二月十四日在《聯合報》發表《談政客論國運說真話》,說到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後的外省人的貢獻,在過去十二年「一聲外來政權、一聲白色恐怖,便全部被抹殺掉了。那些過去以生命與血淚保衛建設台灣的人,那些過去竭盡智慧與精力為人民打拚的人,一夕之間都變成了中國豬,被終結的外來的政權,白色恐怖的劊子手,遂使死者飲恨,生者吞聲,真是天理何在。」

尤其使王難過的,「是外省族群不敢抬頭挺胸地說一聲『我是中國人』,有些人說『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有些人說『我是中華民國的中國人』,有些人說『我是新台灣人』。中華民國國亡招牌在,而已是亡國奴的處境了。」

王作榮老友李登輝挑起省籍矛盾後,很少見到這樣為外省族群講的「真話」了。今天「皇民當道,騙子橫行」,弄到外省人講自己出身都要遮遮掩掩,外省人、本省人都出現認同問題,這個問題,應把原因弄清楚。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當時蔣介石、陳誠自恃軍力強大,堅以武力解決中共,結果敗退台灣。到台灣後,為對抗中共,依賴美國,拉攏日本,造成祖國長期分裂,台獨在美、日卵翼下坐大。

國府在光復後,搞出「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抗日一代的台胞,殺的殺,關的關,而與皇民化台奸結合,以致「在光復前坐牢的,光復後又坐牢,祖國的牢比日本人的牢還黑還長;光復前做官的,光復後又坐官,祖國的官比日本的官又高又肥。」

同時由反共而反華,指大陸是「匪區」,對大陸發展實況報導全面封殺,阻絕兩岸人民往來,程度超過中國任何分裂時代,甚至超越日據時期,使台灣青年失去對祖國大陸的感性認識。一九七九年,中共宣告中止武力解放台灣的政策後,蔣經國還要堅持「不接觸、不妥協、不讓步」的三不政策。而對於青年學生的愛國運動,如四九年的「四六事件」,六三年的「自覺運動」,以及七○年的「保釣運動」,則加以鎮壓,使台灣社會無法出現新的自發的對抗皇民化台獨的愛國主義力量。最後落得王作榮所歎「悲夫」的下場。

中國沒有亡而王作榮有「亡國奴的處境」之歎,是沒有弄清今日「處境」所由來,要擺脫這種「處境」,除了兩岸的和解與統一,別無他途。◆